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砦一座悬崖上的抗金古城

2016-09-16白尚礼

文存阅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兵抗金秦州

白尚礼

吴砦一座悬崖上的抗金古城

白尚礼

吴砦,是一个地名。吴砦,也是一座古城。

在中国西部陕甘川交界处的大峡谷间,流淌着一条古老的河流——渭河,这条母亲河浊浪翻滚,逶迤萦绕,奔腾不息,一路向东,川流而下。

千百年来,渭河滋养着流域两岸的老百姓,坚韧不拔,和睦相处,勤劳善良。在毗邻陕甘流域向东一带,河的北岸属陕西辖区,河的南岸属甘肃辖区。在莽莽大秦岭深处,贯穿中国东西的陇海铁路以及国道三一〇线就沿着渭水,兀自穿行在大秦岭山麓的崇山峻岭之间。

吴砦古城,位于甘陕川交界、渭河南岸,坐落在今天水市麦积区东部,地处秦岭山脉北麓林缘区,渭河河谷地带,东邻麦积区东岔镇,西接元龙镇,南靠利桥乡,北邻渭河与陕西凤阁岭镇相望。现为麦积区三岔乡所在地,原为吴砦乡,后更名为三岔乡,为南宋抗金名将吴璘兄弟所筑,距今已有八百六十余年历史,曾是陕甘渭河峡谷之间的“咽喉要塞”,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一座悬崖上的抗金古城”。

吴砦古城的东、西、北三面,渭河环绕,逶迤东流。城南背靠野鹤山,东傍秦岭河,西北临渭水,实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要塞。其地理位置处甘、陕、川三省咽喉,自古是东达汉中,南通徽(县)成(县),北抵关山,西到天水的交通道口。旧时,过往商贾行人络绎不绝,自明清以来,一直视为地方重镇。

据《秦州直隶州志》载:(吴砦)城西、南和东南三面长度各为一百零四丈。城高分别为二丈二尺,一丈八尺和二丈,北面长五十丈,高二丈,南和东南各有城门一座,有城门楼。城呈不规则梯形状,占地一百二十多亩。城的四角均有哨楼。四面的土城墙下宽七米,上端二米,城墙四角和每面城墙有两处城墩。直到顶部宽为四米,供修哨楼和战楼用,全部城墙用土达十万立方米。

现在,旧时的城大部已毁,保留下来的有东南面的城门和西南角处不完整的城墙。从东南面的城门进城,有一条一百二十多米的斜坡大道直达城口,它是进城的唯一通道,全用块石衬砌而成。现为进村的一条大路,尽头有一牌坊,牌坊匾额正面书魏体“三岔厅”三个大字,苍劲浑厚,上阕是“乾隆庚戌冬立”(1760年),下阕是“判秦州事纵司燖”。背面书“和风甘雨”四字,上阙为“孟冬立”,下阙为“江左纵司燖”。城内有城隍庙,门楼和庙内部分建筑还在。

吴砦的“砦”字,其实就是山寨的“寨”,是宋朝地名中的一个常用字。吴砦的历史,有据可查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南宋迁都临安之后那段动荡的岁月。但从考古发掘来看,在渭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先秦时期就有政治活动。吴砦周边先民生活的迹象,历史可以更早些,如渭水沿岸的古栈道遗址、文公东猎的历史事实等,皆为佐证。

吴砦,古时为川、陕、甘交通要道,至明清时,这里渐渐成为了三省交界的一处物资贸易中转站。清乾隆中期,由于兵荒马乱,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封建王朝走向衰落。当年,吴砦属“三角”地带,疏于管理,辖属不清,加之周围地形复杂,常有土匪出没,烧杀抢掠、祸害百姓,闹得民不聊生。为保一方平安,加强地方统治,朝廷决定在此设厅。

在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变动较为频繁。今之天水市秦州、麦积两区,解放前统称为天水县。清朝时,为兰州布政司所属直隶秦州。直隶州不同于散州,散州是隶属于府的州,直隶州的地位略次于府,有附郭,有属县。设立初期,三岔厅隶属秦州之散厅(当时甘肃共设有六个厅,除一个是直隶厅外,其余均为州辖之散厅)。厅设州判,州判为地方政权厅一级的长官,为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粮、缉捕、防务等事。

据《秦州直隶州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陕甘总督黄庭贵和甘肃巡抚吴达喜与秦州府合议,奏请朝廷批准在三岔一带建厅设衙,并派州判高清晏办理此事。高清晏到利桥三岔地区查访,觉地势低矮,易遭水灾,吴砦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又建有城,于是将厅署移设于吴砦。乾隆二十七年(1762)厅署竣工,因原拟厅址在东岔、西岔、散岔附近,故名“三岔厅”。另还有一种说法,因吴砦处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地通长安、汉中、兰州三个方向,故为“三岔”。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在利桥修了利桥城(今利桥中学),设都司、千总、把总各一,各有衙署,驻绿营军三百多名。有屯兵的军营,练兵的校场。清末衙署坍塌,成为空城。利桥军营归三岔厅管辖。所以,也有当地人说,吴砦是文衙门,利桥是武衙门。

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西北抗金战场上活跃着兄弟两位名将——吴玠和吴璘。他们知晓兵法,善于骑射,作战英勇,智勇双全,长年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今宝鸡西南一带),打得金兵闻风丧胆,终不敢入侵四川。

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今甘肃省静宁县),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吴璘,字唐卿,是吴玠的胞弟。在南宋抗金斗争中,与兄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西部战场上,兄弟二人一直置身于战争的第一线,屡破金军,战功显赫,名扬巴蜀,成为川陕地区、乃至大西北边防要塞抵御金兵入侵的重要支柱。

据文献记载,绍兴元年(1131)3月至5月,五万金兵多次进犯和尚原,都被吴玠率领的几千人马凭险打退。对此,金兵统帅兀术恼怒之极,当年秋天亲率十万金兵,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向和尚原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吴玠命吴璘依托有利地形,用强弩劲弓组织成“驻队矢”,轮番齐射,矢如雨下,挡住金兵。又派出奇兵袭击金军后路和金军大营,截断金兵的粮道,使金兵顾此失彼,损失惨重。经过三十多次激战,金兵大败。就连金兀术也身中两箭,逃回燕山。宋军由此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大捷,这也是靖康之变后同金作战的第一次大捷。因此,宋高宗授年仅三十九岁的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则以功升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

当年,金兵在侵宋战场上的屡次惨败,自然不会甘心。公元1133年春,金大将完颜撒离喝带十多万兵马,企图绕过和尚原,从相对薄弱的饶风关夺取蜀地。饶凤关是连接陕、川的重要关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接到饶凤关守军的警报后,吴玠亲率精骑两千,一夜疾驰三百里,赶在金兵之前到达饶凤关。吴玠沉着指挥,顽强应战,吴璘则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在激战六昼夜后,金兵尸如山积。但由于叛徒告密,金兵得以从小路攻破关隘。吴玠只好兵退仙人关。但不久,在吴玠实行的坚壁清野的措施下,金兵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兵。宋军由此收复失地,吴玠因功晋封检校少保,吴璘因功升秦州知州,兼节制文州军马。

同年九月,吴玠命部将杨政率兵从陇山西进,抵达秦州清水境,以扫除金兵。如今修建在陕、甘交界处渭河南岸的吴砦古城,据说就是当时吴家军抗金所筑。此后,吴玠又命统制官吴胜等率忠义民兵进攻秦安莲花城,大败伪齐军。之后又转战至腊家城(今秦安兴国镇古城一带),但因敌兵众多,作战失利撤回。

绍兴四年(1134)春,金兀术又亲率十万金兵攻打仙人关,但仍遇到了吴玠兄弟的顽强抵抗。面对数倍于己的金兵的连续攻击,吴玠命令驻队矢猛射,并用叠阵法袭击。在吴玠兄弟的顽强阻击下,金兵尸骸满野,就连金大将韩常左眼也被射伤,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金军,一度不敢进窥四川。吴玠以功升任川陕宣抚副使,进封检校少师,吴璘以功升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吴氏兄弟因屡败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

随后,吴玠兄弟乘胜分兵北上,先收复秦州,进而攻克陇城县(今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之后又率军北进,大败金兵于腊家城。次年,吴璘又率军出仙人关,经岐山、天水关、皂郊堡北上,多次打败围攻秦州城的金齐联军。因当年岐山至天水县(今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一带道路较为平坦,为了严防金兵南下,吴玠兄弟便在河谷地带,掘壕引水,修成地网,以阻遏金人骑兵冲击。同时还依山据险,修筑了十二连城,时刻防备金兵来犯。公元1139年,因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但吴玠不久病重,卒于仙人关。

吴玠去世后,吴璘任右护军都统制、秦凤路经略使兼知秦州。两年后,吴璘率军与金兵又战于剡家湾。这一仗,比和尚原、仙人关的战斗更为精彩,不仅斩俘了大量敌兵,更使金兵士气一落千丈,狼狈而逃。史学家认为此战是“川陕用兵以来,未有如此之胜”。金人遭此大败后,逃入腊家城,吴璘又指挥宋军将城包围,加紧猛攻,直吓得敌兵心惊胆颤。这时,南宋朝廷急于求和,便以驿书命吴璘班师。吴璘奉命退兵,新复诸地重又让金兵占领。后来,吴璘被任命为四川宣抚使,曾多次扶病上仙人关指挥抗金战争。1167年5月,吴璘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追封信王,谥武顺。

吴氏兄弟的抗金斗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使金军入蜀的美梦始终未能实现,南宋王朝得以保全。吴砦,作为当年吴氏兄弟抗击金兵的一处重要关隘,连同它的抗金事迹,千年褒颂,永留人间。

当年,吴砦城内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长二百余米,宽六至九米,北低南高,北窄南宽。厅衙建在街的南端(现为麦积区吴砦中学),为坐南朝北向(与旧时衙门朝南开相反,因地势山形所限),占地十五亩多。厅署为南北长一百二十多米,东西宽九十米的长方形建筑。一条碎石铺就的坡路直达大堂,堂前分割为六个正方形的小院,整个衙门共有六道建筑。

第一道院占地六亩多。西为土地庙,东五亩多为广场。广场中心一株千年古槐,上悬一口近吨重的大钟。第二道的两个小院,各院有两株参天古柏。西院是狱房,有房三间是看守室(班房子),供临时关押犯人用,东院是值班房。有房三间是兵士室,住着快、壮、皂三班兵士。第三道的两个小院,西院是三间户房,东院是三间刑房。前三道的院子相映对,门户相向。第四道是五间宽敞明亮的大堂,建得富丽堂皇。堂上雕龙画栋,上方挂着“明镜高悬”大匾额。堂前是青石条砌就的台阶,廊下西面有铁制炮稔,午时鸣一炮报时,农历初一、十五州判去城隍庙降香鸣三响敬神。廊的另一侧有一红漆长鼓,供告状、升堂之用。整个大堂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

据文献记述,厅是州的派出机构,算是一级地方政权,比县衙官职高。厅的长官州判是朝廷直接委派的,其他官吏由州判任用。厅的职权主要是受理民事、刑事诉讼,催收田赋粮款,维持地方治安,指挥所辖军队。厅署除州判外,还设老夫子协助州判处理公务,另有两房三班等官吏(两房为刑房,主管刑案,民房主管户籍,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共有官吏、士兵四十多人。

据《天水市志》等记载,三岔厅的建立,在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年代为维护地方治安,保护商贸流通,打击匪患劫扰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政府正式撤销厅制,改三岔厅为三岔公安局。民国十八年(1929)当地土匪郭东社劫扰吴砦,城内百姓为避匪患纷纷逃避。土匪进城后到处烧杀抢掠,百姓被杀六人,民房被烧十六间,宰杀猪鸡牛羊不计其数,百姓受害不浅,三岔厅衙也被土匪烧尽。1929年,三岔公安局(仅存两年)并入天水县,改编为第六区,为属区管,至此,三岔独立设厅属州直辖的历史结束了。

历史的烟云,昔日硝烟弥漫的战火,终将在历史的上空渐行渐远,销声匿迹。如今,站在高大巍峨的吴砦城墙上,朝着古城东门远远望去,缓缓东去的渭河水,开阔纵横的陕甘大峡谷,绵延起伏的秦岭山脉,树木葱茏,云蒸雾绕,青翠逼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一辆列车正沿着陇海铁路的隧道疾驰而过,随即又钻入大秦岭的崇山峻岭中,消隐在对面金光万丈的烟霞里,神龙见首不见尾,见尾不见首,留下一道完美的风景线,欲言而出,欲言又止,感慨万千。

走进吴砦古城,其实就是追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情怀。站在高高的城楼上,静看云雾开合,笑谈往昔岁月,漫长斑驳的历史事迹,似渭河岸边升腾的一缕缕炊烟,随风而去。我们的耳边,仿佛又传来昔日的金戈铁马声,兵士们奋勇杀敌的战斗声,好似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将我们带入数百年前的战场上,亲眼目睹吴氏兄弟抵抗金兵,保家卫国,气吞山河的雄浑伟业。

吴砦,一座蕴涵深沉的地气余脉,又彰显人文风骨的古城;吴砦,一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又让人醉卧夕阳、留连忘返的古城。

猜你喜欢

金兵抗金秦州
明代秦州卫考略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陈家有女
岳飞大破金兀术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旗帜的威力
旗帜的威力
岳母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