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自我评价与空降兵心理应激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6-10-09魏良云周军袁继红张微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格特征空降兵

魏良云 周军 袁继红 张微

[摘要]目的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空降兵心理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针对空降兵某部官兵,采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于2015年4月对195名官兵现场整群抽样,集中施测,实际现场回收191份有效问卷,采用SSPS19.0软件工具对有效数据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处理,分析核心自我评价与被试心理应激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研究分析表明,高、中、低不同分组的空降兵社会心理应激总分及各维度差异显著。(2)研究对象的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情绪(P<0.05)、积极应对(P<0.01)呈正相关,与消极情绪(P<0.01)、消极应对(P<0.01)和应激总分(P<0.01)呈负相关。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会心理应激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可以作为衡量空降兵心理应激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来预测空降兵的心理应激水平和解释空降兵的心理应激状况。(2)应积极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提高空降官兵的核心自我评价。

[关键词]心理应激;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征;空降兵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118-04

心理应激已经成为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军人在战前、战时、战后和平时军事生活、训练及非军事化任务行动中均存在应激反应,多年以来,我军和外军均十分重视心理应激的研究,相关研究基本上围绕应激源、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四个层面展开。空降训练是高强度的应激之一,强烈的心理应激是引起空降兵的训练伤(特别是伞训伤)、影响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所以空降兵的心理社会应激引起众多心理学者的重视。

众多研究进展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格因素与心理应激相关性研究。当前,相关研究多侧重于人格的某个特征与军事应激关系探讨,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官兵的应激现象,但是任何心理应激的产生均是综合人格特征的反应,尤其是对空降兵这一高强度、高频度心理应激反应兵种来说,需要综合考虑多种人格变量来更好地预测、解释官兵的应激水平,为军事训练和任务执行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近年来,美国学者Judge提出了核心自我评价概念,为个体的自身能力和价值评价提供了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深受各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者的关注。Judge根据众多人格特质的特点,提取出自尊、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和控制源等四大核心特质,同时认为它们中存在高阶因素,并将其命名为“核心自我评价”。以上四种人格特质在心理研究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研究都将其分开研究,而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种潜在的、宽泛结构的人格结构,为整体研究相关人格特征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将采用这一理论框架,开展核心自我评价测量,重点研究空降兵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官兵应激水平的关系,讨论如何提高官兵的应对能力,为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来减少各种心理应激,促进官兵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空降兵某部官兵为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所有对象均为男性,年龄(22.8±3.2)岁,军龄(4.8±3.0)年,跳伞次数(29.8±5.0)次,文化程度:初中39人(20.4%),高中73例(38.2%),中专36例(18.8%),大专15例(7.9%),本科及以上28例(14.7%);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43例(22.5%),非独生子女148例(77.5%);兵源结构:农村兵165例(86.4%),城市兵28例(13.6%)。

1.2研究工具

1.2.1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 本研究采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作为研究工具之一,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被试的心理应激分值。PSSG有三个重要的应激变量,它们分别是负性生活事件(Lif)、情绪反应(EN和EP)以及应对策略(CN和CP),心理应激分值(sSCL)的计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SSCL=15+2Lif+3EN-EP-CP+5CN

本调查以心理应激总分值来衡量。

1.2.2核心自我评价量表 本研究采用Judge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作为第二个重要的研究工具,该量表共12个项目,采取Liker式1-5记分。相关研究表明该量表在实践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1.3研究方法

相关调查问卷均由笔者亲自监制。笔者亲自深入基层一线,整群抽样,集中实测。在被试接受调查过程中,笔者亲自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注意事项及方法,被试独立答卷,当场收回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分析工具软件SPSS 19.0对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具体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采用(x±s)的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核心自我评价不同得分组的应激水平

为了研究核心自我评价对被试的心理应激的影响水平,本研究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情况进行分组,得分越高表示被试核心自我评价越积极,得分越低表示被试核心自我评价越消极。具体分为三组:(1)高分组,包含得分前27%的被试;(2)低分组,包含得分后27%的被试;(3)中等得分组,即除高分组和低分组以外的所有被试。针对该分组情况,以各组核心自我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核心自我评价不同组的被试在应激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对象的不同核心自我评价分组,其社会心理应激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是显著的,其中在P=0.01的水平上,三组与应激总分及消极情绪、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维度差异显著;在P=0.05的水平上,三组与应激的积极情绪和生活事件两维度差异显著。结果如表1所示。

2.2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应激的相关矩阵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核心自我评价影响个体的应激作用机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应激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应激总分及应激的五个维度相关十分显著(P<0.01),其中核心自我评价与应激总分在0.01水平上呈负相关,且与消极情绪、消极应对及生活事件三个维度上在0.01水平上也呈负相关;但与积极情绪、积极应对两个维度在0.01水平上呈正相关。即核心自我评价升高,其应激水平下降,消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减少,而积极情绪和积极应对上升。相反的,核心自我评价下降,其应激水平升高,消极情绪和消极应对上升,积极情绪和积极应对下降。见表2。

3.讨论

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基本评价,它包含自尊、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和控制源等四大核心特质,其中自我效能感是基于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种判断,自尊则是建立在积极自我评价上的更为整体性的认知成分。自尊和神经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Rosenberg提出神经质是低自尊的一个迹象。Broekner认为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对与自我相关的社会暗示更加敏感。众多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其自我效能感和自尊高,对自己能力充满信心,所有在面对各类生活事件时,能更多地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情绪稳定,认为事情是由自己控制的而非外界环境控制的,面对任何问题时,能积极主动想办法去处理,而不是等待外界的帮助,所以较少因外界的事件导致消极情绪,因此对于同样的生活事件,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人更少的产生应激反应。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空降兵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应激显著负相关,不同水平核心自我评价的官兵,其应激差异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可以作为衡量空降兵心理应激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来预测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和解释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核心自我评价高的官兵更能积极应对各种事件带来的压力,解决各类问题,较少产生应激,即使产生应激,应激的强度也较轻,所有他们较少的产生消极情绪,而更多地拥有积极的情绪。消极的情绪损害身心,积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核心自我评价高的官兵更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部队的各种训练和演习等任务中,也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为部队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尽管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宽泛的人格特征具有遗传的可能性,但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强烈和持久的。如果能够为官兵打造有利的军营生活环境、创设良好的氛围,就有可能会使核心自我评价产生有意义的改变,所以在平时的军事生活、训练和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官兵的核心自我评价,促进部队战斗力,为能打赢做好心理保障。

猜你喜欢

人格特征空降兵
军中有戏言
俄空降兵将增加直升机与反导分队
一线员工人格特征与计件工资激励效果关系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客家神婆的人格特征研究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女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