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成功率的影响

2016-09-18张永妮赵旭杰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妇产科山东莱西66600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莱西666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血量黏稠度母乳喂养

张永妮赵旭杰(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妇产科,山东 莱西 66600;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莱西 66600)

综合干预对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成功率的影响

张永妮1赵旭杰2
(1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妇产科,山东 莱西 266600;2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莱西 266600)

目的 护理综合干预对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成功率影响,探讨提高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率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对126例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一次采取所需血量为成功,未采取所需血量为不成功。结果 综合干预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综合干预能显着提高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率,采血前必须对新生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取恰当的采血方法。

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率;影响因素

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是产科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但因新生儿母乳喂养不足,水分丢失过多、生理性体质量下降、体温过低及末梢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及新生儿不配合等因素影响穿刺成功率。我们通过对新生儿加强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不足、发热、脱水等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及时添加配方奶及水分,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对体温过低者采取保暖措施等,72 h后开始采集足跟血标本,并且在采集血标本前30 min对新生儿进行足够的母乳喂养,以增加循环血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明显提高了血标本采集成功率。这样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为此,我们对2015年8~11月在我院住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共126例,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

1.1研究对象:本研究组共126例,男64例,女62例,皆为足月新生儿。将新生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规范的母婴皮肤接触、母乳喂养指导、有医学指征及时添加配方奶及水分,对体温过低的新生儿进行保暖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则进行一般的母乳喂养指导及一般的护理。

1.2方法

1.2.1对126例新生儿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对126例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

1.2.2结果判定方法:一次采取所需血量为成功,未采取所需血量为不成功。

1.2.3统计学方法:两组间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成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高度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两组间新生儿在性别、胎龄方面,经t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间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情况

由表1中结果可见,两组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情况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足跟采集血标本成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3.1导致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不成功的因素

3.1.1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质量下降或称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在生后3~4 d达最低点下降(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天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质量。而我们足跟采集血标本是在生后72 h后,正是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最严重的时期,是采集血标本不易成功的时间。如果新生儿母乳喂养不足导致体液不足,则细胞外液水分不足,继之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末梢循环障碍,则不易采取所需血量。如果是严重母乳喂养不足,则更不易采出所需血量。

3.1.2新生儿发热、呕吐等因素影响:新生儿发热、呕吐等因素导致体液丢失过多,则细胞外液水分不足,继之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末梢循环障碍,不易采取所需血量。如果是重度体液丢失,则更不易采出所需血量。

3.1.3体温过低、末梢循环不良及血液黏稠度的增加对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患儿因为高热、呕吐、腹泻、体温过低等因素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引起脱水,血容量不足,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因而导致新生儿足跟采集血标本困难。

3.2护理对策:根据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论,对乳母及新生儿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干预,按照规定进行母婴同室、鼓励按需哺乳、进行母婴皮肤接触,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指导。

3.2.1新生儿生后30 min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 min,以促进乳汁分泌。尤其是难产和刨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在临床调查中发现不能做到30 min内进行百分百的30 min以上的母婴皮肤接触。这种情况,只要产妇及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就要做到对新生儿生后30 min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 min。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可在手术室进行初步母婴皮肤接触,回病房后及时进行不少于30 min的母婴皮肤接触。如产妇病情危重,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母婴皮肤接触。

3.2.2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按需哺乳,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指导。护士对每一位产妇、新生儿都要一对一的进行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使产妇真正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首先做好产妇的乳房护理,从产前检查开始就指导孕妇做好乳房护理,尽早纠正孕妇乳头凹陷等乳房缺陷。吃奶时新生儿与母亲身体紧密接触在一起,做到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新生儿把口张大,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鼻尖对准乳房,新生儿头与躯体在一条直线,新生儿有节奏的进行吸吮,口腔通过吸吮挤压乳窦吸出乳汁。

3.2.3加强产妇营养及水分供给并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心理状态。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及水分,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避免不良心理刺激,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保证身心健康。

3.2.4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发现有添加配方奶、水分等医学指征的及时添加配方奶和水分。无母乳者可给配方乳,每3 h一次,每天7~8次。奶量根据所需热量及婴儿耐受情况计算,遵从从小量渐增的原则,以吃奶后安静、无腹胀和理想的体质量增长(15~30 g/d,平均约为20 g/d)为标准(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期除外)[1]。按新生儿需要量进行添加,并做好护理及登记工作,确保新生儿的生理需要。

3.2.5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又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冬季环境温度过低可使新生儿(特别是低出生体质量儿)体温不升,影响代谢和血液循环[2],甚至发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而影响采血成功率。所以新生儿在寒冷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为22~24 ℃,湿度55%,维持体温在36~37 ℃,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末梢循环障碍,提高采血成功率。

3.2.6采集血标本前30 min对新生儿进行充足的母乳喂养,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以增加血容量及循环血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成功率。

3.2.7采集血标本前将采集血标本侧下肢下垂2~3 s后再采血,可明显增加采血侧肢体的循环血量,提高采血成功率。

3.2.8采集血标本。向新生儿家长解释采血的目的及方法,取得家长的理解及合作,将采血卡片写上床号、姓名、住院号备用。评估新生儿,面色及肢体红润,血液循环良好,能够采取所需血量后,选择好穿刺肢体及部位,用75%的酒精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后迅速用穿刺针刺入皮下0.2~0.3 cm,轻轻挤压穿刺点周围局部组织,断定血量足够时将血液取在卡片上,晾干后送检。

[1] 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9.

[2] 崔焱.儿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R473.72

B

1671-8194(2016)22-0134-02

猜你喜欢

血量黏稠度母乳喂养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为何春眠不觉晓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