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16-09-21李明辉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212001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7期
关键词:力图血凝出血性

李明辉,时 露(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212001)

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李明辉,时露(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212001)

目的探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中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血栓与出血性疾病患者的TEG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测定结果,将TEG各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块形成速率(Angle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逐一进行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TEG的R值与PT、APTT、Fg相关(r=0.487、0.523、-0.270,P=0.000、0.000、0.037),与APTT相关性最明显,与Plt无关(r=-0.226,P=0.082);K值与Fg、Plt相关(r=-0.531、-0.610,P=0.000、0.000),与PT、APTT无关(r=0.154、0.135,P=0.240、0.305);Angle角与PT、APTT、Fg、Plt均相关(r=-0.377、-0.394、0.729、0.762,P= 0.003、0.002、0.000、0.000);MA值与APTT、Fg、Plt相关(r=-0.278、0.765、0.828,P=0.031、0.000、0.000),与PT无关(r=-0.176,P=0.179);K值、Angle角和MA值均与Plt相关性最明显。结论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反应重点各有不同,不能互相取代,应结合临床需要,将二者进行优化组合,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监测提供更有效的实验依据。

血栓弹力描记术;血液凝固;血小板计数;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一直是血液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与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密切相关,如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临床对该类疾病的分类诊断、疗效观察和药物监测依赖于一系列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ogen,Fg)、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Plt)等。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 boela-stogram,TEG)作为一种新型的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指标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中[1]。TEG是一种血凝块形成动力学描记图,属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一种[2],能完整地监测从凝血开始至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对凝血因子、Fg、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方面进行凝血全貌的检测和评估[3],常用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块形成速率(Angle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等。本研究探讨了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中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在同一时间进行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检查的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1~90岁,中位年龄68岁。

1.2方法

1.2.1TEG检测采用美国Haemoscope公司生产的Model 5000血栓弹力图仪检测TEG,主要参数为R值、K值、Angle角、MA值等。

1.2.2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测定采用 Sysme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主要参数为PT、APTT、Fg。采用迈瑞BC-531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试剂均为厂家配套试剂。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单样本K-S检验分析TEG、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各参数测定值是否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以第25百分位数(twenty-fifth percentile,P25)、第75百分位数(seventy-fifth percentile,P75)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各参数测定值K-S检验分析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各参数测定值均为非正态分布(P<0.05),见表1。

表1 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各参数测定值K-S检验分析(n=80)

2.2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R值与PT、APTT、Fg相关,与Plt无关,与APTT相关性最明显;K值与Fg、Plt相关,与PT、APTT无关,与Plt相关性最明显;Angle角与PT、APTT、Fg、Plt均相关,与Plt相关性最明显;MA值与APTT、Fg、Plt相关,与PT无关,与Plt相关性最明显,见表2。

表2 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随着血栓与出血性疾病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相关实验室检测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我国一些三甲医院于2000年率先在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等重症科室应用TEG指导术中成分输血和凝血相关药物的应用[4]。近年来,检验科已逐步应用TEG作为凝血功能检测的筛选和补充[5]。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只是检查离体血浆凝血级联反应中的一部分或纤维蛋白溶解部分的情况,是凝血过程片段的描记。而TEG能完整地监测从凝血开始至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是整体评价凝血功能的一项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血栓和出血性疾病患者TEG(R值、K值、Angle角、MA值)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PT、APTT、Fg、Pl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TEG的R值表示从放入血液标本开始到第一个纤维蛋白形成所用的时间,主要反映凝血因子的质和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R值与PT、APTT、Fg相关,与APTT相关性最明显,可能由于TEG检测的凝血过程由高岭土所激活[8],与APTT有相似效果,所以,R值对内源性凝血因子的反映高于外源途径。R值缩短表示凝血因子活性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反之,表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应用了抗凝剂。

K值表示血液样本从R值终点起至血凝块达到一定的坚固程度所需的时间,反映纤维蛋白形成及相互交联使血凝块达到一定强度的速度,与内、外源凝血的共同途径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K值与Fg相关(r=-0.531,P=0.000),表明K值越小,Fg功能越亢进,血液呈高凝状态,反之,提示Fg功能低下或凝血酶不足,血液呈低凝状态。

Angle角表示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及加固的速率,Angle角越大,表明血块生成越快。本研究结果显示,其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各指标均相关。

MA值反映的是血凝块的坚硬度及稳定性,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7]。由表2可见,MA值在TEG各参数中与Plt相关最紧密(r=0.828,P=0.000),是TEG反映血小板功能的重要参数,但由于血小板功能也明显影响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形成,故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也导致K值和Angle角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MA值与APTT、Fg、Plt均明显相关,说明MA值不但受血小板质和量的影响,也受凝血因子的影响,原因在于凝血酶是血小板最重要的激活剂,所以,根据MA值判定凝血功能时也应结合各凝血因子综合判定。由表2可见,K值、Angle角、MA值均与Plt相关性最明显,表明TEG检测对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最为敏感。有研究表明,TEG在反映血小板功能抑制情况及预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缺血事件能力不亚于“金标准”——比浊法,甚至更优于比浊法[9]。

综上所述,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性,但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反映各有侧重点,不能简单地互相取代。应结合临床需要,将二者进行优化组合,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监测提供更有效的实验依据。另外,本研究在病例选择、样本数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TEG的其他参数,如CI值、LY30等与纤溶相关的指标尚未涉及[10],因此,需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1]Luddington RJ.Thrombelastography/thromboelastometry[J].Clin Lab Haematol,2005,27(2):81-90.

[2]Lu D,Owens J,Kreutz RP.Plasma and whole blood clot strength measured by thrombelastograph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dur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Thromb Res,2013,132(2):e94-98.

[3]郝宝岚,王艳,崔宏,等.肝癌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9):2099-2101.

[4]Bolliger D,Tanaka KA.Roles of thrombelastography and thromboelastometry for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in cardiac surgery[J].Transfus Med Rev,2013,27(4):213-220.

[5]邱丽君,顾青,孟俊,等.脑血管疾病血栓弹力图和纤维蛋白原相关性探讨[J].检验医学,2012,27(5):382-385.

[6]程磊,梁恩和,姚鑫.血栓弹力图在颅脑损伤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9):513-516.

[7]黄鹤,马莉.血栓弹力图的应用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3):163-165.

[8]谭延国,张岩,王芳,等.TEG血栓弹力图同常规凝血试验的关系及TEG血小板图试验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81-85.

[9]Gurbel PA,Bliden KP,Navickas IA,et al.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fibrin clot strength:a new thrombelastographic indicator of longterm poststenting ischemic events[J].Am Heart J,2010,160(2):346-354.

[10]李雪艳,周承孝.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127-129.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7.030

B

1009-5519(2016)17-2703-02

2016-04-20)

猜你喜欢

力图血凝出血性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中职建筑力学中弯矩剪力图的简单画法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