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类牵引在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治疗中的疗效

2016-09-05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230032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安氏切牙前牙

韩 爽,刘 昕(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230032)

韩爽,刘昕(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230032)

目的探究二类牵引在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均采取二类牵引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个研究对象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上下切牙位置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二类牵引治疗的33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治疗X射线测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4.9 mm,磨牙关系也在治疗后于患者矢状方向处改变了2.5mm,所有患者的上切牙平均后移了2.2~2.3mm,下切牙平均前移了1.8~2.0mm,下颌基骨同上颌基骨前移了1.2mm。结论二类牵引能够有效矫治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临床效果显著。

牙正畸牵引;错/外科学;安氏Ⅰ类/外科学;安氏Ⅱ类/外科学;正畸学,矫正;牙髓复盖术前牙深覆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首先将此次研究方案报送医疗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医生及护理人员均签署自愿书。所有患者均经本院牙医检查诊断为安氏二类Ⅰ分类患者,且均为恒牙颌不拔牙患者,无畸史,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18岁,平均(14.4±3.6)岁。其中,Ⅰ、Ⅱ度深覆盖分别有28、5例,其面形都表现为上颌突前、下颌后缩,且覆盖平均约为7mm。本研究入组患者排除使用二类牵引用于非矫正错畸形治疗的患者及其他患有严重合并基础性疾病或精神病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1)治疗前测量33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的ANB、SNA、SNB、Ii-pg、ms-mi、A-pg及每例患者的前牙覆盖情况。然后对每例患者采取Edgewise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初始时要将每例患者的上下颌矫正排齐,弓丝要从细到粗;待上下颌排齐后,其二类关系不能解除。治疗7个月。(2)使用镍钛方丝对每例患者的上下颌进行加摇椅弓和打开咬合的操作,并且在每例患者上颌的侧切牙和切牙之间添加游离牵引钩,并随即行上颌牵引钩至下颌磨牙间牵引操作,即二类长牵引。牵引至多数达中性颌时为宜,时间不得小于3个月且为每天无间断持续牵引。而后停止牵引1 d后继续行夜间牵引以维持治疗效果,以3个月为宜。于患者治疗后期进行精细调整每例患者上下颌牙齿咬合情况,直至每例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至正常位置。总治疗时间不得超过2年,最短不得低于13个月。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ANOVA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二类牵引治疗前后各测量值比较33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经二类牵引矫治后X射线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中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磨牙关系开始改变,达中性颌,且其后缩侧貌有显著改观。经X射线投影测量,33例患者治疗前和错畸形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4.9 mm,磨牙关系也在治疗后于患者矢状方向处改变了2.5 mm,所有患者的上切牙平均后移了2.2~2.3 mm,下切牙平均前移了1.8~2.0 mm,下颌基骨同上颌基骨前移了1.2 mm。

表1 33例患者治疗前后X射线测量值比较(x±s,mm)

3 讨 论

本研究对33例患者均采用扩弓装置,X射线投影测量值均是由二类牵引而产生的变化,使得研究结果更加有说服力。通过二类长牵引则能够有效地改善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的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二类磨牙关系,将患者的下颌引导向前,并将牵引其唇倾上切向位移,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发现,在采用二类牵引治疗时,要想取得显著效果必须正确、有效地使用摇椅弓,1例无效患者正是由于未及时使用摇椅弓使得患者上下磨牙没有向远中倾斜所致。

支方静等[8]研究发现,在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中应用二类牵引法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患者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还能使患者下颌前移,进而使得患者的下颌磨牙前移以达到改善二类磨牙关系的目的。而且二类牵引还能有效使患者的上颌切牙舌向移动,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前牙深覆盖情况。虽然二类牵引能够有效矫治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但是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单纯采用二类牵引进行矫治患者复发率极大,因此,采用矫治保持器联合辅助设备进行治疗,一般是在患者正常咬合后还需对每例患者进行3~4个月的夜间牵引,且在患者治疗后期换用保持器时添加辅助装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率[9]。

[1]陈桂玲,孙德文,余兴华.关于安氏Ⅱ类使用Ⅱ类牵引效果的临床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15-1520.

[2]王苏芹.前方牵引治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1):3275-3277.

[3]竺正艳,曹军,胡得梅.成人中度骨性Ⅲ类伴先天缺牙的正畸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385-386.

[4]徐春华,刘梅,胡小坤,等.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2,32(6):370-372.

[5]刘珣,杜跃华,秦朴.手正畸治疗中拔牙与前磨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59-1460.

[6]姜洪涛,刘琳.前方牵引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3,20(1):53-55.

[7]冯志才,翁嘉华,蔡斌,等.应用Mini Uni-Twin托槽矫治安氏Ⅱ类错的临床初探[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3,20(4):181-185.

[8]支方静,何进安,莫水学.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面部高度的变化[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4):359-362.

[9]纪道安.安氏Ⅱ类Ⅰ类错领畸形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9):159-16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1.035

B

1009-5519(2016)11-1699-03

(2015-12-28

2016-01-20)

猜你喜欢

安氏切牙前牙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安氏Ⅱ类错畸形咬合接触特征及其与口颌系统关系的研究现状
大块头安氏中兽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安氏Ⅲ类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头影测量指标的可靠性研究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