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消症汤及败酱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痛

2016-09-18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603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合剂灌肠病因

刘 英 张 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 266033)

腹腔镜联合消症汤及败酱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痛

刘 英 张 华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 2660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消症汤及败酱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痛。方法 对132例CPP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术后给予消症汤及败酱合剂保留灌肠3个月,分析其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诊治,92.42%(122/132)CPP患者在腹腔镜下明确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是CPP主要病因,占总病例的84.85%(112/132),术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90.15%。结论 慢性盆腔痛病因复杂,易发难治,腹腔镜检查是其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同时联合消症汤及败酱合剂保留灌肠,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腹腔镜;慢性盆腔痛;消症汤;败酱合剂;诊治

慢性盆腔痛(CPP)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指发生在女性盆腔、腹部、腰骶部或臀部的非周期性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常引起功能障碍或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的一组疾病[1]。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CPP患者已经占妇科门诊10%~40%[2]。由于病因复杂,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手段,大部分CPP患者得不到明确诊断,使治疗盲目,疗效差。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和普及,为CPP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因腹腔镜在诊断的同时可针对病灶进行治疗,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受到患者普遍欢迎。现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132例患者因慢性盆腔痛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CPP患者行腹腔镜治疗132例。年龄22~49岁,平均35岁;病史6个月~10年,平均4.5年;有宫腔操作史102例,有各种盆腔手术史81例。主要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下腹痛伴腰骶痛、痛经、性交痛、尿急尿痛、头痛、眩晕、抑郁、焦虑、月经过多、白带增多等。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部分患者抗炎治疗有效,但效果不持久,反复发作。患者术前均行血、尿常规、支原体、衣原体、淋菌及B超检查,根据病情必要时CT、MRI检查。

1.2腹腔镜检查:所有患者采用Olympus内镜及电视摄像监控系统。于月经干净3~7 d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根据腹腔镜探查结果,明确诊断,清除病灶,给予相应的治疗。术中充分冲洗盆腹腔,创面敷生物蛋白胶防粘连。

1.3腹腔镜治疗方法: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双极电凝,巧克力囊肿剥除等,术后给于GnRH-a或孕三烯酮治疗3~6个月及中药治疗3个月。②慢性盆腔炎:腹腔镜下松解粘连病灶,恢复盆腔解剖结构,输卵管积水伞端造口或输卵管切除,盆腔采用甲硝唑冲洗,术后加用抗生素和中药辅助治疗。③盆腔粘连:腹腔镜下松解粘连,创面敷生物蛋白胶。④卵巢肿瘤:良性者行肿瘤剥除或附件切除术。⑤盆腔淤血症:轻中度盆腔淤血症行双侧圆韧带悬吊及骶韧带缩短术,使子宫固定于前倾位,或患侧附件切除,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

1.4术后治疗:消症灌肠汤(丹参、麦冬、车前子等)100 mL,复方败酱合剂(败酱草、丹参、赤芍等)100 mL混合,加热至39~41 ℃灌肠,保留30 min。每天1次,经期停用,连续3个月。

2 结 果

2.1腹腔镜检查结果:有病理改变者122例,占92.42%。见表1。

表1 CPP患者腹腔镜检查结果(n)

2.2慢性盆腔痛患者联合治疗效果:见表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疼痛完全缓解,症状消失,6月内无复发;缓解:自觉症状减轻,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半年内偶有复发;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

表2 CPP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n)

3 讨 论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发病隐匿,病因复杂,可由生殖、消化、泌尿及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疾病引发。多数无创诊断方法无法明确病因,致使确诊困难,盲从治疗,疗效不佳。疾病反复发作使患者长期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及时明确病因非常重要[3]。微创外科发展为CPP的诊断提供新思路,腹腔镜在妇科的广泛应用,为CPP的明确诊断提供了可能,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诊治效果。特别是对于原因不明的CPP,腹腔镜检查是其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4]。腹腔镜最大优势可以直视盆腔内组织,对活体组织取材,进行病理检查。腹腔镜手术以电灼等为手术原则,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连分离,破坏已形成的病灶,其中器官之间的分离尤为重要,90%CPP患者腹腔镜粘连分解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腹腔镜借助于其镜头放大的效果分离粘连病灶,使盆腔细小粘连带病灶得以清除,可以使微小病灶得以早发现、早治疗。其灌洗装置能有效清除盆腔炎性渗出症状,恢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构,达到清除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腹腔镜是明确慢性盆腔痛病理、病因的一种快速、有效、优选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痛诊治的确诊率和有效率。

本组资料显示,腹腔镜探查发现CPP患者盆腔内致病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卵巢肿瘤,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其他原因(腹腔内未见异常发现)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是CPP主要病因,占总病例的84.85%,与国内外学者报道相符。

慢性盆腔痛病机当为湿热与瘀滞并存,湿、热、淤互结而成症瘕。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消症灌肠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理气活血,解郁散结功效;复方败酱合剂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效。二者混合保留灌肠治疗CPP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直接渗透作用,由于保持一定温度,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有文献指出[5],保留灌肠药物在直肠吸收最高可达85%左右,将药物直接送达病灶,药物利用率高,疗效确切,且不经过肝脏代谢,有效减轻了肝脏负担,同时避免了对胃肠道的刺激。从本文的数据来看,联合治疗有效率可达90.15%。综上所述,CPP是一种治疗困难的复杂疾病,腹腔镜的广泛开展和普及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也是提高疗效的必要途径。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8.

[2] Porpora MG,Gomel V.The role of lapa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lvic pain in woman of reproductive age[J].Fertil Steril,1997,68(5):765-779.

[3] 李燕玲,欧蕾,林静惠,等.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1):3039-3042.

[4] 王芳.慢性盆腔痛腹腔镜诊治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85-686.

[5] 王会青.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127-128.

R711.33

B

1671-8194(2016)22-0151-02

猜你喜欢

合剂灌肠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健脾止泻合剂水提工艺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