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侧卧位下对颈椎病患者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效果的影响

2016-09-18河南省职工医院麻醉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侧卧位全麻颈椎病

姚 群(河南省职工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52)

侧卧位下对颈椎病患者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效果的影响

姚 群
(河南省职工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评价侧卧位对颈椎病患者全麻下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颈椎病患者75例,年龄20~64岁,ASA分级II级或者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平卧位组(A组,n=37)和侧卧位组(B组,n=38)。全麻诱导后即行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记录经口气管插管时间、放管时间、气管插管情况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行气管插管前时刻、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3、5 min记录MAP和心率。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均为100%的成功率,与A组比较,B组气管插管时间和置管时间缩短,一次性成功率高,气管插管时MAP和心率降低(P<0.05)。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可提高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的成功率,且操作时间短,又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也减少。

体位;纤维支气管镜;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颈部和颞下颌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多数属困难气道患者[1],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进行气管插管使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进而定位准确,是困难气道处理时选择的方法之一。对于颈椎病患者,常规仰卧位气管插管时由于舌体及咽腔软组织后坠,从而使咽腔闭塞,会干扰了FOB的视野,以致导致气管插管失败[2],并且由于颈部及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小,因此托起下颌也难以明显扩大咽部空间。而侧卧位则可减少舌咽组织重力作用导致的咽腔闭塞,从而有利于呼吸道开放[3]。本研究拟评价侧卧位对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行择期全麻下胆囊切除术75例,年龄22~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或者Ⅲ级,未有心功能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将患者分及两组,平卧位组(A组,n=37)和侧卧位组(B组,n=38)。

1.2常规术前准备,不使用术前药。患者入室后吸氧并开放静脉通道,常规检测血压、心电图和SpO2,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15 mL/(kg•h)。B组选择右侧卧位,A组取平卧位,开始麻醉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面罩加压通气,吸纯氧,先判断面罩通气是否困难,如果面罩通气困难,应立即置入口咽通气道,改为清醒气管插管,若无面罩通气困难,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芬太尼2.5 μg/kg,和地塞米松0.2 mg/kg,控制好呼吸待肌松效果满意后即行气管插管术,采用 BF-1T60 型FOB (Olympus公司)引导,仰活动角度90°。选择金属 螺纹气管导管,男性导管选择7.5 mm,女性选择7.0 mm,操作人员位于患者侧面,左手持FOB下端置入口腔,右手握FOB手柄,旋转镜顶,调整FOB角度寻找声门,助手轻托患者下颌,必要时吸引咽分泌物。看到声门后将FOB顶端送入气管距隆突3~5 cm处,推进气管导管,退出镜干,胸廓起伏明显,并出现PETCO2波形提示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固定好气管导管,并进行机械通气,若SpO2低于95%时定为首次气管插管失败,退出FOB行手控呼吸待SaO2升高至100%后再行气管插管,当再次行气管插管失败即定为气管插管失败。

1.3观察指标: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2.5 min(T2.5)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HR,并记录插管时间(FOB置入口咽至确认气管插管成功的时间)、置管时间(FOB定位成功至气管导管置入合适深度的时间),并记录牙齿损伤、口咽出血、咽部疼痛及声音嘶哑等,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随机组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指标的比较(±s)

表1 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指标的比较(±s)

组别 n 年龄 性别构成情况 张口度 甲颏间距A 37 38±13 30/7 4.1±0.7 5.9±1.4 B 38 37±11 28/10 3.7±0.8 5.7±1.4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与A组比较,B组气管插管时间以及置管时间缩短,首次进行气管插管成功率和首次置管成功率均升高(P<0.05)。见表2。

表2 二组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二组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指标比较(±s)

与A组比较,P<0.05

组别 n气管插管时间 置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 A 37 72±12 16.6±5.1 55 51 B 38 41±6 9.1±2.7 88 84

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MAP和心率均在正常范围,与A组比较,B组在T2时MAP和HR均降低(P<0.05),与T0对比较,A组T1时MAP降低,T2~4时MAP升高,T1~4时心率增快,B组T1时MAP降低,T2~3时MAP升高,T1~4时心率增快,(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各时点 MAP 和HR(心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各时点 MAP 和HR(心率)比较(±s)

与A组比较,P<0.05,与T0时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n T0 T1 T2 T3 T4MAP(mm Hg) A组 37 76±8 59±6 93±4 90±6 86±6 B组 38 81±5 61±4 89±4 89±2 83±4 HR(次/分钟) A组 37 70±1081±5 96±9 87±4 85±5 B组 38 73±9 82±4 89±5 88±5 83±5

3 讨 论

颈椎病患者由于本身疾病严重者脊柱变形,平时睡眠多为侧卧位,B组体位参照了患者平时睡眠习惯采用侧卧位,麻醉诱导后较为接近平时睡眠时通气情况,极有利于FOB寻找声门及置入。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B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而气管插管时间与置管时间则明显缩短,气管插管进行时MAP和HR波动小,则提示侧卧位可提高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成功概率,且操作时间短,同时有利于稳定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因为侧卧位时FOB引导气管插管时受到咽腔软组织及会厌的阻碍更少,也减轻了气管导管对会厌及声门的刺激[4],并且避免了仰卧位气管插管时摆放的头低脚高位对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虽然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B组未见牙齿损伤、咽出血和声音嘶哑发生,提示侧卧位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减少。

本研究中B组仍有小部分患者首次气管插管及首次置管不成功,还有1例患者咽痛,可能是气管插管时咽腔软组织部分向咽后壁移动,阻碍了FOB的置入,喉部软组织及会厌仍可下坠黏附于镜下,从而阻碍了气管插管操作,进而导致气管插管相关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侧卧位可提高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的成功概率,操作时间短,并且有利于稳定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同时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较少。

[1] 王幸双,汪小海,李文媛,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上气道矢状位解剖结构分析;CT三维重建法[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9):1096-1098.

[2] Kim SH,Woo SJ,Kim JH.A comparison of Bonfils intubation fiberscopy an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difficult airways assisted with direct laryngoscopy[J]. Korean J Anesthesiol ,2010,58(3):249-255.

[3] Arcai YC,Fukunaga K,HirotaS,et al.The effects of shin lift and jaw thrust while in the lateral position on stridor score in anesthatized children with adenotonsillar hypertrophy[J]. Anesth Aualg,2004,99(6):1638-1641.

[4] Takahashi S,Mizutani T,Miyabe M,et al.Hemody namic responses to 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laryngoscope versus lightwand intubating device (Trachlight) in adults with normal airway[J].Anesth Analg,2002,95(2):480-484.

R681.5

B

1671-8194(2016)22-0175-02

猜你喜欢

侧卧位全麻颈椎病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