APP下载

“跑男”节目热播后的思考及启示

2016-10-15何天雄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何天雄

【摘 要】 “跑男”节目作为一档户外真人秀综艺娱乐节目,近几年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热捧。面对这种现象,高校应正视大众传媒的影响,挖掘该节目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跑男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借鉴“跑男”节目的制作理念来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运用节目的传播特性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 “跑男”节目;思想行为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近期,一档名为《奔跑吧,兄弟》的综艺节目受到青年们的热捧,收视率屡屡刷新纪录。该节目特色鲜明,真实性、娱乐性及竞技性都令观众耳目一新,节目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青睐,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现象。《人民日报》评价“跑男”节目,“它拥有一般娱乐综艺节目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引导观众感悟生活”。可见,“跑男”节目不仅带来轻松愉悦的娱乐元素,而且传递出了青春、团结、敬业、励志、创新等社会正能量,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本文基于90后思想行为特征视角,就“跑男”节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建议。

一、“跑男”节目概述

“跑男”节目的具体节目名称为《奔跑吧,兄弟》,该节目是由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明星真人秀节目。节目将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改版,并和韩国SBS联合制作。节目邀请了邓超、李晨、杨颖、王祖蓝等七位高人气明星担任固定嘉宾,每期节目中七位固定嘉宾与助阵嘉宾一起分组完成导演组提供的具有主题故事情節的任务。“跑男”第一季节目于2014年10月10日开播,第一晚即毫无悬念地拿下了晚9点档的收视冠军,在网络上更是以超过20万的话题热度稳居微博综艺热搜榜榜首,播出第三集便突破了中国全国收视率2%,在50大城市收视率(CSM50)中达成2.180%,登上收视榜首,此后该节目点击量频创新高,收视率全线飘红,被戏称为“霸榜”。[1]第一季节目于2015年1月6日拉下帷幕,通过相关数据调查,该节目收视率是除央视外全国各卫视周五重点节目收视率之总和。之后,第二、第三季节目在2015、2016年继续保持极高的收视率,在网络上持续制造热门话题,引起舆论风潮。

融明星、娱乐、竞技、青春、团结于一体的“跑男”节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广泛追捧,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住校期间即便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也可以在宿舍里通过网络电视在线收看这档节目,于是“跑男”节目迅速跑进了大学校园,跑进了学生宿舍,跑进了大学生的头脑和日常生活中。

二、“跑男”节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将“跑男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

一是融入“跑男”的团队精神。节目中,来自大陆、香港不同地区的演艺明星们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传递出了“兄弟情”和“集体义”。高校也应当重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鼓励学生经常交换思想、交流情感、相互关心,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朋辈互助活动使学生们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深刻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内涵。二是融入“跑男”的敬业精神。节目中,“跑男” 们为了完成任务目标拼尽全力,挑战自身的身体极限,“不要停,跑起来”的口号迎合了时下流行的“热血”精神,欢笑中蕴含着生活启示。“跑男”的这种拼搏敬业精神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信念。敬业精神同样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立业、事业发展所必需具备的,高校应在大学生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就业引导等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敬业精神,激发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爱岗敬业的意识,培养不骄不躁的工作态度。三是融入“跑男”的励志精神。“跑男”节目中的某位明星,由于在身高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他在强调运动、竞技性的“跑男”游戏节目中常常处于劣势,但他从不气馁,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聪明灵活的头脑以及一点运气的眷顾,常常在节目中逆袭众多明星而拔得头筹,虽只是拥有“小身材”,却爆发出了“大能量”,在他身上完美诠释了励志精神。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抗挫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高校应当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励志教育的建设,一方面为学生推荐优秀的励志书籍和影视作品,使学生在书籍和电影中感受励志人物的魅力,不断汲取精神营养,建立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加强榜样示范[2],邀请身边的榜样人物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之间开展面对面的励志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大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

2、借鉴“跑男”节目的制作理念来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性。“跑男”节目通过较好的互动性加强了节目与受众间的交流,节目鼓励受众积极地参与其中。节目组时而将比赛场地放在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景点,让明星、游客、商家携手完成游戏,时而又将场地搬到了大学校园,大学生与明星嘉宾共同参与制作节目,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黏性。高校思政工作者想要在课堂上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黏性,应当避免 “填鸭式”的单向灌输,选择双向的互动探讨。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提问,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次,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对学生投入真情实感。“跑男”节目将明星嘉宾的光环褪去而还原为最本真的状态,在节目中明星成为了较为真实、自然的普通人,与演播室相比,明星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下裸妆素颜,不仅显得真实而且更贴近生活,正是因为他们在节目中投入了真情实感,才唤醒了观众们的认同感,得到了赞誉。高校思政工作者也应在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念好“真”字要诀,必须带着感情搞教育。只有投入真情,才能深入学生群体,及时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使思政教育接通地气、找对穴位、敲准鼓点。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的新特点,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学会运用幽默和时尚来提升个人魅力。面对日益沉重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人们更加期望在有趣而时尚的电视节目中找到放松身心的方法。为了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跑男”节目将娱乐和时尚的元素融入到了节目中,使观众获得了生理上的愉快放松,心理上的兴奋满足,拉进了观众与明星的距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愿意接收新鲜的事物,高校思政工作者想要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要学会运用幽默睿智的语言和个性时尚的教育方式来提升个人魅力,吸引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关注”,做新时代的人气“潮师”。

3、运用“跑男”节目的传播特性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借鉴“跑男”节目叙事手法的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引入“情境式”教育方法。“跑男”节目改变了以往中国户外节目惯有的闯关形式,每期以不同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故事主线将几大游戏部分串联起来,令节目更具观赏性和完整性。在这种“情境化”的故事情节中,观众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节目之中,由于个人经历不同,不同观众往往会选择故事情节中不同的角色进行身份认同,不自觉地进入电视设置的各种游戏环节中。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明星之间的差距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观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作为信息交流的主体参与到节目中,自我情感诉求得到了实现[3]。高校思政教育要想在大学生群体中真正“走心”,戳中学生的兴趣点,也可以运用“跑男”节目的叙事化手法,开展“情境式”教育。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在思政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围绕一个主题创设教育情境,結合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实物、画面、问题为主进行生活化、典型化情境的还原和再现。在教育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借助个体经验来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在感同身受中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由情感认同上升为理性认知,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其次,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跑男”节目打破了室内封闭空间限制,通过旅行冒险、野外竞技,将节目空间延展至室外,每期节目都会选择一个颇具特色的城市作为拍摄地点,使得节目画面和内容始终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新颖性,提升了观众体验的深刻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不能拘泥于室内课堂和书本的形式,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呈现。社会实践作为课堂理论教育的一个延伸,具有联系理论与实际,实现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泛化、不确定性影响统一的作用,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组织学生开展以思想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如参观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以服务社会为主的社会实践,如志愿者、义工等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如挂职锻炼、岗位见习等活动,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 王璨.户外真人秀节目成功之道探析——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新闻知识,2015(09).

[2] 冯刚.坚持立德树人 强化思想引领 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03).

[3] 傅居正.《奔跑吧,兄弟》传播模式分析[J].当代电视,2015(0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