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2016-09-21周云华
周云华
摘 要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收集和整理好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对于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开阔历史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为例,从前提、途径和保障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学科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关键词
历史学科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策略
一、研透课标、教材、学生
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合理地利用好各类课程资源。笔者以为,研透课标、教材和学生,明确教学设计思路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为例,本课的主题是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如果教师仅仅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泛味。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研读和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梳理,并认真了解高一学生的学情(往往对经济史不感兴趣,学习起来比较费时费力),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照片、数字等各类材料来“重现”历史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以便让学生走近历史、理解历史和感悟历史,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此,笔者思考了如下三个设计思路:即“数”(各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入史;“画”(各类漫画海报的收集与整理)龙点睛;“语”(各类标语口号的收集与整理)出惊人。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数据、漫画海报和标语等材料十分丰富。数据是反应历史的重要资料,包括图表和图形(饼状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等),图表和图形能详细地表达出历史史实,而漫画海报和标语口号则能直观地反应当时的时代精神风貌。
二、实现多主体、多途径、经常化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当于课堂的血液,好的课堂教学资源可以让课堂生动有趣、教学事半功倍。收集和整理好历史的教学资源,对于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开阔历史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收集与整理的主体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而收集与整理教学资源在课程目标达成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收集与整理的主体来看,主要可以采取双主体收集制,即师生围绕某一主题共同去收集,且参与的人越多越好。以本课为例,就是围绕数据、漫画海报和标语口号,让师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对所收集的资源要用心筛选、精心整理,一方面要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到保质保量;还可以发动家长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做这项工作。如有家长和朋友在报社、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工作,我们就可以巧用这些家长朋友资源,让他们积极提供相关主题的教学资源。
2.收集与整理的途径
收集教学资源的途径有很多,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的重要渠道。还可以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和不同层面为师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当然,师生还可以自制各种教学资源。以本课为例,笔者首先主要从网上高质量的历史课件中去收集和整理,为此,查阅了数百个课件,将其中精彩的、符合笔者设计思路的资源借鉴过来。当然,不是拿来就用,而是要对其进行整理和修改。如20世纪50~70年代末我国工农业生产状况表,配同一时期常熟地区工农业生产状况表(从常熟市档案馆查找到的相关数据并加以制作而成),这时就要注重对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的乡土性历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3.收集与整理的时间
教师对收集来的教学资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积累,积累的素材要细,要从整个课程方面考虑哪些需要积累,不能单从某一节课来简单考虑,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另外,在时间上也要有提前量,否则教学设计的时间就会不够充分。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当然,平时还要做好有心人,如有教学中可用的好素材我们应及时加以积累和整理,以备用时之需。另外,教师对积累的教学资源要进行有效、合理的整理,根据学科特点来整理。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其一,按知识点分类,即围绕着某一“中心”,对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整理。例如,以“历史经济发展”为核心词,收集数据、漫画海报、标语口号,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这种方式整合水平更高,可以从不同方面佐证教科书中的历史观点。其二,可以按章节分类,即将不同章节的教学资源整理成篇。如将《50~70年代经济建设发展和挫折》有关的教学资源放在一起,这种方式内容更全面,利于教师选择应用。其三,按资源类型分类,即同一类型的资源放在一起,有利于资源的选择对比。用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分类来采用了,有利于课堂教学。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资源收集与整理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
1.加强学习研究,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要在教学之余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知识的陈旧程度越来越高,二者呈此消彼长的关系。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研究理论、吸纳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促进自身知识的更新换代,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历史教学要求。
对历史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需要历史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这课时,首先确定资源的收集方向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的转折点,一切内容以此为中心展开。对于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必须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在此,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在收集与整理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整理出的教学资源既是历史教师在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的自我总结,也是他人了解自己的重要方式;既是上一次学习与资源收集的总结,也是新的起点。在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中,教师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更增强了教师教学的幸福感。
2.注重实践反思,熟练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知识的多寡,与课堂教学的精彩程度息息相关。教师知识渊博,课堂上就能旁征博引,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教师知识的丰富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需要经过确定方向—收集—筛选—整理—反思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进行知识更新,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社会,知识以指数形式增长,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新的精彩的历史材料整理了出来,既能有力地支持历史课堂教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学资源就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边,它就像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山。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各种教学资源,处处留心,用心去挖掘,随时都会有惊喜的发现。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
3.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最需要提升的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精神,而专业精神当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师德素养。如果没有好的师德素养,即使有再高的专业能力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学生也很难在没有师德修养的教师培养下成为祖国的栋梁。“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教师,只要有了积极的教育态度,就有了正确的职业观。有了正确的职业观,教师也就有了行走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也就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做一名有积极感、学力感、专业感的老师。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不断消除职业倦怠。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认真研究教学、广泛收集资源、不断创新和优化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