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Man 3G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23边红艳郭淑芳
边红艳,郭淑芳
SimMan 3G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边红艳,郭淑芳
[目的]研究SimMan 3G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本科护生50人为观察组,《内科护理学》中部分内容采用SimMan 3G模拟教学;选取2012级本科护生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床旁见习教学。[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后成就动机水平显著提升。[结论]SimMan 3G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成绩。
内科护理学;SimMan 3G模拟教学法;教学效果;成就动机
在医学教育中,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学习过度到实践[1]。模拟教学是临床情景的复制,可以是部分临床情景,也可以是全部临床情景,而且模拟教学与理论知识密切关联,所以模拟教学比真正的临床实践更容易被学生理解[2]。模拟教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1911年在哈特福德医院培训学校最早将人体模型用于护理教学[3];1932年印第安纳大学护士培训学校详细报告了技能实践中使用皮下注射人体模型;1960年第一代高保真模拟器Sim开始用于麻醉学训练;1960年用于训练急救的模拟人安妮诞生;1980年,METI开发高保真模拟器用于麻醉学训练[4];1990年,高端人体模型被开发,可以训练医生做胆囊切除术、远程手术等实践过程。现在,高端医学模拟人SimMan 3G是新一代的医学综合模拟人,这一模拟人可以模拟呼吸、心跳、发热和出汗等,是活生生的仿真机器人病人。90%的护理管理者发现刚毕业的护生在工作环境中不能很好地完成复杂的护理工作,可以用情景教学将课堂与临床结合起来,比如通过开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或模拟教学使抽象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5]。教育和实践之间的区别,一个是“知道是什么”,一个是“知道怎么做”[6]。模拟教学提供了互动的情景,并能从中进行思维和分享学习体会。高端模拟人SimMan 3G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塑造各种典型病例,为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提供实践,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操作构建了桥梁,在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中起到积极作用[7]。本研究在延安大学医学院2013级本科护生《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SimMan 3G模拟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级本科护生50人为SimMan 3G模拟教学组(观察组),2012级本科护生50人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两组护生均为女生,年龄18岁~22岁,两组护生上课老师一致,两组护生前期理论课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床旁见习教学,在医院真实病人床旁见习。观察组采用SimMan 3G模拟教学:在实验室进行真实模拟案例教学,学生可在模拟人身上做真实的护理实践操作;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成就动机测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均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
1.2.1.1SimMan 3G模拟教学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上课前由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编写典型病例,输入SimMan 3G导师运行程序,并在课前做好演示工作。实验员根据病例要求做好SimMan 3G准备工作,为“病人”做好化妆,输注模拟血液、体液等。准备实验器材,如输液器、抢救器具、药品和担架等,环境完全模拟医院病房设置。②学生准备:课前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做好预习,也可以参照网络教学视频进行预习。
1.2.1.2SimMan 3G模拟教学课堂①教师:在课堂中,教师有时充当医生的角色,由教师下口头医嘱,学生充当护士执行操作。教师有时充当护士长的角色,指挥整个护理过程。有时指派1名学生充当医生的角色,其他学生充当护士执行操作。整个护理或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每个学生做出各个指标的评估判断。②学生:在课堂中真实模拟护理或抢救病人的现场,操作过程一般是由6名~8名学生配合进行,从中选出一名学生作为负责人,其他配合进行操作。
1.2.1.3SimMan 3G模拟教学课后①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将每个学生表现如实反馈给学生,鼓励继续努力、改进。②学生:自我反省课堂中表现,做到自查,进行课后思考及纠正错误操作。
1.2.2教学评价
1.2.2.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本次研究采用客观结构化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主要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操作、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临床资料整理、健康教育等。每站有3名教师进行考核,取平均分。
1.2.2.2成就动机评价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AMS)由挪威心理学家Gjesme等于1970年编制,中文版本为我国研究者叶仁敏和挪威Hegtvet于1988年合作译制,并于1992年在大学生和中学生样本中进行了修订。此量表测量希望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成功的动机-失败的动机。此量表结构稳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量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效度为0.5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9,0.85,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5[8]。
1.2.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比较±s) 分
2.2两组动机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前后动机变化比较±s) 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教育越来越多地关注模拟病人的场景,使学生通过模拟教学得到技能训练和护理操作经验的学习[9]。SimMan 3G模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自主性,而且模拟教学的应用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模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与模拟教学密切相关[10]。Martin[11]认为,在仿真模拟教学中,临床思维、临床决策和临床护理之间相互影响。从新手发展到专家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专业性知识的批判性思维指导临床决策。Sullivan-Mann等[12]认为,模拟教学对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模拟教学能提高知识素养,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医疗环境复杂,应用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13]。模拟教学能使学生将所学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安全的应用[14]。模拟教学为临床实践教学提升了安全性,减少了错误,改进了临床判断能力;应用模拟教学可以提升自信心,而且这种自信心可以延续到临床实践中[15]。运用高仿真SimMan 3G模拟人进行实践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完整的病例,活灵活现的临床症状、体征,仿真皮肤,仿真伤口、仿真眼泪、仿真汗液以及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模拟人死亡,在这种真实的模拟场景中,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亲身投入治疗护理过程中,这种真实场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治疗、护理不当造成模拟人的死亡会使学生立刻陷入很深的内疚、痛苦中,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模拟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且团队可以给予帮助来完成[16]。SimMan 3G模拟教学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中学生之间自然而然形成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在SimMan 3G模拟教学中不存在伦理问题,学生可以大胆进行尝试、放松心情进行重复操作。
模拟教学中环境完全模拟临床真实环境,这样才能使理论很好地过渡到实践[17]。在SimMan 3G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每个人都想成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得到大家的认同,从而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准备课程中教师是病例的编辑者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教师有时承担医生的角色,有时承担护士长的角色,有时承担病人家属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思考、沟通和实践,从而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SimMan 3G模拟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应对复杂病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课程结束后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具有比较全面的评价体系,整个考核标准是统一的,这种考核方式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对模拟人进行真实治疗护理过程中,学生不仅有动手机会,而且在护理病人过程中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护士在医疗保健的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18]。SimMan 3G模拟教学中学生不仅真实地看到模拟人的“生理变化”,而且亲身参与到治疗、护理过程中。所以,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复杂的健康环境需要护士快速的临床判断能力[19]。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模拟教学来实现。如果新毕业的护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那么从学生转变为护士就变得很容易。目前我国医患关系压力较大,这就减少了床旁见习的动手操作机会和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医护人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征得病人本人和家属的同意,而且也不能过多地打扰病人的休息。而SimMan 3G模拟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补充这些不足。全方位模拟真实病例比临床普通病人更加典型,在模拟人身上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进行操作,即使失败,学生也可以多次尝试,直到成功,在加深了学习印象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所以观察组学生成就动机得到明显提升。但是模拟教学中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爱伤教育”,虽然模拟了真实临床环境,但是模拟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这种现象的存在。
总之,利用高端模拟人进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模拟教学有诸多优点,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模拟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提升了学生的成就动机。
[1]Waldner MH,Olson JK.Taking the patient to the classroom:apply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o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Scholarship,2007,4(1):1-14.
[2]The INACSL Board of directors.Standards of best practice:simulation[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1,7(4S):s3-s19.
[3]Nickerson M,Pollard M.Chase and her descendants:a historical view of simulation[J].Creative Nursing,2010,16(3):101-105.
[4]Bradley P.The history of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J].Medical Education,2006,40:254-262.
[5]Benner P,Sutphen M,Leonard V,etal.Educating nurses:a call for radical transformation[M].Stanford,California:Jossey-Bass,2010:1.
[6]Brown J,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32-42.
[7]Abdelshehid CS,Quach S,Nelson C,etal.High-fidelity-simulation-based,team training in urology:evaluation of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skills of urology residents during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J].J Surg Educ,2013,70(5):588-595.
[8]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
[9]Alinier G,Hunt B,Gordon R,etal. Effectiveness of interme diatefidelity simulation training technology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6,54(3):359-369.
[10]Hyland JR,Hawkins MC.High-fidelity human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2009,4(1):14-21.
[11]Martin C.The theory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J].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02,23(5):241-247.
[12]Sullivan-Mann J,Perron CA,Fellner AN.The effects of simulation on nurs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cores[J].Newborn and Infant Nursing Reviews,2009,9(2):111-116.
[13]Dillard N,Sideras S,Ryan M,etal.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apply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judgment model through simulation[J].2009,1.
[14]Piscotty R,Grobbel C,Tzeng H.Integrating quality and safety competencies into undergraduate nursing using student-designed simul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1,50(8):429-436.
[15]Shepherd CK,McCunnis M,Brown L,etal.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simulation as a teaching strategy[J].Nursing Standard,2010,24(35):42-48.
[16]Billings DM,Halstead JA.Teaching in nursing:a guide for faculty[M].3rd ed.Saint Louis:Elsevier,2009:1.
[17]Bearnson CS,Wilker KM.Human patient simulators:a new face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educatio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5,44(9):421-425.
[18]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The excellence in nursing model[M].New York:Author,2008:1.
[19]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NLN publishes first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imulations in nursing education[J].Retrieved December,2007,3:2009.
(本文编辑范秋霞)
Application of 3G SimMan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Bian Hongyan,Guo Shufang
(Medical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Shaanxi 716000 China)
边红艳,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郭淑芳单位,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
引用信息边红艳,郭淑芳.SimMan 3G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9B):3297-3299.
G64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6.035
1009-6493(2016)09B-3297-03
2016-01-01;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