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理想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实现
2016-09-21陈伯华
陈伯华
摘 要
目前,农村中学普遍重视学生成绩,未能全面关注影响成绩的理想教育因素。通过对初中生进行访谈发现,生活理想是学生的本能,家庭影响在学生理想教育方面偏弱,在实现理想的途径上简单地认为是读书,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学校和家长不但应重视理想教育,而且应该相互配合。
关键词
农村 初中生 理想教育
理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动力以及实现模式,理想的形成受制于多重因素,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对学生的理想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农村初中生留守儿童较多,学习动力普遍偏弱。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理想、理想形成的原因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在各类不同学生中的不同影响作用,进而理解农村初中生理想的形成以及改变模式。
本文调查地点为九江县某中学,学校现有一个初一班、两个初二班以及两个初三班,全校学生不足两百人,学生全部寄宿,以留守儿童为主。通过对九江县某中学初一年级48名学生进行详细访谈,重点了解其理想的类别、理想的来源、实现理想的方式,从而获知家庭、社会、学校、父母、教师、周围环境以及媒体对初中生理想的形成到底有何影响,同时了解初中生理想的现状,并探讨形成理想、确定目标的模式。
一、农村初中生理想的现状与问题
1.理想类别:生活理想成为理想的本能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具体可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素质理想等。在不指定理想类别的情况下,所有同学对理想的理解都停留在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其中有部分同学的职业理想实际上是生活理想的延续,如有同学想成为明星、想成为主持人、想成为工程师等,但是仔细询问,却发现他们并不是基于明星、记者、主持人、工程师等工作本身,而只是从生活中的某个侧面看到了这些职业光彩的一面,从而确定职业理想。
考虑到中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在详细介绍完各种理想之后,笔者对学生再次进行细致交谈,获得了学生的各类理想分布情况。经过介绍后,学生对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的理解尚不透彻,回答也相对简单:社会理想主要是希望和平、相互尊重、友好,而素质理想则主要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等,这还是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延续。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活理想是初中生理想的主要动力。
2.理想来源:家庭影响偏弱,社交影响偏大
有32位同学(66.67%)表示未回答过关于理想的问题,也未回答关于未来想干什么的问题;部分同学(8位,16.67%)表示仅是父母或亲戚在日常交往中随便提问而回答的,当时的回答也相对较随意,并未深思;有5位同学(10.42%)表示听过和想过类似的问题,但主要源自于父母吵架;有3位同学(6.25%)表示是看电视后,自己随便想的;也有部分同学表示,自己的理想跟同桌或同学的理想一致,原因在于他们关系较好,以后想一直成为朋友,这点表明,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和交流可能成为成就理想和实现理想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目前,学生的评价主要源自于教师,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种理想来源分布状况实际上表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并未思考过自己的未来,家长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是家庭日常交往过程中的一些看似琐碎的交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人生理想以及未来生活的空间。
3.实现理想的途径:集中于读书,但认知不深
经过引导,让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之后,让学生选择如何实现理想,绝大部分学生选择认真读书,但他们对于如何认真读书,读书与生活之间有何关系往往认识不深刻。同时由于大部分同学的生活理想集中于金钱和社会权力,有些同学对为什么要读书的认识不深,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大,注意力不够集中。通过仔细访谈,笔者发现,那些将理想过分集中于生活理想,而未放在职业理想之上者,成绩普遍偏差,对于以学习获得生活改变的可能性不抱希望。
大多数同学本能的理想都是生活理想,这种理想的最大特征就是缺少具体的实现路径,大多停留于心理层面的浅层认知上,往往既无动力实现,亦无具体措施。最终导致理想不能实现,理想成为空话。
4.家庭影响根深蒂固,媒体影响富有煽动性
学生的理想不仅受学校和教师的影响,而且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不过媒体的影响更富有煽动性,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一旦学生将学习和为人处事与明星联系起来,则其实现相应理想的动力十足。同时,学生家庭收入对学生理想的影响较大,那些家庭收入相对较高,父母又未进行理想教育者,普遍缺乏思考,而家庭收入不好者,则往往持否定性表达,理想就是“不干什么”,这种表达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不知道如何去办事,而且不愿意去办事,学习以及生活随波逐流。
二、农村初中生理想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进入初中阶段后,由于实行寄宿制,学生理想教育的主要责任实际已经落到学校以及教师身上,学校和教师提供何种理想观念以及何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但是一个不可缺失的一环,就是家长的配合。
1.学校和教师应树立理想教育观念,重视学生间的理想互动
从目前来看,虽然班主任会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只能认识到眼前之物,无法形成长远的眼光。由于我们尚未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导致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评价之时过于看重成绩,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基于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学校和教师不但应做好理想教育,而且应以生活理想为着眼点,立足于职业理想的设定,做到以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为基本出发点,让每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此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多多探讨、多多发言,让理想不时地回响在他们的耳边。
2.家长应与教师和学校密切配合
目前,“读书无用论”又充斥在社会之上,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种论点确实有部分市场,导致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无用、教师无用、学生读书无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与学校应与家长在理想教育方面进行沟通,从而使得学校和教师能以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教育为起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从而选择好自己的职业理想。
3.媒体应积极参与学生理想教育,为学生提供美好宽阔的理想世界
目前,各类媒体已全面渗透人们的生活世界,学生更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但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中小学生在没有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之下,主要是接触一些游戏以及娱乐性的内容。自2008年始,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针对中小学生开讲《开学第一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学习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鉴于一些真人秀类娱乐节目对中小学生影响较大,这类节目中的明星如能重视对学生理想的引导将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4.重视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的培育
从目前来看,生活理想是学生的本能反应,职业理想是实现生活理想的基本手段,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家庭、社会以及媒体提供的相关素材感知到。不过这两种理想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庸俗而物质化的理想,对学生正常社会心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通过培育学生的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班级承认、学校承认甚至是社会承认,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刻,即将进入青春期,在此之前接受理想教育,形成良好的理想,将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心态的人。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