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角下的权威合法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6-09-08马红宇

关键词:工具性合法性权威

梁 娟 马红宇 吴 柳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心理学视角下的权威合法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梁娟马红宇*吴柳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权威合法性是指人们对权威及其决策恰当性、合理性以及公正性的感知及信念。其测量分为单维测量与多维(二维和三维)测量。权威合法性的非工具性影响因素包括程序公正、结果依赖性;工具性影响因素包括结果适宜性、权威效能。未来研究可分析程序公正影响权威合法性的心理机制,加强对道德因素的研究,注重对认知合法性的研究。

权威合法性; 影响因素; 程序公正; 认知合法性

一、引言

组织与社会权威可通过奖惩方式使其成员服从与接受他们制定的规则和决策,但实施奖惩是一种高资源消耗、低收益的权力影响方式①,除此之外,组织与社会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权威能激发人们“自愿服从”的内在动机,那么在提高权威管理效率的同时,权威可更为高效地利用公共资源以满足组织和社会的长远利益②。人们的这种“自愿服从”的内部动机来自于他们对权威合法性(legitimacy of authority)的感知③,它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所以权威合法性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地自我调节来遵守权威的决策及其制定的规范④。

权威合法性是政治学与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心理学家泰勒(Tyler)认为也应该在心理学学科视角下探索权威合法性问题⑤。有关群体动力与社会公正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将有助于研究者探析哪些因素影响权威合法性,进而运用心理与行为手段提高权威合法性⑥。而心理测量及实验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研究者在厘清权威合法性概念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权威合法性对社会治理与组织管理的作用,例如,当人们认为权威具有较高合法性时,他们不仅会自愿服从权威及其决策,与权威合作,甚至还会主动参与共建社会秩序⑦。

那么,权威合法性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其本质是什么?有何影响?权威合法性如何形成?自泰勒开创性地将权威合法性引入心理学研究后,权威合法性的心理学研究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⑧,特别是对权威合法性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不仅为我们研究权威合法性的心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为组织与社会权威理解其合法性的价值以及如何提高合法性提供了一定启示。

一、概念界定及测量

(一)权威合法性的界定

权威合法性是合法性的一种具体类型。合法性本质上是个体的一种感知和信念,当前运用较广的定义来自于社会学家萨奇曼(Suchman)的界定,他认为“合法性是人们对实体行为在社会建构的准则、价值观、信仰及定义系统中的可取性、恰当性以及合理性的感知或假设”⑨。在该定义的基础上,泰勒从心理学视角将合法性界定为“合法性是权威、机构和社会安排所具有的一种心理属性,它引导与这些实体相联系的个体相信实体是恰当的、合理的以及公正的”⑩。

(二)权威合法性的测量

从以上分析可知,起初研究者们将权威合法性作为一个单维概念进行研究,但随着对权威合法性概念及其功能的不断理清,研究者们逐渐发现该概念是多维的,并且对各维度结构及内容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三、权威合法性的影响因素

(一)理论视角

当前对于解释个体基于何种因素评价权威合法性的理论视角主要可分为模型观与因素观。模型观视角下的研究主要基于某一种理论展开,不同性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互斥的,研究以验证某一理论模型解释的优越性为目的;而因素观视角下的研究将权威合法性视为一种整体性的感知与判断,不同因素都可能同时对这种整体性的感知产生影响,其研究并不基于某一种理论模型,不同性质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容的。

1.模型观

模型观是指在某一系统模型框架下研究个体基于哪些因素评估权威合法性,理论模型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结果同时又是对模型的验证。根据个体在与权威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工具性和非工具性经验,泰勒认为权威合法性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工具性与非工具性两个对立的模型进行解释。

2.因素观

虽然,模型观与因素观两种视角下所涵盖的基本影响因素相似,但二者对因素间关系的看法却相异。基于此,模型观更着重研究某一类性质的因素(如关系性模型下的因素);相反,因素观则更倾向同时研究不同性质的因素(如工具性因素与非工具性因素),并分析哪类因素在何种条件下作用更强。在当前权威合法性的实证研究中,大多实证研究基于模型观视角,旨在验证非工具性模型的观点,而因素观目前还处于理论构想阶段,鲜有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二)影响因素

1.非工具性因素

以上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泰勒所建立的基于认同的非工具性模型,近年来,也有研究在模型观理论视角下,基于其他理论框架探讨权威合法性的非工具性影响因素。范德多恩等基于系统公正理论的研究表明,个体建构权威合法性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依赖权威权力以维持系统公正感,这最终可缓解他们的不确定、恐惧和低控制感。所以,结果依赖性也是影响权威合法性的前因变量,这一变量的影响独立于程序公正和其他工具性因素。

2.工具性因素

四、讨论与展望

(一)理清程序公正影响权威合法性的心理机制

(二)加强对道德因素的研究

(三)注重对认知合法性的研究

注释

①③⑩Tyler, Tom R.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gitimacy and Legitimation.”Annu.Rev.Psychol. 57, no. 1 (2006): 375-400.

②Gibson, James L. “Overcoming Apartheid: Can Truth Reconcile a Divided Nation?.”Politikon31, no. 2 (2004): 129-155.

④⑥Sunshine, Jason, and Tom R. Tyler. “The Role of Procedural Justice and Legitimacy in Shaping Public Support for Policing.”Law&SocietyReview37, no. 3 (2003): 513-548.

⑨Suchman, Mark C.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 no. 3 (1995): 571-610.

责任编辑曾新

Legitimacy of Authority: Conceptualization, Antecedents and Prospects

Liang JuanMa HongyuWu Liu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Legitimacy of authority is the perception or assumption that the decisions of authority are proper, appropriate and just. The measurements of legitimacy of authority include one-dimensional models and multi-dimensional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odels. The non-instrumental factors of legitimacy of authority include procedural justice and outcome dependence, while instrumental factors include outcome favor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uthority. Future studies may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legitimacy, substantiate the effect of moral factors,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legitimacy as well.

legitimacy of authority; legitimacy; authority; voluntary to obey; procedural justice

2015-12-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社会群体心理与行为变化规律和机制”(91324201);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家文化构建与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CCNU14Z02015)

马红宇,mahy@ccnu.edu.cn

猜你喜欢

工具性合法性权威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Westward Movement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合法性危机:百年新诗的挑战与应战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