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国都”的由来及宫廷建设
2016-09-16王文锋
王文锋
伪满洲国“国都”的由来及宫廷建设
王文锋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9日,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粉墨登场,就任“执政”,同时任命了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年号“大同”,定都长春,改称“新京”。从此,日本侵略者扶持“满洲国”傀儡政权,在东北进行了十三年零五个月的统治,东北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开始了亡国奴的苦难生活。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一周年之际,我们选编两篇关于伪满洲国的文章,以期读者更多地了解那段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是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上使用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最深重的一场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侵占了东北全境后,在半年内即拼凑制造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这充分反映出日本侵略者在军事进攻上采取了突然袭击、不宣而战、速战速决的方针,对如何统治东北这块侵占的土地也是蓄谋已久,计划周密。
溥仪如何被选为伪满洲国皇帝
日本人为什么如此青睐溥仪呢?日本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力图在政治上加强控制,煞费苦心地寻找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的代理人。清逊帝溥仪是合适人选,他们准备利用溥仪“借助外力”、“还政于清”的幻想,将其豢养起来,充当他们侵略中国的“遮羞布”。
“九一八”事变后,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统治这块土地,日本关东军进行了紧张的策划。最后制订出了一个《满蒙问题解决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日本侵略者极力搜罗汉奸建立一个肢解中国的傀儡政权。关于这个政权,当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本庄繁说得十分明确,那就是“表面上由中国人统治,其实际权力掌握在我方手中。”于是日本关东军开始精心导演了一出傀儡戏。
何谓“傀儡”?原指木偶戏里由人操纵、控制的木头人,也作为木偶戏即傀儡戏的简称。其隐喻受人利用,摆布,毫无自主权的人或集团。
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日本侵略者,他们的心中十分清楚,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并非真正的木偶,而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若想把他们变成甘愿受操纵、摆布的傀儡,使他们真正理会编导者的意图,并忠实地履行各自角色所应担负的责任,在进行武力征服的同时,还必须依据傀儡的标准和条件进行严格的筛选。溥仪便是建立伪满政权物色的首选对象。据当时参与策划建立伪满洲国的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我们所考虑的独立政权之首脑条件是:为三千万民众所敬仰,出身世家而有德望的人;满洲人;不会跟张作霖或蒋介石合并的人;肯跟日本人合作的人。而从这些条件来衡量,最理想的人选当然是溥仪。”
曾任伪满总务厅次长的古海忠之也说:“将隐居天津的清废帝宣统溥仪招至满洲,使之充任国家元首,其理由是:清朝的始祖发迹于满洲,溥仪从血统上是满洲人;因此溥仪在满洲土著民等多数民众中,无疑受到尊敬;溥仪同张学良政权及国民党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从溥仪过去的经历来看,可以和日本人合作。”
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丢了“天下”,深感对不起列祖列宗,“恢复祖业,还政于清”,便是其朝思暮想之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溥仪是不择手段的。尤其是听信了日本人的引诱和鼓动后,便产生了借日本势力复辟满清王朝的梦想。日本侵略者也正是抓住并利用了溥仪的这种心态,扶植其充当了头号傀儡。
长春被定为伪满洲国首都的由来
日本侵略东北是蓄谋已久的。从十九世纪晚期直至东北沦陷的几十年间,日本军人、职业间谍、外交官以及各种各样身份的人,甚至包括一些学者,都为搜集中国东北的地方情况进行种种公开或隐蔽的活动。他们从地理、历史、兵要、风俗、民情、工商、矿藏、交通、金融、文化、气象,直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细微末节,无不注意考察,为他们的军事入侵进行周密的准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比当时中国的统治者更了解东北。他们为侵占中国东北,不知进行过多少次反复探讨,拟订过多少个计划。不仅是如何发动侵略,而且设计过种种侵占后的统治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把殖民统治中心放在什么地方。
1931年冬,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有待于具体决策了。首都设在什么地方也颇有分歧。当时日本的各方提出过大连、沈阳、吉林、长春和哈尔滨等几个城市,就反映了他们内部的不同主张。虽然日本统治集团的各部门都插手了这件事,但当时最有权势的日本关东军与日本陆军省的主张还是取胜了。当时日本军方(主要是陆军)并不满足于侵占东北,还从战略上考虑以东北为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与西伯利亚的基地。
在“北进”(进攻苏联)方针指导下,“建都”大连的提议首先被否定了。担任过伪满国务院首任总务厅长官的驹井德三在1932年的一次与日本《满洲日日新闻》记者的谈话中说:“大连、旅顺的气候温和,风光秀丽,一旦在这里住下来,就会失去向北方荒凉的地区进取的愿望……”驹井的这段话,道破了日本的战略设想就是进攻苏联,所以不能把殖民统治中心放在大连。另外,旅大地区早在日俄战争以后就落入了日本手中,是日本的“关东州”,“九一八”事变前已被日本统治了二十多年,再把日本殖民地纳入伪满洲国,许多日本统治者是不甘心于这样处理的。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就从旅顺搬到了沈阳,从沈阳指挥它的侵略军向东北各地进攻,沈阳成为日军的指挥中心。当时还由担任过日军奉天特务机关长的土肥原贤二出任奉天市长,大批日本要人与投敌叛国的汉奸头面人物都聚集沈阳。
几百年来,沈阳就是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所以许多日本人也主张这个伪国家的中心设在这里。不过,日本陆军方面考虑到沈阳的交通条件虽好,城市规模也很大,还有日本人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满铁附属地,但是张学良政权遗留下来的潜在影响还很大,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过于偏南,因而没有被采纳。
哈尔滨是东北第二大城市,有中东铁路和松花江航运,交通也相当便利,并且地处北满符合日本的“北进”方针。但是,哈尔滨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就处在俄国势力范围,日本侵占东北时,中东铁路还在苏联手中(中苏共同经营,1936年方由日本在苏联手中购回管理权),哈尔滨有很多俄国人和苏联侨民(主要是中东铁路员工及其家属)。日本人对此颇怀恐惧心理,深怕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这里结合起来反对它,所以这个方案也成了不可取的。
至于吉林,是这些城市中最小的,而且偏离南北铁路干线,就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来说,都不如其他城市,所以也被排除在外。
日本关东军的最后选择还是长春。综合有关方面的条件来看,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长春地处东北中部,按照日俄两国1907年7月30日签订的《日俄协定》所附的《日俄密约》,长春介于日俄势力范围(即南北满)之间,当时已属于日本势力范围。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最为适中。
第二,交通方便,南行至大连由海路通往日本,经沈阳、安东(丹东)通往朝鲜到日本,还有经由图们到朝鲜北方港口清津、罗津,由海路通往日本。几条通路(沦陷后又增添了经由集安通往朝鲜的铁路)连接了与日本本土的海路交通。
第三,从历史上考察,因为长春地处东北中心,早在二十世纪初,清代的东三省总督就已经多次拟把总督衙门迁往长春,“以便控驭三省”。东三省总督锡良亲自到长春北门外挑选过修建衙门的地址。张作霖生前也考虑过把东北军政中心迁往长春,因内战不停,财政开支过大而搁置。
第四,沦陷以前,长春是东北中部的商业中心,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商业城市,与沈阳、哈尔滨相比,遗留与外来的政治影响都较少。
新京(长春)“满洲国”执政府
第五,日本从日俄战后的1907年开始经营长春满铁附属地,使之成为日本在东北最北端的殖民统治据点。到“九一八”事变前夕已经历了整整二十四年,各方面的经营已有相当基础。据1931年8月末统计,住在长春附属地的日本人已达一万多人,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批日侨。侵略者可以用这块地盘作为建立统治中心的依托。
第六,与此同时,日本人还想建造一座殖民地的中心城市,不但规模很大而且富丽堂皇。也考虑到与沈阳、哈尔滨历史较长的大城市相比,长春算是小城市,在长春不仅可以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而且通过建设“首都”这一举动,向国内外宣传“满洲国”这个新国家也会收到较好的政治效果。
另外,新“首都”建设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首先就是购买新城市用地的投资。当时长春城周围的地价是前几个城市中最低的。据当时的估计,每平方米只核伪币(当时与日元等值)五分一厘,即便征购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也仅需伪币五百多万元。这与沈阳、哈尔滨相比,大约只有几分之一。这笔经济账,也使日本统治集团感到满意。
从1932年3月1日起,长春被强加上了象征殖民统治与屈辱的名字——“新京”,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经历了十三年零五个月,才恢复本来的地名。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8月18日,傀儡皇帝溥仪还在通化的大栗子,在日本人的导演下举行过“退位仪式”,发表“退位诏书”,同时宣布恢复长春的原有地名。
其实这不过是最后一场傀儡戏。对于中国人来说,谁都知道:“满洲国”是个伪国家,溥仪是个傀儡皇帝,“新京”本来就是长春,也无须这样演戏式的“法律程序”。
伪满新宫廷建设
在伪满洲国成立以前的二十余年里,日本在其所占据的区域内设计并建造了大量的各类建筑。而长春同一时期的建筑无论是建造规模和设计水平,还是建造质量等诸多方面都无法同当时的大连、奉天(沈阳)相提并论。伪满洲国成立之后,长春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建筑与政治靠得十分紧密,建筑已不仅仅是代表其自身,而更要体现日本军国主义的“新国家”、“五族协和”以及“满洲的气氛”等政治上的要求。出于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和可以预见的人口增长,急需建设各种军政中心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时,实施“首都”建设,也是对内妄图“昭明民心”发挥其政治统治中心的作用,对外通过建设所谓“王道国家”的乐土,树立所谓国际影响,化解国际上对日本扶植傀儡国家的反对态度,达到争取国际“承认”的目的。
伪国都建设计划共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建设计划原定为五年,即从1932年3月至1937 年12月,实施区域为二十一点四平方公里,全部为规划新区。第二期建筑计划原定为三年,实际用了四年,即从1938年1月至1942年12月,建设区域仍以新区为主,继续完成第一期计划尚未完成的工程项目以及第二期新增建设的一些工程与市政设施。
长春伪满时期的主要建筑,大都是在第一期建设计划的五年中完成的。1941年第二期建设计划即将完成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势力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击下,节节失利,军备负担越来越沉重,巨额的军费开支,致使财源几尽枯竭,搜刮来的财物除部分挤作防空设施费用外,绝大部分投入军费,“新京”已破土和计划建造项目一律停工,甚至连“新宫廷”的建造也即刻下马,“国都”建筑活动全部停滞。
1932年3月9日,溥仪在吉长道尹公署仓促出任伪满洲国执政,二十五天后,即搬迁到负责盐务管理与运输的吉黑榷运局及盐仓所在地(今伪满皇宫所在地),匆忙之中,略加修缮后,这里就成了“执政府”,不久又改称“帝宫”。虽然溥仪得到了“皇帝”的封号,但伪皇宫仅是民间的俗称,其实在伪满时的法定名称是“帝宫”,不能叫“皇宫”。因为伪满洲国比日本矮一辈,日本可以称皇宫,它用“皇帝”前边的一个“皇”字,伪满只能用后边的“帝”字,例如日本叫“皇室”,伪满只能叫“帝室”,幸亏日本称为“天皇”,不然溥仪连这个傀儡皇帝的称号也得不到。
溥仪所居住的伪满皇宫是临时的宫廷所在地,所以在拟订伪满国都建设的规划中,宫廷用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新宫廷又是与行政中心的建设紧密相连的,所以对新宫廷用地位置的选定都曾大动笔墨,反复商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总体规划。伪满洲国新宫廷的建筑,先后提出了二十几个方案,其总体规划说明书曾多次强调新宫廷应成为国民向往的元首居城,必须保持紫禁城的威严,以招服民心,振扬国威。
由于把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政治中心,权力象征的伪满洲国新宫廷及政府行政机关位置的选定至关重要,这些机关位置决定着整个城市的布局结构。最后选定了杏花村(即今长春文化广场)为“新宫廷”的营造地。杏花村一带南北两端地势平坦,北端略高,中部略凹,由南至北恰似一条龙腹型曲线。在新宫廷的设计过程中,溥仪仅提出了“恳请一定要面南而建”的想法,这当然是出自溥仪“天子面南而治”的理念。所以,这个新宫廷的正面设计为朝南,营造用地,南北长一千二百米,东西宽四百五十米,总面积五十四万平方米,整体布局遵循了中国都城传统的设计原理,宫廷北端是伪满“皇帝”居住的内廷,中部以正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外廷。宫廷南面的开阔地带,为一大型广场,将向南伸展的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作为中轴线,中轴线上的中心花坛为松、柏、丁香树风景带,两侧则是高可钻天的杨树,形成了一千五百米长的绿色长廊,大道两侧则为伪满国务院及各部。
伪满洲国时期的长春城市规划虽然是由日本单方面策划和制定的,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尽管伪满洲国是日本一手制造的傀儡政权,但由于殖民统治需要,日本人不得不把新宫廷规划在城市中心的显要位置,采取了建筑正门绝对朝南、门前设置广场、地势高于周围以俯瞰全城的传统手法。而且新宫廷的总平面规划及伪满政府附属行政机关的布局配置,都基本上参照了中国皇城的规划布局形式。新宫廷南面中轴线上,设置南北干道,并于两侧建造重要的行政枢纽的建筑,与新宫廷遥遥相对,配置水面宽阔、绿树成荫的黄龙公园(今南湖公园)和顺天公园(今朝阳公园),用以象征“龙位长青,顺天安民”的所谓“王道”政治。
这个“新宫廷”,其设计从1932年开始,到1937年完成确定,1938年9月10日举行“宫廷营造兴工典礼”,1941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被迫停建。这个胎死腹中的伪满洲国新宫廷,仿北京故宫,采取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它包括主体建筑太和殿、寝宫、御花园、广场、前门、天安门及左右牌坊等。
伪满皇宫勤民楼,溥仪在这里办公,接见伪满官员及外国使节。
太和殿,也称正殿,今天的地质宫就是在它的地基上建造起来的四层建筑。按照日本人的设计此殿是钢筋混凝土造二层建筑(附建地下室)其正面左右各长二百二十米、高三十一米,一楼和二楼的天井高八米。建筑风格属东方格调,庄严宏大,屋顶的瓦采用的是清朝宫殿传统的金黄色琉璃瓦,外壁贴的花岗石,内部为大理石镶嵌。
1941年被迫停建时,太和殿只完成了地基和二层框架结构的浇筑以及一层地下建筑,当时遗留在地面上的只是些裸露着的参差不齐的钢筋和水泥柱块,形同林木,格外凄凉。
在地质宫的位置上,两侧将建宫内府和尚书府,其后依次是规划中的寝宫、御花园(包括万寿山和万代池两个主要部分)。万寿山为人工堆砌的假山,其土为挖万代池时所取,山上山下草木葱茏,树种繁多。万代池里曾有过荷花等植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假山下,已建成了为溥仪准备的可直通宫殿的“御用地下防空洞”,上下两层的防空洞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坚固。此地下建筑内设发电机一台,另外还设有外部电源,并且有自然排水系统、暖气系统和清洗设备,是当时最先进的配置和安装。现此防空洞现保留完好,并已作为长春市地下人防指挥中心的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今天地质宫前面的广场,在伪满时期被称之为“顺天广场”,是民众集会及遥拜皇帝的场所;再往前便是规划中的前门天安门,其设计样式与北京天安门相似;天安门广场两侧,曾规划设有牌坊,此处为封禁地,如此处建成,必定是“诸王以下官员下马”之所。
在这座没有建成的伪满新宫廷中,御花园、寝宫、太和殿、顺天广场、天安门等建筑均处在以太和殿为核心的中轴线上,其两侧设计分别有警备室、总务楼、太庙、佛堂等。宫廷四周环以宫墙和护城河,用以拱卫皇宫。
解放后,在“新宫廷”遗留的基础上建起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重檐大屋顶琉璃瓦宫殿式建筑,于1954年竣工。因此处为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故名地质宫。
按照伪满国都建设计划,“新宫廷”的南为伪满洲国的行政中心街区,此区域的布局规划,具有我国古代宫城规划的明显特征,强调中轴对称,皇城、皇宫位居中轴线上,所谓择中而居,轴线两侧布置重要的机构官署。
伪满洲国的行政中心,是由伪满国务院及所属各部构成,伪满国都建设规划要求,“中央政府机关用地及配置,应与皇宫统一安排”,故沿新宫廷轴线正南布置了南北干道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至安民广场(今新民广场)为终点,两侧布置伪满各部的办公楼。这块用地在总图上十分显要庞大,规划者通过构图上的中心,突出地强调了行政中心的正当地位。顺天大街不仅是一条理想的视线走廊,南视,俯瞰中央行政区;北眺,仰视象征皇权的金銮宝殿,而且道路中间植以宽阔的绿带,保证了街区内环境的宁静,渲染了行政中心地段的严肃气氛。
自从日本侵略者选定长春为伪满国都后,建筑和政治靠得十分紧密,在这一时期,建筑已不仅仅是代表其自身,而更要体现日本侵略者的“王道国家”、“五族协和”等政治上的要求,所以,长春现存的近现代建筑,特别是伪满时期的建筑,强烈地反映了长春半殖民地时期和殖民地时期的特定城市性质及社会形象,是历史的记录,是地方形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