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内政与外交融合发展的思想研究

2016-09-12陈水胜

决策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治国理政习近平

陈水胜

[摘 要]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继续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突出对外工作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独特作用,从时代发展趋势、目标定位、战略对接、道路选择、安全保障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持续加大内政与外交相统一、相融合的力度,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政与外交融合发展的新思想,对于新形势下协调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蕴含的巨大效应正不断显现和扩展,将进一步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性进程。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理政;大国外交;命运共同体;和平崛起

[中图分类号] K265,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8-006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一步突出对外工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持续加大内政与外交相统一、相融合的互动力度,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继续为我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更好地助力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且推动中国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正全面提升。当下,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与交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一、时代趋势上,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腾飞,大到国家整体,小到公民个人,不是越来越超脱了,而是更加紧密地“网”在了一起,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继续强调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合作共赢”的重要理念,强调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和建构路径,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这5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构建伙伴关系是主要途径,实现共同安全是重要保障,坚持合作共赢是基本原则,促进文明交流是牢固纽带,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2]。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在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又是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了新的理论境界,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描绘了新的美好蓝图。可以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继续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必由之路。

二、目标定位上,强调“中国梦”的共通性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明确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理念。他深有感触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他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 35-36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将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位一体 [3] 39。可以说,“中国梦”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向国内民众深入阐述“中国梦”意义与内涵的同时,习近平还积极向国际社会解释“中国梦”同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的美好梦想是息息相通的。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向各国朋友强调:“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同东盟各国寻求国家发展振兴、人民富裕幸福的追求和梦想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近代以来又都在时代变迁中经历过曲折,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我们双方的追求”“团结协作、发展振兴是拉美人民薪火相传的梦想。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马欣达愿景展现了斯里兰卡的强国富民梦,同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通”等等 [4]。

中国梦的共通性表明:一方面,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利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依靠合理正当的方式,来实现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对此,各国都应该相互理解,不能犯“红眼病”,更不能想方设法加以阻拦和破坏;另一方面,既然大家的理想目标从本质上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也应该携手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圆梦。

三、道路选择上,强调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有重要影响的世界性大国,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据统计,1979年至201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而世界同期年均增速只有2.8%。经济总量也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 [5]。实践证明,中国同其他新兴大国一道,打破了后起大国崛起势必掠夺、侵略、争霸的历史定律,开创了全球化时代依靠勤劳智慧、合作共赢,实现振兴的全新道路,即和平发展道路 [6]。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历史、实践、制度与时代等5个维度进一步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必然性、主观坚定性和现实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他表示:“中国历史上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犯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强调:“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为此,他向国际社会坚定地表态说:“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3] 247-273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3] 249中国的发展奇迹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和平发展道路是当今时代唯一的光明之路,也是各国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唯一的希望之路。开创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

四、战略布局上,强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对接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要进一步搞好开放发展,面临的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遇到的风险挑战更甚。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依然复苏乏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任重道远。尽管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实力转换为国际制度性权利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同时,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但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 [7]。

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特点与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8] 16他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实现途径,提出以“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为引领,全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以此开创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该倡议提出后,不仅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合作红利,日益成为新时期中外合作的骨干支撑和重要标杆。据悉,截至目前,中国已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同20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同“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共同建设了46个境外合作区,中国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4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6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5%,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一带一路”参与国对华投资额超过82亿美元、同比增长25% [9]。

五、环境保障上,强调坚持总体安全观

安全是国家生存之本,也是社会发展之基。没有“安全”这根“定海神针”,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人早就告诫我们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全球化时代,安全的内涵与外延较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保障安全的困难与挑战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艰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3] 200

面对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安全意识,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决心加快引领中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他表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3] 200-201

从其基本内涵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多层次、全方位、标本兼治的国家安全指导思想,深刻揭示了当下安全的丰富内涵与复杂联系。正是基于这种战略认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方面全面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专门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改革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在安全领域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积极倡导共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主张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止战维和方面的核心作用,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性行动双轨并举,化干戈为玉帛,以积极推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齐头并进,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防战争祸患于未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一句话,安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各国真诚合作,谋求共同安全,才可能为自己赢得真正的安全、持久的安全。

六、价值取向上,强调树立正确义利观

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君子义以为上”“舍生而取义”等传统理念更是代代相传,深入人心,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行的重要准则之一。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发展对外关系时,我们积极秉承“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继承以义为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向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赞誉和充分信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积极秉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了外交工作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并积极践行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闪光点之一。习近平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10]他强调:“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11]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实践义利观的过程中,我们非但自己不“搭便车”,反而欢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快车”,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演讲时强调指出:“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我多次讲,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中国人讲求言必信、行必果。中国说到的话、承诺的事,一定会做到、一定会兑现。”[12]

总之,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不可能在“闭关锁国”中赢得发展,一个民族也很难在“孤芳自赏”中实现振兴。同时,任何国家和民族更不可能重走殖民主义的老路,通过踩着别人往上爬,依靠侵略、扩张和掠夺来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反之,国与国之间的发展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深谙此理,因而才极力主张各国应该平等互利,进而实现合作共赢。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深知,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愿意以自己的发展为国际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8] 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创新和提升了我国关于内政与外交融合发展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协调推进内政与外交,使其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乃至整个国际格局演变都将发生新的、更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EB/OL].外交部,2015-09-28.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t_6749

79/ywzt_675099/2015nzt/xpjdmgj

xgsfw_684149/zxxx_684151/t1301

660.shtml.

[2]王 毅.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6-05-3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4]求是理论网.习近平谈“中国梦”论述摘编[EB/OL].新华网,2014-11-15.http://news.xinhua-

net.com/politics/2014-11/15/c_12

7214244_7.htm.

[5]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N].人民日报,2013-11-06.

[6]裘援平.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公共外交[J].国际问题研究,2010,(6).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EB/OL].外交部,2016-

06-22.http://www.fmprc.gov.cn/we

b/ziliao_674904/zt_674979/dnzt_6

74981/xzxzt/xddcfyslsh_686824/zx

xx_686826/t1374569.shtml.

[10]王 毅.坚持正确义利观 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外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9-10.

[11]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EB/OL].新华网,2014-07-0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7/04/c_1111468087.htm.

[12]习近平.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8-23.

[责任编辑:肖偲偲]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治国理政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标题党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