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纸墨秀 方寸求真

2016-09-06唐斌

美术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学院工笔工笔画

唐斌

王菂是当代优秀的青年画家,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良好的学院研习为他成就了朴素纯熟的写生造像功力和守正求真的为人绘事品格。他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方向已颇有心得并成果斐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王药深研学理又能面向生活,注重形式语言的推敲和笔墨运用的锤炼。技巧娴熟自如,写景状物栩栩如生。立意诗情匠心别具,经营位置出人意表,银钩赋彩浓淡相宜、清雅大气。他在当下青年画家中能够如此潜心创新亦实为难得。

纵观中国画的历史,工笔花鸟画早在宋元时期,就以其特有的富贵华丽、闲趣野逸等多种面貌样式呈现画坛之上。千百年来的工笔花鸟画领域出现的诸多画家和作品,多不能脱离“黄、徐”体貌的影响。王药的工笔画亦脱胎于宋画,然他并未一味拘泥古法摹写,而是以现代的审美与视角广泛吸收西方营养,给传统工笔花鸟画赋予了新的生机。正如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原则,中国工笔画的写真与西方绘画的写实确有不同,亦有呼应。工笔画家以中国的文化经验,吸收一些西方的写实功夫,可谓益事。有着多年学院濡染的王药正在于此不断研习创作,他善于从大自然中发现、捕捉能触动心灵的生动细节并巧妙地构置于画面之中。在画法上,他取法两宋并融以个人体验,以扎实的写实技巧表现精神意象和自然意境,通过清新淡泊的意境营造,来展现其对人生与自然生态的思考和感悟。

王菂的花鸟画既有纸本水墨,又多见彩墨金笺。他善于以情造境,作品往往情趣横生。他不满足于对自然的单纯摹拟,而以精细不苟的表现手法和借物抒情的诗意表现,把创作意念寓意于自然物象中。《宣和画谱》中有记述:“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雀,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有以兴起人之意者。”我们不难理解,花鸟画的对象虽不是人,但它的意境深处还是表现人的精神力量和美感情操。

花鸟画是有情节有诗意的灵动的绘画。王菂的花鸟画用笔简练、意境深邃,如《夜影流霞》八品这组作品,画面上静的坡石、动的山鹧、临风的箬竹、浅翔的鱼虫,无不透露出画者的高韵和气骨。淡月烟水之中仿若看到一位素琴幽人,格律老劲,曲尽物性之妙,或许这正是王药追寻的一重境界。王菂的《宫扇》系列作品配景简约,一枝一叶、一虫一禽,大干世界尽纳方寸之间,处处皆有妙造自然的清凉禅意。凝眸画前恰有“举头忽见不是画,低耳倾听疑有声”的又一重境界。

当代工笔花鸟画应当体现新时代的观念体系与价值空间,它应当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艺术家们一方面挖掘具有传统形态的一些新的探索,一方面在语言形态上回归绘画性,从观念层面、语言层面介入形成一种新的趋势,从而为中国画坛呈现另一种景观。当下画界,多为纷繁躁动之气,而王药虽已然是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却人如其画、画映其心,在工笔花鸟画的静雅空寂世界中徒步前行,不忘初心。他曾说:“画画很容易,负责任的画画太难了。”责任二字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求真笃行的画学理念,一种当代文人画者的文化理想和社会关切。

王菂喜欢深夜经营绘事,往往兴起之时,墨秀素纸而至东方既白。“不是我选择在黑夜中孤寂摸索,是这黑夜选择了我,与我结伴而行。”黑夜赋予了他高冷孤傲、清雅如风的才气,潜心入画、悟道修性的品格。假以时日,王药定会在方寸素纸上成就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王菂

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

2000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2004年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硕士学位。2015年入选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

现为三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研究员,杭州江南书画院青年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杭州佛学院客座讲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讲师。

作品多次入选浙江省美术展览与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多次举办个展与联展。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学院工笔工笔画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工笔花鸟画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迎春佳作
李文慧作品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吴绪经工笔画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