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质消费群体的废旧品回收契约设计研究
2016-10-13易余胤阳小栋
易余胤,阳小栋
基于异质消费群体的废旧品回收契约设计研究
易余胤,阳小栋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造品支付意愿异质的市场,运用博弈论构建了第三方负责回收废旧品的回收契约模型:单位回购价契约和总费用奖惩契约。首先,通过对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型和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各决策变量的均衡解。然后,分析了再制造成本节约、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等因素对两种契约的影响,并从制造商利润、回收率和零售价等各方面对比了两种契约的优劣,得出制造商选择回收契约的关键临界值。接着考虑了政府奖惩的因素对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型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和分析了所得到的理论成果。
产品回收;再制造;回收契约;博弈论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而在其中,消费类电子废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常见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有个人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等。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消费数量大等。以个人电脑为例,每年我国淘汰的废旧品逾10万吨。其中主机约6-10万吨,显示器约3-5万吨。而电子消费品当中一般含有许多种重金属,如铅、汞等,若处理不当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再者这些废旧品当中许多零部件经过技术处理一般具有再使用价值,因此加强这些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处理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来促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管理,以减少资源浪费。如早在1997年欧盟就出台了电工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的法规,并提出实行“生产商责任延伸制”,要求企业对废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而我国也在2008年颁布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要求相关制造企业对自己产生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以减少废旧品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从现实社会发展和法律制度来看,制造商对废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制造商进行再制造,废旧品回收环节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制造商作为再制造的主体,必须对废旧品回收方式做出决策。根据Savaskan等[1]的研究,制造商对废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有三种方式:制造商自己回收、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及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回收商回收。然而,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每个制造企业都有能力自己负责回收。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制造商不得不将回收业务进行外包。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零售商回收模式,第三方回收又有着独特的优势。从理论上看,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回收商有比较完善的物流网络,废旧品回收物流成本低。并且,逆向物流作为第三方回收商的业务之一更能集中优势对废旧品进行回收,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从实践上看,目前许多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回收业务逐渐外包给他们的EMS(电子制造服务伙伴),即本文所指的第三方回收商。如美国Xerox公司就将回收业务外包给Flextronics公司。另外国外著名的一些从事电子废旧品回收的第三方回收商还有Elcoteq、Solectron等。而国内同性质的公司也有许多,如深圳鸿达回收公司等。因此,第三方回收商逐渐成为了电子废旧产品回收的中坚力量,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方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
目前,关于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2-11],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网络优化、协调定价、回收业务外包决策、第三方回收商的评价和选择、回收责任共担和再制造许可等问题。如网络优化方面,Jayaraman等[2]和Fleischmann等[3]研究了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网络结构优化问题。Du等[4]利用分散搜索算法、约束方法和对偶单纯形法研究和设计了双目标网络优化模型。Min等[5]运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和遗传算法,设计了一个基于第三方的逆向物流动态网络,解决了产品维修点的数量确定和选址及维修设施分配问题。协调定价方面,李响等[6]研究了随机回收条件下,再制造商将废旧产品外包给专门的回收商的逆向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定价合同的协调机制。陈菊红等[7]研究设计了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契约,通过收入费用共享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易余胤[8]研究了一个由单一制造商、两个竞争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在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基础上,比较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三种市场结构共四个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回收业务外包决策方面,范体军等[9]则利用博弈论建立了存在激励和没有激励情形下废旧品回收外包决策模型,并给出了废旧品外包的临界条件,据此,制造商决定是否将废旧品回收业务外包。第三方回收商的评价和选择方面,Krumwiede和Shue[10]对美国逆向物流实践进行了回顾,建立了第三方进入逆向物流市场的模型,这为第三方进入逆向物流领域的决策提供了可行性依据。Cheng等[11]指出高科技制造企业越来越关注逆向物流外包问题,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选择和评价第三方逆向物流商的系统决策方法。Ravi[12]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制造商将逆向物流过程中的业务全部或者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第三方供应商的问题。回收责任共担方面,Brian等[13]研究了在生产责任延伸制下,提出供应商和制造商对产品回收任务和责任共担的命题,并通过建模分析了其在供应链中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相关决策机构制定产品回收法律提供参考依据。再制造许可方面,Oraiopoulos等[14]研究了独立的第三方负责将IT产品翻新,并将之投入到二手交易的二级市场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如何对其收取许可费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现实中一些企业将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进行差异定价投放到市场,如再制造墨盒等。同时,对于再制造产品,尽管具有与新产品相同质量和功能,但是消费者主观认知上仍存顾忌,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不同的心理评价[15]。因此不少学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差异定价闭环供应链进行了研究。葛静燕等[16]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纵向差异情况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在对新产品和再制造进行差异定价下制造商能获得最大利润。徐峰等[17]指出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因此基于异质消费群体市场,研究了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定价问题。但是以上研究均假设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产品。Ferguson[18]基于异质消费群体,构建了制造商差异化定价的两期模型,研究了存在第3方再制造商的情形下,制造商如何进行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定价问题。Ferrer等[19]研究了单周期和两周期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差异定价决策问题,并将之推广到多生产周期情形,并得到了各种情形下的最优定价。但是这些研究只是探讨定价问题。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虽然第三方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众多方面,但仍未关注废旧品回收契约的设计问题。基于此,本文关注如下问题:当制造商决定将废旧品回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回收商后,他应如何设计回收契约,才能够既有效提高废旧品回收率,又符合自身的利益?根据外包业务管理的三种主要契约:成本加成契约(cost-plus contracts)、固定支付契约(fixed-price contracts)、激励契约(incentive contracts),本文在兼顾了固定支付契约和激励契约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废旧品回收契约:总费用奖惩契约,并将此契约与现有研究中(如文献[1,6~9])涉及最多的单位回购价契约(其实质就是常见的成本加成契约)进行比较,来说明总费用奖惩契约在提高废旧品回收率方面的优越性,并研究制造商选择不同契约的条件范围。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无文献研究总费用奖惩契约,更无文献将单位回购价契约和总费用奖惩契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何种回收契约更优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制造商设计废旧品回收契约提供理论参考。后文安排如下:首先,建立废旧品单位回购价契约和总费用奖惩契约的决策模型,分别研究消费者再造品的支付意愿、奖惩力度、再造品节约等因素对契约设计的影响;其次,对比和分析这两种回收契约的优劣,给出制造商选择不同回收契约的临界点。最后,通过算例对文中结论进行验证和分析。
1 模型的符号说明和基本假设
1.1 模型的符号说明
:制造商按合同支付给第三方回收商的单位旧产品回购价,同时为使得制造商再制造有利可图,回购价必须满足;
:政府鼓励制造商进行回收的奖惩力度;
*:表示最优解。
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1)假设该闭环供应链系统由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制造商是市场的主导者,拥有足够的权利选择废旧品回收外包模式来和专业的第三方回收商合作。
2)假设生产周期为两周期。第一期制造商只生产新产品,第二周期制造商不仅生产新产品而且回购第三方回收商回收的废旧品生产再造品。
3)新产品和再造品质量相同,但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有不同的支付意愿[17-19]。
6)假设各期新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同,并且供应链系统各成员的信息是完全的,都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
7)政府对制造商规定了最低废旧品回收率水平①,假定为。
8)制造商的废旧品回收契约除了通常所见的单位回购价契约[1,6~9]之外,本文还设计了一种新的废旧品回收契约:总费用奖惩契约。前者表示,制造商按单位回购价回收第三方回收商收集的废旧品;后者表示,在达到制造商规定的目标回收率的情形下,制造商支付给第三方回收商一笔总费用的模式。为激励回收商达到更高的回收率,本文设计的总费用奖惩契约如下:制造商支付的总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为固定费用,为奖惩费用,随回收率的变化而变化,是制造商的决策变量,为了便于后面的对比分析,不失一般性,不妨假设制造商规定的废旧品目标回收率即为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回收率水平,故总费用奖惩契约可表示为。
2 废旧产品的回收契约模型
2.1 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型
结合上节的假设,可知此时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相应地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函数分别
(3)
根据博弈顺序先对式(2)和(3)求零售价和回收率的一阶条件可得
将式(4)代入制造商利润函数(1),得
对上式求其海塞矩阵有
并且通过联立其Karush-Kuhn-Tucker条件及得
从条件(5)可以看出,在单位回购价契约下,当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足够高时,制造商才会有动力支付回收补贴,并在回收商的回收投资足够高的情形下,获得一定量的废旧品回收率。
结合所求参数最优解,可得到制造商的最优利润
对单位废旧品回购价和废旧品回收率进行分析,可知在满足条件(5)的情形下,以下命题成立:
命题1得证。
单位回购价契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调动回收商参与废旧品回收的积极性取决于单位回购价的设定。从命题1不难看出,再制造成本的节约、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均对废旧品回购价起到正相关的作用。因此,制造商可以通过提高再制造的技术,降低再制造的成本,以及加大对再造品的宣传,以增加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这些措施均可以对提高废旧品回购价起到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回收商参与废旧品回收的积极性。
命题2得证。
命题2说明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增加、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的提高,可以提高废旧品回收率。事实上,废旧品回收率主要受单位回购价的影响,由于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和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与单位回购价正相关,故废旧品回收率与再制造成本节约和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正相关。
2.2 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型
基于假设8,可知该情形下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7)
同理,由(7)式和(8)式可得
,,(9)
将式(9)代入制造商利润函数(6)得
因此
或(10)
上述条件(10)说明,在总费用奖惩契约下,即使消费者对再造品接受度较低,只要回收投资足够高,则总费用奖惩契约能够保证一定量的回收率。若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较高时,则只需付出更小的回收投资代价,也可获得一定量的废旧品回收率。这也说明总费用奖惩契约相比如单位价格契约,对废旧品回收的激励作用更大。
根据以上各参数最优解可以得出制造商最优利润
对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型下的奖励费用和废旧品回收率进行分析,可知在满足条件(10)的情形下,以下命题成立:
命题3表明,再制造成本节约增加、目标回收率提高,均会提高总费用奖惩契约下的奖惩费用。这说明再制造技术和效率的提升、政府施加的外部压力(设定目标回收率)都会对制造商从事废旧品回收再制造活动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度很低,废旧品回收难度又偏大时,会妨碍制造商回收废旧品的积极性,即便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慢慢提高,也无法激励制造商提高回收动力,相反,制造商的回收动力降低(奖惩费用减少)。只有当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足够高时,接受度的进一步提升才对废旧品回收起到积极作用(奖惩费用增加)。因此,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对再造品的广告宣传必不可少,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绿色环保理念的传播。
命题4表明,在总费用奖惩契约下,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目标回收率的增加均有利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另外,消费者对再造品的接受度对废旧产品回收率变化的影响需要根据消费者接受度和回收商回收投资规模水平而定,而影响规律与命题3所示一致,主要是因为奖惩费用对废旧品回收率有直接的正相关的影响作用。
3 废旧产品的回收契约模型的比较及改进
3.1 废旧产品的回收契约的比较
为使得结果对比均有意义,结合条件(5)和(10),可知必须满足
通过对制造商在两种回收契约下所得最优利润进行比较,可得以下结论:
命题5两种回收契约模式下新产品的零售价和批发价相同,但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的回收率更高,并且再造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更低。
命题5说明,从消费者和环保的角度来看,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更优。那么,对制造商来说,哪种回收契约更符合他的利益?他该如何决策?下面讨论该问题。
3.2 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型的改进-加入政府奖惩
对比总费用奖惩下的回收率和目标回收率,可得如下命题7:
证明:易证得,略去。
命题7说明在回收难度较高,且目标回收率设置较高的情形下,即使制造商在总费用奖惩契约下对回收商采取了激励手段(可变费率),也仍可能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回收率。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总费用奖惩契约的优势,提升废旧品回收率水平,以达到目标回收率,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设置奖惩机制对制造商施加外部的压力,以迫使其有更大的动力来实现目标回收率。如2011年美国纽约州通过新的立法,要求出售电脑、电视机等电子设备的制造商履行收集、处理、回收利用或再使用电子废弃物的责任。该法以制造商占有的市场份额为基础,确定每个制造商具体的回收标准,如果不能达到回收指标,还必须缴纳回收附加费。
在政府奖惩下,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而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函数同式(7)和(8)。同理,对零售商和回收商利润函数求一阶条件可得
将式(12)代入制造商利润函数(11)得
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其Karush-Kuhn-Tucker条件()可得
,,
,
对总费用奖惩模型下的奖惩费用和废旧品回收率进行分析,可知在条件(13)下,以下命题成立:
命题8说明对于废旧品回收工作,政府调控很重要,政府奖惩机制对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环保都有利。
进一步,还可得如下命题9:
命题9表明,随着政府的奖惩力度变大,将进一步迫使制造商增加对回收商的奖惩费用,并使得废旧品回收率提高。
对比政府奖惩下的最优回收率和目标回收率,可得如下命题10:
证明:易证得,略去。
命题10表明,只要政府的奖惩力度足够大,则总费用奖惩契约下的最优回收率总是大于目标回收率。与命题7相比可知,政府的奖惩机制有效地弥补了制造商奖惩契约的不足。
4 算例分析
为了验证前几节所得结论的正确性,以及进一步研究制造商废旧品回收契约决策的相关问题,本节进行算例分析。各模型中的参数赋值如下:。经过计算可知对于任意,上述取值均满足式(5)、式(10)及式(13)。
图1 消费者对再制造品接受度对制造商利润及临界值的影响
从图1进行分析可知:制造商选择何种回收契约模式取决于临界值。经过计算,以为例,当时,。此时,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式下的制造商所得利润将超过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所得,那么制造商选择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式。反之,当时,。此时,制造商选择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
图2 消费者对再制造品接受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图3 消费者对再制造品接受度对价格的影响
从图2及3易知无论何种消费者接受度水平下,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的回收率均要大于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式。并且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更低。因此,无论从环保还是从消费者角度,总费用奖惩契约均优于单位回购价契约。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单位回购价和总费用奖惩契约下的奖惩费用均随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后增幅明显,这说明,消费者对再造品越接受,制造商越有积极性回收废旧品。
图4 消费者对再制造品接受度对b的影响
图5 消费者对再制造品接受度对f的影响
图6 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对制造商利润及临界值的影响
图7 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对b的影响
基于图6~8可得,无论何种回收契约模式下,制造商利润、单位回购价和总费用奖惩契约下的奖惩费用均随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再制造成本节约增加能够激励制造商进行废旧品回收再制造。
从图9及1可以看出,随着再制造成本节约更多,两种回收契约下的回收率均上升,再造品的零售价均降低。并且无论何种再制造成本节约水平下,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的回收率均要大于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式,并且再造品价格更低。
尽管从图9可知,总费用奖惩契约在废旧品回收率水平上优于单位回购价契约,但是图9显示,无论在何种再制造成本节约水平下,总费用奖惩契约下的废旧品回收率始终小于目标回收率。这说明,总费用奖惩契约仍存在不足,政府的调控极为必要。
图8 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对的影响
图9 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对回收率的影响
图10 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对价格的影响
4.3 奖惩力度对总费用奖惩回收契约模式决策及参数的影响
图11奖惩力度对总费用奖惩模式下价格的影响
从图11~13可知,随着奖惩力度提升,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减少、总费用奖惩契约下的奖惩费用提高,并且废旧品回收率增幅明显。经过测算,易算得在奖惩力度为915时,废旧品回收率便可达到目标回收率0.6的水平。这说明奖惩机制有利于促进回收再制造,提高了总费用奖惩契约的效率。
图13 奖惩力度对总费用奖惩模式下回收率的影响
图14 奖惩力度对总费用奖惩模式下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从图14可得,奖惩条件下随着奖惩力度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先减少后增加。经过测算,在该算例设定条件下,当且仅当奖惩力度大于915时,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的制造商利润才会开始增加。这说明只有当奖惩力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激励制造商,否则会损害制造商的利益。进一步,通过与无奖惩条件下总费用奖惩契约时制造商所得利润相比,可知当奖惩力度大于1830时,奖惩条件下的制造商利润将会大于无奖惩条件下的利润。这说明为了保证奖惩机制能够起到激励制造商开展回收再制造活动,政府提供的奖惩力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5 结语
本文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存在消费心理差异下,设计了两种制造商废旧品回收契约,并建立了相应的单位回购价契约和总费用奖惩契约决策模型。首先,分别对制造商废旧品的回收契约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得到了单位回购价契约和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制造商最优利润以及各参数的均衡解。并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了再制造成本节约、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度、目标回收率(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零售价、回收率、回购价(单位回购价模式下)、可变费用(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然后,对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型和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制造商回收契约模式选择的临界值。当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固定支付费率部分大于临界值时,制造商选择单位回购价契约模式更有利,反之则选择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通过对比回收率、零售价和批发价等决策变量,发现制造商选择总费用奖惩契约模式下对消费者和社会更有利。但是,总费用奖惩契约并不能保证完成废旧品目标回收率。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总费用奖惩契约的优势,进一步考虑了政府奖惩机制对总费用奖惩契约的影响。通过有无奖惩条件下的对比,发现奖惩机制能够有效改善总费用奖惩的效率。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和总结了所得结论。
本文的分析和结论对制造商废旧品回收契约设计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由于现实中,回收过程和回收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文章的后续拓展研究可以考虑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制造商回收契约设计决策问题。另外,文章没有考虑回收商废旧品回收模式的影响,当回收商采取不同的回收模式,因不同的成本结构会否影响制造商回收契约决策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完成。
[1] Savaskan R C, Bhattacharya S, Van Wassenhove L N.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Models with Product Remanufacturing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2): 239-252.
[2] Jayaraman V, Guide Jr V D R. A closed-loop logistics model for re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9, 50(5): 497.
[3] Fleischmann M, Beullens P, Bloemhof-Ruwaard J M, et al. The impact of product recovery on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1, 10(2): 156-173.
[4] Du F, Evans G W. A bi-objectiv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analysis for post-sale service[J].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8, 35(8): 2617-2634.
[5] Min H, Ko H. The dynamic design of a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 113(1): 176-192.
[6] 李响,李勇建,蔡小强. 随机回收下的逆向供应链协调[J]. 系统工程学报. 2008(6): 713-719.
[7] 陈菊红,史成东,郭福利. 第三方负责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契约设计[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0(2): 17-21.
[8] 易余胤. 不同主导力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J]. 系统管理学报. 2010(4): 389-396.
[9] 范体军,楼高翔,王晨岚,等. 基于绿色再制造的废旧产品回收外包决策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 2011(8): 8-16.
[10] Krumwiede D W, Sheu C. A model for reverse logistics entry by third-party providers[J]. Omega. 2002, 30(5): 325-333.
[11] Cheng Y, Lee F. Outsourcing reverse logistics of high-tech manufacturing firms by using a systematic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TFT-LCD sector in Taiwan[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0, 39(7): 1111-1119.
[12] Ravi V. Selection of third-party reverse logistics providers for End-of-Life computers using Topsis-AHP based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Systems and Management. 2012, 11(1): 24-37.
[13] Brian W. Jacobs, Ravi Subramanian. Sharing Responsibility for Product Recovery Across the Supply Chain[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21(1): 85-100.
[14] Nektarios Oraiopoulos,Mark E. Ferguson,L. BerilToktay. Relicensing as a Secondary Market Strategy[J]. Management Science,2012(5):1022-1037.
[15] Debo L G, Toktay L B, Van Wassenhove, L N.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Product Technology Selection for Remanufacturable Products [ J] .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 8) : 1193- 1205.
[16] 葛静燕, 黄培清.价格相依的闭环供应链渠道选择和协调策略[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 12(01):29-34.
[17] 徐峰, 盛昭瀚, 陈国华. 基于异质性消费群体的再制造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8(6): 130-136.
[18] Ferguson M E, Toktay L B.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on recovery strategies[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6, 15(3): 351-369.
[19] Ferrer G, Swaminathan J M. Managing new and differentiate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0,203(2):370-379.
[20] 王文宾, 达庆利. 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协调的奖励、惩罚及政府奖惩比较[J]. 管理工程学报, 2010, 24(4): 48-52.
① 依据中国2011年实施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已经明确表示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回收处理。2011年美国纽约州通过新的立法,立法依据采用的是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模式,要求出售电脑、电视机等电子设备的制造商履行收集、处理、回收利用或再使用电子废弃物的责任。该法以制造商占有的市场份额为基础,确定每个制造商具体的回收标准。因此,该假设是有现实基础的。
Design of Waste Products Recycling Contract in Heterogeneous Market
YI Yu-yin, YANG Xiao-d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With continu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shortage of resour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Many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policies and laws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gree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waste products and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goals are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n a harmonious way. From the realistic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egal system, it’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manufacturer to recycle waste products for remanufacturing.
Recycling waste materials is the key that manufacturers implement remanufacturing successful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llector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waste materials recycling methods. The third-party collector gradually becomes the backbone of the recycling of waste products byvirtue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Therefore, research on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with remanufacturing based on third-party collecting causes widespread concerns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network optimization, pricing coordination, outsourcing decision,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third-party collector, recycling responsibility sharing etc. However, there is no concern about waste materials recycling contract design issu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market in which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new products and recycled goods is heterogeneous, two kinds of contract models of waste products recycling for remanufacturing are built using the game theory, including buyback contract and total fee of incentive contract. First, the two models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 equilibrium solution of the decision variables and the profit of manufacturer will be obtained. Second, the impact of consumer’s preference parameter, cost savings by remanufacturing and other key parameters on the two kinds of contract models will be examin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contracts in terms of profit, recycling rate and retail price, the critical chosen value of contract models will be gained. Afterwards, the total fee of incentive contract model will be improved by taking the premium and penalty mechanisms of government into consideration.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will be given to prove and analyz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1) Compared to the buyback contract, the total fee of incentive contract has higher collecting rate, lower recycled goods wholesale and retail price; (2) There exists a critical value on which the manufacturer uses while choosing contract; (3) In the situation of difficult recycling and higher targeted recovery rate, even the total fee of incentive contract could not realize the targeted recovery rate; (4) Compared to the situation without rewards and penalties, recovery rate is higher, wholesale and retail price of remanufacturing products are lower and manufacturers pay higher incentive fees for third-party collector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government implementing rewards and penalties; (5) As long as government’s rewards and penalties are large enough, the optimal recovery rate in the situation of total fee of incentive contract is always greater than the targeted recovery rate.
products recycling; remanufacturing; recycling contract; game theory
中文编辑:杜 健;英文编辑:Charlie C. Chen
F224.32
A
1004-6062(2016)04-0069-10
10.13587/j.cnki.jieem.2016.04.009
2013-03-29
2014-04-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0103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南启明星计划)(12JNQM002)
易余胤(1976—),男,江西于都人;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