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与劣化趋势解析
2017-09-13骆玫
骆玫
众所周知,动画电影虽然传统意义上是处于心灵成长期儿童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然而,随着动画电影的全龄化与成人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的受众层面亦已经有所拓展,正在由儿童向青少年受众蔓延。显然,动画电影受众范围越大,其社会影响力也会相应扩大,因此,针对动画电影中文学语言加以研究,不仅能够督促动画电影不断提高创制水准,而且更能敦促动画电影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一、 动画电影中文学生态辨析
(一)动画电影中文学的元意义
人类的语言,从最初的原始社会赤裸裸的动机需求,与赤裸裸的语言直白,历经数千年修饰才发展到崭新文明阶段。在此期间,文学显然对语言的进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雅化作用, 对语言的修饰与雅化才是文学的元意义。动画电影中的文学更应该是充满了美与爱的文学范本,而不应该充斥着成人化错位与成人化劣化的直白,尤其是那些后现代扭曲文学的不伦不类的文本更是不宜出现在动画电影的大银幕上,动画电影首先是一种艺术,动画电影中的文学语言必须经过文学修饰与文学推敲,即便是全龄化与成人化的动画电影,其中的文学语言亦必须能够经得起全社会的艺术推敲,绝对不可等闲视之。例如,欧美动画电影与日本动画电影,即为世界动画电影留下了许多永恒的经典,国产的传统动画电影之中也不乏经典杰作,比如国产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等即为传世经典。
(二)后现代动画电影中文学边缘化的尴尬
从艺术视角而言,动画电影本应是瑰丽梦想的意象化飞扬,电影动画中的文学本就应该是与动画映像大相契合且相得益彰的,从而由文本意象强化映像的拟真性、直观性、移情性,如此方能为整部动画电影带来更佳的移情感染性,进而直接触发观众的感受,牵系观众的思绪。由此可见,动画电影中文学知觉、视觉、听觉等的共同介入,成為了动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基质。然而后现代时期某些粗制滥造的动画电影却敢冒艺术之大不韪,要么以成人化为借口,要么以全龄化为借口,而过度的艺术缺乏,更是直接导致了某些动画电影中的文学出现了成人化错位与成人化劣化。尤其是对于动画电影中戏剧化情节的处理,更是对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有着较高的艺术效应、社会效应、文明效应的要求,而反观国产动画电影,某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视艺术与文学为无物,给后现代动画电影带来了文学被边缘化的尴尬。[1]
(三)国产动画电影成人化的几种错误倾向
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在快速发展、快速转型、快速创制的过程中,虽然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从某些动画电影作品之中,却暴露出了国产动画电影成人化倾向中文学语言修饰方面的巨大缺陷。国外同样不乏成人化动画电影,但其中的文学语言修饰却均较为得体,例如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中的诸如“我不知道将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这样意境高远的文学语言早已随着映像传为永恒的经典,再比如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那句“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想要柔情以待”,而欲从国产电影中找到这样的文学语言却是难上加难。某些国产动画电影的因缺乏艺术设计,与文学艺术化修饰而过度直白的语言,更是使得观众极难产生共鸣、沉浸与移情,某些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语言,甚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成人化错位,与成人化劣化等趋势。
二、 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
(一)认知错位
动画电影中的文学原创绝对不等同于俗语、俚语,甚至是赤裸裸的粗口的直白,动画电影中的文学更应该承担起语言雅化、逻辑强化、审美优化的全社会教化的责任。[2]同样是二元对立架构的动画电影,我们比较《猫和老鼠》与《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就不难看出,二者在人设形象制作的艺术性方面,简直是判若天渊,姑且不论《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拙劣的人设形象制作,仅从其中的语言观察,《熊出没》文学润色即彻底缺位。在《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中,光头强的出场自我介绍“小强的强”,同时,在大银幕上出现一只爬上左臂的令人作呕的缺失艺术化的过度拟真蟑螂,这样的反艺术化与反文学化低俗制作,不仅是动画电影之殇,更是动画电影中文学之殇,这种有失艺术水准的创作,充分显示了某些国产动画电影,文学成人化认知的反艺术化与反文学化的严重错位。
(二)道德错位
对于本土的国产动画电影而言,其实道德才是动画电影真正的文化内核,道德的正能量引领,与道德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入,才是国产动画电影真正的当务之急。从道德视角加以衡量,是鉴别国产动画电影优劣的永恒试金石。在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中,吉吉国王与侍从在惹上大麻烦的第一时间,丝毫没有道德意识的哪怕一闪念,反而在第一时间脱口而出——“跑”。作为全国公映且绝大多数受众为儿童的动画电影,这样的反文学与反道德的低俗制作,彻底为这部系列动画电影带来了赤裸裸的成人化道德错位,其流毒对于新生代少年以及幼年观众的影响实在是令人扼腕痛心。该片作为一部公映动画电影,在短短3分钟之内,即密集地出现认知错位与道德错位问题,这无论如何都已经不是失误与疏忽所能解释的了。
(三)教育错位
动画电影中的成人化认知错位与成人化道德错位,分别给国产动画电影带来了向正能量产生排斥与悖离的错误倾向,从而极易为成长期的青少年错误地建构起隐性情节式心理壁垒,这种错误倾向显然与动画电影的成人化教育的真善美的设计初衷南辕北辙。从成人化教育的层面观察,动画电影有着更为崇高的重构形而上信仰的诉求。[3]在《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中,出场的两只箱子形制完全不同,而光头强在没有找到自己箱子的情况之下,却毫不犹豫地将别人的箱子带回家,这样的做法在任何场合下,都是极端错误且极其危险的行为。影片中却错误地为这种行为适配了极具正能量的意大利歌剧作品《我的太阳》,当光头强尽情高唱“哦,我的太阳,心情多么畅快”时,却不知道这部动画电影,已经将错误的意识灌输到了观众的内心,短短10分钟之内,即出现这种成人化教育错位,不能不说实在是令人遗憾。
三、 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劣化
(一)缺位式劣化
动画电影必将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动画电影中语言的文学缺位,必将造成动画电影中文学的成人化劣化,尤其是我国某些国产动画电影作品中的语言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其中的不合逻辑的劣化语言、不够得体的劣化语言、有失道德水准的劣化语言比比皆是。这样的动画电影作品,显然极大地侵害了儿童的接受正能量、接受正确教育、接受正常精神薰陶等基本权益,这些动画电影的一味圈钱的初衷,显然与社会效益已经背道而驰。《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中光头强一言不合就频频爆出粗口的拙劣动画电影反文学制作,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了整部动画电影艺术性的缺乏,同时,无论是光头强的形象,还是熊大熊二的形象,都成人化地硬性植入了劣化语言,对整个泛北方地区人民形象进行了诉诸于所谓动画电影文学的隐性抹黑。
(二)劣化的恶性循环
客观而言,即便是动画电影施行全龄化与成人化,亦并不代表着允许动画电影中全面出现文学劣化现象。日本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誉冠全球,可以说是老少咸宜,但是,看遍宫崎骏的作品,却找不到哪怕一例成人化错位、成人化劣化之处。透过对比便不难看到,真正优秀的动画电影中的文学,即便是在表现怒不可遏时亦无须使用低俗语言。委婉的文学化因应,反而能够制造出更佳的意象化效果。此外,映像化的动作、快节奏的切换、夸张的表情等,反而是低俗字眼的最佳替代品。同時,这些更加高级的技巧运用,反而能够使得整部动画电影作品的格调更加地出类拔萃。国产动画电影过多地代入了不良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观念,这些不良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观念,必然造成动画电影中的文学成人化劣化,而由此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恶性循环更是必然会造成整个社会意识的不断劣化。
(三)劣化泛化的防微杜渐
忽视一部动画电影中文学的成人化劣化,将引致整个动画电影产业不断出现劣化泛化的蝴蝶效应,国产动画电影由于缺乏艺术化设计、艺术化语言、艺术化技法,因此,只能寓教于言,那种过多说教式动画电影过度人为硬性地植入了非循循善诱式的祈使语言,过多的诘责、训斥、压制,过少的规训、诱导、感化,反而有害无益。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动画电影就应该以文学语言为清流,树立起动画电影业界的全新风尚,创制更多的与动画电影相吻合的诗意文字,以优雅的文学语言辅助动画电影,共同建构起美好的想象时空。参照日本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我们便不难看到,真正的优秀动画电影中的文学,即便是在不得不表现尴尬情节时,亦无须使用低俗语言,文学语用的技巧性修饰将为动画电影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国产动画电影的成人化错位与成人化劣化,已经引起了舆论评介的高度重视,针对这种错位与劣化的防微杜渐,将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更加茁壮成长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4]
结语
动画电影中的文学元意义,恰恰在于为观众提供爱与美的文本辅助渲染下的视听享受,动画电影中的文学应该是充盈了爱与美的文字表达,而绝不应仅仅只是不负责任的成人化直白。文学的缺失与缺位,必然使得动画电影失去其应有的光彩,后现代扭曲式文学的不伦不类,更是不宜不加修饰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动画电影中的语言,首先应该是一种文学,然后更应该是一种艺术结晶,动画电影中的文学语言必须经过文学修饰与文学推敲,即便是全龄化与成人化的动画电影,其中的文学语言亦必须能够经得起全社会的艺术推敲,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动画电影中的语言应该成为一种文学语言的自然延伸,而不是文学语言的截然悖反。动画电影无论是否施行全龄化与成人化,都不能成为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与成人化劣化的借口。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较为高级的艺术形式,其所承担着的文化影响力、艺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都将更加举足轻重,因此,动画电影更应保持艺术一脉相承的清流特质,以全龄化与成人化掩盖艺术低劣与文学低俗的动画电影终将被淘汰出局。
参考文献:
[1]杜彬.交互与融合——论商业语境下中美动画电影对经典文学改编的异同[J].当代电影,2015,(12):173-176.
[2]吴斯佳.文学经典传承视野下的动画电影改编研究[D].浙江大学,2014:18-19.
[3]路珊珊.文学的延伸—新世纪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D].山东理工大学,2014:54-55.
[4]李小双,陈星,王凯.风景园林语言在中外动画电影中的分析[J].中外建筑,2014,(0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