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与绩效水平
——基于19家银行的经验数据

2016-09-08章添香张春海

关键词:集中度市场份额银行业

章添香 李 杨 张春海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学院, 北京 100029;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WTO研究院, 北京 100029;3.中国人民银行 青岛市中心支行, 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与绩效水平

——基于19家银行的经验数据

章添香1李杨2张春海3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学院, 北京 100029;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WTO研究院, 北京 100029;3.中国人民银行 青岛市中心支行, 山东 青岛 266071)

依据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假说,本文运用中国19家商业银行2004-2013年的数据,探讨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与绩效水平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是否适用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并不确定,但不适用相对市场力量假说、规模效率结构假说,适用相对效率结构假说和平静生活假说。中国银行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业务创新,拓展中间业务,改变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提升银行业经营效率。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经营绩效; 经营效率

一、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四大国有银行高度垄断逐步转变为类型多样化和功能多元化的竞争结构。截至2014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091家,从业人员376万人,其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3家城市商业银行、665家农村商业银行、89家农村合作银行、1596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1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及其他法人机构。但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依旧较高,5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依然占据较高的份额。截至2014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72.3万亿元,其中5家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占比达41.2%。一般观点认为,市场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会比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更具市场发展潜力和活力,银行业在市场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其绩效水平和一般社会福利将会变得更好,因此提出需要加快银行业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集中度。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对于银行业来说,在市场集中度较高或者公司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更容易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提高银行业绩效水平,最终提高社会福祉,因此建议充分发挥银行业规模经营的优势。关于竞争程度的增加是否能改善银行业的绩效水平,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且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愈演愈烈。在理论方面,关于市场结构与绩效水平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两类假说,即市场力量假说(Market Power Hypothesis,MP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Efficient Structure Hypothesis,ES假说)。其中,市场力量假说包括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假说(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Hypothesis,SCP假说)、相对市场力量假说(Relative Market Power Hypothesis,RMP假说)和平静生活假说(Quiet-Life Hypothesis,QL假说)。效率结构假说包括相对效率结构假说(Relative Efficient Structure Hypothesis,RES假说)和规模效率结构假说(Scale Efficient Structure Hypothesis,SES假说)。针对这些假说,国内外学者都利用各国或跨国银行业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检验,并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的研究最早在20世纪末期,研究内容主要也是验证这些假说在中国银行业的适用性。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的关系究竟符合哪种假说,中国银行业未来改革开放方向的争论不断加深。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是否能够直接引入中国,给中国银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结论。本文正是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关系进行综合性的论证,为中国银行业未来改革和发展提供基础。

二、理论假说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假说

结构-行为-绩效假说由Bain提出,该假说认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消费者能承受的最高价格,从而以剥夺消费者剩余的方式来实现超额利润①。Stigler指出,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如银行业)中,由于共谋成本较低,领导型企业之间可能会比较容易达成共谋协议②。Heggestad认为,市场集中度提升将会增强领导型企业的市场控制力,从而使其可以设置较高的垄断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③。

相对市场力量假说由Shepherd提出,该假说认为,由于市场份额较大的领导型企业能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从而可以利用自身市场的影响来设定较高的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因此没必要利用共谋的方式来提高价格④。即使市场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中,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也能获得超额利润。与结构-行为-绩效假说不同的是,相对市场力量假说不认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是获取超额利润的先决条件,而是更加强调市场份额的作用。

平静生活假说的提出者Hicks发现,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并具有较高市场控制力的企业并不是通过设定非竞争性的、较高价格的产品来获得超额利润。据此,他认为,企业在较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改善和提升绩效水平,因此不会在降低成本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和较高的市场份额会导致经营效率降低⑤。

由Demsetz提出并由Brozen发展的效率结构假说认为,经营效率高的企业会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较高的市场集中度⑥。这些企业是通过较高的经营效率和较低的运营成本来获取高额利润,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只是企业较高经营效率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erger、 Hannan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经营效率是外生性的,较高的经营效率能够产生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和高额利润。Berger将该假说分为“相对效率结构假说”和“规模效率结构假说”⑦。相对效率结构假说认为,企业能够获得高额利润,主要原因是其较好的内部经营管理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降低了产品价格,并以此提高了市场集中度。规模效率结构假说认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的决定性因素是规模,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并提高市场集中程度。

(二)文献综述

从目前国内研究银行市场结构、经营效率与绩效水平关系的文献看,大多数文献主要验证了中国银行业5种假说之一二,鲜有文献对5种假说进行一一验证,究其结论也未达成一致。本文试图在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关系假说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各种假说的验证条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结构方程详细论证每一种假说,并最终检验中国银行业绩效水平与市场结构、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中国银行业提高绩效水平提供参考。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模型构建

πit=β0+β1CONCt+β2MSit+β3XEFFit+β4SEFFit+∑βjzit

(1)

其中,πit为t时期第i家银行的绩效水平;CONCt为t时期的市场集中程度;MSit为t时期第i家银行的市场份额;XEFFit为t时期第i家银行的纯技术效率;SEFFit为t时期第i家银行的规模效率;zit为t时期第i家银行的控制变量。这3个控制变量中,第一个控制变量控制银行的资产规模(ASSET),用银行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表示;第二个控制变量为银行的贷款规模(LOAN),用银行贷款规模的自然对数表示;第三个控制标量为银行的所有制性质(OWN),该变量为哑变量,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赋值为1,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赋值为0。

πit=β0+β1CONCt+β2MSit+β3XEFFit+β4SEFFit+∑βjzitπit+εit

CONCit=δ0+δ1·XEFFit-1+δ2SEFFit-1+υit

(2)

其中,CONCit表示银行市场占有率或市场集中度,包括市场份额集中率(Concentration Ratio, CRn)、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 HHI)和市场份额(MS)。由于银行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市场份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假设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依赖银行上一期而非当期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合理的,并且这种假设也会使结构方程是可识别的(identified)。

最后,本文采用公式(3)的回归方程来考察市场结构、市场份额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XEFFt=c1+c2CONCit+c3MSit+∑cjzit

SEFFt=d1+d2CONCit+d3MSit+∑djzit

(3)

(二)变量说明

1.银行绩效水平指标的选择

目前关于银行业绩效水平的研究文献中,一般将银行业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ROA)和边际利息收益(NIM)作为因变量。由于银行除开展存贷款业务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产品输出,从而对整个金融业做出贡献,因此利用边际利息收益作为银行绩效水平的衡量指标可能并不合适。同时,由于银行表外业务例如衍生品业务也会产生收入和费用,而净资产收益率并未将这些表外业务作为银行的资产进行融入,因此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银行绩效水平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偏离。相对而言,资产收益率是回归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尽管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但由于银行具有较高的杠杆系数,该指标一般能够较好地衡量银行的绩效水平,因此可作为本文绩效水平指标的首要选择。

2.市场集中度的测度与计算

3.银行业经营效率的测度与计算

目前,国内主要运用以随机前沿方法(SFA)为代表的参数方法和以DEA为代表的非参数方法来测度银行业经营效率。由于SFA不仅能够测算出各单元的效率值,还能估算出各参数的数值;且可以建立随机前沿模型,更适合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因此本文选择SFA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

技术效率定义为实际产出期望与生产前沿面产出期望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TE=E[Yitexp(vit-μit)]/E[Yitexp(υit)|μit=0]=exp(-μit),当μ=0时,技术效率TE=1,表明该生产单元处于生产前沿;当μ>0时,TE<1,说明存在技术无效率。

运用Frontier程序对2004-2013年中国19家银行的经营效率测度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2004-2013年中国19家银行的投入与产出变量均值

表2 2004-2013年中国19家银行的平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四、数据来源与假设验证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表述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19家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划归为国有商业银行,其余14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数据库,部分数据来自各上市银行2004-2013年的公司年报。进行样本选择时,本文剔除了财务和经营数据缺失的银行,运用winsorize处理以消除极值影响,最终得到130个观察样本。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统计性表述如表3所示。

表3 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统计性表述

(二)假设验证说明

在结构-行为-绩效假说下,市场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大企业之间共谋行为的成本较低并有利于共谋达成。因此,如果结构-行为-绩效假说成立,则模型中的β1是正值。而且,如果仅仅结构-行为-绩效假说成立,那么解释变量市场份额应对企业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即β2为负值。

在相对市场力量假说下,如果市场集中度和经营效率不变,则市场份额会反映出某一银行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是关键的解释变量,在模型(1)和模型(2)中,如果市场份额的系数为正,表明相对市场力量假说成立,即企业绩效水平与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具有正相关关系。因为当某一银行市场力量增加时,其设定较高市场价格的能力就越强,较高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会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如果仅仅是相对市场力量假说成立,那么市场集中度的相关系数不存在显著性,也就是说,市场集中度对银行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如果相对效率结构假说成立,那么公式(2)回归结果将会得到纯技术效率对银行绩效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在公式(2)中,纯技术效率对市场集中度会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即,β3和δ1的数值都是显著性水平下的正值。

如果规模效率结构假说成立,那么公式(2)回归结果将会得到规模效率对银行绩效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在公式(2)中,规模效率对市场集中度会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即,β4和δ2的数值都是显著性水平下的正值。

如果平静生活假说成立,则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对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即c2、c3、d2和d3为显著性水平下的负值。

需要强调的是,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和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对效率结构假说和规模效率结构假说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平静生活假说也不是对其他假说的否定和排除。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公式(2)得到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的下半部分列示了3种回归模型。模型(1)采用CR4作为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模型(2)采用HHI作为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模型(3)中银行市场份额(MS)作为解释变量。

通过公式(2)主要回归方程(Main Equation)的结果可以看出,当采用CR4作为市场集中度指标时,显著为负;当采用HHI作为市场集中度指标时,为正值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一定会导致较高的银行利润率,因此,我们不能肯定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对中国银行业是否适用。对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据大多数份额,但总体上并没有为商业利益而共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完全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最终目标。实际上,从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伊始,其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国有企业方面都扮演着特殊角色。尽管商业化和市场化不断加强,但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股东依然是国有股份,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要执行国家的某些特殊政策措施,受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影响较大,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较低的金融资源配置效果。

虽然市场份额的回归系数β2大于零,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相对市场力量假说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这也表明,在控制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银行市场份额的影响后,市场份额不会对银行业绩效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目前中国银行业中,市场份额高的银行并没能够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不同的银行实际上都是在提供同质化服务,并没有某些银行能够利用市场份额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从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与事实相符。

表4 基于公式(2)的回归结果

注:第二阶段被解释变量为ROE;*表示在0.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从表4的下半部分看,纯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β3大于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从表4上半部分看,纯技术效率对市场份额影响的回归系数δ1大于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相对效率结构假说适用于中国银行业。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规模效率的回归系数β4为负值,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通过表4上半部分可以看出,规模效率对市场份额影响的回归系数δ2为负值,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规模效率对银行绩效水平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这与规模效率结构假说截然相反,由此表明规模效率结构假说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一方面,由于严格的监管措施和较高的准入门槛,中国银行业进入初期就具有较大规模,本文选择的银行都已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规模的继续扩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再显著。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银行业主要的利润来源于利差,各家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差异不大,在长期存在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限制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利润率受资产规模的影响不大。因此,银行业要提高绩效水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银行业内部管理,运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最后,本文将验证平静生活假说是否对中国银行业适用。根据公式(3)的回归结果见表5。一方面,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的回归系数都是负值,即c1、c2、d1、d2的值均为负值,该结果与平静生活假说高度一致。具体来看,关于纯技术效率的验证中,市场集中度的系数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但市场份额的系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关于规模效率的验证中,市场份额的系数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但市场集中度的系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市场集中度对纯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与规模效率无关;市场份额对规模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与技术效率无关。事实上,由于中国长期传统的消费模式以及30多年来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较低的利率市场化水平,各银行总体上不缺存贷款资金,因而提升经营效率的动力明显不足。

表5 基于公式(3)的回归结果

注:*表示在0.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在控制变量方面,银行贷款规模(LOAN)与绩效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依然主要依靠存贷利息差,发放贷款的规模仍然对银行业的绩效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净资产规模(ASSET)的系数不显著,这表明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净资产规模对其绩效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OWN)的回归系数也不显著,这表明所有制形式也没有对银行业绩效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中国的19家银行为样本,分析2004-2013年期间银行业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经营绩效的关系。根据实证结果,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规模效率假说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即中国银行业中,市场份额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依靠其市场份额的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以提高绩效水平;而且较大的市场规模也并未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同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支持相对效率假说,支持平静生活假说,也就是说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对银行业绩效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过于宽松的竞争环境对银行业绩效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从而为未来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指出了方向。基于本文的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三,改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银行业的经营效率。虽然本文的回归结果并不完全支持效率结构假说,但却完全支持相对效率结构假说,也就是说纯技术效率对银行业绩效水平的贡献是明显的,因此提高经营效率是未来中国银行业提高绩效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一方面需要加强内部的绩效管理,通过强化内部控制,运用科学的经营理念、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技术,切实降低银行业运营成本,提高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绩效水平。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充分利用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决策程序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帮助国内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

注释

①J.,Bain. “Relation of Profit Rate to Industry Concentration:American Manufacturing 1936-1940.”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65,no.3(1951):293-324.

②Stigler,George. “A Theory of Oligopol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6,no.1(1964):44-61.

③A., Heggestad. “Bank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Comment.”JournalofMoneyCredit&Banking16,no.4(1984):645-650.

④G., Shepherd W.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onopoly profits.” In V., Craven J. ed.IndustrialOrganization,Antitrust,andPublicPolicy. Springer Netherlands,1983,165-204.

⑤J., Hicks. “Annual Survey of Economic Theory: the Theory of Monopoly.”Econometrica3,no.1(1985):1-20.

⑥H., Demsetz. “Industry Structure,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6,no.1(1973):1-9;Y., Brozen.Concentration,MergersandPublicPolicy. New York:Macmillan,1982.

⑦Berger,A.N.“The Profit-Structure Relationship in Banking-Tests of Market-Power and Efficient-Structure Hypotheses.”JournalofMoneyCredit&Banking27,no.2(1995):404-431.

⑧Rhoades,S.A.“The Efficiency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 Overview of Case Studies of Nine Mergers.”JournalofBanking&Finance22,no.3(1998):273-291;J., Pilloff, Steven, and Stephen A. Rhoades. “Structure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 Markets.”ReviewofIndustrialOrganization20,no.1(2002):81-98.

⑨M., Smirlock. “Evidence on the (Non)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JournalofMoneyCredit&Banking17,no.1(1985):69-83.

⑩Bourke,Phillip.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Banks Profitability in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JournalofBanking&Finance89,no.13(1989):65-79.

责任编辑张静

Market Structure,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Based on the Empirical Data of 19 Banks

Zhang Tianxiang1Li Yang2Zhang Chunhai3

(1.School of Insuranc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2.China Institute for WTO Studie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3.Qingdao Central Sub-branch,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Qingdao 260071)

Based on the hypothe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structure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structure,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with a panel data in 19 Chinese bank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4-2013.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not determined whether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is applicable to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hypothesis, but it is certain that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is applicable to relative efficient structure hypothesis and quiet-life hypothesis, relative market power hypothesis and scale efficient structure hypothesis. Finall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promoting business innovation, expanding the intermediate business, improving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banking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performance; operating efficiency

2015-1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作用机制:基于多层次、多方法政策效应研究的制度完善策略”(15YJC790153)

猜你喜欢

集中度市场份额银行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通信芯片市场份额 有望超越计算机芯片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内地市场份额接连下滑,联想手机怎么了?
南京市建设监理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2013年1-9月全国商用车市场销售统计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