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影响
2016-09-19陆海英
陆海英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影响
陆海英
脑卒中;护理流程;急诊
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2大主因。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等特点,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精神损伤[1]。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发病后救治的及时程度和规范程度,因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纳入标准:(1)经由急诊途径入院并住院治疗,第一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或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在3~13分;(3)年龄40~85岁;(4)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4];(5)发病时间在5 h以内。排除标准:(1)由外院转院进入本院的病例;(2)有脑卒中发生史者;(3)间隙性脑梗死或小脑梗死者;(4)合并严重的多脏器疾病者;(5)资料不完整者。共计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63例。2014 年5月至2015年2月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2例为观察组、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的221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37例,女105例;平均年龄(65.42±14.52)岁;预检评级:Ⅰ级53例,Ⅱ级107例,Ⅲ级82例;合并高血压167例,糖尿病85例,冠心病73例。对照组男129例,女92例;平均年龄(64.31±14.35)岁;预检评级:Ⅰ级45例,Ⅱ级103例,Ⅲ级73例;合并高血压161例,糖尿病78例,冠心病7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设计专用表格,通过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及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治疗结局等。
1.2.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根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细化急诊室、住院第1天(急诊室到病房)的诊疗内容,由专职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及就诊指导。具体要求如下:120接警后,要求护士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电话通知医生待命,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急诊入院15min内完成急诊预检、分诊、挂号并安排神经内科医生接诊,完成神经功能缺损评估;45min内完成所有检查(影像、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谱)并明确诊断及所需开展的治疗措施。通过上述步骤缩短诊断过程,赢得救治时间,以便快速决定治疗方案并采取正确的救治。
1.3 评价指标 比较实施优化急诊流程前后15 min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完成率、45 min内常规检查完成率、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釆取预防措施比例、早期开展康复评定及实施康复治疗比例等治疗实施情况,比较两组间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致死率及致残率等治疗结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实施情况比较 观察组15min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完成率、45 min内常规检查完成率、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釆取预防措施比例、早期开展康复评定及实施康复治疗比例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实施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结局比较 观察组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致死率和致残率则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结局比较
3 护理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而缺血、缺氧发生的软化坏死。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不管哪种类型其治疗均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脑缺血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内6h,血肿清除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后5~7 h[5]。因此规范接诊流程、缩短检查时间、早期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以确保在最佳的时间窗内给予正确的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对改善脑卒中的治疗结局具有重要意义[6-8]。笔者自2014年4月起对所有急诊脑卒中患者启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采取有效措施缩短诊疗疗程,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治疗实施情况显著改善,15 min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完成率、45 min内常规检查完成率、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釆取预防措施比例、早期开展康复评定及实施康复治疗比例等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0.05);这一系列措施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有了大幅度下降。
影响急诊科救治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各环节被动衔接而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是急救流程未做到快捷。本研究做了三个优化:(1)抢救流程优化,应用“定人、定岗、定时、定位”的模式进行救治,量化抢救工作,护理工作与检查、治疗同步进行,提升了抢救工作的时效性;(2)接诊优化,由专人负责接诊,收到120通知后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接诊后实行先接诊抢救后挂号交费,避免等待挂号、等待交费造成的时间浪费,促进了急诊救治流程的畅通;(3)交接流程优化,规范脑卒中患者的交接内容,由专职护士填写病例交接表,改善了急诊医护人员、手术室医护人员及科室之间的衔接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因反复询问患者同一情况造成的纠纷,同时为抢救赢得时间。
综上所述,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建立快捷的患者接诊、急救护理、病情评估、常规检查及护送等流程,按照预定的时间,规范有序地完成急救护理工作,从而缩短急诊科的救治时间和促进疾病相关检查及相关干预的有效实施,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1] 王文志.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和社区人群干预[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09,2(1):49-53.
[2]赵颠,辛秀峰,徐安定,等.关键医疗质量指标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医疗质量的作用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2):186-190.
[3] 彭海菁,郭佳华,钟育红,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2):84-86.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2):146-153.
[5] 章娟.卒中急救的科学计量分析与时间延迟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6] 黄丽燕.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2A): 58-59.
[7] 刘江华,张剑锋,雷卓青,等.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3663-3665.
[8]马幕,杨红荣,江一峰,等.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在不同等级医院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8):25-2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1.067
R473.5
B
1671-0800(2016)01-0124-03
2015-04-01(本文编辑:陈志翔)
311700浙江省淳安,淳安县中医院
陆海英,Email:65382032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