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商业营销模式与情感化叙事

2016-10-11霍彩乔

电影评介 2016年16期
关键词:青春片青春

霍彩乔

解析《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商业营销模式与情感化叙事

霍彩乔

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剧照

2013年,根据辛夷坞同名小说改编、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中国内地上映。这部投资仅6000万的电影最终以7.26亿元的票房完美收官,并斩获了第3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第2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第50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等多个奖项,刷新了青春电影的新纪录。3年后,同样根据辛夷坞作品改编、打着“致青春”的口号的《原来你还在这里》却没那么幸运,上映仅3天,在豆瓣电影上已有54.9%的观众给出了1星的评价,3.9的评分远不及上一部的同名改编作。从赵薇版《致青春》开始,中国内地出现了青春片的滥觞,然而,纵观几乎所有的青春片电影,似乎都未能逃脱扑街的命运。如今,新生导演周拓如的这部《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以下简称《致青春2》)虽然汇集了具有超高人气的男女主演,却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商业性的成功与艺术水准的缺失依然是影片最为显著的特征。

一、 资本运营下的商业营销

自20世纪末开始,大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流,艺术作品越来越多的受制于商业性的消费市场。电影艺术作为被纳入资本市场的一种,从拍摄初期的筹备到拍摄结束后的宣传无不融入在资本运营机制当中。一部电影往往需要不停地维持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不可否认,《致青春2》在商业上是极其成功的。这部出版于2007年的辛夷坞的同名小说,在豆瓣阅读上曾有3万多读者为其打出了7.7的平均分,也是它能够顺利进入IP改编浪潮的重要原因。影片由“青春片教父”张一白监制,这位成功拍摄过《杜拉拉升职记》及《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监制与导演,被媒体称为中国具有商业价值和有商业眼光的导演之一,其长项恰在于把电影的商品属性发挥到极致。事实上,《致青春2》与赵薇版的《致青春》并无半点情节上的关联与延续性,却在新浪微博上有着300多万的讨论量和22.1亿(截至7月10日)的话题阅读量。同时,电影制作方巧妙地将男女主演吴亦凡与刘亦菲的名字融合在一起,打出了“爱,亦非凡”的宣传语;上映前5天,刘亦菲连续辗转五座城市进行商业宣传路演,最大程度地创造了粉丝效应和话题热度,成功将二人推上了微博话题热搜榜的前列;在电影上映当天,《致青春2》更是以近30%的排片位居榜首,首日票房高达8425万,上映3天已票房过亿,足见其宣传上的成功和商业运营模式上的成熟。

明星和电影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作为青春电影,主角的高颜值越来越成为票房的重要影响因素,《栀子花开》中的李易峰、《左耳》中的欧豪与杨洋、《同桌的你》中的林更新等都显示着“小鲜肉”们巨大的粉丝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而《致青春2》中90后高人气小鲜肉吴亦凡与“神仙姐姐”刘亦菲再次证明了超人气明星对票房的影响力,高颜值的二人组成的全新CP组合不仅是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为影片带来了近6000万的预售票房。《致青春2》沿袭了青春片一贯精准的市场定位,从2007年至2015年的电影叙事时间与90后乃至00后的校园生活线相契合,吴亦凡与刘亦菲的粉丝群体也恰属于这个年龄阶段,从而使得影片在同档期的激烈竞争中依然有可观的票房收入。猫眼电影、格瓦拉、美团、淘票票等网络售票平台推出的最低低至9元的特惠票,也再一次为该影片的票房做足了准备,使电影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都能有广泛的受众。

青春的美好与伤痛,纯真与成长,也是能够吸引观众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影院观影的重要原因——对短暂青春的追忆以及寻求共鸣的需要。有学者将电影归为一种造梦行为,《致青春2》显然给广大年轻观众造了一个“梦”,通过观影群体的自我投射,使现实生活中处于缺失状态的个体得到满足。故事核心主打的是青春校园中的爱情主线,以女主人公苏韵锦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她与男主人公程铮从情窦初开的高中时代至大学毕业的情感纠葛。和以往的青春片类似,影片着重突了苏韵锦、程铮之间不参杂任何现实功利性的“纯爱”,以立体化的青春人物群像来表现特定年龄阶段人物的成长,其中夹杂的正是青春的核心词汇——充满幻想以及不成熟。电影在上海交通大学取景拍摄,宿舍楼、图书馆、操场、课堂、考试、补课、投简历、找工作、毕业舞会等一系列校园元素的运用,都旨在唤起90后与00后观众的记忆与成长认同。出色的取景与构图,简洁的镜头语言,养眼的男女主角,标志性的白衬衣,女主的棉布长裙,完整的配乐以及试图编织好一个“美梦”的意图都是电影的加分项,尤其是由王铮亮作曲、90后暖男作家卢思浩作词的主题曲《还在这里》,曲风唯美抒情,歌词真挚浪漫,使得电影还未上映已经备受瞩目和期待。然而,在这些美丽外表包裹下的电影叙事内核,却依然脆弱,也成了影片的病灶所在。

二、“灰姑娘”式的审美俗套

电影作为一个造梦机制,通过制造幻象与幻觉来达到治愈性的目的,其艺术上的独特性表现在距离的消失,让观众仿佛亲身参与了在电影的虚幻空间里所发生的剧情。《致青春2》的造梦意图是好的,但其所造之梦却流于玛丽苏式的虚假与矫情,成了一场虚浮的浪漫主义童话臆想。

电影全程通过女主人公苏韵锦的回忆来进行回溯式讲述。时间跳转至2007年,第一个镜头便通过大片的油菜花田以及安静坐在路旁看书等车的少女来渲染影片的纯美氛围。由于父亲病重,家中经济困难,为了能够让苏韵锦考上一所好大学,父亲费尽心思将其转到了一所重点高中。入学第一天,苏韵锦就与顽劣不羁又帅气多金的男主人公程铮相遇,且男主人公对其一见钟情。此时,影片在苏韵锦的叙述下快速地切换了几个镜头,将与其相关的人物一一交代清楚,正式开始高中时代校园生活的叙述。因为考试成绩不佳,作为学霸的程铮开始主动为苏韵锦补课,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然而,因为苏韵锦父亲的病逝,使这个自卑内向的姑娘不得不拒绝程铮的示好与追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在毕业舞会上,原本与程铮相约一起报考北京的苏韵锦,因为自卑选择了上海。至此,影片中的高中时代生活段落结束,开始转向了苏韵锦的大学生涯。在这一段落里,苏韵锦经历了新的恋情,但因为程铮的再次出现而导致分手,苏韵锦也与程铮开始了恋爱。至毕业,苏韵锦成功在上海找到工作,程铮也追随而来,却又因苏韵锦母亲病重,苏韵锦因为自尊向前男友借钱而致使两人分崩离析。从此,程铮远走美国,苏韵锦顺利成长为职场精英,最终在对程铮的留恋中奔赴美国,影片在苏韵锦看到程铮的瞬间戛然而止,为观众留下悬念。

纵观整部影片,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设置,都存在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刘亦菲饰演的苏韵锦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平凡少女”,多重悲惨的身份标签的赋予——父亲病重、家庭贫困、转学、父亲病逝、母亲再婚、母亲病重等,使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与现实生活脱节。导演似乎想要借由苏韵锦曲折的成长经历来为她敏感自卑的性格寻找支撑,同时为影片高潮部分因为金钱问题发生的争执做好铺垫,但事实上这样的设定不仅降低了影片的可信度,也无法引起观众的普遍心理认同。与此同时,男主角程铮更是一个完全脱离生活的、近乎完美的人设:富二代,学霸,纯情,执着,甚至片中也给了程铮“白马王子”的身份标签。“平凡贫穷少女”与“帅气霸道公子哥”的强烈对比以及没有任何铺垫的一见钟情,使电影轻易地就陷入了玛丽苏式的幻想与意淫。而程铮对苏韵锦从高中到大学执着的追求,苏韵锦持续不断的拒绝更加重了影片的玛丽苏气息。影片中,苏韵锦为了所谓的自尊不顾程铮的感受私自向前男友借钱,给出的却是一句“因为他和我一样”苍白无力的借口,根本无法带给观众深层次上的情感共振,反而显得突兀与莫名其妙。 朴实的“造梦”再难逃脱灰姑娘式的审美俗套,刻意搬弄和设置的美学化场景以及虚构的故事情节。

三、 成人规训下的男性话语权力机制

《致青春2》在虚幻空洞、不切实际的玛丽苏式的幻想下,深层次还潜藏着一套男性话语权力机制。有学者认为,如果把电影对青春的文化表达看作是电影对现实世界的符号编码,那么被影像化的青春一定内含着编码者对青春的美学态度和文化立场。因此,电影中的青春世界不可避免地带有成人的意识形态偏向和价值逻辑。这也是《致青春2》乃至整个青春电影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致青春2》中,所有人物的设置和故事线索的发展都反映出成人对青春世界的规训要求。主要的男性人物,程铮、周子翼均为家境优渥、英俊帅气的男生,程铮更是一个学习、体育、性格各方面都近乎完美的形象,非常符合女性对理想男性的心理建构;而女性角色,无论是苏韵锦还是莫郁华,永远温柔善良单纯、自尊自强自立,即使在原著中莫郁华其貌不扬,她与苏韵锦也都具有中国传统价值观给予女性的身份标签。影片在深层次传达的,仍然是普通平凡的“灰姑娘”(女性)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成长,最终赢得高富帅(男性)“认可”变身王后的故事,其价值核心依旧停留在男性话语权力维度当中,即女性通过奋斗来达到对男性的迎合。如此“致青春”,只是中产阶级成人世界想象的青年状态,符号化的怀旧方式与商业化的爱情模式缺少的不只是艺术气息和故事建构,还有对当下青年人真实生存现状的思考的缺失。

除此之外,导演并没能很好地把控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后的叙事节奏,从中学至大学再到工作,只是选取了每个阶段的几个场景进行拍摄,然后拼接串联在一起,从而使电影片段化的叙事过渡生硬,剪辑痕迹明显,情感转折突兀,情节线索莫名奇妙,不得不依靠苏韵锦的旁白进行衔接,韵味全无。而男女主角令人尴尬的演技、不停的闪回运用、各种45°角的逆光拍摄以及主角无数次的面部柔光特写无疑是雪上加霜,完全落入商业成功艺术失败的畸形发展怪圈。

青春片的叙事动机在于梦幻效果的营造,青年人期待能够从青春爱情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不是“丑小鸭变天鹅”式的浪漫幻想。《致青春2》看似追求“纯爱”,其实是男性话语权主导下的又一次的女性爱情臆想。青春电影应该观照的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影像,使观众成为时代追溯中的参与者而不是游离于外围的旁观者。

霍彩乔,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青春片青春
《少年的你》:青春片中的成长蜕变抒写
青春睡不着
幻青春
国产青春片2018年黯然退潮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艾丽·范宁青春片学生存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