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民生观解读

2016-09-12李利林李斌成

决策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习近平

李利林 李斌成

[摘 要] 习近平民生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对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的扬弃与超越。习近平民生观主要体现在“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上,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对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改善为主要方向,通过对法律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以保障民生。习近平民生观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改善民生问题的殷切期望,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关键词] 习近平;民生观;公平正义;改善民生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8-0069-10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关系我国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为我国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民生观的理论渊源

从理论渊源来看,习近平民生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对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的扬弃与超越。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正如习近平所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民生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就在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必将回报并促进人的自身发展。由此可见,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推动人类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重视并解决民生问题。可以说,民生问题是关系国泰民安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来贯彻执行。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习近平多次表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向,既不能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用实用主义的短视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我们当下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走一条适合现阶段国情的中国化道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都是正确的。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我们党都要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我国社会现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认识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2]。从这个角度说,习近平民生观是对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有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时至如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毛泽东曾多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 103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等文章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民生思想,并通过“土地革命”等具体措施将民生思想予以落实。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等文章中进一步阐发了我们党的民生思想,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则是最终目的。”[3] 1078 这些论述正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最集中体现。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仍将民生问题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考虑。他通过对我国及其他国家(如东欧)的经验总结,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中国在建设过程中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和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因此,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他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4] 116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检验工作的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邓小平再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 372。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政党尤其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大党,政策是具有连续性的,正因为如此,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民生问题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可以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民生思想为习总书记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连续五千年文化未中断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民生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习近平近年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历数传统经典来诠释民生问题,如引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以此告诫党员干部多关心人民疾苦,多关注困难群众。又如“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以此告诫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廉洁奉公、为民服务。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核心表现为“以民为本”,典型论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并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管子》)”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孟子是最重民众地位的思想家,他提出了著名的“人心向背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因而孟子十分重视民生,认为“民之所欲,人必从之”,要“保民而王”就必须推行“仁政”等等。老子作为道家鼻祖也极力主张安民利民,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正因为以民为本这一观念的巨大影响,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民生问题,如汉武帝刘彻认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史记》);周世宗柴荣曾说“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对此司马光评价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资治通鉴》);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他认为治理天下必须关注百姓疾苦,必须顺乎民心,因为“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以覆舟,亦可以载舟。”(《资治通鉴》)与封建帝王相比,当今时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再说,中国共产党人打天下,须臾未离开广大民众的支持,且在中国共产党人漫漫长路的革命过程中,时刻未忘革命的目的,为的是让广大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这一宏伟目标出发,习近平的民生观既是对传统中国民生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它的扬弃和超越。因为习近平民生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兑现的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广大民众的庄严承诺。

二、习近平民生观的实施方针

民生问题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重大问题,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特别关心这个问题,他不止一次地描绘了民生梦的具体内容,反复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政府职责、基本原则、路径方法。其实施方针主要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代表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策略和主张,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5]。

(一)守住底线促公平

十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提出的“守住底线”正蕴含着这个意思,即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尤其是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而且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你让他去讲道德礼仪,那肯定是很困难的。守住底线是基本要求,只有守住了底线才能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民生问题一方面是解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已经达到了温饱水平,正奔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光明目标。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地区、行业、年龄等差异,导致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增大,譬如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地区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的人们收入也不尽相同(城乡差距尤其明显)。这些差距的产生会阻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来守住“底线”,这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底线,更是保证社会公平的底线。

守住底线促公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社会政策及执行上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方针,要在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落实国家提供的基本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对老弱病残、低收入者等进行专门扶持和救助,让他们过上较好的生活。一方面,对于所有的人都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目前我国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贫困人口需要得到救济,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在保证人们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要向“弱势群体”以最大限度的倾斜,尤其在目前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分配原则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诸多弱势群体,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天然地处于弱势地位(因身体、精神、家庭等各种原因导致贫困),这就使得他们无法在工作、教育、医疗等方面获得基本保障,这就需要政府进行二次分配予以解决,需要相关政策的调节,尤其是对极度弱势人群给予最大的政策援助,这是守住底线、体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按照习近平的民生策略,出于底线坚守的需要,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多做雪中送碳、帮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要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解决老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也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同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那些劳民伤财、脱离群众、吃力不讨好的“面子工程”。《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的当代启示是:在社会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放在第一位的是社会公平问题,即不仅要担心“寡”和“贫”,而且要更关注“不均”和“不安”。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说,在较短时期内我们不可能达到所有人“共同富裕”的水平(毕竟我们还在朝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但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是,守住底线、保证公平并尽可能地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可以说,习近平提出的“守住底线”原则,不仅是当前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而且为解决我国民生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突出重点顺民心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用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话说,这就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和实际困难,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帮。

首先,要抓好就业这个民生根本。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竞争压力大、就业困难等问题,且每年新增就业人口高达1000多万,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好,对人民大众的生存发展就会造成很大困难。客观而言,就业压力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影响,近年来我国就业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世界性经济危机持续,致使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和金融、房地产、大宗能源、原材料行业,外需和内需大幅减少,导致就业需求不断萎缩。二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受此影响,内地一些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出现岗位流失,加上民营金融、房地产等部门裁员不断,迫使在经济下行期间失业人员很难找到新的工作岗位。三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普遍恶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的萎缩,一些海外劳动力纷纷回国,更加重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多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严峻,难以在短期内改观。据统计,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上此前未就业的大学生,庞大的青年就业群体对社会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保证民生的重点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好就业问题。为此,应广开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就业、以发展促就业、以政策保就业。

其次,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有接受教育的公平权利。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就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实质没变,甚至大有变本加利之势;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目标被扭曲;这种教育状态下学校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等等。我们常说“治贫先治愚”,对于老少边穷地区来说,提高当地文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育上去了,人们有文化、有技术,才能脱贫致富。为此,要不断让老百姓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实惠,尤其是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再次,要完善住房和供应体系建设。住房是社会供应体系中的一个根本要素,对民生问题有着特殊意义,因为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居者有其屋”的深厚情结,尤其是在逐步失去耕地所有权意识的当代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系统的住房体制,但是不能否认,目前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老百姓“住房难”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探索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特征的住房模式,尤其是妥善解决好“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之一。

最后,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要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必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社会救助,提高社会福利,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需求。同时要特别关注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也关系我国的国际声誉,比如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曝光的“毒奶粉”“地沟油”“假药品”等事件就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治乱需用重典,2015年4月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在2009年基础上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力度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整治,真正将习近平多次强调的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落到实处。

(三)完善制度护民权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之中,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是保护民权的制度依靠。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民生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建设好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谈得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具体说,一方面应加强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统筹以及个人账户制度,加大力度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对于城乡(尤其是农村)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更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让所有人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对于延迟退休等敏感问题,不但要通过渐进式延迟的办法予以逐步实现,而且要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基础作用。对于特殊群体,要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等。要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和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加强社会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社会治理是维护民权、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途径,社会治理在新时期遇到新问题时要不断加以适时调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全球联系日趋紧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国家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更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习近平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7]加强社会治理,首先要充分发挥社会自治规则的作用,充分引导社会舆论、风俗习惯中的正能量宣传和建设,多采用对抗性的方法,以达到多元共赢的良好效果;其次,要将治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将治理与服务结合起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再次,要为良好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驾护航,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要涤清扬浊,营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在完善基本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治理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鼓励包括公民个人、社会组织、舆论媒体、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共同营造维护民权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引导舆论保稳定

舆论导向关乎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促进社会稳定、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对于当前社会建设来说,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导向正确才能使我们所关注的事业及其执行名正言顺,才能让民众的行为合乎规矩。当前社会上除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以外,还存在着多种其他文化(包括外来文化),各种价值观念的交锋也空前激烈。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励全国人民共同为改善民生团结奋进。

引导舆论保稳定的前提是做好正面新闻宣传。一方面我们要信心百倍地向前迈进,另一方面还要谨慎小心地防范风险。虽然我国经济仍保持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但是,人们对一些现状(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的不满意度仍然较高。即便是对于一些客观事实,在报道上也要讲究策略,不能失之公允,甚至夸大其词,导致不满情绪的放大和加剧。如2010年3月23 日红网刊发的《南平杀人狂魔背后错谬的人生轨迹》,同年3月25日青岛新闻网以《歹徒匕首捅入小学生胸口搅动数下》为题,渲染杀人手段的残忍等。还有的新闻网站为了增加访问量,大量报道腐化堕落、黄色暴力等事件,而对于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报道却非常缺乏。这些都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民生问题不仅关涉物质文明发展,更关涉精神文化发展,因此舆论的导向必须要正确。在当前网络时代,更要加大监管力度。针对网络不良、虚假信息泛滥的情况,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明确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对于网络上盛行的各种“水军”骂人事件来说,《解释》也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这些措施都起到了良好效果。

从民生角度来说,引导舆论保稳定的重点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我们既要保障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需求,又要引导人民群众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过程中持有合理期望;既要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又要发挥人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民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正确理念,从而把自身奋斗与政府主导合理结合起来。在舆论导向上既要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目前贫富差距的暂时性,还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改善民生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要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生观,形成一种良好的民生心态。在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合理预期的同时,还要避免某些领导干部以改善民生为幌子,通过搞不切实际的承诺和政绩来博取选票的机会主义行为。总之,我们要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把思路举措讲清,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解决民生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习近平民生观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民生观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强烈的现实价值。其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完美诠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民生内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新时期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次之中,特别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8]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心系民生的情怀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梦的具体指向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将民生改善上升到顶层设计并加以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民生改善是国家富强之本,人民幸福是民族振兴之基。可以说,中国梦的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为归宿,这是习习近平民生观的完美体现。

二是全面回应了全国人民关于民生问题的期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执政之基。民生问题关乎全局,全国人民对于民生改善有着极大期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出现。对于这些矛盾的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有着殷切期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实施方针,不仅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对人民期待的极好回应,鲜明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方略,而且为我国的民生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可以说,习近平的民生观合民心、顺民意,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

三是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生改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之基,也是社会和谐稳定之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2013年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在不同场合,习近平不论是引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名言,还是引用传统中国民生观的格言警句,都始终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陷入低潮,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围堵和制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成了凝结民心、扩大国际影响的大事。将改善民生问题鲜明凸显出来,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国在民生问题上给予民众极大实惠的愿望和现实成果。可以说,习近平的民生观不仅反映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紧密关系,而且鲜明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

总而言之,习近平民生观不仅增强了社会主义事业对全国人民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而且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觉性和民族自强意识;不仅完美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而且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Z].新华网, 2013-

12-04.

[2]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Z].新华网, 2015-06-1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Z].中国网, 2016-02-26.

[6]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Z].新华网,2012-11-15.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8]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Z].新华网,2013-03-17.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人民网,2014-07-10.

[责任编辑:彭 亮]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习近平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道德愤怒
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的价值基础
蒋德海:以公平正义促进公民的政治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