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的关系及其演变

2016-10-12

考古与文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战国墓葬考古

陈 洪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的关系及其演变

陈 洪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人葬式,社会等级,屈肢葬,直肢葬,商鞅变法

由于嬴秦贵族多采用直肢葬,平民多采用屈肢葬,有关学者多以为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密切相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收集分析秦人葬式资料发现,这种象征意义只延续到春秋战国之交。战国早、中期后,随着小型秦墓中直肢葬的增加,秦人葬式中的等级色彩逐渐消失。这一变化应是内、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外来移民的大批涌入,将平民直肢葬风俗带入关中秦地,内因则是秦国实行的变法革新,变法削弱了旧传统势力的影响,使得平民直肢葬有了存在空间。

屈肢葬是关中、陇东地区秦墓的重要特征,除屈肢葬外这一地区秦墓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直肢葬。由于两种葬式同时并存,屈肢葬多见于小型秦墓,直肢葬多见于大、中型秦墓,因而秦人葬式中的等级差别一直为学界所关注。

上世纪70年代末,韩伟最早注意到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的关联,认为秦的奴隶主贵族采用直肢葬,而屈肢葬是奴隶或解放奴隶的葬仪[1]。多数学者仅赞成这一观点的前段[2]。赵化成认为,秦的王室成员即高级贵族或许采用直肢葬,而中小贵族及一般平民则采用屈肢葬[3]。该见解获得众多支持[4]。然而,上述文章均未提及小型秦墓中的直肢葬。战国中期以后,关中小型秦墓中直肢葬迅速增加,屈肢葬随之减少,西汉早期以后屈肢葬彻底消失,有中外学者注意到秦人葬式的这一变化,但未曾有深入研究[5]。因此,作为秦墓重要特征的屈肢葬为何会消失,秦人葬式由屈肢向直肢变化的过程,直肢葬取代屈肢葬的原因及社会背景等都是未知。本文拟在广泛占有秦墓葬式资料基础上,尝试解决上述问题。

一、分析所用资料及方法

本文分析所用秦墓资料仅限渭水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东部地区),时间从西周晚期至秦末,共收集1500余座秦墓,具体分布在如下地点:礼县大堡子山[6]、西山[7]、圆顶山[8]、甘谷毛家坪[9]、天水西山坪[10]、董家坪[11]、放马滩[12]、秦安上袁家[13]、平凉庙庄[14]、陇县店子[15]、边家庄[16]、韦家庄[17]、灵台洞山[18]、景家庄[19]、长武上孟村[20]、宝鸡晁峪[21]、甘峪[22]、福临堡[23]、茹家庄[24]、姜城堡[25]、谭家村[26]、李家崖[27]、斗鸡台[28]、南阳村[29]、西高泉[30]、秦家沟[31]、凤翔邓家崖[32]、八旗屯[33]、高庄[34]、高庄野狐沟[35]、西村[36]、西沟道[37]、南指挥村[38]、黄家庄[39]、武功赵家来[40]、咸阳西北林学院[41]、咸阳塔儿坡[42]、任家咀[43,44]、黄家沟[45]、铜川枣庙[46]、王家河[47]、耀县城东[48]、大荔朝邑[49]、户县宋村[50]、西安客省庄[51]、半坡[52]、洪庆村[53]、南郊[54]、北郊[55]、尤家庄[56]、蓝田泄湖[57]、临潼刘庄[58]、上焦村[59]、华县东阳[60]。

上述秦墓可分为六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至秦代[61]。在此基础上,综合墓葬的面积、形制以及铜礼器、仿铜陶礼器、日用陶器、殉人、车马器、兵器等随葬品的有无多寡,将秦墓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其中大、中型秦墓各分二等、小型秦墓分三等,一共七个等级[62]。根据各时期、各等级秦人葬式统计表,百分比堆积柱形图,分析比对各个时期中各等级、各种葬式的消长。最后,根据统计结果探讨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之间的关系、秦人葬式的变化进程及其历史背景。

二、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的关系

通过对图一、二中柱形图的分析对比,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晚期的特点大致相同,战国早期至秦末各期有着更多共同点,因此秦人葬式的特点大体可分春秋、战国两段时期来叙述。整个春秋时期,凡葬式可辨的,大型秦墓均为直肢葬,小型秦墓均为屈肢葬,中型秦墓则是直、屈肢葬同时并存。进入战国时期,大、中型秦墓延续了春秋时期的葬式特点,大型秦墓依然采用直肢葬,中型秦墓直肢葬、屈肢葬同时并存,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小型秦墓。战国早期,小型秦墓开始出现少量直肢葬,到了战国中、晚期,小型秦墓中的直肢葬及无任何随葬品的墓葬剧增。就是说,小型秦墓的葬式有一个由屈肢向直肢转变的过程。小型秦墓中的直肢葬最早出现于战国早期的凤翔邓家崖墓地。这批直肢葬的出现,颠覆了小型秦墓必用屈肢葬这一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具有划时代意义。

下面分析小型秦墓葬式由屈肢向直肢转变的细节,先从直肢葬说起。如图二所示,小型A类墓中的直肢葬,战国早期仅有5%,战国中期升至9%,战国晚期则是22%,各期成倍递增;而小型B类墓中的直肢葬,战国早期为0,战国中期为5%,战国晚期则是15%,远低于同时期的小型A类墓。再看小型秦墓中的屈肢葬。小型A类墓中的屈肢葬,战国早期尚有83%,战国中期减至78%,战国晚期则是58%,各期依次递减;而小型B类墓中的屈肢葬,战国早期为94%,战国中期为86%,战国晚期则是65%,远高于同期小型A类墓中屈肢葬的百分比。由此可知,直肢葬在相对富裕的小型A类墓中出现得早,且普及率高,而在小型B类墓中出现得较晚;传统的屈肢葬在小型B类墓中保存得较多,消失得较慢。也就是说,秦人的葬式变革最先出现在较富裕的平民阶层,之后向下推广普及。

除小型秦墓外,战国时期的中型秦墓也有一些变化。中型秦墓可分A、B两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嬴秦中、小贵族。中型秦墓虽然同时采用直肢葬和屈肢葬,但屈肢葬在小贵族中所占比率要稍高于中等贵族。战国中期后,几乎所有随葬武器的屈肢葬中型秦墓均出土中原风格的青铜器。这些铜器可能通过馈赠、贸易、战争掳掠等多种渠道流入秦地,但在彼时,当以战争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我们推测,墓主生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外战争,凭借战功得到了中原诸国的青铜器,并由此擢升为军功贵族[63]。

简言之,直到春秋战国之交,秦人葬式仍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然而自战国早期开始,随着直肢葬向小型墓的渗透,这种等级色彩逐渐消失。所以说,战国早中期是秦人葬式的转折点。西周中晚期到西汉早期,渭水流域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的关系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

表一 渭水流域秦人葬式统计表

续表一

第一阶段: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晚期。直肢葬为大型秦墓及部分中型秦墓所独有,小型秦墓与部分中型秦墓采用屈肢葬。

第二阶段:战国早期至秦末。小型秦墓出现直肢葬,直肢葬渗透到所有阶层,同时出现下肢微屈的屈肢葬,部分中、小型秦墓依然采用屈肢葬。

第三阶段:西汉早期。直肢葬在各阶层中盛行,仅少量小型墓保有屈肢葬旧俗。

图一 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晚期渭水流域秦人葬式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三、秦人葬式的变化原因及历史背景

前文分析结果表明,到春秋战国之交为止,大型秦墓葬式可辨的悉数直肢葬,而小型秦墓均为屈肢葬,中型秦墓则是直肢葬、屈肢葬并存。说明秦人葬式与其人生前所处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到了战国中晚期,随着小型秦墓中直肢葬的盛行,这种等级色彩逐渐淡薄,葬式不再是等级的标志。

秦人葬式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巨变,笔者以为,应是内、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

图二 战国晚期至秦末渭水流域秦人葬式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外因应是外来移民的大批涌入。据《史记·六国年表》,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秦与东方各诸侯国间战事不断,不断蚕食周边各国土地和人口,于是周边诸侯国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因素,自然也会流入秦国。考古发现证实,三晋两周及陇山地区的直肢葬与社会等级无关。可以想象,这些地区的平民百姓,来到秦国后自然会沿袭故乡的直肢葬风俗。战国晚期,陇山一带完全纳入秦人势力范围,一些戎人离开故乡,并将直肢葬、洞室墓等风俗带到关中秦地[64]。还有一些戎人加入秦军,随军南下入楚,最后埋葬在曾经隶属南郡的睡虎地墓地[65]。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秦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12万户”,今咸阳黄家沟、塔儿坡等墓地有许多战国晚期以后东、南、北头向的直肢葬墓,这些墓葬中的部分墓主,或应是这样来自各国的移民及其后裔。

图三 西周中晚期至西汉早期渭水流域秦人葬式变化模式图

战国中晚期,关中秦墓在墓葬形制、随葬品、头向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秦地传统的青铜礼器与仿铜陶礼器被大量涌入的中原系统的铜、陶器所取代,与此同时,秦墓传统的西头向中出现了北、东、南等外来头向,洞室墓逐渐代替了竖穴土坑墓。葬式的变化,仅仅是战国时期秦墓葬制转型期一系列变化中的一环。任何时代的葬礼包括葬式,都会受当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秦人也不例外。

葬式变化的内因则是商鞅变法。战国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全面的的社会革新。据《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的革新中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规定,意即无论是庶民还是宗室贵族,一概根据其在对敌战争中的功绩授予爵位。《史记集解》的解释更详细:“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就是与军事制度密切结合的“二十等爵”[66]制度。湖北云梦睡虎地M4[67]出土了2件写在木牍上的家信:“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問中,母毋恙也?……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笔者以为,“家爵”并非人名,而是指军功爵。身为秦军士兵的黑夫和惊询问他们的爵位是否已来到家里。这封家书说明,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确曾实行过,并且一直延续到秦灭楚。也恰是在战国中晚期,中型墓中的屈肢葬非但未减少,反而稍有增加,究其原因,应是一些有屈肢葬习俗的平民,通过军功获得了象征身份地位的青铜器,擢升为“军功贵族”。

变法削弱了秦国旧贵族的势力及旧传统的影响,于是秦人葬式中的等级规制不再像从前那般严格,整个秦人社会开始容忍平民阶层的直肢葬。而平民中直肢葬的出现乃至于流行,改变了秦人葬式社会上层采用直肢葬,底层民众采用屈肢葬的固有格局,于是,葬式不再是等级身份的象征,秦人葬式延续了数百年的等级色彩终于消失。

这些下肢微曲的屈肢葬的来源有两种可能。其一,他们或许是来自关东诸国的移民。中原地区已发掘的西周墓葬几乎均为直肢葬,但自周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后,河南、山西、河北各地大范围地出现下肢微曲的屈肢葬。然而到战国中期以后,直肢葬复又成为上述地区的主流葬式[68]。其二,它们也有可能是蜷曲特甚的屈肢葬向直肢葬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过渡形态。

不难发现,战国中期以后,秦地与关东六国的葬式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变化。而导致各地区葬式同步变化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在于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之后,各诸侯国间逐渐实现了多渠道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趋向统一。而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也说明成功的社会变革可以对社会意识形态造成巨大冲击。

[1]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C]∥中国考古学年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2]a.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文博,1987(1).b.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J].考古,1992(8).

[3]赵化成.早期秦文化の发見とそれに伴う諸問題[C]∥日本中国考古学会会报,日本,1993(3).

[4]a.(日)大島誠二.秦の起源をめぐる近年の研究動向[C]∥中央大学付属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日本,1994,(8).b.饭岛武次.秦文化的起源:西周青铜器与秦青铜器、陶器的关系[C]∥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会议论文集之四,1997.c.(日)松崎つね子.楚·秦·汉墓の変遷より秦の統一を見る-頭向·葬式·墓葬構造等を通じて——.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国家と地域[C]∥日本:刀水書房,1999.d.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J].考古与文物,2008(1).

[5]a.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C]∥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b.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J].文物季刊,1997(1).c.(日)大島誠二.秦の起源をめぐる近年の研究動向[C]∥中央大学付属高等学校教育·研究,1994(8).

[6]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6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2008,(11).

[7]a.赵丛苍,王志友,侯红伟.甘肃礼县西山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8-4-4.b.余翀,吕鹏,赵丛苍.甘肃省礼县西山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研究[J].南方文物,2011(3).

[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J].文物,2002(2).

[9]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3).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天水西山坪秦汉墓发掘纪要[J].考古,1988(5).

[11]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C]∥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1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J].文物,1989(2).

[1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J].考古学报,1997(1).

[14]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J].考古与文物,1982(5).

[1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16]a.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J].考古与文物,1986(6).b.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11).c.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J].文博,1990(5).

[17]宝鸡市考古队,陇县博物馆.陕西陇县韦家庄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1(4).

[18]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等.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J].考古,1976(1).

[19]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J].考古,1981(4).

[2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贠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4(3).

[2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晁峪东周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1(4).

[22]高次若,王桂枝.宝鸡县甘峪发现一座春秋早期墓葬[J].文博,1988(4).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J].考古,1963(10).

[24]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陕西宝鸡茹家庄东周墓葬[J].考古,1979(5).

[25]王光永.宝鸡市渭滨区姜城堡东周墓葬[J].考古,1979(6).

[26]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J].考古,1991(5).

[27]何欣云.宝鸡李家崖秦国墓葬清理简报[J].文博,1986(4).

[28]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9]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J].考古,2001(7).

[30]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图书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J].文物,1980(9).

[31]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宝鸡阳平镇秦家沟村秦墓发掘记[J].考古,1965(7).

[3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工作队.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1(2).

[33]a.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C]∥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b.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5).

[34]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1).

[35]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0(9).

[36]雍城考古队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雍城[J].考古与文物,1986(1).

[37]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尚志儒,赵丛苍.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J].文博,1996(3).

[38]田亚岐,王保平.凤翔南指挥西村两个座小型秦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7(6).

[3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陕西凤翔黄家庄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先秦考古专号),2002.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队.陕西武功县赵家来东周时期的秦墓[J].考古,1996(12).

[41]咸阳市文管会.西北林学院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2(3).

[42]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儿坡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43]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任家咀春秋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3(3).

[44]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家咀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5]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6).

[4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2).

[4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铜川市王家河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7(2).

[48]马建熙.陕西耀县战国、西汉墓葬清理简报[J].考古,1959,(3).

[49]陕西省文管会,大茘县文化馆.朝邑战国墓葬发掘简报[C]∥文物资料丛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0]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戸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5(10).

[5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沣西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

[52]金学山.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J].考古学报,1957(3).

[53]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长安洪庆村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记[J].考古,1959(12).

[5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秦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5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5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尤家庄秦墓[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兰田泄湖战国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8(12).

[5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工作队,临潼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临潼刘庄战国墓地调査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9(5).

[59]秦俑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0(2).

[6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1]a.陈洪.关中秦墓出土青铜器编年研究[J].文博,2012(5).b.陈洪.关中秦墓出土陶器编年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4(6).

[62]陈洪,秦仙梅.从考古资料看秦人社会的等级结构[J].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9(2).

[63]陈洪.中型秦墓墓主族属及身份——以渭水流域中型秦墓的葬俗为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2011(4).

[64]陈洪.秦墓的头向及其相关问题讨论[C]∥回顾与创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b.陈洪.关中、陇山两地区洞室墓之比较研究[C]∥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总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65]陳洪.墓葬からみた秦の社会様相[C]∥中国考古学.日本中国考古学会,日本,2005,(五).

[66]“爵:一级日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司马迁.汉书 百官公卿表。

[67]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68]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C]∥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杨岐黄)

Body position of Qin tombs, Social hierarchy, Flexed position, Extended position, Shang Yang reform

While occupants in Qin high-status tombs usually are in an extended position, bodies in most commoners' burials placed bodies in a fexed position.In the literature, scholars have already pointed out that the burial position in Qin tombs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hierarchy and serves as the symbol of social statu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vailable Qin tomb data,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is symbolic ritual was practiced wtill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Spring-and-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burials with extended positioned-bodies rapidly increased alongside th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hierarchy in Qin tombs.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is social change was triggered by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The external factor is relat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actice of extended position through the mass migration into the Guanzhong basin.The internal factor is due to the Shang Yang reform that fundamentally weakened the infuences of old tradition and, eventually, provided the fexibility for ordinary people to adopt the extended position.

猜你喜欢

战国墓葬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三星堆考古解谜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考古”测一测
战国少年孟轲
墓葬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