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6-10-13朱成秀陈伟梅徐六妹
朱成秀 陈伟梅 徐六妹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ICU;2感染一科;3爱心门诊,广东 深圳 518112 )
·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
朱成秀1陈伟梅2徐六妹3*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ICU;2感染一科;3爱心门诊,广东 深圳 518112 )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对ICU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由外院转入感染一科的ICU艾滋病患者共120例,其中以2014年1月-8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由护士长和高责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提供持续性人文关怀服务,包括情感支持、生活照顾及疾病知识讲解等,直至转出ICU后由高责护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疾病知晓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持续人文关怀后,观察组发生抑郁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期间,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及家属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后,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还可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同时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艾滋病;ICU;人文关怀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慢性传染性疾病[1]。患者在其它院住院治疗时病情危重,等到确诊为艾滋病时,由于被歧视或缺乏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等原因,患者被转诊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被安排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然而ICU是抢救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管理方式具有封闭式[2],加上该病具有传染性的特殊性、不可治愈性且病死率高,艾滋患者不仅需要承受歧视、偏见带来各种的压力,还要承受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折磨,有着特殊的心理状态[3]。为进一步提高ICU的优质护理服务,感染一科将持续性人文关怀融入到ICU艾滋病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中去,让患者及家属均得到了关怀,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由外院转入感染一科的艾滋病重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由深圳市疾病预防中心艾滋病确诊实验室确诊,并符合我国2011年《艾滋病诊疗指南》中HIV/AIDS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①入住ICU超2天的清醒患者;②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确诊为艾滋病时间≤30 d;③有阅读和理解能力;④愿意配合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昏迷患者;②不愿意配合进行调查;③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1月-8月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4月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根据现有的艾滋病专科ICU护理常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环境、探视、各种监护设备、连接管道及相关疾病知识等宣教及注意事项,并告知封闭式管理的重要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包括:①在情感上实施人文关怀。 ICU大多实行封闭式管理,监护设备多,加上特殊病种和特殊环境,入住ICU后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加重,担心本病治不好,会随时死亡,更担心其他亲戚、同事或朋友等会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的事实,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绝望感。此时,责任护士应主动关心与理解、尊重患者的人格,安抚家属,保证患者的隐私不会外泄,并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耐心解答各种疑虑,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艾滋病与治疗的相关信息,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酌情增加探视与陪护,鼓励家属或性伴多关心与支持患者,给予经济上和生活上的支持及照顾,让患者感到温暖,唤起其求生意念,使其勇敢地面对现实,并安心接受治疗。②在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 ICU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快而危急,根据病情需要,往往需要反复的进行静脉采血、腰穿、骨穿等各种各样的有创操作,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还激发家属不理解的情绪,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责任护士在各种护理操作前,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讲解检查目的、费用、配合等信息;操作中,指导患者放松技巧,安抚患者紧张情绪;操作完毕,使用关切的语气询问患者的感受。在护理过程中,责任护士应注意聆听患者及家属的主诉,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了解,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及时告知检查结果,详细解释各项指标情况,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病情进展。同时体贴、关爱患者,主动与患者聊天,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并以治疗成功的案例鼓舞患者,告知其最新的治疗动态。同时定期给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治疗费用,并耐心解答费用的具体使用情况,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
1.2.2评价方法于入组时及转出ICU后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疾病知晓率和满意度评价。 ①抑郁情绪采用Zung在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量[5]。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精神性-情感症状(2个条目);躯体性障碍(8个条目);精神运动性障碍(2个条目);抑郁的心理障碍(8个条目)。每个题目的备选答案为:1=从无或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如此。每一个条目均按照1~4级评分。20个条目的总分(第2、5、6、11、12、14、16、17、18和20题为反向记分)即为总分,抑郁严重度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郁严重度指数=总分/80。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在0.50以下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②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量[5-6]。该量表由Zung在1971年编制而成,共有20个条目,分为4级评分。应答者根据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率作答,每个题目的备选答案为:1=满意或很少有时间是;2=小部分时间有;3=相当多时间有;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题目的总分(第5、9、13 、17 、19题为反向记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分数,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高。得分等于或大于50分可认为有焦虑情绪。20项总分均值(29.78±0.46)分可作为常模总分均值之上限。研究发现,SAS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5,说明SAS的效度相当高[7]。③艾滋病基本知识 参考《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使用手册(试用)》[8]中列举的问卷,共8个条目,每个题目的备选答案为:A=能或会或可以;B=不能或不会或不可以;C=不知道。8个问题中回答正确6个,即为知晓。④满意度 采用自制表格,内容包括:护理操作、照看、告知、服务态度等,患者自选打钩: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以满意和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所有问卷均由管床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填写,发出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所有入组120例艾滋病患者中,男97例,女23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4.43±8.63)岁;婚姻状况:已婚56例,未婚43例,离异或丧偶21例;传播途径:同性74例,异性44例,静脉吸毒2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32例,高中46例,大专以上42例;职业:有工作91例,退休11例,无业18;合并疾病:肺部感染76例,败血症23例,肝硬化4例,肾衰5例,淋巴瘤4例,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感染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传播途径、文化程度、职业及合并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者发生抑郁及焦虑情况
观察组持续性实施人文关怀后,抑郁量表得分平均为(0.58±0.09)分,而对照组平均得分为(0.67±0.1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抑郁情况较轻(t=5.55,P<0.001)。焦虑量表得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17±10.04)分和(46.07±12.91)分,两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68,P=0.001)。抑郁及焦虑量表得分分布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抑郁及焦虑情况
2.3两组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实施人文关怀后,观察组艾滋病相关知识8个相关知识点的知晓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2.4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后,患者及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67%,52例为非常满意,6例为满意,2例为不满意;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1.67%,21例为非常满意,28例为满意,11例为不满意。对比两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
3 讨 论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传染病,合并机会性感染多,病死率高。当患者被告知为艾滋病时,担心遭到社会歧视和孤立、被亲人疏远[9],首先反应是震惊、排斥、负罪等不良情绪,加上自身疾病的伤痛,持续的监护、抢救以及封闭式的管理,均加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10],使患者心理变化再度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变化,此时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关怀是医护人员以人道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11]。本研究对观察组在ICU期间持续给予心理上的宽慰,精神上的支持,行为上的指导,尊重和理解患者,鼓励家属全程陪护等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抑郁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样,出现焦虑病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多项研究[3,9,11-12]结果一致。另有研究显示[13],配偶和家人的支持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支持。因此对ICU艾滋病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十分必要,通过持续性人文关怀,不仅可以减缓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结局。
大多数ICU艾滋病患者均徘徊在生死边缘,属于危重患者,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社会支持度低,使得艾滋病患者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的接纳、关心、理解和安慰。因此,在患者入住ICU期间,强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关注其和家人的心理变化,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在护理活动中,注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从细微处做起,促进患者的舒适,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14];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增加探视与陪护时间,增加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交流,增强其安全感;责任护士定期向患者或家属传递病情相关信息,使其更加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细心,从而对各项治疗与护理更加放心和安心,所谓关怀越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后,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多项研究[14,16-17]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发现,ICU封闭式管理和自身疾病的限制,导致患者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有限,导致患者担心会传染给家人或朋友,家属也怕被感染、以后不能结婚生育等顾虑。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治疗后可结婚生育等相关知识,以解除他们心中的恐惧和疑虑,不仅可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的知晓度,还可提高其自我保护健康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同时更需要最温馨的人文关怀服务。因此,在ICU艾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服务理念,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增进护患关系,增进患者的信任感及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程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减少护理纠纷。另外护理人员本着尊重、同情、关心、耐心的原则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增强患者自我健康行为,从而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1] 冯瑞芳,刘中夫.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原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3):229-231.
[2] 蒋冬芳,谢玲芝,覃春玲. 人文关怀在ICU探视时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343-3344.
[3] 林丽,凌俊,裴东怒,等. 人文关怀护理在抗病毒治疗门诊治疗艾滋病患者中的体会[J]. 2011,22(12):155-156.
[4] 汪雯,李再村,李威,等. 104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9):626-628.
[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1-35.
[6]ZungW,WkA.RatingInstrumentforAnxietyDisorders[J].Psychosomatics, 1971,12(6):371-379
[7] 刘贤臣,唐茂芹,彭秀桂,等.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因子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5, 21(6): 359-360.
[8] 韩孟杰, 胡志.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使用手册(试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
[9] 冯景文.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模式及效果[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2):112-114.
[10] 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I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关怀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94-96.
[11] 韦柳迎,韦彩云,杜丽群,等.人文关怀在艾滋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科,2010,5(1):100-102.
[12] 何薇. 关于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153-154.
[13]Ohara-hiranoY,KakuT,HirakawaT,etal.Uterinecervicalcancer:aholisticapproachtomentalhealthandit′ssocio-psychologicalimplications[J] .FukuokaIgakuZasshi, 2004, 95(8):183-194.
[14] 张玲,陆美芹.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0): 101-103.
[15] 仇春草,李遵清.神经外科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1(30):8.
[16] 刘晓俊.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702-703.
[17] 李夏.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体现[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222-223.
(本文编辑:郑颖)
10.3969/j.issn.1008-1836.2016.01.025
深圳市科创委计划项目(JCYJ20150402111430657)
Email: liumeixudh@126.com
R473
A
2095-9664(2016)01-0089-04
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