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替罗非班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6-10-09苏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冠脉盐酸分级

苏波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手术前治疗组(40例)和手术中治疗组(40例)。其中手术前治疗组患者于冠脉造影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手术中治疗组患者于冠脉介入治疗时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最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TIMI帧数、Blush分级3级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以及术后90min sT下降幅度等。结果手术前治疗组TIMI帧数(22.3±7.9)要显著低于手术中治疗组(32.4±4.1);术后90分钟sT段下降的幅度在手术前治疗组大于手术中治疗组;CKMB峰值浓度手术前治疗组(251.2±40.1)较手术中治疗组(364.9±57.1)显著降低;Blush分级的3级率手术前治疗组明显高于手术中治疗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结果比较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具有显著改善冠脉血流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不同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47-0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常常表现为持续性胸闷、胸痛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是在不同时间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来分析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前治疗组(术前组)及手术中治疗组(术中组),每组40例患者。手术前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5~68岁,平均(53.4±4.9)岁;手术中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56.2±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出现持续胸闷、胸痛或气促超过1h,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明确冠脉急性闭塞患者。排除标准:出现心源性休克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方法

术前组的患者在冠脉造影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南充允公药业有限公司,H20090174),在术前注射70IU/kg的肝素(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2022088),再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药,注射标准0.10~0.15ug/(kg·min),持续时间为24-36h。术中组患者在冠脉造影后并进行血栓抽吸后使用注射盐酸替罗非班,以下步骤同手术前治疗组的后续操作。此外两组患者术前均使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H20120236)300mg、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J20130083)600mg,术后两组患者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J20030047)调脂,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研究分级(TIMI)帧数、Blush分级3级率以及术后90min的sT段下降幅度和CKMB峰值浓度指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术前组和术中组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其中两组TIM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7,P<0.05)。Blush0-2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ush 3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P<0.05)。术前组和术中组的结果详见表1-2。

2.2两组CKMB峰值浓度和术后90min ST段下降幅度比较

术前组患者CKMB浓度峰值要显著低于术中组峰值(P<0.05);术后,术前组90min sT段下降幅度较术中组大(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其也有致使冠脉血流不能恢复的缺点,如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目前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现代治疗基础。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是GPⅡb/Ⅲ受体的拮抗剂,是一种酪氨酸衍生非肽仿制品,小分子,不具有抗原性,可以竞争地抑制纤维蛋白原或者是假性血友病因子介导血小板凝集,和其他受体间无交叉反应。目前相关的文献显示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危重的冠心病患者中具有显著地应用价值,它能明显的改善靶血管向TIMI血流和预后,而且在冠脉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要强于在静脉中应用,所以应该强调在早期使用该药物、负荷剂量的使用。主要是由于在冠脉中盐酸替罗非班能快速的使药物充分的扩散到靶血管局部,使血管中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来达到药物能进入血栓内部,从而使血小板的稳定性丧失而达到抗栓的目的,改善冠脉的微循环在灌注。还有一部分研究表明无复流和血栓负荷的程度两者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相关性,该研究现如今符合国际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的测量指标为TIMl分级、帧数计法,它与传统的TIMl分级法有差异,它更客观和精确的对冠脉血流来评价。Blush分级法能准确的判断心肌灌注的真实情况,正确的反映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与术中组相比较,早期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患者可显著改善TIMI帧数、Blush分级的结果。术前组的TIMl0~2级率10.0%、3级率90.0%、帧数(22.3±7.9)以及Blush的0-2率27.5%;术中组TIMl0-2级率17.5%、3级率82.5%、帧数(32.4±4.1)以及Blush的0-2级率57.5%、3级率为42.5%。并且手术后CKMB的峰值在术前组(181.2±40.1)也较术中组(224.9±57.1)显著降低;90min sT段的下降幅度术前组比术中组明显降低。这些数据显示替罗非班有助于组织和血流的灌注,而且在临床的效果明显。在对急性血栓形成微导管使用的优势与其他研究的结果是相同的。再通过导丝、球囊或者应用球囊预后出现TIMI 1级或者以上血流时经导管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的方法要优于直接导管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本研究表明在介入治疗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较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更能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的灌注,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在临床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时,其用药的时机和用量还要经过深入的研究。综上所述,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手术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使患者更为获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冠脉盐酸分级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