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吴璘及其子孙汉中宦途遗迹考述
2016-07-26孙启祥
孙 启 祥
(汉中市档案馆, 陕西 汉中 723000)
吴玠吴璘及其子孙汉中宦途遗迹考述
孙 启 祥
(汉中市档案馆,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汉中是南宋时期吴玠、吴璘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吴玠之子拱、撝,吴璘子孙援、掖、扌怱 、挺、拭、扌炎 、扌丙 、曦、晓、晛、晫、旼、忠嗣宦海浮沉之地,有许多轶事遗迹。吴玠、吴璘、吴拱、吴挺于此修堰治水引人传颂,吴曦于此叛国投敌受人唾弃,留下的历史令人沉思。
[关键词]南宋;吴玠;吴璘;抗金;屯田;遗迹;山河堰
吴玠、吴璘兄弟是南宋前期西部战场的抗金大将,吴玠是当时声望和战绩仅次于岳飞的民族英雄。吴玠、吴璘不只在关中至陇右一带抗击金兵,保卫汉中,保卫巴蜀,而且有为官汉中、屯田兴元的经历。汉中地区在南宋初设置有兴元府(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洋州(治兴道,今陕西洋县)和兴州(治顺政,今陕西略阳县)。吴玠吴璘诸多子孙的仕宦经历,也与这些地方有密切关系,因而也留下了一些轶事遗迹。本文试做考述。
一、吴玠汉中事迹
史载,建炎四年(1130)富平之战失败后,“巴蜀大震”,张浚将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自秦州(治成纪,今甘肃天水)退撤至兴州,而吴玠收聚散卒,据守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以东之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死守。这时有人劝吴玠“移屯汉中,以保巴蜀”[1]325-569上,而吴玠回答说:“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其所以保蜀也。”[2]11410吴玠据秦岭北坡的和尚原保蜀,比退居秦岭南麓的汉中保蜀,主动性更强,实际效果更佳。而率军驰骋汉中土地,已经是两年以后之事。
绍兴二年(1132),吴玠以镇西军节度使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表面上这个职务与汉中有关系,但吴玠仍屯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东南嘉陵江畔),并未驻扎兴州。这年九月,当得知金军有可能大举进攻四川的消息后,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在兴元府举行军事会议,研究分区防守、相互策应的对策。作为出席这次会议的三位大将之一,吴玠终于来到了汉中,并由此与汉中结下不解之缘。年冬,撒离喝、刘夔率领的金、齐联军以吴玠在西边,遂自武关道经商州犯金州(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于绍兴三年(1133)春直趋洋、汉。应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刘子羽之召,吴玠率军“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以援,与敌大战于饶风关(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北),“玠军弓弩乱发,大石摧压,如是者六昼夜,死者山积而敌不退”[2]11411,后金军用降者引路,由间道绕出关后,乘高以瞰宋师,吴玠军溃而退。撒离喝耀武扬威,侵入兴元后长驱直入至金牛镇(今陕西宁强县东北)。此时,撒离喝兵疲粮匮,前有刘子羽据三泉县(治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之西)之潭毒山死守,后有王彦自巴州(治化城,今四川巴中)封锁米仓道峡口,中有吴玠在仙人关扬言堵截其归路,撒离喝进无所据,只得由褒斜道撤退。“子羽、玠因出师掩其后,金人堕涧死者不可胜计,尽弃辎重而走,余兵不能自拔者悉降。”[3]709这次战役,由于刘子羽部署得当,吴玠作战有力,使金兵猖狂进军,却狼狈逃窜,落了个“虽入三郡,而失不偿得”[2]11411的下场。这年五月后,宣抚司分陕西之地,自秦州、凤州至洋州,由吴玠主防,吴玠随后驻凤州(治梁泉,今陕西凤县东北)、兴州,加强了汉中守御。绍兴六年(1136),作为唯一的宣抚副使,吴玠将川陕宣抚使司设在兴州,与汉中的关系更为直接,为汉中发展出力良多。绍兴九年(1139),吴玠迁四川宣抚使后不久病逝于仙人关。
除了指挥正规军抗击敌人,吴玠还在汉中发展民兵组织,招揽、训练流亡和阵亡将士子弟,充实抗金后备队伍。这支武装力量,称“兴元良家子”。史载:“兴元良家子者,绍兴四年吴玠为宣抚副使时所创也。其始,招两河、关陕流寓及阵亡兵将子弟骁勇雄健不能自存者为之,月给比强弓手,五十人为一队,帅守郭浩、杨政并以备中军使唤。”[4]409这种形式,在绍兴末年又扩大到汝、唐、蔡、邓州的“御前忠义效用”和德顺军的“御前中军敢勇”。这些民兵组织,同当时接近金人的前沿地区成、凤、兴、洋、金、兴元等州府乡村中的自发抗金武装——“义士”一样,在随后的对金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吴璘汉中事迹
相比于吴玠,吴璘的一生与汉中的关系时间更长、更为直接。吴玠终生奔波在和尚原、仙人关一线,而吴璘的军事、政治生涯与秦州、兴州紧密相连。绍兴九年(1139)吴玠逝世后,吴璘受命节制右护军,有两万精兵屯驻兴元府以及兴州、洋州,自此而后,吴璘的仕宦生涯就与兴州、兴元府联在一起。剡家湾大捷后的绍兴十二年(1142),吴璘临安朝觐,获“赐汉中田五十顷”[2]11417,这是吴氏家族在汉中经营产业的雄厚基础和新的开端。绍兴十四年(1144),析利州为东、西二路,以璘为利州西路安抚使,治兴州。十七年(1147),以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兴州。二十六年(1156),获“开府仪同三司”这个文臣的最高官级,但其实际职务仍是“领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判兴州”,以高官代行低职。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吴璘受拜四川宣抚使,部署了出兵陇右、进攻关中(兴元驻军经傥骆道、金州驻军经库谷道进)、攻打大散关(增调兴元和洋州义士打先锋)等旨在牵制东线金兵南下的战役,并收复了凤翔之战后丢失的大散关。乾道元年(1165)诣阙,拜太傅,封新安郡王,仍领宣抚使,改判兴元府。一年后又复判兴州。数月后,利州东、西路合并,又以吴璘为利州路安抚使,兼知兴元府,直至又一年后的乾道三年(1167)五月病逝于兴州。吴璘生命的最后几年,因政治原因在兴元府和兴州之间“打转”,斩不断,理还乱。吴璘逝世后,兴州出现了军民号哭失声,至于罢市的悲痛场面。
同乃兄吴玠一样,吴璘亦积极行军屯、治堰渠,以减轻百姓负担。绍兴年间在兴州,尽管大多数时间处于和议后的和平状态,但吴璘仍一方面“治军经武,常如敌至”[2]11417,一方面厉行屯田,为长久之计。当时,阶、成、西和、天水、兴、凤、洋、利、兴元等州府有许多逃移、荒闲或有主无力耕种的田土,吴璘便命令部队开垦耕种,充实军需。任职兴元府后,吴璘自知来日无多,便把主要精力从宣抚司的军务中抽了出来,遍访民间疾苦,致力于民政经济。针对主管军粮收购的官吏以大斗进、小斗出的伎俩盘剥百姓,并非法获取“羡余”的现象,吴璘颁布禁令,并让交粮百姓自己用文思院制订的标准斗量粮,以杜绝舞弊。褒城的堰渠是褒城、南郑两县人民的生命渠,但存在“累曾修葺,旋即决坏”[2]1377的现象,加之有官吏征收农户的堰渠维修竹木而不维修堰渠的弊端。于是,吴璘以宣抚司的名义调动军队,疏浚淤积,“复修褒城古堰,溉田数千顷”,使“民甚便之”[2]11420。继乃兄吴玠和王俊、杨从仪、杨政等官吏之后,再次修复了山河堰。吴璘的下属杨绛在其撰书的《褒城山河堰记》摩崖中,赞颂吴璘“笃意民事,为朝廷固不拔之基,与黔首垂无穷之福,殆非识虑浅近者所能为也”,并非全为溢美。
三、吴玠之子汉中宦途
吴玠有三子,曰拱、扶、撝,*本文吴玠、吴璘之子名讳依明庭杰《吴武安公功绩记》、王曮《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徽县《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和《宋史·吴玠传》皆谓玠有五子,误。长子拱在汉中颇有政绩,幼子撝的仕宦经历也与汉中有关。
吴拱在绍兴初官忠训郎,其父死时,以右武郎任川陕宣抚使司书写机宜文字。当时的宣抚使司设在兴州。绍兴二十九年(1159)闰六月,吴拱任利州西路驻扎御前中军都统制、阶成西和凤州兵马副都总管。后出川镇守襄阳(今属湖北)。隆兴元年(1163)初,川陕战事吃紧,有鉴于“璘平日爱重拱,拱亦每事尽言,璘无不从。……拱亦宜常在左右,出则使之统率,居则赞其谋议”[1]327-791上——327-792下,朝廷同意了总领四川财赋王之望的请求,急遣吴拱归蜀,以安远军承宣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阶文龙州经略使兼知阶州军州事辅佐吴璘指挥战事。隆兴二年(1164)十二月,因在金兵分道进攻中未及时出兵迎敌,吴拱“坐虏骑侵犯怯懦不前”[6]《职官七一》之9,受吴璘弹劾,责授郢州防御使。乾道三年(1167)吴璘死后,受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吴拱以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安远军承宣使兼知兴元府,充利州路安抚使,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
根据李心传“拱为人颇类玠,屡历行阵,亦得军士心”[4]688的记载,王之望“蜀人前此恃以为安者,以其(指吴璘)侄吴拱在此,缓急有赖”[1]327-791下的评价和在湖北“大战汉水上,敌众败走”[2]11815的战绩,吴拱并非怯懦之辈,但也许更擅长于后方社会治理。在知兴元府任内,吴拱率领民工和士卒,全面修治山河堰,于乾道七年(1171)“尽修六堰,濬大小渠六十五里,复见古迹,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三千亩有奇”[2]4186,使“昔之瘠薄,今为膏腴”[2]1377,成就了一段父子、叔侄两代三人接续治理山河堰的佳话,受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肯定和朝廷的奖谕,宋孝宗在诏书中赞扬吴拱:“发卒助修兴元府渠堰宣力最多。……率万兵而省徭役,缮六堰而固堤防;穿郑、白之渠,在今奚愧;通褒斜之漕,易彼徒劳。”[7]208-209
吴撝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因录吴玠之功,由承奉郎转承议郎。次年,升直敷文阁,添差利州西路安抚司参议官,为官兴州。其后,升右朝散郎、直敷文阁,添差四川制置司参议官。乾道中,添差任满,未知所终。
由于吴璘曾弹劾吴拱,吴玠子裔与吴璘子裔矛盾加剧,吴玠一支在蜀中更受冷落,故除拱、撝外,吴玠其他子孙在汉中无行迹可考,这也是“尽管吴玠开创了一代簪缨世家的基业,然而在他死后,其子其孙,势力却大不如吴璘一系”[8]的体现。《宋史·陆游传》载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时,曾给四川宣抚使王炎建议“以(吴)玠子拱代(吴璘子)挺”掌兵,王炎的回答是:“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显然是针对吴璘谓吴拱“虏骑侵犯怯懦不前”而言。陆游的建议,与其说是就军事才能而言,不如视为就削弱吴璘一支势力、平衡各种力量而言,故《宋史·陆游传》曰:“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2]12058
四、吴璘子孙汉中宦途
吴璘有子十二人,曰援、掖、扩、扌怱 、挺、拭、拯、扌炎 、扌丙 、扬、揆、撙,其孙知名的有旰、暐、曦、晦、晓、晛、晫、旴、旼、昭、忠嗣。吴璘子孙中多人的仕宦经历与汉中发生联系,尤以子挺孙曦为著。
吴璘第五子吴挺年轻时即“从璘为中郎将”[2]11421,生活在秦州、兴州抗金前线。吴璘曾对孝宗说:“诸子中惟挺可用”,孝宗亦曰:“挺是朕千百人中选者。”[2]11423吴挺先后任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前军同统制,节制兴州军马、利州东路总管、兴州都统、知兴州、利州西路安抚使等汉中境内的官职,一生经历都在汉中及其周边一带。吴挺有勇有谋,作战时常“自力军前”、“身冒矢石”、“领骑迎击”[2]11421-11422敌人,屡立战功;在江淮防备、军马互市、军队统驭、备边储粮等方面亦屡献良策、多有建树。同时,吴挺亦关注民政事务。在兴州时,“郡东北有二谷水,挺作二堤以捍之。绍熙二年,水暴发入城。挺既振被水者,复增筑长堤,民赖以安。”[2]11423据史料记载,绍熙二年(1191)兴州军民共有3492户、19209人遭受水灾损失[6]《瑞异三》之17,赈灾量大,但吴挺“为置场聚材瓦,贱售以纾民,业定而受其偿,贫不能者而裨之”[9]904,有效的组织军民,保证了兴州城的安全。绍熙四年(1193)五月,在吴璘死于兴州26年后,吴挺亦病逝于兴州这所抗金重镇,令军民无比哀痛。
除吴挺之外,吴璘起码还有6个儿子宦途与汉中有关。长子吴援,绍兴二十年(1150)为右承议郎、利州西路安抚司主管书写机宜文字。绍兴末,为右文殿修撰、四川制置司参议官。次子吴掖,绍兴三十一年(1161)以左武大夫、兴州驻扎御前中军统制知成州。四子吴扌怱 于隆兴中知洋州,淳熙五年以敷文阁待制为四川都大提举茶马,庆元中由知泸州罢居汉中,食祠禄。六子吴拭绍兴末官四川宣抚司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八子吴扌炎 隆兴中官右承事郎,任利州西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九子吴扌丙 在兴州参与吴曦叛乱。
吴曦是吴璘子孙中的败类。吴曦少年时随父吴挺生活在兴州,淳熙五年(1178)吴挺朝觐时将其带至临安并留在那里。嘉泰元年(1201),吴曦以兴州驻扎御前驻军都统制兼知兴州、利州西路安抚使的身份返回兴州。在他极尽奢华的船队抵达兴州伊始,首先为其祖父吴璘修建了耗资巨大的义烈庙。接着,在指挥了与金人的短暂作战后,即暗地与敌媾和,密约投降,乞求加官进爵。开禧二年(1206)十二月,吴曦在屯驻地罝口(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密受金封蜀王,出卖阶、成、西和、凤四州之地于金。随后僭位于兴州,改兴州为兴德府,并铸金印,制王袍,遣人去成都修建宫殿。但是,吴曦的美梦只做了41天,就被随军转运使安丙、兴州都统司正将李好义、监兴州合江赡军仓杨巨源杀死。随后,宋廷改兴州为沔州,其治所顺政县改为略阳县。
在吴璘的其他子孙中,子扌丙 ,孙晛、旼充当叛乱的急先锋,孙晫、晓亦参与叛乱,皆伏诛。其中,吴曦的同母弟吴晓,在吴曦僭号后,获除集英殿修撰、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他们是汉中历史的耻辱符号。
五、吴玠吴璘及其子孙相关汉中遗迹
潭毒关。潭毒关是绍兴三年(1133)刘子羽与吴玠防御金兵的地方。陆游《老学庵笔记》曰:“吴玠守蜀,如和尚原、杀金坪、仙人关、潭毒关之类,皆创为控扼之地,古人所未尝知,可谓名将矣。”[10]在这里,陆游将潭毒关的设立视为吴玠所“创”,但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撒里罕入兴元府,经略司刘子羽焚其城而遁。……子羽亦退屯三泉县。……时玠在兴州之仙人关。……子羽以潭毒山形斗拔,其上宽平有水,乃筑壁垒,凡十六日而成,其众稍集。”[1]325-821——325-825潭毒关应在此次抗金战役后设立,它的创立者为当时的兴元知府刘子羽,不过,将其视为吴玠抗金的遗迹也无不当,因为当时刘子羽、吴玠本为一体。关于潭毒山、潭毒关的具体位置,自南宋进入地理典籍即出现混乱。王象之《舆地纪胜》在《利州路·大安军·景物下》云:“潭毒山,在大安军三泉县”,在《利州路·利州·山川》下又云:“潭毒关,在州北九十里江西仙观山”,祝穆《方舆胜览》对应转录了《舆地纪胜》的相关内容,使一个地名、同一事件出现在了不同的地方。而后世的地理书、地方志、文史著述引用、采用了潭毒关在“利州北九十里之地”这个错误的说法。拙文《陆游汉中诗文的史料价值初探》[11]认可了宋文富《放翁宁强芳躅探踪》一文中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之东南嘉陵江畔的鸡冠山为古潭毒关所在地的考证。这里距宋三泉县故址约4公里,距金牛镇约30公里,其方位、地形、史传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宋史》中关于刘子羽守三泉的记载都吻合。
“褒城旧堰”。史籍中有吴玠、吴璘修治“褒城废堰”、“褒城古堰”的记载。所谓“褒城旧堰”,指在兴元府西北褒城县拦截褒水而修筑的山河堰。关于山河堰的创修,从北宋开始就将其归功于汉初的萧何或曹参,今人陈显远认为“山河堰为萧、曹二人共同创修”[12];鲁西奇等认为“山河堰当创于五代时期之后汉高祖时,而非创于西汉高祖时”[13]7,其名称源于北宋第一任兴元知府安守忠创立的山河军。到南宋时,山河堰已由北宋时的三堰发展到六堰,灌溉褒城、南郑两县农田数十万亩,成为兴元府百姓的生命之堰,故吴玠、吴璘、吴拱两代三人都有修治山河堰的壮举。《读史方舆纪要》载:“今(褒)城东南六里曰金华堰,金华上游曰高堰,下流曰舞珠堰、大小斜堰,县南五里为第三堰,皆引褒水之流,即六堰旧址矣。”[14]2678民国时,山河堰扩建为褒惠渠。20世纪70年代,在褒惠渠基础上扩建大型石门水库,山河堰堰身淹没无踪,只有周边偶尔可见分水渠之一鳞半爪。
吴王坟。今略阳县西之南坝车站后山有吴王坟,疑为吴璘之墓。墓已毁,但碑座和墓前翁仲、石羊、石马犹可寻觅。吴璘于乾道三年(1167)五月病逝于兴州,葬地史无明载。当时吴氏祖茔水洛城(今甘肃庄浪)陷于金,故就地安葬应有可能;且嘉泰年间吴曦在兴州为吴璘建庙,似乎也说明此处乃其墓地。今天水市吴砦镇(吴璘驻守地)、成县(吴璘为官地)、庄浪县(吴璘故乡)亦有吴璘墓传说。
忠烈祠。忠烈祠本系绍兴年间为纪念吴玠敕命在仙人关而建,后川陕一带多处建祠祭祀,故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吴)玠谥‘武安’,而梁、益间有庙,赐额曰‘忠烈’。”[10]据《舆地纪胜》载,宋时兴元府、大安军都有忠烈庙(祠)。今略阳县城东亦有忠烈祠遗址。按,嘉泰元年(1201)吴曦归蜀返兴州后,曾耗巨资大张旗鼓地为其祖父吴璘在兴州建庙,号“义烈”。平息吴曦之乱后,吴曦子孙大都迁徙出蜀,而由吴玠子孙“通主璘祀”[2]13814。后世略阳的忠烈祠,当为在吴璘义烈祠的基础上转为玠、璘双祀而更名。明嘉靖《略阳县志》曰:“敕赐吴玠、璘忠烈祠碑,在城东一里,祠、碑俱废”,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曰:“忠烈祠,(略阳)县东一里,祀宋吴玠、吴璘”,说明玠、璘确实共飨一祠。现在,略阳还有当年吴曦为建义烈祠“又命士卒负土筑江滨地”[15]329-794下的遗迹两处,一曰堡子山,又名走马岭,在县西10公里;一曰亮马台,在县东25公里,旧志皆有记载。
吴园。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二《春晚怀山南》(其二)诗中有“犹在吴园藉落花”句,今人钱仲联释“吴园”曰:“卷三有《次韵子长题吴太尉云山亭》诗,作于山南。亭所在疑即是吴园”[16]2129,诗题中的吴太尉即吴挺;对“云山亭”钱注曰“当在南郑”[16]238,亦即吴园在南郑。拙著《陆游汉中诗词选》将“吴园”释为吴挺在南郑“游玩的地方”[17]122。王景元《征西幕府和吴园遗址初考》[18]463-470考证,吴园遗址就是今汉中市古汉台,也“就是吴氏兄弟(指吴拱、吴挺——引者)治事的兴元府署的后花园”。看来,吴园一则在南郑,二则属吴氏活动遗址。至于是否即为府署遗址古汉台,还可再研究。因为史载陆游在汉中期间,宣抚使司占据兴元府署为办公场所,而兴元知府吴拱则在“私第治事”;*[宋]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卷一八三《利州路·兴元府·监司沿革》引《图经》:"王炎为宣抚使,治兴元,遂居府治,吴拱就私第治事。虞允文为使,始别建公宇,与府治相直,有堂曰'阅礼'"。且吴氏在兴元一带广有田产,称吴拱或吴挺的私第、私家园林为吴园的可能性更大。
碑石。汉中有多块碑石关乎吴氏家族。(一)吴玠《山河庙诗碣》。汉中市西北河东店原山河庙墙壁嵌有传为吴玠的七言诗石刻,现已淹没于石门水库。诗曰:“蚤起登车日未暾,荛烟萋草北山村。木工已就萧何堰,粮道要供诸葛屯。太白峰头通一水,武休关外忆中原。宝鸡消息天知否,去岁创残未殄痕。”诗艺平平,但生活气息浓郁。清人罗秀书《褒谷古迹辑略》识文曰:“此诗刻,相传宋南渡,和尚原战后,吴涪王感作。……然诗之语气确是涪王时事,或云阎苍舒代书。”[19](二)“吴公”摩崖。在略阳县城南灵岩寺内,为南宋刻石,碑文剥蚀甚重,只首行“开府仪同三司吴公仗全钺护”12字尚显。吴玠、吴璘曾获授开府仪同三司,吴挺曾获赠开府仪同三司,此摩崖当为颂扬吴氏抗金业绩,但所颂何人,待考。(三)杨绛《褒城山河堰记》摩崖。南宋利州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杨绛撰并书,原在汉中市西北褒水东岸石壁上,现已淹没于石门水库。碑文记乾道初吴璘主持修复山河堰的缘起、方法、工程量、效果,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有录文。(四)《杨从仪墓志》。乾道五年(1169)三月二十八日立石,高223厘米、宽106厘米、厚20厘米,袁勃撰文,李昌谔书丹,王椿篆额,王杰镌字,共3775字,现存城固县五门堰文管所。碑文记杨从仪的家世及其随吴玠、吴璘在青溪岭、凤翔、渭南、神岔、和尚原、杀金坪、回山原、川金堎抗金,于饶凤岭射虎,在知洋州任内治理堰渠等事迹,内容翔实,可补史籍之缺。(五)阎苍舒《重修山河堰记》摩崖。原在汉中市西北河东店萧曹祠内,20世纪70年代末移置汉中市古汉台。南宋乾道中城固令阎苍舒撰文,碑残甚,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有录文,正文共901字,记山河堰的历史和乾道六年至七年(1170-1171)四川宣抚使王炎和知兴元府吴拱修复山河堰的历史,与杨绛《褒城山河堰记》同工而异曲。(六)吴忠嗣墓志铭碑。1973年出土于南郑县新集公社农旺大队第二生产队,现存南郑县圣水寺文管所。碑高93厘米、宽46厘米、厚12厘米,篆额双行直题“皇宋洋州察推吴君志铭”,文祁撰并书,苏樵题盖,姜敏刻石。碑文共1234字,记时任武连令的吴璘之孙字明叔(名未知,当有“日”旁)者,在吴曦叛乱后守正不阿,拒受伪命,乱平后更名“忠嗣”以明志,嘉定十年(1217)获授洋州观察推官,客死兴元府城固之魏氏姨母住所的经历,颂扬了其好学温粹、宽厚仁爱、惜贫抚孤的品质,是研究吴氏家族史特别是吴曦叛乱始末的有益辅助史料。
[参考文献]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2.
[2]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
[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袁勃.杨从仪墓志[M]//陈显远.汉中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6]徐松.宋会要辑稿[M].中华书局(四合一本),1957.
[7]周必大.文忠集(卷一一〇)奖谕吴拱诏[M]//杨倩描.吴家将——吴玠吴璘吴挺吴曦合传.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8]杨倩描.吴玠吴璘家族考[J].河北学刊,1990(2).
[9]高文虎.世功保蜀忠德之碑[M]//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县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10]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M].毛晋.津逮秘书本.
[11]孙启祥.陆游汉中诗文的史料价值初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2]陈显远.山河堰初考[J].汉中市志通讯,1987(3).
[13]鲁西奇,林昌丈.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六)陕西五[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2.
[16]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孙启祥.陆游汉中诗词选(修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18]王景元.征西幕府和吴园遗址初考[M]//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陆游学会,编.陆游与汉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9]罗秀书.褒谷古迹辑略[M].清同治甲戌本.
[责任编辑:朱 飞]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孙启祥(1961-),男,陕西勉县人,汉中市档案馆馆长,汉中市陆游学会会长,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名誉教授,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汉中历史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3;K29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6)02-0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