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动画电影中动物角色造型特点

2016-09-06贺跃龙

美术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造型动画电影美国

贺跃龙

[摘要]角色设计的成功与否对动画电影的成败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作为动画电影创作当中的关键性工作,动画角色的设计在美国的动画电影创作当中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很多优秀的美国动画影片当中,成功塑造的动画形象被观众所熟知,其中就有许多动物角色形象,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本文将对动物角色的概念、优势与特点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美国动画电影当中动物角色造型的方法和特点。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动物角色;造型

动物的样貌是各不相同的,动物角色往往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进行塑造。如何做到对动画角色进行更好的设计,是每一个动画工作者迫切关注并长期研究的课题。从早期的《米老鼠》《兔八哥》等漫画式的卡通动物形象,到如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作的《冰河世纪》等三维立体化动物造型,美国在动物角色造型设计上已经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一、动物角色

动物角色,指动画电影当中出现的占有一部分角色的动物形象,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功夫熊猫》当中的“阿宝”、《狮子王》当中的“辛巴”等,其设计通常具有夸张性、幻想性等特征。各个动物角色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都是以人类的心理、情感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的,受到文化差异、动画类型、设计手法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出的动物角色造型也形态各异。拟人,指的是立足于人类的角度来看待描述对象,在保留其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加入人为干预,使其富有生命色彩,具有生动性、感染力与亲和力。对动物形象的拟人化,指在保留动物原貌与特点的同时,用人类的相关表现来对动物进行设定,赋予其感染力,从而更容易被观众所接纳。

二、动物角色的优势与特点

在动画电影中,塑造出来的动物角色往往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1.优势。动画里的动物角色相比较人物角色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角色的设定,能够让动物们依据人类的价值观念来展开相关活动,并且能够借助动物自身特点的发挥来完成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在一些动画的剧情设置当中,很多细腻的感情在动物角色的传达下往往更加有感染力、说服力,实现人物角色表演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2.特点。动画里面的动物角色故事一般都是从人的主观想象上来进行剧情设定的,作为主角的动物角色往往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获得成功。人类对于动物的理性认知包括了对动物身体结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等方面的了解,不同动物所具备的特点为故事的构思与角色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对动物还有着一些感性层面上的认知,因此在进行动画动物角色设计时,在保留动物的相关特点时,赋予其人类的思维。

三、角色造型的基本原理

在进行动物角色的拟人化造型时,必须做到以线条为构成形象的根本要素、以直线与曲线形成的轮廓为造型基础、以色彩为造型艺术当中的主要语言。

首先,点是构成形态的最根本元素,很多个点共同组合形成了线,作为二维图的视觉要素,线也是造型的基本元素,包括了水平线、斜线等直线与各种不同弧度的曲线,不同的线条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例如:水平线通常代表了平静、放松等,不同的线条力度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在线的组合下,产生了面积、体积等。

其次,客观物体的任何形状通常都是由轮廓线条所构成的,在造型中包括了直线、曲线、直曲结合线、间断线、粗细不同的线这几种形式的线条,这些线条组合形成了物体的三角形、长方形等规则形状或弧线、波浪线等组成的不规则形状。同样,不同的形状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感情色彩与性格。

最后,作为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色彩能带给人们最直观、视觉化的刺激与感知。色彩包括了色相、纯度、明度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色相指色彩的种类与名称,纯度指色彩中新鲜、浑浊的比例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色彩的对比、冷暖等变化中,丰富了物体形象,并传达给观众以不同的感受与氛围。

四、动物角色造型的拟人化方法及特点

动物角色造型风格包含了写实类、卡通类、风格类等,每一种风格都具有各自的侧重点与特点。纵观美国近几年动画电影当中的经典动物角色形象,例如:《冰雪奇缘》中的驯鹿“斯文”、《科学怪狗》中的“火星”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动画作品,如日本的《龙猫》当中的龙猫,其角色比较清新可爱,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几何形状的动物角色各具特色,风格相对独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动物角色造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拟人化:

1表情。作为人类和其他动物共同拥有的情绪,喜怒哀乐可以通过人的表情进行展现,然而大多数动物并不像人类一样,有眉毛、眼睛等表情器官,因此在进行动物角色拟人化造型时,必须给其加上相应的表情器官,从而赋予其面部表情与活力。

2情感。同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身的情感,对于动物造型的情感也必须进行拟人化设计,例如:一些圆润可爱、帅气有力的动物角色可以设计得比较受人喜爱,使其成为亲情、爱情等情感的良好载体。

3造型。动物的形态与人的长相有极大的不同,往往是复杂、固定的,辨识度很高。设计者要想实现动物的拟人化,必须在造型当中加入人类相关的形态特点,模拟人的身体结构、外貌等来对动物形象进行设定,体现人们的审美观念,例如:通常肥胖的人比较憨厚可爱,动物界的熊猫等也相对肥胖,我们就可以将其与人类的肥胖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

4写实。对动物角色的设计要注重细节,在性格上通常都设计成和人一样具有明确的行为、心理活动,在动作上也不会设定得过于夸张。在设计时,要体现出动物身上最为显著的特征,在细微的简化与夸张下注重写实,通过细节来展现出其人类化的性格与心理。

5卡通。卡通类造型受到了很多青少年与儿童的喜爱,如《加菲猫》等,将点、线、面等元素在动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打散与重组,构成了可爱、形象的动物角色,更符合少年儿童直观的审美与理解能力,这些动物角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任何夸张的动作、表情,同时又具有人类的行为与动作。

6风格化。风格化造型是写实类、卡通类造型之外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和特点的动物角色类型,其受众较少,一般都被运用在实验动画中,通过对动物角色的特长、吸引人的地方的设定来带给观众深刻的印象,手法比较稀奇古怪,甚至会故意运用到不对称、扭曲,体现了一些内向、怪癖的矛盾人群的性格。

结语

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其中的动物角色必须综合考虑现实文化环境、搭配风格、设计理念等因素来进行造型,同时还要体现出动物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其被拟人化后的特点。对美国动画电影中一些成功的动物角色造型特点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动画创作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造型动画电影美国
动画电影
有修养,不任性
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与劣化趋势解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