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获奖案例选登-24 一节讲出“花“来也不行的体育课

2016-10-11张珍玲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实验中学1365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跑操体育课专家

张珍玲(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实验中学,136500)

2016获奖案例选登-24 一节讲出“花“来也不行的体育课

张珍玲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实验中学,136500)

三年前,我校开展学习“衡水二中”活动,除了高考九大学科之外,体育课竟然意外地被波及,衡水二中有个“天下第一操”,学校仿之打造“校园第一操”。因此,要求体育课上练习“跑操”。若想达到衡水“天下第一操”的水平,我的感觉—难!在思想上,不只我这个体育教师,包括大家都心存疑虑,不知这么严肃认真的抓“跑操”的意义何在?甚至感觉这个“校园第一操”犹如“东施效颦”般可笑!

第一周开始……我传达了学校对体育课的特殊的要求——全程练习“跑操”,我先进行“稍息”、“立正”、“踏步”、“跑步”、“跑步成立定”等基础动作及口令练习,特别强调整队的节奏感。在训练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可塑性极高,只要有要求、有目标、重执行,学生们就会就其范、成其规、达其高。

第二周继续……上课铃声还未响起,学生们就已经在操场站好队伍,他们身姿挺拔,肃然静立,除了风吹头发衣角的飘动,六七十人的队列竟没有丝毫的喧嚣和杂乱……课堂上,他们自信的口令声、铿锵的口号声,和着齐刷刷的脚步声回荡在操场;体委与领操员,领操员与各排小组长,小组长及组员之间,自发沟通,探讨纠错,力求动作标准;每位学生的位置与整个队伍之间,与横队及纵队之间,反复协调矫正,力求队形整齐划一……就这样一丝不苟、情绪满满地上完整节课。当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竟会有意犹未尽之感,与我说“再见”时也会流露出恋恋不舍之情。

一个月以后……就这样,体育课罕见地出现了“满堂灌”现象,学生比以前辛苦很多,受限很多,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怨言和拖沓,反而更加积极和主动,他们扬着朝气蓬勃的笑脸,意气风发地投入其中,他们如此尽心尽力,完全不像在上一节体育课,而像是在雕琢着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一个学年、两个学年、三个学年过去了……如此坚持不懈,风雨无阻,每天两次的“跑操”,加上认真雕琢的每一节体育课,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气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男生女生都像脚下生风一样,抬腿就想跑,就想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14年5月,我参加市体育优质课比赛,参赛通知中“务实”一词令我砰然心动——我要展示一节我“每天都在上”的“原生态”的体育课……可是,课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临时决定不用我校学生授课,改用市里高中的学生。课前市高中的教师告诉我,我要上课的班级(高二级一班)是全市最“顶尖”的学生,“都是清华北大的苗子”,而我的学生属于县城三流高中,能考上普本者寥寥……然而,这些令我肃然起敬的“好苗子”上课的时候却站不挺,跑不动,课中原计划学生跑3圈,只好压缩成1圈,就这1圈,他们还是边跑边走……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评委专家的意见为:这样基础的跑步练习内容不属于高中教材,并且,一节课都上“队列”不合理。

接下来的9月份,市专家评委来我校调研,我与专家探讨我的课,专家说我的课不合理,即使“讲出花来也不行”……在激烈的争辩中,专家直言我孤陋寡闻,敝帚自珍。但这位专家评委最终被我的执着打动,于是推荐我参加省级录像观摩课比赛,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碰壁或者破壁,请自珍重!虽然存在争议,但我对这位认真而坦率的专家评委怀有深深的敬意!为了这次难得的机会,为了能够把我自认的“好课”展示出来,我憋了一股劲儿……

我听专家评委的意见,调整课内容,重新定位课型,参赛课——“耐久跑及运动负荷测录”教学设计最终完成:(此处只描述主体部分)

一、教学设计

1.六路纵队绕操场跑圈,跑进过程中,始终保持队形规整和步伐统一。2.第一、二圈慢跑,三圈后渐渐提速,过渡到中(匀)速。3.每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本体感觉决定什么时候停下来。停下来的学生要灵活撤出,而其他学生要注意避让,空位由后面的学生补齐。4.测量脉搏结束的学生到圈内场地放松,可浏览场内挂牌内容,完成标注的任务。5.挂牌上的“知识点”——“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相关材料,不要求背诵定义,只需根据“耐久跑”的过程印证内容。

二、教学效果

1.始终保持队形整齐,节奏统一。全班学生都踏在一个“步点”上,听起来是一个脚步声,看起来就像整个队伍都粘成一体在移动,跑在这样的队伍中就会有被“悠起来”的感觉,就似磁悬浮列车,用学生们自己的话讲“就像飞一样”。2.由慢速渐进到中匀速运动。即使跑的圈数多、时间长,但跑的过程始终保持呼吸均匀、步伐轻松的状态,结束后恢复相对较快。3.根据自身能力和感觉自行选择下来的时机,自主掌控,心理上没有压力。不存在“你在前面你光荣,我在后面我落后”的紧张竞争状态。运动负荷和量上自我掌控,自我协调,既满足了个体需求,又有集体共振的正效应。4.验证知识点。不需背诵,根据耐久跑全过程的切身体会,印证出现“极点”时身心不适状态,及“极点”之后,开始进入“第二次呼吸”时所达到的轻松愉悦之感。

三、教学思考

为什么平时每次“跑操”的量只有三圈,可是“跑操”时会感觉难受,这次跑了这么多反倒感觉轻松?大家在挂牌上的文字阅读中找到了答案。

四、教学总结

1.本次耐久跑课程是一次愉悦身心和具有成就感的体验,在意识中留下了“不怕再跑”、“还想再跑”、“再跑比这次还会跑更好”的正向印记,在未来的人生岁月中,有学生会因此与“耐久跑”成为深交挚友。

2.本次课(最少的跑了5圈,其余都在10圈左右,女生最多跑了16圈,男生最多跑了22圈)以简单、安全、愉悦的方法,让学生体验耐久跑的全过程,这对提高学生的耐力有切实可行的锻炼功效。

3.本次课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然、流畅,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掌控的锻炼平台。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两句话用在体育课教学上,是否可以改成“把课堂建给学生”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4.“校园第一操”的精心打造使这节高密度、大强度、多功效的体育课得以实现,其中从身体素质、知识掌握、情绪释放到能力培养,再到品德修养等功效都是含蓄的,不露痕迹地浸润其中。

在上录像课时,正是鲜花怒放的中秋,随处可见黄灿灿的野菊花,上课时为了做拐点标识,我用了两个饮料瓶,为了稳固注了大半瓶水,为了醒目我插上了野菊花……结果,真的一语成谶,这节“讲出花来”的体育课依旧没有“成功”,显然,省里的专家也不认可,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就看到学生跑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我对这节课的执着思考依旧没有结束。

2015年5月,接到参加省市体育教学基本功比赛的通知,9月份,又有市领导亲自带体育界资深专家评委来我校督导看课。我和另一名教师有幸接受了迎检的公开课任务。我决定利用这次机会把我的那节“录像课”现场展示给专家评委,我渴望得到专家的点评!

去年录像的三年级学生已经毕业,今年我接任了高二教学任务。因为是高二学生,在校时间比去年参加录像课的班级少一年的“跑操”时间,在季节、场地、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最终高二男生最多的跑了17圈、女生则为12圈,分别比去年高三男生22圈和女生16圈的最高值少了5圈和4圈,在运动负荷测录的结果上也比去年的三年级学生稍逊……除此之外,课的其他方面都是按我原来录像的设计方案展现给评委。评委们讨论之后,最终表达了一致意见:“从没见过这样的课,没办法给评判!”

失望之余,我依然执着,我知道自己的课与专家评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我的学生却真的受益了,为了他们,我坚持。

猜你喜欢

跑操体育课专家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致谢审稿专家
小学生课间创意跑操酷似贪吃蛇
做班级里的“跑操教头”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酸甜苦辣”的跑操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