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系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6-10-08王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王迎

[摘 要]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蚌埠市相关小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引起了大量的农村居民从他们的家园迁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机会 (Hu et al., 2008; Wen and Lin, 2012; MHRSS, 2013)。不管是金融约束或由于工作的过渡性质,大部分的内部流动的移民会选择离开他们的孩子,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将子女的教育责任托付给家庭里的照顾替代者(多为孩子的祖辈) (Duan and Zhou, 2005; Ye et al., 2006),因此,一个新的群体应运而生,在中国被称为“留守儿童”(Duan and Zhou, 2005)。近几十年来,这一人口规模急剧增加。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 (ACWF, 2013)。蚌埠市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交通便利,通过对相关小学进行实地走访,得知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留守儿童现象,父母均到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外出务工,因此以蚌埠市作为实地走访对象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留守儿童的出现有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大量的研究已经对移民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研究(Gao et al.,2010;Zhou et al.,2015),但是忽视了最突出的部分,即父母迁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情感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为和情绪问题在留守儿童总患病率可高达44%(Zeng et al.,2009)。而在返回迁移和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建立了父母的迁移趋势的证据和结果之间的实证关系,明确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机制,迄今为止的研究也已在父母移民返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进行探讨。

事实上,目前实证研究中的不足不仅局限于回流移民,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础,考察了不同父母心理健康的结果,留守儿童也经常遭受的一些畸形心理发展。首先,大量的研究没有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组(Jia and Tian, 2010; Fan et al., 2010),没有按照省际的心理影响要素变化划分比较组,过于依赖于横截面,而不是面板数据来探索父母的迁移的影响(Hu et al., 2014; Zhan et al., 2014)。其次,一些研究是基于相对小样本,具体而言,Jia(2010)只研究山东省的一个县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项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留守儿童迁移,但是缺乏宏观政策领域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

三、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梳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驾驭心理、影响命运的教育。与传统相比,心理健康更有主动性、自觉性。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驾驭社会意识形态的能力。驾驭社会意识形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构建民众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一个温床:社会支持系统。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学界理论定义

社会支持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较熟悉,然而其从学界理念定义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对其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

萨拉森(Sarason,1983)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对想得到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把社会支持总结为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相互能够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的感受。

2.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

韦伯斯特《新大学字典》中认为支持是一种可以促进帮助、扶持或支撑事物的过程或行为;社会支持是在社会大环境中一种促进人类进步的因素或力量。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在构成

只要是可以被观察的对象,皆是系统。也就是说社会、宗教、媒体、法院、商店,乃至我们每个个体都有可能被看作是社会系统理论的观察对象。社会支持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心理学专业词汇,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将社会支持系统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1)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包括社会舆论支持,正式团体、组织的表彰等。(2)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则包括他人的赞许、模仿等。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社会支持有突出的精神鼓励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秩序和促进群体之间团结。

“社会支持”是健康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它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化的或者可以数量化的支持,更是人们主观上对于支持的感受和体验。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管理学思想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他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四、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支持力度、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源

建设科学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仅需要政府创造外部的政策制度环境,也需要建立起和督促形成一个落实有效、管理有效的行动机制。具体建议有:

(1)继续优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环境胜于种子,环境就是竞争力,也是生命力,环境就好比种子离不开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一样。留守儿童自身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心理教育环境更是不可或缺。营造好的环境,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建设留守儿童心理关怀机制至关重要。

(2)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立法:政府应正式发布针对“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规定、举措”。明确省市政府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资金和儿童心理教育的专业机构,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与作用,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逐步明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法律地位,填补国内地方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方面的立法。

(3)加大硬件建设。政府应该加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既要不断拓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的空间,又要逐步对基地内部硬件服务设施进行完善。

(4)加强服务体系优化。可以建设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站,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及培训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加强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信息服务,为他们在心理教育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协调政府、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

(二)家长应正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外出打工的家长正确认识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那么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孩子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沟通、关怀与教育。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父母在孩子心里的地位,只有外出打工的家长能够培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那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与运转将更有效率。有相当多的家长,特别是边远山区等穷苦地方的家长认为上了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扔给爷爷奶奶带就可以了。然而在教育大众化、信息技术网络化背景下,小学生早熟的现象十分普遍,知识文化欠缺的祖辈照顾孩子的观念也逐渐落后。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家长应该多关注时事变化,了解教育的动态发展,及时转变观念,跟上当前的形势变化。

其次要创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家长应非常重视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不能过分宠爱、保护,也不要过于专制、缺少民主,这样会使孩子胆小怕事、缺乏创新精神。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足够的心理关怀,要引导孩子明白父母的难处,并树立远大目标,培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孩子树立起“知识改变命运”的正确想法,树立积极开放的心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使之形成浓厚的奋斗意识。

参考文献:

[1] Yu Bai, Yanni Shen, Linxiu Zhang. Effects of Parental Migr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Evidence from Northwestern China[J]. Rural Education Avtion Program, 2016, (3): 1-24.

[2] 于慧慧, 夏冰月.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4): 610-613.

[3] 吕炳强. 现象学在社会学里的百年沧桑[J]. 社会学研究, 2008, (1): 27-52.

[4] 陈会昌.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 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5] 邹治平. 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M]. 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6] 吴东灿, 李俊一, 白峰.新生训练前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3): 426-429.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510378179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