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新区未来城明墓发掘简报
2016-10-12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陕西铜川新区未来城明墓发掘简报
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陕西铜川,未来城,釉陶器,明代墓葬
2010年,铜川市考古所在位于铜川市新区的未来城小区建设范围内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M9是一座带有过洞、天井的砖室墓,出土了釉陶祭器、瓷器、玻璃器以及木器等随葬品。从买地券可知墓葬的下葬年代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该墓为研究明代陕西的葬俗、葬制以及基层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0年3月,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对铜川新区未来城小区内的几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其中M9墓葬不仅结构较特殊,而且出土器物较丰富,在当地近年来发现的明代墓葬中尚不多见(图一)。现将相关情况简介如下:
一、墓葬形制
M9为带有斜坡墓道的砖室墓,总长12.36米,方向155°。由墓道、过洞、天井、封门及墓室组成。
墓道位于墓葬南侧,开口距地表0.45米,墓道口近长方形,南端略窄,北端略宽,长4、宽1.3~1.36米,北端深2.7米,坡度35°。
过洞拱顶,水平长2.2米。南口高1.74米,北口高1.6米。过洞南口底部距地表3.14米,北口底部距地表4.6米,过洞向西略高,西壁平直,东壁中间曲折,底部北端有局部夯筑,夯筑部分南北宽0.5、残高0.5米。
天井平面呈“凸”字形,南小北大。南北进深2.08、东西面宽1.3~4.75米。南端的南壁和西壁均发现有马蹄形或长方形脚窝。脚窝不规整,脚窝底部均未发现踩踏痕。天井南端底部为南高北低的斜坡,长0.8、宽1.3~1.38米,坡度27°。天井北端东西4.75、南北1.48米,北端底部较为平整。在天井北端西南角两侧各发现有马蹄形脚窝一列,脚窝底部有踩踏痕。天井西壁下端略内凹,内凹深约0.1米。天井西南角距地表3.25米深处发现有零散人骨,可见有肋骨、股骨及骨盆残片。天井东北角距地表3.6米处发现残破人头骨一个,下颌骨缺失,为一成年男性。天井底部有零星残砖。墓道及天井内填土极为疏松,内部夹杂有少量青石碎片和宋金时期耀州窑青瓷残片。
图一 M9地理位置示意图
封门为青石质,总高1.92、宽2.64米。封门东西两侧各有一立柱,立柱截面近方形。东立柱高1.42、东西宽0.3、南北厚0.2~0.23米。立柱西面正中有纵向卯口,卯口宽0.08~0.12、深0.08米。东立柱下衬有不规则长方形础石,础石东西宽0.62、南北厚0.34、高0.1米。东立柱东侧另有条砖及石块补砌。西立柱为不规则长方形,顶小底大,宽0.22~0.32、厚0.2米。立柱东面正中有纵向卯口,卯口宽0.09、深0.09米。西立柱下衬有不规则长方形础石,础石东西宽0.52、南北厚0.34~0.39、高0.26米。封门由两块青石板构成。石板厚0.1米,上层石板高0.6~0.7、宽1.58米。下层石板高0.66~0.83、宽1.58米,封门顶部有少量碎石块垒砌。
墓门为砖券拱顶,东西壁为单根石条,石条上为砖券。石条均高0.84米,东壁石条宽0.38、厚0.12米。西壁石条宽0.28、厚0.2米。券顶为两伏一券式。券高0.68米。墓门宽1.7米,进深0.36米。墓门底部铺有石条作为门限,宽0.21、高0.23米。
图二 M9平、剖面图
墓室券顶,北壁及东西壁各有一砖龛,平面近似倒“凸”字形。墓室南北总长3.9、宽2.26、高1.76米。墓室底部南端铺单层条砖,其后接条石。墓室北壁有砖券小龛。龛高0.86、宽1.02、进深0.56米。龛内放置有黑釉盖罐、绿釉高足盘、绿釉爵杯、黄绿釉狮形烛插、绿釉带座瓶及买地券等器物。龛下正中有黄绿釉三足鼎式炉1件,两侧有玻璃人各一。墓室券顶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小龛,龛高0.14、宽0.24、深0.3米。小龛内未见遗物(图二)。
图三 M9墓室平面图及出土物
二、葬具葬式
葬具为木棺,共2件,南北向放置,大端位于北侧。
东侧为一黑漆木棺,已朽,但外轮廓尚存。棺盖宽0.66、长2.1、厚0.06米。小端高0.54、宽0.66米,大端高0.67、宽0.83米,棺长2米。棺壁厚0.065米。棺盖与棺体用榫卯结合。棺盖上残存有麻质(?)织物痕迹,似为铭旌,但无文字痕迹。棺内有一具人骨,仰身直肢,所着衣物已朽,结构不明。足着弓鞋已朽,长约12厘米。死者头部发髻尚存。人骨已朽,从衣物推测应为女性。人骨下铺有一层柏枝,厚0.05米。棺内未发现随葬品。
西侧为红漆木棺,已朽乱。棺小端高0.63、宽0.42米,大端宽0.7米,高度不明。棺长2米。棺壁厚0.05米。棺内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戴乌纱帽,已朽。帽内衬粗纱,底部有细铁丝帽边。帽后正中缀有插帽翅的小管。小管由斜纹织物粘贴而成,截面呈正方形,管腔残存有线纫之痕。发髻尚存。身上衣物已朽,腰部残存有木质带銙,带銙缀于宽约4厘米的丝织物带上,腰带已朽。在死者两侧及身下有铜钱。死者身下铺垫有4块厚3厘米长方形灰土质块状物,垫块极疏松,似为草木灰压成。从衣物朽痕分析,死者应为男性。
三、出土器物
M9出土物有釉陶器、瓷器、玻璃器、木器、钱币、买地券等49件。另有织物2件,织物均已朽(图三)。
(一)釉陶器共12件。
黄绿釉三足鼎式炉 1件。标本10M9:2,一耳一足残缺,可复原。方唇、盘口,直颈、斜肩、鼓腹,腹扁圆,平底,肩、颈部对称贴塑条形附耳,耳顶向外略卷。腹下三兽足。砖红色胎,胎质坚硬,夹有白色小颗粒。器耳施黄釉,炉身外壁施绿釉。内壁及足部露胎,足部露胎处可见有白色化妆土。口径15.5、腹径15.9、足高5、通高21.9厘米(图四,2;封二,3)。
绿釉爵杯 2件。造型一致。标本10M9:6,爵口椭圆,爵尾较尖,底部浑圆。口部左右两侧对称贴塑短柱,均已残缺。外腹部一道凸弦纹。腹部一侧有纵向鋬,另一侧在弦纹上饰乳丁。三足呈六棱状,向外略撇。砖红色胎,胎质坚硬,夹有白色小颗粒。器内外通体施绿釉。口径5.6~13.1、足高3.8、通高12.7厘米(图四,5;图五)。
图四 M9出土琉璃器、瓷器
绿釉高足盘 5件。造型一致。标本10M9:7,敞口圆唇,浅斜腹,内底平。竹节形高足,足下附有工字型高座,座及足内中空贯通。砖红色胎,胎质坚硬,夹有白色小颗粒。器内及外壁施绿釉。口径17.4、底径11、通高17.1厘米(图四,1;封二,4)。
绿釉瓶 2件。造型一致。标本10M9:5,圆唇、敞口、细长颈,斜肩、鼓腹,腹最大径偏上,腹下斜收。足底部附有工字型高座。瓶与底座贯通。颈、肩及腹足相接处各饰一道凸弦纹。砖红色胎,胎质坚硬,夹有白色小颗粒。瓶外壁满施绿釉,釉面有小开片,局部釉层剥落。口径6.5、底径13.3、通高29.3厘米(图四,3;封二,1)。
黄绿釉狮形烛插 2件。造型一致。标本10M9:4,狮子站姿。头呈平视状,圆眼,小耳、嘴紧闭,獠牙微外露。颈部鬃毛卷曲,狮尾上翘。四肢直立在长方形二层底座上。狮颈部贴饰襻胸,臀部饰鞧带,背部贴塑云肩形障泥,两侧绶带下垂。狮子背部贴塑有烛插立柱,立柱中空,中间有浅灯盘。立柱顶部插有铜质烛形物。砖红色胎,胎质坚硬,夹有白色小颗粒。狮子双目、尾部、背部障泥、鬃毛、攀胸、鞧带及绶带边缘施黄釉,其余为绿釉。底座长26.1、宽13.8、高3厘米,通长34、通高50厘米(图七;封二,2)。
图五 绿釉爵杯(M9∶6)
图六 黑釉盖罐(M9∶12)
(二)瓷器 共5件。均为黑釉盖罐,造型基本类似。罐内分别装有粟(颗粒分为大小两种)、黍、稻,另外一种仅余黑色残迹,种类不明。
标本10M9:12,盖尖唇直口,宽斜沿,顶部平整,侧面斜,圆柱形钮。罐圆唇直口短颈,圆肩、深鼓腹,腹最大径偏上,腹下斜收。圈足,足外墙直、内墙外斜,圈足外侧斜削一周。足底、足心平。胎色浅土黄,胎质坚硬。盖外施黑釉,内壁露胎。罐外施黑釉及底,足心满釉,口沿及足底刮釉,器内施黑釉及底。盖子口径8.8、直径12.9、高4.3厘米,罐口径11.9、底径12.8、高26厘米,通高29厘米。罐内装粟(图四,4;图六)。
(三)玻璃器
玻璃人 2件。造型一致。标本10M9:1,站姿。头顶双髻,长圆脸,细眉,高鼻,小口。两眉间饰圆形花子。花子明代又谓之“眉间俏”[1]。肩搭披帛,身着长裙,裙下摆花口,双手捧物,置于胸前。通体为白色玻璃,仅在发髻及裙摆处有红、绿、蓝三色装饰。通高11.7厘米(图八;图九)。
(四)木器
带銙 1套,残存5件。其中横长方形(排方)1件,纵长方形(辅弼)2件,桃形(圆桃)2件。标本10M9:21-1, 横长方形。正面高浮雕两只交颈曳尾的孔雀立于山石上,周围为缠枝牡丹。宽5、高3.5、厚0.8厘米(图一○)。标本10M9:21-2,纵长方形。正面高浮雕一枝缠枝牡丹。高3.5、宽1.4、厚0.6厘米(图一二)。标本10M9:21-4,桃形。正面高浮雕一只昂首展翅曳尾的孔雀,孔雀周围雕缠枝牡丹。宽3.5、高3.4、厚0.8厘米(图一一)。
(五)钱币
28枚,可分为19种。均为铜质。
至道 元 宝 1枚。钱文草书“至道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1)。
熙宁 元 宝 1枚。钱文楷书“熙宁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2)。
图九 玻璃人(M9∶1)
熙宁 元 宝 1枚。钱文篆书“熙宁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3)。
图一 ○ 横长方形木带銙(M9∶21-1)
元祐通宝 2枚。钱文行书“元祐通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4)。
绍圣元宝 1枚。钱文篆书“绍圣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5)。
元符通宝 1枚。钱文行书“元符通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七,6)。
圣宋元宝 1枚。钱文篆书“圣宋元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7)。
大观通宝 1枚。钱文瘦金体书“大观通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8)。
政和通宝 2枚。钱文隶书“政和通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9)。
宣和通宝 1枚。钱文篆书“政和通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10)。
正隆元宝 1枚。钱文楷书“正隆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11)。
咸平元宝 3枚。钱文楷书“咸平元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12)。
景德元宝 3枚。钱文楷书“景德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13)。
祥符元宝 2枚。钱文楷书“祥符元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14)。
祥符通宝 2枚。钱文楷书“祥符通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15)。
天禧通宝 1枚。钱文楷书“天禧通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16)。
天圣元宝 2枚。钱文篆书“天圣元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17)。
图一一 桃形木带銙(M9∶21-4)
图一二 纵长方形木带銙(M9∶21-2)
景祐元宝 1枚。钱文篆书“景祐元宝”,直径2.4厘米(图一三,18)。
治平元宝 1枚。钱文篆书“治平元宝”,直径2.3厘米(图一三,19)。
(六)买地券
1 件。标本10M9:18,砖质。正面磨光涂黑,绘有纵向白色界栏。券文楷体朱书,满行24~33字。背面为方砖原始面,右侧有朱书“合同”二字,二字均系左半边。弘治十一年(1498年)款。高34.5、宽34、厚6厘米(图一四)。
M9买地券录文
维大明国弘治十一年岁次戊午正月丁酉朔越十九日乙卯祀/神□土次用五月初二日丁酉安葬今处陕西西安府耀州义门乡/石人里见在本州南街居住祭主孝孙男任太儿伏缘祖父奄/逝未卜茔坟夙夜忧思不遑所厝遂令日者择此高原来去朝迎地占袭吉/地属本宅正西原上祖坟连接之原堪为宅兆挮己出备钱綵买到墓地一方南北/长一十七步五分东西阔一十七步二分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方勾陈管分擘四域丘承墓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致使千年百载永/无殃咎若有干犯并令将军亭长缚付河伯今备牲牢酒脯百味香新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各已分付令工匠修营安厝以后永保休吉/
知见人岁月主代保人今日直符/
图一三 铜钱
故气邪精不得干恡先有居者永/
避万里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
其祸助葬主里外存亡悉皆安/
吉急急如/
五帝使者女青律令/
券立二本一本奉付/
后土一本乞付墓中令亡祖父任福收把准备付身永远照用今分券皆上又/书合同二字,令故气伏尸永不侵争/
(以上正面)
合同/
(以上背面,“合同”二字皆为左半边)
四、结语
M9为夫妻合葬墓,买地券明确记载此墓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下葬。墓主任福[2],为耀州义门乡石人里人。义门乡不见历代《耀州志》记载。关于石人里,《耀县志》载:“洪武时(1368~1398年),耀州编户18里:即在市里,鱼池里,长命里,孝家里,华原里,孝义里,石人里,凉泉里,神水里,安雷里,七保里,姚峪里,官庄里,香坡里,榆林里,中高里,延昌里,仁厚里。成化十八年(1482年)裁并仁厚里;弘治五年(1492年),再并姚峪、榆林二里,十五年(1502年)又并神水里。州境成为十四里。”“石人里在城西五里,辖石人子、齐家坡、王里堡、唐家埝四村。”[3]又据史载,明代基层组织为里甲制[4],但实际在基层仍有乡的设置,“据有关方志记载,多半是乡都图、乡都里三级,也有的地方是乡保村里、乡保区图四级。”[5]此买地券为研究明代的基层社会组织提供了资料。
明墓中带有斜坡墓道和天井的砖室墓比较常见[6、7],而带有过洞的则较少见。此墓与西安南郊潘家庄M122元墓[8]以及西安市曲江乡孟村元墓[9]的形制有相似之处。潘家庄元墓为南北向土洞墓,有台阶式墓道和一个过洞和天井,墓室前端两侧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放置随葬物的耳室,而墓室后壁的小龛中则不放置器物。孟村元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后墓室及壁龛组成,随葬器物放置在方形前室及两侧的壁龛中。M9当是从潘家庄元墓和曲江元墓演变而来。其天井即元墓前室的简化。墓室东西两壁的小龛所处位置也由元代墓室的前端移至墓室后面偏上的部位,面积也变小,徒具象征意义。随葬物已移置于墓室后壁的小龛内。
图一 四 买地劵(约1/3)
M9中出土的黑釉瓷器,其胎釉特征与明代陈炉窑烧造的器物特征基本一致,初步判断是该窑所烧造。关于明代陈炉窑瓷器的年代研究,目前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主,纪年墓中出土的器物比较少见。这批瓷器的出土为明代陈炉窑器物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器。
此墓出土的各类釉陶器,器形丰富,造型优美,釉色滋润,火候较高,在陕西同时代的墓葬中比较少见。明代在今陕西铜川烧造釉陶制品,以供秦藩及重要寺观使用。民国《同官县志·工商志》收录有明侍郎苏民所撰之《重修立地坡琉璃厂敕赐崇仁寺下院宝山禅林碑记》,碑文载:“邑东南隅有立地坡者,乃圣祖开天之后,分封诸藩,特赐秦国,以为专造琉璃厂地也。”[10]2002和2005年,在陈炉镇各发现了一处明代窑址[11],这两处窑址以烧造琉璃建筑构件为主,釉色以孔雀蓝釉和褐黄釉为多,胎质以夹杂大颗粒的土黄色胎为常见[12]。M9中出土的釉陶器为绿釉和褐黄釉,且胎质为砖红色,夹有细小的颗粒,与陈炉和立地坡釉陶器胎质不同,故这批器物应该不是这里烧造的。明清时期晋南一带的釉陶生产极为繁盛,高平一带的明代墓葬中经常出土此类器物[13],这批釉陶器是与否为晋南烧造,需进一步考察。
此墓出土的钱币均为宋金旧钱,这种现象在明代嘉靖朝以前的墓葬中极为常见。此现象与明代的钱币铸造历史有关。《明史·食货五·钱钞》载:“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即位,颁‘洪武通宝’钱。”“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令大明宝钞与历代钱兼行。”“明初铸洪武钱。成祖九年铸永乐钱。宣德九年铸宣德钱。弘治十六年以后,铸弘治钱。至世宗嘉靖六年,大铸嘉靖钱。”“且补铸累朝未铸者。”嘉靖时虽然“又令通行历代钱,有销新旧钱及以铜造像制器者,罪比盗铸。”但后来“民间止用制钱,不用古钱。”[14]或许是由于这种原因,明人才习惯以古钱随葬,嘉靖以后,这种现象才得以改观。
M9天井中发现的散乱人骨,应该不是正常的埋葬形式,其与墓主究竟有何关系,我们目前并无相应的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凤翔南郊唐墓墓道中曾发现有凌乱的人骨,发掘者认为属于殉人[15]。此墓天井中的人骨是否也属于这种性质,待考。
总之,未来城M9墓为研究明代陕西的葬俗、葬制以及基层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绘图:任筱虎 陈晓捷
拓印:杨敏侠
摄影:张明惠 任筱虎
执笔:陈晓捷
[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383.
[2]《耀州志》卷九《选举志》载:任福,成化七年(1471年)举人。“初知解州,后知高唐州。收解州盐税,秋毫无私。高唐值岁饥,盗起。福自循行扶之,盗遂解。高唐有刘御史者,壮其子不孝。福察其有内谮,乃开谕御史。御史悟,父子如初。会王同知以大理左迁,福直以僚佐遇之。王不能平,数谮福当道。当道以福催直不容於时,数窘辱福。福自以廉直不容於时,意愤愤,发病死。”《解州志》卷五《宦迹》载:“任福,陕西耀州人。宏治二年知州。性宽厚,作事有则,得牧民体。因大荒后尝奏减徭役,民多怀之。”又《高唐州志》卷一《职官》有任福,注云“陕西,举人。”见a.李廷宝修,乔世宁繤.耀州志[M].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250-251.b.马丕瑶,魏象千修,张承熊繤.解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6册).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445.c.周家齐修,鞠建章繤.高堂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87册).江苏:凤凰出版社,2004:265.
[3]耀县志编纂委员会.耀县志:行政区划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5.
[4]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 [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8.
[5]白钢.中国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6]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原子头[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252-253.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西安明代秦藩辅国将军朱秉橘家族墓[J].文物,2007(2).
[8]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潘家庄元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9).
[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曲江乡孟村元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6(2).
[10]黎锦熙.同官县志:工商志(第12卷)[M].民国三十三年(1944).
[11]耀州窑博物馆等.立地坡:上店耀州窑址[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2]赵亚利.陈炉新发现的明代琉璃建筑构件及窑址情况概述[J].文博,2012(5).
[13]高寿田.山西琉璃[J].文物,1962(4,5).
[14]同[4].
[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凤翔隋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杨岐黄)
Tongchuan, Weilaicheng, Glazed pottery, Ming tombs
In 2010, the Tongchuan Municip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excavated a few bu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al area of Weilaicheng district, Tongchuan city.Among them, M9 is a brick-chambered tomb with aisles and tianjing shaft.Burial goods discoverd in this tomb include glazed sacrifcial vessels, porcelain, glass objects, and wooden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epigraph, this tomb dates to the eleventh year of the Hongzhi (1498C.E.) era of Ming Dynasty.The excavation of this tomb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burial custom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ordinary people in Shaanxi during the Mi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