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理学的前世今生

2016-09-22王化桥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9期
关键词:宏村徽商徽州

文_王化桥

徽州:理学的前世今生

文_王化桥

徽州南屏,菊豆故里

今天的人们去徽州旅游,大多是缅怀一个已经成为过往的、不再生长的文明。这样的文化盆景主要呈现在影视作品中。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一系列旨在批判封建礼教造成人性禁锢的作品中,均选择了徽州民居作为故事背景。

电影画面中,五米多高的徽式马头墙所形成的一个个幽闭空间里,中国传统女性情感的压抑、命运的悲苦被徽式民居衬托得十分鲜明。虽然,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也选择了徽州的宏村、南屏为背景以表现东方意境之美,尤其周润发扮演的大侠李慕白牵马过南湖桥头那一段长镜头可谓美轮美奂。但是,现代人恐怕再也不愿意生活在那样的空间里——基本没有窗户,只有天井。卧室狭小,仅容转身。

尽管如此,以徽商为代表的徽学,真的就已经死去,不再生长了吗?

《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牵马走过南湖桥头 

南湖书院

宏村的标语

“欲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汤显祖辞官归乡后所作的一首诗。在汤显祖潦倒之际,其好友希望他到徽州一游,并找许国帮忙,许国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致仕后,晚年回到徽州歙县故里。只要他推荐的人,必得朝廷重用。

诗句中的“黄白”,正是指黄山、白岳(齐云山)之间的徽州,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最终,汤显祖有没有达成徽州之行,已是历史之谜。但是,汤显祖作为宋明理学泰州学派王艮的再传弟子,其对徽州的赞美之情表露无遗。

徽商,是徽学在中华文明史上结出的重要成果,从北宋到明清,影响中国近一千年。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是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而不是安徽商人 。因前几年众所周知的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易名为黄山市。这在语言学上也暗示着徽州文化已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式。

过去的徽州含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新安江向东南流入钱塘江,其地处“吴头楚尾”,山高林密,汉代之前属未开化之地。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到徽州有大量人口,山多地少,出外经商是唯一出路。明清时期,徽州从事商业的人口超过全地区人口的一半。当地一则民谚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安徽地志》所说“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

因为中原士族的大量迁入,徽商的文化品格注定是“贾而好儒”。徽商重诗书,这给徽商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化素质成为与官僚士大夫交往的“黏合剂”。同时也给徽商的商业经营同样带来了许多便利;二是促进了商业理性,即能够以“仁义经商”,形成了良好的商业道德。三是徽商的乡族观念中包含着强制性的宗族观念,有着强烈的患难意识,富过三代、六代者比比皆是。

因此,徽州居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聚族而居,举族经商的结果,是在徽州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商人家族,譬如歙县的汪氏家族、江氏家族、鲍氏家族,休宁的吴氏家族,婺源的朱氏家族等等。

我们徽州之行的第一站,即是黟县宏村——汪氏宗祠所在之地。宏村的南湖,因电影《卧虎藏龙》而为人所知,入村门票104元。这是不足两百户人家的古村落,居民是当地务农的村民。

临湖的南湖书院里,启蒙堂、志道堂的楹联,形象说明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并非虚言,只是楹联上的文字大多有些斑驳。启蒙堂的南面,有一间小屋,这是现代人已经陌生的面壁室,这是惩戒儿童、让他们面壁思过的地方。

启蒙堂、志道堂的楹联,形象说明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面壁室:犯错儿童面壁思过的地方

在宏村,无论是南湖书院,还是各家祠堂里的楹联文字大多有些斑驳,而在村口的巷子里,墙上赫然书写着新时代的标语:“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宏村往南一百公里,则是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朱子故里。不过因时间关系,此次没有成行。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外祖父为望族名商,且家族中出了两个进士,可谓士商合流。朱熹本人也参与商业活动。他结合商人的意愿,发展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把理同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把“三纲”“五常”定为“天理”;这种理欲观要求人们为了“理”而牺牲个人的经济利益和过度的物质欲望。

如此,徽州人对朱子敬若文化宗师,“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蔚然成风。更有甚者,则是“凡六经传注,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

明代以来,朱伯庐据程朱伦理而写成的《朱子治家格言》,走进徽州人的千家万户,朱子理学成了徽州人的精神依托,而徽州一跃而成为“东南邹鲁”。

卢村的雕楼

在宏村,沿溪而上一公里,则是卢村。

魏晋以降,崔、卢即是山东的门阀世家,《唐史》里唐宣宗曾感言:“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著名的京剧《打金枝》即源出于此,由此可见卢氏的门第之高。

卢村门票94元,其民居群是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卢早年经商,后承袭祖制,任朝议大夫,可谓官商一身,人称“卢百万”。有了光宗耀祖的条件,卢氏回家乡倾力建造了卢村闻名遐迩的“木雕楼”,木刻雕功之精细、艺术成就之高,堪称徽派艺术中的极品。

“木雕楼”主要包括至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院等宅院,工匠们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其中雕得最豪华的志诚堂是卢百万的大老婆、二老婆住的,其他妻妾则相对要简洁一些。

走进志诚堂,门、窗、檐,梁,无一不是精美的木雕构成,左右各有八扇莲花门。分别为:眉板、胸板、腰板、裙板。胸板大多为多宝格的式样,饰以宝瓶牡丹等图案,取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兆头;眉板、腰板通常都很小,分别在胸板的上下对称,眉板多雕装饰性花纹,腰板则会雕刻些蝙蝠(福)、鹿(禄)等等民间有谐音寓意的图案。

现代人看见如此繁复精致的雕楼,每每想到“浸猪笼”“贞节烈妇”之类的对女性的压迫。其实,这大多是文人想像的产物。真实历史中,朱熹亲自主持儿媳的改嫁。“浸猪笼”的事例,在地方史志中还未找到一例。

不过,歙县西溪南村,倒是流传着一位“百妾主人”的故事。学者潘志义提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是明代徽州人汪道昆,西门庆的原型是徽商吴天行。

吴天行,生卒年代不详。其祖上经营盐业,吴家世代累积,吴天行是盐商之中的顶级巨富。吴天行无意做官,意在女色。其父建有一座大型私家园林,名叫十二楼。吴天行广罗美女,安置园内,先后纳了一百妾。清代余怀的《板桥杂记》中有关于其妾李大娘的记载:

“春祈秋报”千年祭祀民俗活动再现皖南古村落呈坎

卢村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楼群而著称,享有中国木雕第一楼之誉

志诚堂的门、窗、檐,梁,无一不是木雕构成 

长春大社名匾由苏东坡所书

李大娘,一名小大,字宛君,性豪侈……后归新安吴天行。天行钜富,资产百万,体羸,素善病,后房丽姝甚众,疲于奔命。大娘郁郁不乐。曩所欢胥生者,赂仆婢,通音耗。渐托疾,客荐胥生能医,生得入见大娘。大娘以金珠银贝纳药笼中,挈以出,与生订终身约。后天行死,卒归胥生。胥生本贫士,家徒四壁立,获吴氏资,渐殷富,与大娘饮酒食肉相娱乐,教女娃人歌舞。

此段记载中可看出,吴天行被戴了绿帽,李大娘暗通旧时相好,以致“生复以乐死”。余怀的这段记载有着高度的真实性,“余犹及见之”“话念旧游”,余怀与这位李大娘不但认识,且当年也是其座上幕宾之一。

其实,从时代背景上来考量,徽州民居的空间布局是合理的。没有窗户的高墙,是为了防火防盗,须知,宋明时代的徽州,地处中华文明的边缘,从中原迁来的士族还有着战乱的回忆。同样,其精致的木雕、石雕、砖雕、竹雕可以大量启动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财富转移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宋代建筑的简洁自然,同样是时代的产物,在南屏村,我们意外看到了当年苏东坡曾题写扁额的“长春大社”。

很多学者认为,程朱理学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曾经在历史上伴随着徽商走进辉煌的程朱理学,已无法挽救徽商的衰亡。

其实,徽商并非徽州文化的全部,徽学在今天依然在生长。

第二天,我们从宏村来到黄山脚下的屯溪,正是华灯初上。旅游广告称,屯溪老街是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老街全长一千多米,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是中国保存最完整、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屯溪因孙权屯兵而得名,由此可知,魏晋时期的屯溪是中华文明圈的边缘。

在老街的一个旧书摊上,笔者买了两本介绍新安医学的书。因为我们知道,以新安医学为代表的徽学仍在延续,并且,正在成为当前中医复兴的一股重要力量。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总结道,从北宋到明代,整个世界上中国科学技术处在领先地位,明代中叶之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趋于缓慢,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趋于衰落,中医药学最鼎盛的时期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是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

明清时期,主要的医家集中在什么地方?集中在徽州,即古之新安郡,现在中国的三大地方显学有三:敦煌学、藏学和徽学。新安医学是徽州文化的一大亮点,自北宋到清代末年,800年的时间跨度中,新安产生了有影响的、医学史上有记载的医家共800多人,编撰了医学史上有影响的医学著作800多部。著名医家汪机、孙一奎、吴谦、叶天士、徐春圃等人,至今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

猜你喜欢

宏村徽商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宏村
徽州绿荫
宏村:我的梦里江南
烟笼宏村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 中国画里的宏村镇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