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左传》报恩叙事的原理与功能

2016-09-29邢猛

文艺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晋灵公范氏赵盾

○邢猛

论《左传》报恩叙事的原理与功能

○邢猛

“恩”的观念古已有之,①“报恩”的理念和行为也自古就有,而“报恩”情节的叙述更是亘古不断,《左传》中就有十多处报恩情节。②对于《左传》中的报恩情节,并非无人关注。陈致宏在《〈左传〉之叙事与历史解释》中称:“《左传》特别记载报恩之事,实已反映其强调人文精神之叙事态度。”③陈才训在《源远流长: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中认为:“古典小说通过叙梦来表现酬恩的故事母题,来自《左传》所载宣公十五年魏颗梦老人结草报恩的故事。”④朱小芳在《先秦报恩理念与行为研究》中利用《左传》中的报恩情节作为“逆境受恩及时相报”的案例。⑤遗憾的是,论者都只是从伦理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左传》中的报恩主题和报恩情节本身,并未从叙述学的角度关注《左传》报恩情节的设置问题。

《左传》中的报恩情节在数量上远远少于其中的报怨和报仇情节。但两相比较,报恩情节自有其特殊之处,比如好发议论的《左传》叙述者从不对所述报恩行为进行评论,又如《左传》所述的报恩行为本身有时十分可疑,再如《左传》用以解释战斗胜利原因的报恩行为有时十分牵强。正是由于《左传》报恩情节本身有时存在可疑之处,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报恩情节的设置目的进行探讨。换句话说,我们有必要揭示《左传》报恩叙事的原理与功能。关于这一问题,就笔者目力所及,未见有人论及。

实际上,《左传》中的某些报恩情节在设置上“别有用心”。这些报恩叙事并非简单地讲述报恩故事,也并非简单地为结果寻求原因,作为一种叙述策略,它们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笔者以为《左传》中的这些报恩叙事利用了道德还报中所固有的因果关系、情感偏向和情理矛盾,来实现历史叙事中的解释、诱导和掩饰等功能。本文以《左传》中四处比较典型的报恩叙事为考察对象,以相关历史叙事为背景支撑,试图揭示《左传》报恩叙事的原理与功能。

一、解释原因:《左传》报恩叙事的基本功能

《左传》叙述者喜欢用报恩动机来解释人物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解释手段。在报恩叙事中既会出现报恩者与报恩行为,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施恩者与施恩行为。其中施恩行为与报恩行为构成明显的因果关系,施恩行为解释了报恩行为。因此,报恩叙事本身具有一种因果关系和解释功能。基于上述原理,《左传》叙述者将报恩叙事作为一种解释原因的叙述策略,即利用报恩叙事中所固有的因果关系和解释功能,去实现一种合情合理、有理有据的叙述目标。《左传》中“申亥求王”这段报恩叙事最能说明这一点,下面对此重点分析。“申亥求王”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原文如下:

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闱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⑥

这段报恩叙事有因有果、有理有据。申亥因为感念楚灵王对父亲的恩惠,在楚灵王落难⑦后,不辞辛劳,四处寻找楚灵王,并在灵王自缢后用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他陪葬。如果将申亥的自述去掉,则变为: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乃求王,遇诸棘闱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删改后的文段仍然具有“申亥求王”的内容,但“申亥求王”却显得不可理解。这是由于删改后的文段中缺少一种因果关系,即缺少对“申亥求王”行为的解释。而《左传》原文通过申亥之口道出了“求王”的原因,即申亥认为自己的父亲两次触犯灵王,灵王却没有杀掉父亲,因此灵王对父亲有恩,自己要向灵王报恩。我们不去讨论申亥对“恩”的认识是否正确,我们只讨论申亥这番自述的作用。

《左传》叙述者通过申亥的自述,将“申亥求王”这段普通叙事转化成一段报恩叙事,将申亥的行为解释成一种报恩行为,从而使申亥的行为变得可以理解。申亥究竟有没有这种报恩心理,现在已经无从知晓;“申亥求王”的真正原因为何,现在也无从考证。也许申亥的报恩心理是叙述者编造出来的。但用人物的报恩心理来解释人物的行为,使人物行为的发生有理有据,这一点则十分高明。

二、诱导:《左传》报恩叙事的言外之意

如上所述,报恩情节本身固有一种因果关系和解释功能,《左传》叙述者往往将报恩叙事作为一种解释策略。但这种解释策略并非只为解释原因,有时还具有诱导作用。这种诱导效果是报恩故事本身的道德感染力决定的。自古以来,施恩和报恩都是一种普遍被颂扬的善举,人们对施恩者和报恩者往往会投下赞赏的目光,寄予无限的同情。读者容易被报恩故事感动,在情感上往往会不自觉地偏向施恩者与报恩者这边,否定他们的对立面。

《左传》叙述者利用人们这种心理,通过报恩叙事来实现叙述上的诱导功能。但《左传》报恩叙事并非仅仅诱导读者在情感上去偏向施恩者和受恩者,而是诱导读者去关注叙述者提出的问题,并偏向叙述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左传》记载了一个“老人结草”的报恩故事,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如下: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⑧

这段报恩叙事之前则是对“辅氏之役”相关情况的记载: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⑨

秦桓公起兵伐晋,魏颗领兵迎敌,晋、秦因此有“辅氏之役”。《左传》比较客观地记叙了晋秦辅氏之役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胜败等情况。至于两国交战原因,文中并未明确交代,不过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晋国“略狄土”损害了秦国利益。这样的叙述基本没有倾向性,读者既不会为晋国的胜利感到兴奋,也不会为秦国的失败感到懊恼。

然而,《左传》在记载晋、秦辅氏之役之后,紧接着就记载了上文所引的“老人结草”的报恩故事。魏颗父妾之父为了报答魏颗不殉女之恩,在辅氏之役的战场上结草遮拦杜回将要走的路,将杜回绊倒,魏颗因此俘获杜回,晋军战胜秦军。从表面上来看,这段报恩叙事是来解释魏颗俘获杜回、晋国战胜秦国的原因的,也似乎是来诱导读者在情感上偏向晋国和魏颗的。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用这种不确定的侥幸因素去解释战胜的原因,不仅容易引起怀疑,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魏颗的英雄形象。

其实,这段报恩叙事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解释魏颗俘获杜回的原因,也不在于赞美魏颗的美好德行,而是诱导读者去关注人殉的问题。《左传》叙述者将晋国魏颗俘获杜回、战胜秦军的原因解释为他因为反对人殉而受到天助。实际上,这是《左传》叙述者对秦国之前一次人殉恶行的二次批评。

十分凑巧的是,在这次提到人殉问题之前的一次便是《左传·宣公六年》中所记载的秦国人殉。这次是魏颗因反对人殉而受到《左传》叙述者的称赞,而上一次是秦穆公因为使用人殉而受到“君子”的严厉批评。《左传》叙述者的态度十分明确,他非常反对人殉恶行。也许他在上一次对秦穆公使用人殉的批评意犹未尽,因而又借这次晋国魏颗因为反对人殉而战胜秦国为由,从反面对秦穆公使用人殉进行再度批评。

可见,《左传》报恩叙事不仅可以诱导读者发生情感偏向,还能诱导读者关注某个问题,并在诱导读者的过程中显露叙述者的情感态度。

三、可疑的报恩行为:《左传》报恩叙事的掩饰功能

如上所述,《左传》报恩叙事具有解释与诱导两种基本的叙述功能,这两种功能一般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这两种功能的使用动机不纯,报恩叙事就会成为一种掩饰的手段。《左传》中的报恩叙事大都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但唯独有一处报恩叙事表面上看似合情合理,却疑点重重,根本经不起推敲。这就是“灵辄倒戈”一段报恩叙事。“灵辄倒戈”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原文如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⑩

赵盾(即赵宣子)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看到快要饿死的灵辄,就向他提供饭食,使他免于饿死。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在晋灵公伏甲暗杀赵盾的时候,⑪灵辄倒戈救出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这段报恩叙事存在严重的情理矛盾。根据《左传》的叙述,灵辄做了晋灵公甲士之后,并未立即向赵盾报恩,以致灵辄在倒戈护救赵盾时,赵盾并不认识他而感到莫名其妙。按说灵辄在晋灵公伏甲暗杀赵盾之前就做了晋灵公甲士,他那时应该有条件、有机会找到赵盾进行当面致谢报恩,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却偏偏在晋灵公伏甲暗杀赵盾的关键时刻通过倒戈的非正常手段向赵盾报恩。这实在令人费解。灵辄报恩之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他选择报恩的时机却让人疑惑。

韩席筹先生认为,灵辄不顾晋公室的豢养之恩,却为报答赵盾一饭之恩而公然倒戈对抗公室,实际上是赵盾安置在晋灵公身边的心腹。⑫这种观点虽属臆测,但不无道理。笔者认为,这个报恩故事很可能是编造的,不过是权利斗争胜利一方的政治宣传而已。实际上,《左传》反复渲染晋灵公之恶和赵盾之善,本身就令人生疑。正如童书业先生所说:“这件事《左传》的记载很偏袒赵氏,实在是很不可信的。赵氏在灵公时专横太甚了,灵公既长,或想收回政权,所以有铲除赵氏的计划。至于灵公的恶德,恐出赵氏的宣传,也是不可尽信的。”⑬

“灵辄倒戈”之事也许是真实的,但《左传》叙述者以经不起推敲的报恩名义去解释倒戈行为却很难令人信服。通过以上分析,笔者的观点是灵辄报恩的故事是出于赵氏的政治宣传而编造出来的。《左传》叙述者利用这种报恩叙事进一步强化赵盾的高尚形象,让赵盾站在道德制高点,从而掩饰他专权弑君的罪行。

四、另类解读:《左传》报恩叙事的政治隐喻

《左传》报恩叙事并非简单地讲述报恩故事,读者不能只看到其中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左传》报恩叙事不仅可以深究,也值得深究。只有深究,才能读出新意。深入解读《左传》报恩叙事的关键是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分析其中的情理矛盾,揭示人物行为的真正动机。下面以《左传》中“公孙尨取旗”这段报恩叙事为例,对《左传》报恩叙事进行解读演示。“公孙尨取旗”事见《左传·哀公二年》,原文如下:

初,周人与范氏田,公孙尨税焉,赵氏得而献之。吏请杀之。赵孟曰:“为其主也,何罪?”止而与之田。及铁之战,以徒五百人宵攻郑师,取蜂旗于子姚之幕下,献,曰:“请报主德。”⑮

公孙尨作为范氏家臣,去给范氏收取田租,途中却被赵氏家臣抓捕,甚至被建议杀掉,赵氏族长赵鞅没有杀他,还把田租还给他并且释放了他。公孙尨为了报答赵鞅不杀之恩,在“铁之战”⑯中,率领五百步兵夜袭郑军,将赵鞅的蜂旗从郑军中夺回,并献给了赵鞅。公孙尨的报恩行为发生在晋国卿族之间大争斗的背景之下。

这段报恩叙事在因果关系和情感偏向上都非常明显。叙述者显然站在赵鞅的立场,试图解释赵鞅获胜的原因。叙述者对公孙尨知恩图报的美德显然也是持一种赞赏态度。但若仔细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其中不合情理之处。公孙尨作为范氏家臣,被赵氏家臣无缘无故抓捕,实在是赵氏无礼在先,从中也可看出范、赵两家的矛盾之深。尽管最后赵鞅放过了公孙尨,但赵氏家臣的无礼行径足以引发公孙尨对赵氏的怨恨;况且范氏得知此事后也足以引起对赵氏的不满,并且完全有理由去责难赵氏。总之,按照常理,公孙尨被抓一事足以加深范、赵两家的矛盾。可是,在范、赵两家对立的情况下,公孙尨身为范氏家臣却以德报怨,在铁之战中以报恩的名义去帮助赵氏攻打范氏同盟郑军。但他又不正式帮助赵氏,而仅仅是夜间攻打郑军,也仅仅是夺回了赵鞅的蜂旗。公孙尨的做法很值得玩味。

公孙尨身为范氏家臣,却在范、赵两家关系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帮助赵氏,而他对赵氏的帮助又没有从根本上影响范、赵两家的斗争形势。由此我们推测,公孙尨可能看到了赵氏在两家斗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借报恩行为来显示自己对赵氏的亲和,为自己在卿族斗争中寻求一席立身之所。但他没有为了报恩而倒戈攻击自己所处的范氏家族,而只是触犯了范氏的同盟郑军。这样一来,即便最终范氏获胜,公孙尨也不至于被范氏家族以叛族之类的罪名处死;而一旦赵氏获胜,公孙尨的委婉倒戈则会受到范氏的表彰,从而在政治斗争中生存下来。可见,公孙尨是借报恩之名行政治投机之实。

五、结语

《左传》报恩叙事依附于与之相关的政治军事斗争叙事,是宏大的春秋历史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政治军事斗争叙事,或者缺少其中的某个环节,那么报恩情节就无处安放,报恩故事也就永远不为人知。正是由于《左传》不可能将所有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都叙述出来,所以依附于其上的报恩情节就不可能被全部叙述出来。可以想见,春秋时期的报恩故事肯定比《左传》中所记载的要多得多。

《左传》中的报恩故事可能是《左传》叙述者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春秋时期的报恩故事了,因而都被不辨真伪地记载在了《左传》中,并成为自己叙述春秋历史的材料。至于这些报恩故事最初是以怎样的形态被讲述的,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讲述的,它们的讲述者是谁,现在都早已无从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左传》成书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们最初被讲述的形态可能与它们现在在《左传》中的存在形态不太一样。但无论如何,这些当初被讲述的报恩故事已然成为《左传》中的报恩叙事。作为一种叙述策略,与其说《左传》报恩叙事具有解释、诱导和掩饰等功能,不如说《左传》叙述者为了达到解释、诱导和掩饰等目的,采用了这些报恩故事,借助报恩叙事,去实现解释、诱导和掩饰等功能。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A Case Study of Corporate Tax Practice___________________MA Heng 10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①“恩”的观念很早就有,但直到战国时期才用“恩”字来表达这一观念。先秦传世文献如《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墨子》等中都无“恩”字,书中往往用“惠”或“德”来表达“恩”的含义。《孟子》中开始较多出现“恩”字,至于《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书则皆有“恩”字。《诗经》有“恩”字,但仅一见,且很可能是“殷”字的假借。

②这是笔者粗略统计所得之数。这十多处报恩叙事大都合情合理,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攻曹,晋文公下令禁止进入僖负羁家中并赦免僖负羁族人,以报答当年流亡曹国时僖负羁赠送盘飧和置壁之恩;《成公三年》载晋荀善待郑贾人,以报答当年被俘留楚时郑贾人谋划救己回国之恩。然而有几处报恩叙事非常值得推敲,而这几处报恩叙事便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

③陈致宏《〈左传〉之叙事与历史解释》[D],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251页。

④陈才训《源远流长: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⑤朱小芳《先秦报恩理念与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第24-25页。

⑥⑧⑨⑩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47页,第764页,第763-764页,第660-662页,第1617页。

⑦鲁昭公十二年,楚灵王派军围攻徐国以震慑吴国,自己领军驻扎在乾溪以为后援。次年,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等人趁机发动宫廷政变,并且策反楚灵王所领军队,楚灵王被完全孤立,只好只身一人逃跑。根据《左传》的叙述,楚灵王是一个“汰侈”“无厌”“不信”“愎谏”的君主,以至于最后自己的兄弟发动宫廷政变,自己也在众叛亲离中结束了君王生涯。

⑪赵盾专政,晋灵公失权,君臣关系异常紧张。晋灵公年纪尚轻,无力与赵盾抗衡,先后实施了两次阴谋暗杀行动。第一次晋灵公派锄麑去刺杀赵盾,结果锄麑被赵盾的美好德行感化,不但没有完成刺杀任务,自己还触槐自杀。第二次晋灵公宴请赵盾,埋伏甲士,准备袭击赵盾。

⑫⑭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63年版,第300页,第300-301页。

⑬童书业《春秋史(校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0页。

⑯鲁定公十三年到鲁哀公五年,晋国卿族之间发生了一场大争斗。争斗一方是赵氏、韩氏、魏氏、知氏,他们得到晋公室的支持;另一方是范氏、中行氏、邯郸氏,他们得到周王室及卫、郑、齐、鲜虞等国的支持。最终,赵鞅灭掉邯郸氏,驱逐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亡。“铁之战”是其间发生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战斗。鲁哀公二年,齐人为范氏提供粮食以支援范氏,郑国派兵护送,范吉射出来接应,他们与赵鞅护送蒯聩回卫的军队相遇。于是赵军进行阻截,双方大战于铁。战斗中,郑军击伤赵鞅并夺走了他的蜂旗。但最终还是郑军战败。

猜你喜欢

晋灵公范氏赵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等压最大值情况下范氏气体可过度到理想气体
等压最大值情况下范氏气体可过度到理想气体
翳桑之报
荀息勇谏君王
举手之间的善意
武士报恩
掩耳盗铃
论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阁刻书
危于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