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问题研究
——基于成都大学的调查
2016-09-21杨蜀冀黄亚萍
杨蜀冀 黄亚萍
(成都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6)
・高教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问题研究
——基于成都大学的调查
杨蜀冀 黄亚萍
(成都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6)
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和“无屏障性”等特点的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获取时政新闻的重要途径。研究者对成都大学485名本科生进行了新媒体背景下时事政治关心情况的问卷调查,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时事政治观有较为深入的理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智力支持。
新媒体;时事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日益推进,以博客、微博、微信、虚拟社区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加速社会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90后”大学生对新兴媒体最为敏感,其交往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等都非常容易受到影响[1]。大学生的时事政治价值观偏离了主导政治价值观,就可能导致政治认同上的“同一性危机”,甚至对政府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当代大学生只有关注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和理解时事政治,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发现并抓住机遇,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自我[2]。为此,我们对新媒体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智力支持。
一、调查情况
为了保证研究抽样主体的代表性,本调查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成都大学(二本院校)四个年级的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在一个确定的场所(通常是教室),在规定时间里(30分钟以内)完成了问卷的填写。问卷共发放5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此外,研究者还在考虑研究对象意愿的前提下进行了追加的访谈,对问卷当中集中表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询问。数据收集以后,研究者采用SPASS 17.0软件全面处理所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访谈资料等数据信息,建立了便于使用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寻找数据、信息间的内在关系。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时事政治的关注途径和关注度
媒介变迁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全面而又深刻。调查中,高达91.8%的学生是通过网络媒体来了解时事政治,7.2%的学生是将广播电视作为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渠道,只有1%的学生采用其他渠道了解时事政治。而访谈中发现,在网络媒体当中,学生比较偏向于使用“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原因是:“一般不会专门去关注时事政治,微博上允许我同时关注很多方面的信息,每天刷一刷(微博),大概的政治、时事、娱乐新闻我就都能知道了。”“在微博和微信上面新闻的更新很快,基本上新闻刚刚发生,我就能知道了。有了这些工具,我真的觉得世界像是一个地球村。”“有时候传统媒体不愿意报道的信息,新媒体上都是第一时间看到,而且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评论,而且这些人大多跟我们同龄,沟通起来没有太大的障碍。”“微博其实也可以表现出观众的力量,去改变世界,不是有一句话说是围观就是力量吗。”由此可见,选择新媒体去关注时政,主要是考虑到新媒体的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和“无屏障性”。
(二)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认知
在关注时事政治时,学生会获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认知。本部分的调查采用让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指数打分的方式来获得数据。社会发展指数旨在了解学生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状况的认知,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2分。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对社会发展指数的认知较为积极,得分主要分布在6分和8分之间,平均分为7.04,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发展指数得分折线图
与学生对国家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几乎一边倒的正面认识相比,社会和谐指数未能完全达到研究者的预期。社会和谐指数在本调查当中主要指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贫富差距等方面。同样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2分。调查显示学生整体评价选择6分的居多。本题的平均分为6.08,如图2所示。
图2 社会和谐指数得分折线图
(三)关于“中国梦”的认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了中国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热情,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3]。努力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当下非常重要的时事政治背景。在初步询问学生关于“中国梦”的认识时,有超过86%的学生认为“中国梦”应该是和民生的改善直接联系在一起,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有85.39%的学生认为“民族团结友爱、社会和谐稳定”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71.6%的学生看重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选择“其他”答案的学生绝大多数提到“贫富差距缩小”、“社会风气向上”、“国家软实力增强”等。如图3所示。
图3 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80.86%)的学生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是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有18.31%的学生认识到中国梦与个人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未体会到明显的影响;还有0.82%的学生认为中国梦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在询问学生可以从哪种渠道贡献自己的力量时,按照学生提及的比例,最高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41%),其次是“珍惜在校学习时间、加强文化学习”(29%),再次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投身社会公益”(18%)。与此同时,部分学生也提出“要提高个人素质、增加自己修养”,“不参与反社会言论”等,也有1%的学生认为个人力量太小,对实现中国梦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四)学生对“中间道路”的认识
虽然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大多都会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但具体到“中间道路”,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53.7%)甚至没有听说过(13.17%)。仅有很少的学生表示自己非常了解“中间道路”的具体内涵(1.85%)。可见当前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了解时事政治时,往往只是获得表面的较为肤浅的内容,多数学生在访谈中也谈到,对娱乐新闻比对时事政治了解得要多。
在所有的因素当中,49.18%的学生认为政治因素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其次是经济(19.14%)和文化(18.93%),再次是教育因素(10.91%)。在对台湾问题未来走向上,94.5%的学生表示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但是,仅有24.07%的学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表现出非常乐观,绝大多数学生(69.96%)对两岸关系表现出谨慎乐观,同时也有少数学生(5%)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二、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多采用新媒体接触各类讯息,但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较少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在被问及“自己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时,6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关心时事政治的,但没有对时事政治进行深入地思考”;17%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关心时事政治并且进行了深入思考”。但是,与此同时,还有21%的学生“只会偶尔或者几乎一点都不关心时事政治”。而当进一步问及“面对一个时事热点新闻,你会怎么做”时,“只浏览标题”和“只浏览内容”的占到了57%,而选择“独立思考”的占22%,选择“和老师或同学讨论”的占15%,选择“记录下来并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的仅占6%。研究结果非常清楚地揭示出当代大学生习惯于新媒体下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很少对信息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深度的加工。这与已有研究的相关结论基本一致[4]。在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很少对新媒体传递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倾向使得他们更容易盲目接受外在讯息。“我会转发一些新闻,一般这些信息都是名人或者有影响力的人发出的或是转发的,这些人应该会为新闻的真实性负责”,“转发之前我不太会去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让大家看一看,而且我只是转发,应该也没有什么”。总的来看,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影响下,关注时事政治的行为和思想状况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大多采用微博、微信、朋友圈、门户网站、贴吧等方式接触校园内外的信息世界,获取各类资讯,包括时事新闻、生活学习信息等,经常接触时事新闻报道。但是主动关注新闻并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较少。
(二)高校时政教育理论阐述过多,引导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时政较少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中间道路”是什么,对两岸关系走向的判断也多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认识,未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对各类时事政治进行科学判断与深入分析。此外,多数学生在未证实新闻准确性的情况下可能会“围观”和转发新闻。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新媒体的冲击,应接不暇的碎片化的信息阅读方式让大学生能够很快了解各类讯息,但新媒体传递的信息鱼龙混杂且大多停留在表面,因此未启发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判断。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往往停留在理论的阐述上,忽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5]。因此,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以致用,分析时政问题、独立判断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拓展。
(三)对国家民族发展认同度高,但存在价值多元和知行脱节现象
总体来看,即使在新媒体传播了多元化信息的当下,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对国家民族发展的认同度较高,体现在大多数学生会关注国内外大事;对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等认识较为积极,认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明确“中国梦”的实现是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调查中也发现存在着将个人梦想置于国家梦、民族梦之前的倾向,且知行存在严重的脱节。当前存在一部分大学生整天规划着一个个“个人梦想”,却很少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参与“中国梦”实践活动的意愿更低。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社会、学校规范引导,加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有效互动和监督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量和更新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泥沙俱下”的特点,因此,当前既要积极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也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多种社会因素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加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规范化、系统化的良性建设、管理和监督,提高网络新闻的社会公信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宣传环境。学校要将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有效协调和统一起来,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网上舆情动态调查和反馈机制。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利用他们广泛联系学生的优势,通过他们的微信、微博、博客等及时发现舆情,并及时进行疏导,扮演好“清道夫”的角色,规避不良政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混淆、动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信念,引导大学生理性关注时事政治,培养其社会责任担当和成熟人格。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
高校既要加强犹如北京大学“红旗在线”、南京大学“网上青年共产主义学校”主题网站的建设,同时也应积极主推易班、大学生在线等高校青年网络社区建设,发挥院、校两级综合网站以及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题网站在系统传播马列主义和弘扬时代主旋律、介绍党史党章等内容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主题网站的受众主要是学生中的党员、团员,受众面小,且内容单一,表现形式和方法缺乏吸引力。而综合网站、网络社区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内容更容易被青年学子接受,可以通过图表漫画解说时政新闻,打造多元趣味的形式,受众面广。因此,高校应加大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建设,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构建师生广泛交流的新媒体场景,构建学生移情体验的新媒体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6]。
(三)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大学生时事政治教育
高校的时事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形势政策一门课程,需要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国情、省情、市情、校情”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现实的认识水平,从理性上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及环境。一是可在学生活动与生活集中区域,建设大学生读报点(或电子读报屏),或者开展报纸赠阅活动等,提高主流报纸的阅读量;二是利用好高校广播站、电视台,开办接近学生、受学生欢迎的固定时事栏目,在特殊纪念日,开展为大学生送书送报送杂志等活动;三是开展“热点问题形势报告”活动,邀请著名学者、热点问题专家开展热点问题辅导报告,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如成都大学的“时事月月谈”等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网络业务水平又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时代都会有相对而言的“新”媒体[7],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媒体的表现形式还将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在面对新媒体时,不能谈虎色变,而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认识新媒体及其传播信息的特点,科学预测其发展走向,要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使用新媒体,关注国际国内发展局势,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通过主题班会、媒介素养课程等引导大学生主动提高媒介素养,学会分析和识别各类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在各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号召和敦促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培养学生对个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学校应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新媒体学习机会,培训新媒体技术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他们的新媒体素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还应加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符合时代特色的话语方式方法,来分析讲解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和话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程度的问题现状,新媒体信息传递途径的碎片化、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肤浅认识以及知行脱节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思考与判断,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将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当务之急。同时,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也离不开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以促进大学生时政素养的显著提高。
[2]昝雪琴 ,余萌,陈霄.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4(3):214-215.
[3]张铭颖.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现状调查研究[J].世纪桥,2011(7):113.
[4]赵敬东,苏回水,陈丽娟.当代大学生中国梦认知、认同、践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5-7.
[5]陈虹.时事政治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5):89-90.
[6]祖嘉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11(7):32-34.
[7]龚涛,徐建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0(11):126-129.
(实习编辑:郑 舒)
G641
A
1004-342(2016)04-115-05
2016-04-26
杨蜀冀(1964-),女 ,成都大学图书馆副教授;黄亚萍(1981-),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