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

2016-09-10龙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龙渊

摘要:目的观察以自拟轻宣润燥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 105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轻宣润燥饮治疗,对照组予复方岩白菜素片合头孢拉定治疗。结果治疗组53例中,治愈35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52 例中,治愈12例,好转2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5%。2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宣润燥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关键词:喉源性咳嗽;轻宣润燥饮;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35-02

喉源性咳嗽[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名由著名中医专家干祖望教授于1985年首先提出,其主要表现为咽痒如蚁行,以干咳为主,痒则咳,咽喉干涩不适或有异物感而出现频繁清嗓动作,多为阵发性,甚至呈痉挛性咳嗽,少痰或痰粘稠难咳,咳出则爽,少数患者可有声音嘶哑,音色变粗。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多数学者认为与环境变化及空气污染相关。病程往往较长,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虽属平常多发,但治疗却实属不易。

本病属于中医学“慢喉痹”“风热喉痹”等范畴。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变应性喉炎”[3]或“慢性过敏性咽炎”[4]。多数患者既往多有慢性咽炎病史。咽部检查可见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肺部 X 线检查多无异常,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常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治疗,仍以抗生素为主,疗效并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而用中医药治疗此病收效明显,且副反应少,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 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以轻宣润燥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53例,取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3-68(43.16±7.32)岁;病程病程最长180 d,最短20 d,平均45 d。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1-69(41.26± 6.53)岁;病程最长170 d,最短25 d,平均40 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慢性喉痹的标准。

1.3纳入标准(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唯见咳嗽不愈或较前加重;(2)其咳嗽特点是喉头作痒,旋即咳嗽,咳而无痰或少痰,有时大声讲话或异味刺激喉痒咳嗽发作;(3)咽部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4)血常规及胸部X 线检查无异常,偶见肺纹理增多或增粗。

1.4排除标准血常规异常患者、X线检查提示肺炎或其他异常患者、活动性肺结核、咳嗽变异型哮喘、肺部占位性病变、药物性咳嗽等疾病。

1.5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以自拟轻宣润燥饮(桑叶10 g,杏仁10 g,薄荷 6 g,钩藤6 g,僵蚕10 g,桔梗6 g,甘草6 g,蝉蜕 6 g,芦苇根15 g,川贝母10 g,连翘10 g)治疗。加减:流涕喷嚏者加荆芥、防风;咽痒甚者加五味子;痰多者加冬瓜仁、天竺黄、痰黄黏稠者加瓜蒌皮、黄芩;咽干阴伤者和麦冬、玄参。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 min,武火煎煮5~10 min,再用文火煎10 min,煎汁300 mL,早晚各1次,每天服用1剂,少量多服,7 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虾蟹。

1.5.2对照组药物组成:复方岩白菜素片(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1片/次,3次/d。头孢拉定(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 g/次,4次/d,7 d为 1 疗程。

1.5.3疗程2组均治疗1~2个疗程,统计疗效。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检验。

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慢喉痹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全部消失;好转: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减轻,咽部受刺激后咳嗽偶发,继续用原方治疗可获效;无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无明显改善。

2治疗结果

2组治疗结果及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2组病人于用药疗程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表12组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33513594.34*对照组521227137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喉源性咳嗽是干祖望教授首先提出的病名,属中医“咳嗽”“风热喉痹”范畴,其主要证候为: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时咳呛持续不断,干教授认为“干生燥,燥生风,火生痒,痒则酿成本病。”故致咳的病位主要在咽喉部,其病机乃风、火、燥等外邪侵袭,首及咽喉,损伤津液,咽喉为肺腑之要冲,气息出入之门,与肺生理、病理上都息息相关。咽喉病变会循经入肺,凝阻气道,气机不畅致使肺失宣降;或服寒凉收涩之药,邪滞肺脏,肺失清肃;或肺肾阴虚,津液亏损,喉咙失于濡养[6~7]成为喉源性咳嗽。

西医无对应病名,多诊为变异性咳嗽,对时间大于2周者,又多诊为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或止咳效果欠佳,或易于复发。中医治疗本病,针对风、燥、痰等邪气的同时还顾及患者的体质因素,治疗效果较佳。

笔者以自拟轻宣润燥饮为主治疗该病疗效甚佳。本方由宣肺止咳润燥之品组成,方中桑叶散风宣肺润燥止咳;杏仁主咳逆上气,二者相配一宣一降为止咳平喘要药之搭配,二者亦为宣肺润燥之“桑杏汤”的主药,杏仁中的苦杏仁或有一定的中枢镇咳作用。钩藤、薄荷二者祛风清热、利咽解毒,施今墨用之治疗咽痒咳嗽疗效甚好[8]。桔梗升提宣肺,可调节肺气升降而使全身气机归于正常,为刺激性祛痰药,能刺激支气管分泌增加,稀释痰液,易于排痰,与甘草合用寓《伤寒论》桔梗汤之意。僵蚕咸辛平,袪风化痰散结;蝉蜕甘寒,疏风散热,止痒解痉,僵蚕、蝉蜕为升降散中一对主药,二者气味俱薄,性浮而升,有拔邪外出之效,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治杂气温疫15方中方方皆用之,现代研究示两者还有抗病毒、抗过敏作用。苇茎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的作用。川贝母苦甘微寒,润肺止咳。连翘清热、宣肺、散结。甘草解毒,健脾化痰,调和药性,现代药学证实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及对呼吸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成分口服能覆盖咽部发炎的黏膜、缓和炎症对它的刺激,达到镇咳作用,能促进咽喉和支气管黏膜的分泌,使痰液易于咯出,呈现祛痰作用,故咳嗽必用。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痒、疏风散邪、止咳润燥之效,故治疗喉源性咳嗽效果较好。纵观本方,药性平和,不寒不热,能疏风化痰,散结利咽,润燥生津,切中病机。

喉源性咳嗽本病初起,多为外感风寒等邪气为主,久咳伤及脏腑,津液耗伤,虚火灼喉,治疗应以轻宣润燥为主。此外本病具有过敏变应的因素,故适当加入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以助药力。同时,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对于治疗和减少喉源性咳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该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科学实验研究少,在治疗方面,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强调从整体观进行论治,充分发挥中药治疗优势。

参考文献:

[1]干祖望.中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5:138.

[2]韦子章.变态反应是喉源性咳嗽的重要病因[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6,5(1):6.

[3]王 璟,陈小宁.陈小宁教授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J].四川中医,2012,30(2):4.

[4]韩德民.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85.

[5]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6]李艳青,张重华,臧朝平,等.张重华教授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5):391-392.

[7]黄卓燕,张勉,高阳,刘景.中西医结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喉源性咳嗽180例[J].河南中医,2009,29(8):794-795.

[8]吕景山.施今墨对药[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11.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