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2016-09-07韩黎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5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种薯马铃薯

韩黎明,童 丹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 743000)



中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韩黎明,童丹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743000)

通过对中国马铃薯产业相关质量标准查询整理,对标准类型和内容分析进行比较,讨论了现行标准的制定、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体系内容不断完善,标准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体系运行成效逐渐显现。但现阶段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各项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应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标准基础科学研究、保障措施和配套技术的健全和完善、标准宣传贯彻和应用的强化,以及检测队伍建设、生产者素质的提高、行政干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出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马铃薯质量控制标准的法制化进程,最终实现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产品溯源体系

马铃薯因其高产、营养价值高、节水环保、加工产品丰富等优势而凸显其重要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应具有足够的支撑条件,如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基地建设、育种科研、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与标准规范等,其中马铃薯产业标准化是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1]。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包括马铃薯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这些标准规范构成了马铃薯产业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体系,是实现马铃薯产业标准化的技术支撑[2]。分析比较我国马铃薯标准体系现状,梳理马铃薯产业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先进技术、实践经验,提出马铃薯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构建科学完善的马铃薯质量标准体系,是我国实施马铃薯主食化背景下进一步规范马铃薯产业活动,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

1 中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现状

自1982年发布第1个马铃薯质量标准(GB 3243-82)以来,我国马铃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4个标准层级,覆盖马铃薯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标准体系框架。

1.1标准类型分析

查询国家标准文献数据库、中国标准信息网、中国知网标准数据库,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马铃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85项。现行标准中国家标准(GB)31项,其中马铃薯通风库贮藏指南(ISO7562:1990.IDT)、早熟马铃薯预冷和冷藏运输指南(ISO9376:1988.IDT)2项国家标准转化为包装贮藏运输领域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54项,其中农业标准(NY)28项、商检标准(SN)20项、商业标准(SB)4项、轻工标准(QB)1项、粮食标准(LS)1项(表1)。另据研究[2],截止2012年底,中国已发布现行有效的马铃薯地方标准(DB)223项,分布在24个省(市、区)。

表1 我国马铃薯质量标准统计

1.2标准结构内容分析

马铃薯产业链主要涉及农业投入、基地建设、种植、产后处理、加工等多个复杂环节,涵盖育种科研、种薯繁育、大田生产管理、病虫害检疫鉴定及防控、贮藏流通、产品质量检验、产后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多项技术。从产业技术角度分类,马铃薯质量标准涵盖产地环境、设施设备、种质资源、生产技术、病虫害、产品质量、贮藏流通和产后加工8大领域和环节。现行85项标准中,产地环境1项、设施设备11项、种质资源5项、生产技术7项、病虫害40项、产品质量9项、贮藏流通5项、产后加工7项。设施设备、生产技术、病虫害、产品质量类标准集中度较高[3](表2)。从学科门类看,马铃薯质量标准涉及到农学、农业工程、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农机、化学和食品加工等多个学科,相关标准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方法,如化学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和显微技术等,技术标准科技含量逐步提高。

表2 我国马铃薯质量标准结构分析

1.3标准发布年代(标龄)分析

通过对相关标准的统计整理,现行85项标准中,2000年以前制订标准5项,占5.9%;2001—2005年制订标准9项,占10.6%;2006—2010年制订标准37项,占43.5%;2011—2015年制订标准34项,占40%。83.5%的标准标龄在10年以内,14项标准标龄超过10年,占16.5%,最长的超过30年。2010以后马铃薯标准的出台逐渐增多,共47项,占55%,呈逐年上升趋势。编制数量在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相对较高,分别为13项、15项和10项(表3)。

表3 马铃薯质量标准发布年代(标龄)分析

2 我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铃薯产业涉及面广,我国马铃薯产业标准化基础薄弱,现行标准仅构成了马铃薯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无论从标准涵盖的内容,还是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许多环节需要完善,当前标准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2.1标准结构内容不健全

我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分属于农业、轻工业、商业、运销、外贸等不同的管理机构,各行业部门限于职能制约,多从自身职能出发去制定技术标准,条块分割明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同行业与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这种多头管理不可避免地造成技术标准重叠、交叉甚至技术内容矛盾的现象,难于形成全面、系统、符合产业需求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2.1.1标准层级不配套,技术内容不统一现有标准较为零散,有的标准难以划分所属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技术内容雷同、交叉、重复、矛盾、缺失现象突出。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GB/T 29378—2012)中包含《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规程》(GB/T 29375—2012)和《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GB/T 29376—2012)2个国家标准,涉及内容多有交叉和重复,应预整合。对比马铃薯种薯相关标准,《马铃薯种薯》(GB 18133—2012)将种薯分为原原种(G1)、原种(G2)、一级种(G3)、二级种(G4)4个标准,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GB/T 29378—2012)将种薯分为原原种(G1)、原种(G2)、大田种薯(G3)3个标准。前者是种薯的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后者是种薯的生产技术规程,定义模糊不清,概念和规范不统一、不严谨,种薯质量难以保证。

2.1.2标准数量少,涵盖领域不全现行标准以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为主,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工程建设、安全卫生、检验方法等标准较少或缺失,生产技术、产后处理、加工贮藏管理以及质量检测等领域都缺少相应的规程规范,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行标准无论从涉及面还是质量上,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标准数量少,涵盖领域不全[4],弱化了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成为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1)马铃薯加工领域。我国马铃薯加工业发展迅速,加工产品丰富,涉及马铃薯淀粉及变性淀粉、全粉、鲜切制品、脱水制品、冷冻制品、油炸制品、膨化制品等多种产品,但目前仅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冷冻薯条有国家标准,其他马铃薯食品及深加工产品均没有制定国家标准[5],与产品质量标准配套的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安全、卫生、环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等标准尚属空白,难以规范企业生产和产品质量。

(2)种薯生产领域。高质量脱毒种薯繁育推广是全面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保证。马铃薯种薯繁育是在保护设施条件下繁育健康脱毒种薯,对环境设施有严格要求,但目前脱毒苗组培室、网室等工程设施建设还没有相应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作依据。

(3)病虫害检疫鉴定领域。目前为止,关于马铃薯线虫方面的相关标准只有针对世界性检疫线虫制定的《马铃薯白线虫草检疫鉴定方法》(GB/T 1723.1—2006)和《马铃薯金线虫草检疫鉴定方法》(GB/T 1723.1—2006)2项,而在我国能对马铃薯造成危害的其他种属的线虫如滑丸线虫属、针线虫属、螺旋线虫属等[6]均没有相关配套技术方法标准,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鉴定和防控。

2.1.3标龄超长,技术内容落后相关标准的制订、修订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部分标准更新修订不及时,标龄超长问题突出,技术内容陈旧。60%的标准标龄超过 5年,最长的30多年。例如在马铃薯生产机械方面,现行相关标准量较少,目前有3项农业行业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制定时间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标龄均超过 5年,不能满足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模式的生产需求,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同时种植规范的缺乏给设备设计和制造造成很大困难,导致设备适应性差,机械化收获难以推行。

2.2保障措施和配套技术不完善

2.2.1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的实施受到标准本身指令和配套标准、规程及制度等的限制,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可操作性不强,使现有的标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种薯生产中,各级种薯生产资格审定标准、种薯跨域调运检疫规程、大田检测争议处理程序、种薯质量仲裁检验办法等都有待补充完善[1]。今后应加强具有独立行政法律效力的机构来有效控制种薯质量并对其认证。

2.2.2缺少质量认证体系和可溯源的生产机制未建立系统有效的质量监督检测认证体系和可溯源的生产机制[7],对生产经营过程缺乏强有力的质量检测和监管手段,生产体系有的环节处于非常松散的监管状态。生产单位和企业受经济能力、技术力量和对标准的认识程度等因素影响,缺乏质量控制意识,有些还不具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8]。另外,我国马铃薯质量检测机构少,检测力量弱,检测成本高,国家已具备的成熟技术还没能在生产中得到充分发挥[9],无法获得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依据,也制约了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检测和监管。

2.2.3检测技术不配套缺少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及产品标准,没有形成体系,标准的配套性不够。有些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相关的配套技术方法标准,可行性差,使企业在生产中缺少科学技术参考,政府在监管中缺少可靠的法律依据。如在种薯标准中,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几轮种薯质量标准,国颁和部颁种薯质量和检测标准以及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相继出台,但与种薯质量检测有关的技术标准仍然有限[9],涉及的大多数病害没有配套的检测技术标准,或现有标准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检测需要,需要在技术方法方面进行修订和完善[10](表4)。

2.3贯彻实施不到位

由于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三者在农业标准制定权限上划分不清[11],管理部门和质检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导致了标准制定上的缺陷,给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对马铃薯标准的宣传和示范推广的实施力度不够,标准与生产环节、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企业生产和市场开发脱节严重,不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

2.3.1标准的普及率低中国的农民和企业长期沿袭传统的耕作理念,对于标准的接受还需要帮助,70%以上的生产者根本就不了解标准,生产上会运用标准的就更少,标准的普及率低。

2.3.2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参与标准制定的单位大部分为研究机构,企业在标准制定工作中的参与度不高、代表性不够。企业作为我国马铃薯产业标准化的主体之一,生产者和经营者未能受益于标准的实施,缺乏应用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4 马铃薯病虫害检测方法标准与现行标准匹配比较

2.3.3缺乏反馈评价机制标准从制定、发布到执行,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程序,缺乏企业、农户等执行者自下而上的反馈评价机制。

3 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建立健全统一的、权威、完善的标准体系,对维护马铃薯产业市场秩序、提高产业效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1科学构建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

马铃薯质量标准结构层次的确定是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首要因素,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应从标准结构、标准类型、标准内容三个维度综合考量。

3.1.1标准结构层面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应涵盖从种薯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农产品产业链。产前环节包括产地环境、农业工程建设、设施设备、农业投入品、马铃薯种质资源鉴定等基础标准;产中环节包括种薯繁育技术、商品薯生产技术、病虫害检疫鉴定防控等规程以及种薯、商品薯等产品质量标准;产后环节包括贮藏流通规范、产后加工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

3.1.2标准类型层面将每个环节涉及到的工艺技术按照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进行系统分类。

3.1.3技术内容层面根据技术领域,按照技术规程、检测检验、贮藏流通、病虫害检验检疫防控、质量认证和技术支撑以及信息服务等各类标准进行细化归类。

3.2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密切跟踪国外最新标准动态,学习借鉴国际马铃薯标准化的先进经验,加强对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相关国外技术贸易、技术措施研究,有选择地吸收借鉴适用于我国基本生态条件,技术、经济、市场等基础技术条件的马铃薯产业国际先进标准,是建设马铃薯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2.1荷兰马铃薯种薯标准化荷兰在种薯生产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马铃薯种薯标准化[12]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严格的从核心种苗繁育、各级种薯生产、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认证与追溯、储存与运输的全程标准化模式,配合以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使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控与市场规范有机融合[13]。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综合检测中心(NAK)是农业部授权的荷兰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

3.2.2美国马铃薯质量控制全程化美国马铃薯产品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军位置,严格的行业标准、法规、检测标准及先进的检验技术保证了美国马铃薯产品的品质,从种薯到鲜薯、从储存到加工,所有操作均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农业部的规定为依据,所有厂房皆符合HACCP操作规范。美国马铃薯产业质量控制实施全程化[14],马铃薯食品加工业普遍采用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食物安全。

3.2.3UNECE的马铃薯种薯标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发布了最新版的马铃薯种薯标准(2013)[15],旨在通过规定统一的种薯质量标准、统一的认证标准以及提高脱毒种薯的应用率,给马铃薯种薯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公平的国际性的标准参考。该标准包含了品种鉴别与纯度、谱系和可追溯性、病虫害、外部品质和生理学、大小和标识等,同时考虑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WTO关于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应用协定中的有关事项。

3.3加强标准科学研究

3.3.1构建“协同创新”模式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行业协会通力协作,“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根据标准的服务对象和应用领域明确标准制定的技术内容和范围,加强马铃薯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加快将自主创新技术、科技成果、先进经验及时转化为标准内容,同时随着产业发展的成熟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和充实标准体系,优化标准结构,提高标准质量,标准技术内容能够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

3.3.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吸纳有实力的企业在更广更深的层面参与标准化活动,积极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应用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其开展加工、出口、地理标志产品等专用马铃薯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引导其通过参与标准制定及时了解产业信息,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积极争取在国家、国际标准领域里的话语权,提高企业认同度和知名度,打造企业品牌。

3.4完善保障措施和配套技术

建立健全我国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和产品安全信息及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势在必行。

3.4.1完善保障措施在完善马铃薯质量和技术标准前提下,还需要保证标准有效实施的一系列配套标准、技术、规程、制度,使标准体系更加充实完善、严谨科学,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根据标准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补充配套的保障措施,如种薯生产检验的注册规程、各级种薯生产资格审定标准、对检测结果发生质疑时的处理程序、收费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马铃薯加工原料、产品、流程、检测方法、环保等相关标准,提高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安全、质量监控水平。

3.4.2建立质量认证体系马铃薯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既是一个产品质量的检测评价体系,又是一个对生产者、产地和产品信息等可追踪的溯源体系。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产品质量的认证制度,例如在种薯生产领域,通过建立各级种薯质量档案,包括种薯生产单位的资质、生产规模和能力、生产产品的质量检测等,来建立可溯源的生产机制和质量认可制度,使种薯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利于梳理原因。

鼓励马铃薯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质量控制水平,包括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GMP、SSOP、HACCP、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等,提高马铃薯产业标准化水平。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推广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

3.4.3建立产品溯源体系溯源平台可利用射频识别等互联网技术,绑定责任人、质量参数、流通信息等关键数据,通过二维条码、RFID标签等方式对单个产品赋予“身份证”——追溯码,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信息传递和校验,链接马铃薯产业各质量控制环节,通过倒逼机制建立企业和个人的质量信誉体系,实现马铃薯种薯繁育、种植、加工、流通、使用全流程的质量监控。

3.5强化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应用

开展标准宣传贯彻、培训和标准化示范、推广应用,促进标准与生产的结合,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以主产区、标准化示范基地、种薯繁育中心、龙头企业、外销企业为标准实施主体和示范平台,通过示范带动提高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技术体系、推广体系、网络平台,理顺马铃薯标准评价反馈渠道,使标准评价反馈信息畅通[16]。

4 结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马铃薯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体系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技术标准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体系内容不断拓展、完善,覆盖产前、产中和产后;体系运行成效逐渐显现,日益成为提高生产水平、规范产业活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单产低下、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消耗大、产后损失率高、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严重不足等实际问题困扰着产业发展,制约了产业水平的提高和延伸。这些现状也反映出现阶段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各项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深层次问题。应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国际先进经验借鉴、标准基础科学研究、保障措施和配套技术的健全和完善、标准宣传贯彻和应用的强化、以及检测队伍建设、生产者素质的提高、行政干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出台等,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马铃薯质量控制标准的法制化进程,最终实现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刘祖昕,石彦琴,李树君,等.我国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现状及推进对策[J].标准科学,2014,6:59-62,83.

[2]杨万林,杨芳.中国马铃薯标准体系建设与发展策略[J].中国马铃薯,2013,4:250-254.

[3]韩黎明,等.马铃薯质量检测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4]朱旭,等.中国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2:41-44.

[5]杨延辰,等.我国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分析[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3:24-27.

[6]王文重,等.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的调查[J].中国马铃薯,2014,28(1):49-52.

[7]庞芳兰.发达国家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8,3:53-55.

[8]王晓丹.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4:53-56.

[9]张威,白艳菊,李学湛,等.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马铃薯,2010,24(3):186-189.

[10]白艳菊,李学湛.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马铃薯,2009,23(2):106-109.

[11]杨明升,等.我国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农业质量标准,2005,4:27-30.

[12]申宇,白艳菊,刘伟婷,等.荷兰马铃薯种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马铃薯,2014,4:243-246.

[13]Sanne R.Liefrink.The inspection of dutch seed potatoes-the importance of approval[M].Den Haag:Den Haag offset,2005.

[14]赵晓.美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启示[J].北京农业,2012,18:29-31.

[15]UNECE.2013.http://www.unece.org/fileadmin/DAM/tr-ade/agr/standard/ potatoes/ S-1_ 2013_E.pdf.

[16]杨万林,杨芳.云南马铃薯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标准科学,2015,2:55-58.

(责任编辑李婷婷)

Quality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otato Industry

HAN Li-ming,TONG Dan

(Dingxi Campus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Dingxi 743000,China)

By referring to and clearing up the relevant standard of Chinese potato industry,the paper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standard,discussed the formulation,service condi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tandard.Accordingly,we put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of Chinese potato industry had taken the initial shaping,the system and contents had improved constantly,the technical content had progressed step by step,the operation effect of the system had manifested itself gradually,but at present,the various standard systems mat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potato industry was defective and not sound in the deep level.The paper proposed that,in a planned and stepped way,the legislation procedure of the potato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and the final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tato industry should be advanced through standard quality construction,absorbing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standard,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the matching technology,reinforc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 publicizing,building up the testing team,improving the workers’ quality,introduct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potato industry;quality standard system;testing system;quality certification system;source-tracing system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06RJZJ327),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

韩黎明(1963—),男,学士,教授,研究方向:马铃薯产业化。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