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片2018年黯然退潮
2018-07-09张梦依
张梦依
从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到乏人问津,国产青春片用了五年时间黯然退潮,2018年青春片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没有人会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怀念18岁。以回顾校园往事为卖点的青春片,曾在内地电影市场大卖特卖,但如今,风头悄悄变了:2018年由顾长卫执导,蓝盈莹、白客主演的青春片《遇见你真好》,上映近一个月票房仅为5000万;由马思纯、张若昀主演的青春爱情片《奇葩朵朵》4月4日上映,如今票房刚破3000万。今年的“五一节”档期,完全没有青春片的身影,要知道从2013年到2016年,每年都会有至少一部青春片在这个档期上映。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但在电影圈里发生一场巨变可能只需要五年。从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到乏人问津市场回归理性,国产青春片用了五年时间黯然退潮。青春片怎么就不吃香了?
大起大落
回顾国产青春片的票房爆发,还要从五年前说起。2013年4月26日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上映,票房一路突破七亿元,这部电影不仅引爆了国产青春片的投拍热潮,而且从制作、内容、演员,到营销手段等多个方面,定义了接下来几年国产青春片的套路。
作为《致青春》投资方之一和发行方的光线影业尝到了甜头,他们第一次把“五一”当做大档期去操作,并提出“五四青春日”的概念,随后从2014年的《同桌的你》、2015年的《左耳》到2016年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接连上映,牢牢占据了五一档期,并分别斩获4.5亿、4.8亿和1.8亿票房。
2014年和2015年是国产青春片的黄金时代,包括《匆匆那年》《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等一系列青春片接踵而至。电影公司开始大手笔买下热门小说和经典歌曲的大IP,并邀请明星作为导演监制,再搭配“小鲜肉”演员,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校园生活,青春片的新潮流风起云涌。《匆匆那年》以4000万的成本收获5.7亿票房。而在2015年,观众评分仅为四分左右的《栀子花开》和《何以笙箫默》,都随随便便取得三亿以上的票房。
从16年开始,青春片在市场上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这一年吴亦凡、刘亦菲主演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在暑期档收获票房3.37亿,尚不足第一部《致青春》票房的一半,但它已经是2016年票房最高的一部青春片了。
2017年的情况则更加惨淡,除了一部由徐璐、彭昱畅主演的《闪光少女》口碑不错,斩获6479万票房以外,剩下的青春片几乎在市场上毫无水花,改编自热门IP的《李雷和韩梅梅》拿下4071万票房,由景甜、欧豪主演的《青禾男高》票房也刚过3000万,其他单片票房不足1000万变成了常态。到了2018年,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虽然内地电影市场依然火热,但青春片已经很难再引起观众的兴趣。
从随随便便卖过三亿以上票房,到单片票房不足1000万变成了常态,这种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片”,到底是怎样被电影人玩坏的?
从怀旧歌曲到热门小说
在好莱坞类型片定义中,青春片(Teen film)的场景主要是“高中”,主角是12~17岁的中学生,观众主要是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内容涉及初恋、青春期焦虑、成年、叛逆、和父母冲突等,“性爱”这个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青春期最大的“矛盾冲突”之一,它多数时候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出现,如《美国派》。青春片还和喜剧、歌舞、科幻、恐怖等类型精彩杂糅在一起。
而在中国内地,最近几年“青春片”一般主要以校园生活为背景,多以“过来人”的身份回望青春,回忆懵懂爱情,通过在中学、大学的对比中获得怀旧的怅然情感。
青春片为何在两三年的内地市场如此受欢迎?《匆匆那年》导演张一白曾这样分析,“这是因为国内电影观众群体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更迭换代,新的观影人群和观影习惯开始形成。”随着电影主流消费人群年龄不断下降,25岁以下人群逐渐成为观影的主流,他们都是青春片的主要受众。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的年轻人成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和平年代,他们没有经历大振幅的社会变动,人生经验更多是自己的“小悲欢”和“小离合”。当下的年轻人还没有真正变老,就已在唱着《时间都去哪儿了》,校园可以说是他们最漫长、最重要的共同记忆,学生时代开始成为他们无限缅怀的人生段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80后”“90后”观众会有如此浓重的“校园情结”。
为赋新词强说愁
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青春》上映后狂收七亿票房,而它的制作加上宣发的成本不过6000万,投入产出比令人惊喜。国产青春片从此开始野蛮生长,它们批量生产,沿用《致青春》的成功模式,从制作到内容上都变得“套路”满满。
首先是疯抢热门IP,从怀旧歌曲到热门小说统统拿来改编成青春片。于是我们看到了由怀旧歌曲改编的电影《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栀子花开》等,还有由热门小说IP改编的电影《左耳》《何以笙箫默》《匆匆那年》《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等。仿佛所有和“青春”沾边的文化符号,都可以改編成青春片,甚至连英语课本里的人物“李雷和韩梅梅”也不例外。
另外,和其他大制作的商业片相比,青春片不仅门槛低投资少,而且拍摄周期短,制作难度也比较小,它几乎成了明星转型当导演的“试金石”。从赵薇、郭敬明到苏有朋、何炅等充满话题性的明星,第一部转型当导演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青春片,他们拿技术门槛低的青春片作为自己转型的习作,或者只是干脆想赚一票就走。
批量生产的青春片在2016年达到了最高潮:邀请高颜值、高人气的年轻演员出演,走进知名院校取景拍摄,套上“热门IP”的外壳讲一个年轻人爱而不得的故事,戏外再疯狂使用吸引眼球的话题营销等等,这些制作套路被电影人玩得愈加纯熟,而观众们的青春怀旧情怀也被一次又一次地消费,青春片离泛滥成灾不远了。
国产青春电影在口碑上屡屡挨板砖,评分中超过七分的屈指可数。放眼望去,大部分的国产青春片是如此相似,在内容套路上无非是“怀旧”+“狗血爱情”的集合,以及打架、车祸、绝症,各种小概率事件的随机出现。
仿佛在80后、90后的青春岁月中,除了狗血爱情外实在没什么值得书写的事情,那些和爱情无关的迷茫和挣扎,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索,在国产青春片中并不常见,校园爱情仍然是绝对的主题。
在这股青春片的热潮中,图书馆、教室、篮球场成了最常见的故事发生地,而中国特色的校服也频频亮相,以勾起观众对学生时代的怀念。此外,充满年代感的黑板、奖状、录音机、CD机、旧书等等,种种充满符号感的元素屡屡出现,它们套上了一层名为“怀旧”的滤镜,让青春片充斥着一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塑料气质。
片方走不出套路 观众看腻了情怀
五年之内,青春片盛极而衰。“青春”不可能永驻,成堆的同类影片和跟风者必然会让观众逐渐失去兴趣,这场青春风的落幕并不令人意外。
而纵观北美市场,可以看到青春片并不是容易大卖的类型片,观众范围主要是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打开北美年度票房榜,最卖座的大片一直是《星球大战》、漫威DC超级英雄大片、还有主打全年龄合家欢的动画大片。
以2017年颁奖季热门的青春片《伯德小姐》为例,全球票房也才7285万美元(约合4.85亿人民币),北美票房4895万美元(约合3.07亿人民币),这部高口碑青春片的全球票房,甚至还不如当年《匆匆那年》的内地票房(5.86亿人民币)。
总得来看,从前青春片的野蛮生长,和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繁荣背后有不少虚假的泡沫,而从17年起内地市场票房增长开始放缓,转入苦练内功的调整阶段,而青春片的发展也走入理性的轨道。与其说青春片五年来盛极而衰,不如说它终于调整到了正常的市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