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9-11沈川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疾病

沈川林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川林

目的 探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6例冠心病PCI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采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8±0.4)次/周比(5.6±0.7)次/周]、心绞痛疼痛评分[(3.0±0.9)分比(4.5±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8±0.8)min比(5.6±0.8)min](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112.85±12.48)分、自护责任感(29.12±4.98)分、自护技能(40.22±3.89)分、健康知识水平(46.25±5.98)分及自护能力总评分(112.85±12.4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63±10.02)分、(22.36±4.52)分、(19.24±6.32)分、(29.25±4.02)分、(37.25±4.05)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60.12±4.36)分、躯体受限程度(68.02±3.98)分、心绞痛发作程度(61.28±5.12)分、疾病认知程度(67.89±4.36)分、治疗满意度(65.38±5.23)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12±4.36)分、(68.02±3.98)分、(61.28±5.12)分、(67.89±4.36)分、(65.38±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介入;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心肌血供,改善患者心肌功能[1,2]。但临床上由于大部分患者对PCI治疗缺乏了解,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差,进而影响介入治疗效果[3]。研究表明[4],术后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变患者健康观念,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是医院健康教育的网络健康管理,是将医院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外的一种重要护理方法[5,6]。本研究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对冠心病PCI患者实施网络健康管理模式,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行急诊PCI;②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F)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③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全身性疾病感染、心源性休克、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降低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性 24 例,女性 19 例,年龄 48~78(63.5±3.7)岁;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高脂血症10例;梗死部位:前壁ST段抬高28例、非ST段抬高15例。观察组:男性 22 例,女性 21 例,年龄 45~78(59.6±3.8)岁;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梗死部位:前壁ST段抬高26例、非ST段抬高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梗死部位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送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扩冠、降压、调脂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术前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并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术后密切留意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将并发症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络健康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⑴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由课题组成员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服务语言、付费方式及联系方式。⑵组建网络健康管理团队:由1名副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共同组成网络健康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参考心内科专家及相关文献共同编制PCI术后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干预。⑶护理内容:①向患者传授冠心病相关知识,包括冠心病发生危险因素、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②向患者讲解PCI术后相关知识,如术后相关并发症、不适反应及随访内容。③向患者讲解PCI术口服药物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如口服药物种类、服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及服药的意义等。④向患者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术后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⑤向患者讲解冠心病急救知识,如心绞痛识别方法、急救情况。⑥按照网络健康管理计划,由课题组成员根据不同分工对患者实施一对一的电话随访。每月1次,每2周对患者实施一次短信指导。⑦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发放PCI术健康手册,每日让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阅读与PCI术后护理相关的内容,指导患者出院后经常浏览与PCI术后护理相关的网页,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知识。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出院前1天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疼痛程度。心绞痛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表进行评分,总分为 0(无)~10分(剧痛),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越明显。②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该问卷是在Orenm自护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的,量表共包含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等4个维度共43个条目,总分为172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好。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干预后发放量表填写。③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6]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技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共包含5个维度(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共19个条目,每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越好。

1.4 评价方法 于入院当天、出院前1天向两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各发放问卷86份,均有效回收8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成功行急诊PCI的比例为93.02%(40/43),对照组成功行急诊PCI比例为81.39%(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63±1.2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8.52±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对比(±s)

?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自护能力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自护能力对比(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P<0.05

?

3 讨论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指出,通过调整个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知识,提高患者自我调控能力[7]。由于年龄、学历及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偏低,在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其难以完全记住宣教内容,导致患者居家护理时较困难,增加护理难度[8]。相关研究指出[9],院外对患者加强随访,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者康复。网络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种住院期间对患者拟订出院计划,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跟进,并以随访内容作为循证基础,跟进患者个性需求提供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姚翼青等[10]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网络健康管理,结果显示,患者出院后1个月各方面依从性显著提高。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P<0.05

?

本研究对冠心病PCI患者实施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护理计划,以克服既往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让患者能根据自身情况,充分了解及掌握疾病知识,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参与日常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心理适应性并了解疾病知识,提高术后康复积极性及主动性,以促进康复[11,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提示网络健康管理有助于患者建立有效的术后康复系统。另外,临床教育路径能增加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并为患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12]。其可能原因是,健康教育路径为护理标准化方法,是根据疾病设计的护理及医疗方案,能有效规范常规性护理操作,使护理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从而保证医疗护理措施获得最佳的效果[13]。此外,网络健康管理使护士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进而将护理差错率降至最低[14]。

综上所述,网络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肖庆华.冠心病介入治疗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827-828.

[2]肖翔燕,袁桂菊,李海菊,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5:147-148.

[3]孔淑贞,蒋文慧,李小妹,等.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

[4]丁美华,侯进,沙莎,等.居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9-21.

[5]杨秀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15-717.

[6]温切木·沙迪克,姚虹,姚翼青,等.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14,29:84-86.

[7]官计,赵庆华,龙霖,等.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护理研究,2013,27:3446-3448.

[8]董凌玲,戴莉.疾病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1-42.

[9]何志宏,韩琤琤,高凤娟,等.社区团队式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194.

[10]姚翼青,姚虹,李燕,等.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934-937.

[11]张玲玲,宗立庚,高霞,等.医院与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925-927.

[12]邓世昌,张春梅,香利强,等.社区中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5,12:213-214,216.

[13]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8-69.

[14]邬青,薛小玲,赵鑫,等.冠心病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31-1933.

Effect of network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n self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SHEN Chuan-l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Yib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Yibin 644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etwork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n self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I).Methods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CI in Sichuan Yibin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ardi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3)and control group(n=43)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The control group was

with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with network health management mode.The difference of self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levels of angina frequency(2.8±0.4)times/week,angina pain scores(3.0±0.9)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5.6±0.7)times/week,(4.5±1.4)min(P<0.05) after intervention,angina duration(2.8±0.8)min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5.6±0.8)min(P<0.05).The levels of self-concept(112.85±12.48)points,self-care responsibility(29.12±4.98)points,self-care skills(40.22±3.89)points,health knowledge(46.25±5.98)points and self-care ability total score(112.85±12.48)points significantl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98.63±10.02)points,(22.36±4.52)points,(19.24±6.32)points,(29.25±4.02)points,(37.25±4.05)points(P<0.05).The Angina stability(60.12±4.36)points,limited physical extent(68.02±3.98)points,the degree of angina pectoris(61.28±5.12)points,awareness of the disease(67.89±4.36)points,treatment satisfaction (65.38±5.23)points and other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60.12±4.36)points,(68.02±3.98)points,(61.28±5.12)points,(67.89±4.36)points,(65.38±5.23)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network health management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improve patient self-management ability,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Network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intervention;Self management behavior;Quality of life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10.3969/j.issn.1672-5301.2016.08.007

R541.4

A

1672-5301(2016)08-0699-04

2015-09-22)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