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收入结构对其生活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09-21樊晓迪何蒲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家庭经营恩格尔系数农民收入

樊晓迪,何蒲明

( 长江大学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农民收入结构对其生活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樊晓迪,何蒲明

( 长江大学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构与农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并根据1993~2013年的相关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对降低农村恩格尔系数有显著影响。因此,应在保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农民收入结构;恩格尔系数;实证研究

2014年,中国GDP增长7.4%。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50.2%,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从最终消费支出看,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占比73.6%,比1978年的78.6%下降5个百分点。从消费地域上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从1978年的62.1%下降至2013年的21.4%。与之相反,城镇居民消费占比不断上升。但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收入潜力来看,具有庞大人口数量的农村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1]。目前,造成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收入结构不完善,不仅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农业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因此,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不仅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

对于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在研究消费与收入关系时,侧重于理论研究。西方消费理论起源于凯恩斯1936年在其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从此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成了经济学家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仅仅考虑了现期收入: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根据现期收入水平进行消费,消费只是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2];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还受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群体消费水平的影响,即“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3]。第二阶段考虑了预期收入: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其一生的总收入[4];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会根据其一生的总收入来决定一生的总消费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并指出持久性收入对消费有着长期的、确定性的影响[5]。第三阶段将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函数:预防性储蓄假说认为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会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储蓄[6];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服从随机游走,因而无法预测其消费水平[7];流动性约束假说认为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比预期的少[8]。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运用西方消费函数,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及生活水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农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在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表现为食品、衣着等低层次的需求慢慢降低,而医疗、通讯、交通等高层次的需求逐渐上升,表明农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9]。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部分学者提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增长缓慢是导致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制约农民消费结构优化进而导致农民生活水平偏低最重要的因素[10,11]。另外,心理学的“心理账户”理论提出:人们会根据财富来源的不同将收入与支出划分为不同性质的、收入与支出相互对应的多个心理账户,每个分账户都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计划,金钱并不能容易地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12];收入来源不同,其消费结构和资金支配方向也不同[13]。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收入性质的差异会使农民消费表现出显著不同的消费行为特征[14]。因此,也有部分学者从收入结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对食品等基本消费支出影响显著,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影响较弱[15]。相反,温涛等[16]基于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提出,四类收入对食品支出的都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中转移性收入影响最小。从上述文献可以发现,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学者们主要是以人均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收入和收入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或者以人均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间接分析了收入结构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有关收入结构对农民生活水平(即食品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直接影响,目前尚未出现相关研究文献。鉴于此,笔者以农村恩格尔系数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1993~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考察各类收入对农民食品支出水平的影响,为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分类标准,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分别是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由于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将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合为一个变量,称为其他收入。同时,农民的生活水平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所以主要涉及4个指标,即恩格尔系数Y、人均家庭经营收入X1、人均工资性收入X2和人均其他收入X3。以X1、X2、X3为解释变量,Y为被解释变量。选取1993~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考虑到方程可能存在异方差,笔者采用对解释变量取对数的方式,即lnX1、lnX2、lnX3,以此来消除异方差,由此更好地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采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2 农民收入结构与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

2.1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也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民众生活越贫穷,反之则生活越富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低于30%为最富裕,30%~40%为富裕,40%~50%为小康,50%~59%为温饱,高于59%则为贫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921.60元增长至2013年的8895.90 元,增长8.65倍。1993~2013年,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总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58.1%下降至2013年的37.7%),表明农村居民的生活从温饱水平逐步提高到富裕水平(图1)。这充分应证了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恩格尔系数下降。

图1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变化图

2.2农民收入结构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收入结构不断优化。1993~2013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分别增长5.6倍、19.7倍、21.2倍。

从结构上看,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从1993的74%下降至2013年的43%,相反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比从21%上涨至45%,上涨24个百分点,人均其他收入占比也由5%增长至12%。2013年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图2)。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为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提供了便利。另外,国家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采取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以及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等,这在客观上帮助农民增加了其他收入。

图2 1993~2013年农民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变化趋势

2.3农民收入结构与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反映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变化的大致趋势,利用Eviews 6.0绘制各收入变量X与恩格尔系数Y的散点图(图3)。从图3可以看出,Y与lnX1、lnX2、lnX3存在线性关系。

图3 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与各类收入取对数后的散点图

2.4变量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由于模型所使用的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造成的“伪回归”现象,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统计检验中普遍应用的单位根(ADF)检验法并通过Eviews 6.0软件实现,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序列Y、lnX3的ADF检验值小于显著水平为1%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不存在单位根,此时序列Y、lnX3是平稳的。序列lnX1、lnX2的ADF检验值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0%的临界值,说明至少能在9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此时lnX1、lnX2序列是平稳的。总之,所有的变量都是水平序列平稳,不存在单位根。

表1 变量ADF检验结果

2.5协整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

Y、lnX1、lnX2和、lnX3是同阶单整,符合协整性检验的条件。由于选择了4个变量,所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以此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假设条件下,迹统计量35.111大于5%的临界值29.797,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在至多存在2个协整关系的假设条件下,由于11.799<15.495(即接受原假设),说明至多存在2个协整关系。综合判断,恩格尔系数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2.6模型分析2.6.1模型的建立

表3  恩格尔系数对3大收入的线性估计结果

注:R2统计量=0.9952,调整R2统计量=0.9944;F统计量=1179.75;F统计量对应的P值=0.0000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t=a+bYt,设定模型方程形式如下:

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μ

式中,β0为常数项;βi(i=1,2,3)为待估参数;μ为随机误差项。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述估计结果得到线性模型如下:

Y=0.3027+0.1941lnX1-0.2069lnX2+0.0276lnX3

t=(4.3341) (11.9642) (-23.0839) (3.9033)

2.6.2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的t统计值的绝对值都大于显著性水平为10%时的临界值1.74,说明模型所选择的解释变量都很显著,调整后的R2为0.9944(接近1),模型拟合度较好。F统计量为1179.75,对应的P值为0.0000,从整体上看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很显著。

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人均其他收入正相关,与人均工资性收入负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经营收入每增加1%,农村恩格尔系数就会上升19.41%。这是由于家庭经营收入一直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家庭经营收入增加,农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就会增加。而其他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所以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影响也较小。具体而言,人均其他收入每增加1%,农村恩格尔系数就会上升2.76%。相反,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恩格尔系数会减少20.69%,说明农民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将更多的支出用到教育、住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等方面,这表明工资性收入更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  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高比重的家庭经营收入仍然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降低农村恩格尔系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是在保证一定比例的家庭经营收入基础上(保证农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满足),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增长。要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一方面取决于农民自身是否有能力从事各种非农业活动,另一方面取决于第二、三产业和各服务组织的发展是否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①重视农村教育,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比率的关键,对其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政府应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家讲座、手把手的职业技能教学,建立一套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农民终身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及职业技能。②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的小农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转变,“公司+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能有效地分担农户经营风险,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更使得农民“非农收入倍增”成为可能。③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当前,农民外出务工获得工作的途径主要是依靠亲戚朋友的介绍,就业信息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各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工作,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利用农民易于接受的传播媒介及时有效地告知。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从分析结果看,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农村恩格尔系数,不利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来说,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应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民面对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保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相对稳定,最终使农民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1]朱信凯,骆晨.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11,56(1):140~153.

[2]John M K.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J].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36,26:490~493.

[3]Duesenberry S.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9.

[4]Modigliani F ,Brumberg R.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oss-Section Data [A].Kenneth K.Kurihara.Post-Keynesian Economics[C].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5]Friedman M.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M].Princeton: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6]Leland H E.Savingand Uncertainty: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82:465~473.

[7] Hall R E.Stocha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fe Cycle-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J].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8,86:971~987.

[8]Zeldes S P.Consumption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305~436.

[9]张秋惠,刘金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基于1997~2007的面板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25(4):48~54.

[10]尹世杰.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几个问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3.

[11]杜长乐.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0(5):71~75.

[12]Thaler R.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J].Marketing Science,1985,4:199~214.

[13]李爱梅,凌文辁,方俐洛.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J].心理学报,2007,51(4):9~13.

[14]王健宇,徐会奇.收入性质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25(4):38~47.

[15]沈诗怡.基于收入结构角度浅谈农民消费问题[J].农业经济,2013,32(4):114~115.

[16]温涛,田纪华,王小华.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总体影响与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27(3):42~52.

2016-03-10

樊晓迪(1992-),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通信作者:何蒲明,hepuming0806@163.com。

F323.8

A

1673-1409(2016)21-0064-05

[引著格式]樊晓迪,何蒲明.农民收入结构对其生活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21):64~68.

猜你喜欢

家庭经营恩格尔系数农民收入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研究*——基于ARIMA模型
浅析恩格尔系数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