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应对
2016-09-10李建锋
摘 要:由于矿产勘查项目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风险因素也比较复杂。文章从系统性和非系统性角度对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包括勘查项目层面的风险和企业层面的风险。针对矿产勘查投资项目不同方面的风险应该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根据我国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可以采取风险转嫁、风险显化、风险量化、风险共担、风险降低等手段。
关键词:矿产勘查投资项目 风险 分析 应对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2-024-02
一、前言
矿产勘查投资项目是指投资于勘查阶段的项目。根据我国《地球科学大辞典》(2005年版)对勘查的定义,勘查是指分析矿床并查明其中矿体的分布、矿产的种类、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技术经济评价以及应用前景,满足国家建设或矿山企业的全部地质勘查工作。我国在1999年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中,将勘查阶段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勘查由于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其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认识、分析、防范和控制风险是投资勘查项目的重要运营策略和经营理念,事关投资项目的运营与发展,事关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与投资收益。风险是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一种变动{1},通常指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收益通常呈正比,风险越大意味着可能获得的投资收益也越大。
二、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影响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很多,有来自矿床形成本身的地质条件因素,有来自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认识水平与能力因素,也有来自政府和市场方面的因素。本文从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矿产勘查投资项目风险进行提炼。
1.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影响所有项目的风险,比如国家政权的变动、政策环境的变化、战争、经济波动、通货膨胀等,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等。
政策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影响,国家会根据在不同时期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制定不同的政策,进而调整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会使市场经济参与方在经济利益分配上会产生矛盾,从而产生政策风险。就矿产勘查投资项目来说,其政策风险主要包括产业政策风险、财政政策风险、货币政策风险。
产业政策风险是指为引导矿业领域的发展,国家变动相关政策进行调控,导致企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波动。
财政政策风险由于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而对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影响。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等。就矿产勘查投资项目来说,受影响的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的变化,比如,对某一品种征收特别税负,或者调整某项税的税率等;受影响的支出政策主要是一些企业所享受到的财政补贴等。
货币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对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影响。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资金供给。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自然环境是指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比如是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灾难,生态环境是否良好等。社会环境是指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比如,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社会的稳定程度、政局是否波动等。经济环境是指经济市场环境的波动,比如经济增长周期、行业竞争程度等。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矿产品市场风险、资本市场风险。勘查是所有最终矿产品的上游产业,当矿产品的市场发生波动时会传导到勘查领域,影响勘查投入。另外,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状况也会带来影响,比如,如果资本市场本身发育不成熟,投资者经验不足,投资产品较少,对于勘查的投资就将不足;如果资本市场发育比较成熟,投资者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市场开发的投资品种比较丰富,人们就乐于投资勘查领域,以期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较高的收益。
2.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某一主体所特有的事件造成的影响,比如研发失败、发生法律诉讼、重要客户丢失、融资失败等。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非系统性风险包括勘查项目层面的风险和企业层面的风险。
勘查项目层面风险。勘查项目层面风险是指就某一勘查项目而言,由于对勘查项目产生影响而导致资本市场对其价值评判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项目层面的风险通常包括自然风险、认知技术风险、项目管理风险三个方面。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给勘查所带来的种种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矿床条件诸如品位与储量、矿石可选性的变化会导致产量和采选成本的变化;二是工程条件诸如矿床水文地质、矿岩力学性能的变化会导致施工费用的增加、工程进度的延迟以及工程设计的修改;三是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因素也会对矿业项目投资造成一定的自然风险。
认知技术风险是指由于人们对于勘查认知和技术的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找矿工作区内有无矿床、矿体的形态、规模、品位等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些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找矿是一种运用若干技术和设备来认识矿体的过程。由于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找矿风险无可避免。1929年到1969年间,加拿大COMINCO公司批准进行矿点检查的项目有1000个,转勘探阶段的项目有78个,投入开发的只有18个矿床,勘查阶段的风险系数为0.982{2}。1976—1983年间,我国共检查群众报矿点15117处,其中有进一步价值的1892处,新发现的矿产地1251处,可供进一步利用的矿产报告914处,勘查阶段风险系数为0.77{3}。
项目管理风险。项目管理风险是指在管理具体的勘查项目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水平的差异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层面风险。勘查项目需要依托企业进行运营,由于企业运营给勘查带来的不确定性为企业层面风险,一般包括企业管理风险、业务定位风险、融资管理风险。
企业管理风险。企业管理风险是指在矿业项目投资过程中,由于管理失误而导致矿业项目投资失败的可能性。随着社会分工的复杂和细化,层层代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完全一致、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完全一致都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组织层面来讲,组织协调不力,相关部门配合不好,高层领导关注不够,风险决策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都会引起管理风险。从个人层面来讲,激励机制不到位,职业前景不乐观,项目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素也会带来管理风险。
业务定位风险。业务定位风险是勘查企业由于自身业务定位的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尽管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争论尚未停止,但企业化改革不可逆转,在一些单位将主营业务转向商业性勘查的过程中,在业务定位上可能会发生偏差和动摇,丧失发展的良机,这是地勘单位商业性地质勘查投资最大的风险{4}。
融资管理风险。所有的勘查都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企业要么通过自有资金投入,要么通过企业外融资解决,因为融资管理而产生的不确定性为融资管理风险。对于勘查项目来讲,融资方式的搭建、融资窗口的选择、还款方式的议定、利率水平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对已经识别的风险,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承受能力而制定相应防范计划,从而将风险降低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通常有四种: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担风险。针对我国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可以采取风险转嫁、风险显化、风险量化、风险共担、风险降低等手段。
风险转嫁。风险不可避免,风险发生后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我们可以把这个可能的损失转嫁给别人,比如说保险公司。勘查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依赖很多中介机构的结果进行投资判断,如果损失发生的时候,投资者可对其所依赖的中介结果保有一定的追偿责任,或者某些中介机构对自己的结果负有终身责任制(如独立地质师制度),那么勘查项目投资的风险就可转嫁一部分出去。
风险显化。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被人们所识别和评价的显性风险,一部分是未被识别的隐性风险,他们不易被人们识别,但却客观存在,如果能将这部分隐性化的风险显性化出来,就可制定应对措施。在矿产勘查投资项目上,对于勘查公司的许多运营信息,如果不对投资者进行相应披露和公告,就形成了隐性风险,如果能够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信息披露范围,那么该部分隐性风险将被显性化出来,有利于投资者采取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量化。风险量化是指通过风险及风险的相互作用的估算来评价项目可能结果的范围,它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及风险条件排序表、历史资料、专家判断及其他计划成果,利用灵敏度分析、决策分析与模拟的方法与技术,得到量化序列表以及所需应急资源等量化结果。对于勘查项目,由于其涉及的因素非常广泛,因此风险量化的工作并不容易,但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借鉴一些通用的研究方法,比如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决策树、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设计相关评价模型,进行定量化考虑,再结合风险承受程度和预期收益进行投资判断。
风险共担。风险共担是指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收益而引入其他人和自己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机制。风险共担与风险转嫁不同,风险转嫁实现的风险事件发生后的补偿机制,风险共担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前,通过利益的让渡来寻找风险共同承担者。“互联网+”在万众创新的当下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对于矿产勘查投资项目领域,如果引入“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以众筹、线上线下等若干互联网金融方式引入更多投资者,从而实现风险的共担和利益的共享。
风险降低。风险降低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切切实实降低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它能够使若干风险因素得到遏制,或者使若干风险因素实现彻底灭失。在矿产勘查投资项目上,勘查公司是诸多风险因素的聚集体,也是很多风险因素爆发的载体,因此提高勘查公司的管理质量和运营效果能够切实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四、结语
矿产勘查是具有“三高一长”(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典型特征的行业,本文按照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特点对其进行了风险因素分析。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产业政策风险、财政政策风险、货币政策风险)、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市场风险(矿产品市场风险、资本市场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包括勘查项目层面的风险(自然风险、认知技术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和企业层面的风险(企业管理风险、业务定位风险、融资管理风险)。针对矿产勘查投资项目不同方面的风险应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根据我国矿产勘查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可以采取风险转嫁、风险显化、风险量化、风险共担、风险降低等手段。
注释:
{1}张京豫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消费导刊,2010(7)
{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矿业权评估指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
[3] 张极井.项目融资[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4] 郭远生.试论商业性地质勘查投资风险及其控制[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12)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3)
[作者简介:李建锋(1978—),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矿产勘查、矿业金融]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