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6-09-10彭闪菲陈燕芬
彭闪菲 陈燕芬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1月~3岁小儿高热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儿科住院部的1月~3岁高热患儿应用中药熏洗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并与温水沐浴进行对比。结果中药熏洗对小儿发热的降温效果优于温水沐浴,观察组有效率为91.62%,对照组有效率为7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对小儿高热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药熏洗;小儿高热;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91-02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多发病,其特点为起病迅速,变化快,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及发热性疾病。患儿体温过高可导致其机体调节功能絮乱,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发热使大脑皮质的调节功能失常容易发生体液不足、惊厥、昏迷等等,因而防止器官损害的首要护理措施在于退热处理。而本次研究,借助中药熏洗来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旨在评价其临床护理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8日—2016年4月16日佛山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的发热患儿657例,采用抛币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中,男168例,女166例,年龄0.1~2.9岁,平均(1.4±1.3)岁;对照组中,男162例,女161例,年龄0.1~3.0岁,平均(1.5±1.3)岁;诊断:急性咽炎28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72例,口腔炎58例,支气管炎106例,手足口病18例,腹泻病23例;全部病例体温均为39℃~39.9℃;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温、病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标准排除有心肺肾功能异常、高热惊厥急性发作期、皮肤有破损、有皮肤疾病等患儿。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将60 g药粉(霍香15 g,倒扣草20 g,紫苏叶15、干姜10 g)加入适量100℃清水中浸泡10 min,将水温调至38~42℃,用桶盛装药液,将高热的患儿浸泡在药液中,药液高度至肩部,浸泡时间15~25 min,全身擦浴按摩,注意擦浴力度,达到解表散热的功效[1],沐浴完毕用大毛巾包裹患儿身体,擦干,穿衣,然后复查0.5 h、1 h、2 h的体温。
1.3.2对照组方法同治疗组,但只用温水,不用中药。
1.4观察指标监测的0.5 h、1 h、2 h体温及患儿住院天数。
1.5疗效标准 有效:沐浴后体温在0.5 h~1 h内体温降至37.5℃以下,住院天数缩短;无效:超过2 h未退热,住院天数无缩短。
1.6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2组有效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2组情况进行比较,中药熏洗对于1月~3岁小儿高热的降温效果确切,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1及表2。
3讨论
3.1中药熏洗对1月~3岁高热的患儿疗效显著,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 g/100mL,适宜的药液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25 min[2]。中药熏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外治方法,它不仅对小儿发热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而且操作简便、临床安全。此中药沐浴利用了温水的热力、中药本身的功效,疏通患儿全身的微循环,利用热力开放毛孔,起到发汗继而退热的功效,且散寒解表、经络得到疏通等作用,它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高热,而温水浴只能短暂的减轻小儿发热。临床上常用的外用中药沐浴洗剂,具有小儿抗拒的异味,影响了小儿对中药沐浴的依从性,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中药基本无异味,小儿的依从性好,达到了《理瀹骈文》里提到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耳。”中的思想,小儿中药沐浴同时能起到外药内治之功效[3]。
3.2该中药的主要成分由藿香,倒扣草,紫苏叶,干姜等组成。紫苏叶,具有解表散热、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呕恶等症[4];藿香辛温,理气和中[5];倒扣草性凉,味甘淡,有解表清热,利湿活血的功效[6];姜具止呕、强心、抗炎等作用[7]。中药熏蒸组患儿采用的中药均打磨成粉剂,并打包成60 g/包,方便住院患儿在病房使用。
相对温水沐浴,中药熏洗对1月~3岁的患儿高热退热效果显著。本研究采用的中药性质温和,适用于小儿,且可操作性强,中药熏洗的应用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样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故选择中药熏洗具有临床护理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明远,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3):104-106.
[2]单海军,侯江红,董志巧,等.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操作规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1-12.
[3]范慧娟,马钦丽.按摩加中药饮护理高热患儿50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34-336.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18.
[5]韩亚鹏,姚青华.左氧氟沙星联合藿香正气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04:87.
[6]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5.
[7]韩燕全,洪燕,姜蕾,等.姜的炮制、质控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杂志,2011,13(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