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校本研修再探

2016-09-21易安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目标

摘 要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核心是“研修主题”。主题的确定要聚焦课堂,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科学论证,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准确表述,引导校本研修的主攻方向。主题确定后要按照构成要素、逻辑关系层次展开,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研修专题。构建一定的研修模式、规范活动模式是研修效果的重要保障,开展基于研修主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主题式校本研修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主题式校本研修 研修主题 研修模式

“主题式校本研修”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共性问题开展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整体推进,分步实施[1]。关于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策略,笔者已在《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见《教学与管理》2015年第22期)一文中作了阐述,本文再就研修主题的确定、研修主题的展开及主题式校本研修模式作一探讨,并求教于专家和同仁。

一、研修主题的确定

“主题式校本研修”既是校本研修“深化”的表现,也是校本研修“深化”的必然选择。“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核心是“研修主题”,“研修主题”能否起到对校本研修的导向和统领作用,决定于“研修主题”确定得是否准确、合理。

1.聚焦课堂,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

校本研修的关键在校本,其实质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课堂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标志。校本研修要聚焦课堂,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聚焦课堂教学,就是在着眼于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分析其制约因素,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如专业水平、敬业精神等)、学生(学习基础、学习需求等)和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习氛围等),而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所以,校本研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问题。在校本研修实践中,关注专业水平的较多,如怎样备课、上课等,而关注敬业精神的较少。其实,敬业精神(推而广之为师德)也是需要研修的,一方面需要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实践磨练获得情感体验;一方面需要专业技能支持,缺乏敬业精神的教师往往是因为专业水平不高难以获得成功体验而失去工作的兴趣。

2.科学论证,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

课堂教学看起来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但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可以说改进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从教学流程来看,就有教师的备、讲、辅、批、评等,我们把它划分为三大环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在每一个环节又包含了诸多因素。校本研修首先要找到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或关键因素,作为研修的重点。

我们指导校本研修工作,就是帮助学校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既有共性又便于实施的“牛鼻子”将其确定为研修主题。如城关第二小学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认为,普遍性问题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是实现目标的策略有问题。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换句话说,校本研修从什么地方切入?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教学,其前提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是正确的(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准确的(符合学生实际)和明确的(要求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不管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始终是主导者,其效果决定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经过研究论证,最后确定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作为研修的主攻任务,并开展了迄今为止5年多的研修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

3.准确表述,引导校本研修的主攻方向

明确的研修主题,不仅使校本研修具有方向性,而且还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能够激发教师的研修热情、激活教师的研修动机、集聚教师的研修能量。如前所述,该校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研修要求概括为“目标先导”,并赋予了“目标先导”三重含义:目标为先——教学设计中强化目标意识,精准确定教学目标;目标为导——教学过程中用目标引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有序展开;目标为重——师生合作,全力达成教学目标,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测教学效果。由此,我们将该校的校本研修表述为“‘目标先导主题式校本研修”。我们运用同样的办法,指导其他学校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如引导学生学习为抓手的“‘有效导学主题式校本研修”、以改进教师教的方式为抓手的“‘以学定教主题式校本研修”、以指导学生活动为抓手的“‘目标导学,活动落实主题式校本研修”等。

研修主题在表述上不但要准确,而且必须精练简明;既有指向,又包含要求。不能将研修的问题(或任务)直接表述为研修主题。

二、研修主题的展开

1.按照构成要素分解

任何问题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管确定什么样的研修主题,都必须在遵循课堂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研修活动。课堂教学不管如何改革,都必须把握好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环节。所以,要准确把握研修主题的构成要素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例如“目标先导”这一主题,仍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教学设计又包括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教学目标又可分解为依据、标准、确定、表述等;“以学定教”主题的分解首先要考虑“学”“定”(内容与策略)“教”三个因素,其次要从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教学实施——以学施教、教学评价——以学评教、教学管理——以学论教、教学研究——以学研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分解。

2.按照逻辑关系层次展开

如果说按照构成要素分解是按照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行的横向分析,那么按照逻辑关系层次展开就是进行的纵向分析。

按照逻辑关系层次展开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本真和生发点,以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种分析是和“要素分解”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我们对“有效导学”这一主题的分析(如下图):

“有效导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导”:用什么来“导”?怎样“导”?

3.着眼于问题解决和实际需要

上述两种方式都是从理论上进行分解的。校本研修的真正价值还在于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问题解决和实际需要,虽然从理论上分解的各个要素都有研修的必要,但不如针对实际问题来得实在和有吸引力。城关二小围绕“目标先导”研修主题用“头脑风暴法”发动教师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共梳理出40多个专题进行研究,形成“阶段有重点、年级有特点、人人有课题”的研修局面,既取得显著成效,也深受老师们欢迎。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运用两种形式:一是针对教师实际布置研修任务。这种形式的指导思想是“扬长补短”,优秀教师针对其“长项”开展研修,使其“长项”更“长”,出经验、出理论,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专业水平稍差或新任教师,安排其承担相对而言属于自己“短板”的专题开展研修,并安排骨干教师以“青蓝结对”的形式予以帮扶,促进其加快专业成长步伐。二是根据研修菜单教师自主选题。这种形式的指导思想是促进“自主研修”,调动其研修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其“自主发展”意识。

三、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推进

1.构建研修模式

“主题式校本研修”就像是做一篇大文章,“问题”就是素材,“主题”就是文章的标题,“专题”就是一个个小标题,“课题”或是范文或是小标题下的精彩段落。大家围绕同一个目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实践又有同伴的交流与帮扶,共同做好一篇大文章,成果共享,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模式是全校整体推进。这需要统筹设计,特别是要处理好“研”与“修”、“研修”与“常规”、“常态课”与“展示课”这三个关系。校本培训、教师的自主学习等“修”的内容要围绕“研”的问题来安排,在“研究”中碰到的难题要及时通过学习来破解,在研修过程中要指导教师用好两种方法——文献法和实验法,强化两个意识——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有了这两个意识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设计与反思,这是研究型教师必备的品质。要处理好教研与教学(常规)的关系,要引导教师强化研究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学与教研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研修”改进课堂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研要聚焦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就是教学常规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将教研成果转化为常规要求。所谓“实践实验”意识就是要把“学到的”和“想到的”好方法、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实践,验证“设计”的可行性,这是我们对“常态课”的要求,也是在“主题式校本研修”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当“课堂教学改进”有了一定的成效时则需要适时组织课堂教学竞赛,通过“赛教”(展示课)促进研修。校内“赛教”定期组织,全员参与,促使教师把“常态课”当“赛教”来设计,这样“赛教”也就是“常态课”的展示。

综上所述,“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主题为指向,以专题为对象,以课题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在学习中提高,在研究中设计,在常规中落实,在竞赛中展示。

2.规范活动模式

规范的活动模式是研修效果的重要保障,活动形式的随意性就必然使研修走过场。校本研修的关键在于唤醒教师的研修意识、促进研修习惯养成,而研修的方法和成长体验则是唤醒教师研修意识、激发研修动机的兴奋剂。教师研修的效果不在于活动的多少,而在于活动的质量,教师的学习意识、设计意识和行动(实践实验)意识是三大重要因素,试图通过“活动引领”极有可能走入“为研修而研修”的误区。

研修的实质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仔细研究和大胆实践,不是简单的“活动”就能完成的。但研修又离不开“活动”,“活动”是载体,有效的研修活动必须遵循以下流程:问题——设计——行动(实施)——总结(反思)。一次研修“活动”只能是这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而集体活动大多是交流与展示,是一个完整的研修流程的延伸。

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基本活动单位,加强教研组建设和教研组活动管理十分重要。教研组活动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课例研究,围绕研究课题开展“同课异构”和“一课二上”(甚至“一课”三上),教师听课带着自己的思考、关注自己研究的问题,评课就是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的互动;二是交流与展示,即研究成果展示(包括研究过程介绍),展示的内容有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论文等。

3.创新教学模式

开展基于研修主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主题式校本研修的重要任务,这种教学策略的确定也是该“主题”研修成果的重要体现。不管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总是有过程的,“过程”表现为由紧密联系的几个环节构成的“流程”。在每个具体“环节”应该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手段等)。把教学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模式”[2]。换句话说,教学策略研究也就是教学模式构建。

我们在指导学校开展主题式校本研修过程中,都要指导学校申报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城关二小的“‘目标先导主题式课例研究”,就申报了省级课题《“目标先导”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他们总结的“一标四化”教学模式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3]。

需要指出的是,构建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但不可赶时髦、一窝蜂,不能为“模式”而“模式”。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师主导的随意性。教学工作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就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学且能够推广;作为艺术,则需要个人的智慧。构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让老师们都能运用,低水平的教师也能把课上得“有模有样”。但如果只注重形式而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建“模”,就会走入误区。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先进理论指导下的、长期课堂教学实践的结晶和经验总结,不是随心所欲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无“模”之“模”,“走进模式——运用模式——打破模式——无模之模”这就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

参考文献

[1] 易安定.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5(22).

[2]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电视广播大学出版社,2002.

[3]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目标先导”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科研,2015(6).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目标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