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2016-09-05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315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社区

陈 珂(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315000)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陈珂(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315000)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1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管理、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服药管理及自我血压监测、定期随访等,比较干预前后护理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12个月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遵医行为、自我血压监测等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以上各项指标的控制达标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8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干预性研究;高血压;社区保健护理;生活质量;老年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其生命。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例,占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30.00%~40.00%[1]。同时,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00%,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平均每2例老年人中就有1例患高血压,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42.60%、34.10%和9.30%,仍不容乐观[2]。因此,应积极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而社区护理在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开展长期、系统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可有效维持患者血压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其发展。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治疗效果,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中的诊断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1例,女70例;年龄60~90岁,平均(75.47±5.92)岁;病程1~30年,平均(14.78±8.48)年;高血压Ⅰ级23例,Ⅱ级67例,Ⅲ级61例;伴并发症25例。排除标准:(1)伴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和肝、肾疾病等老年患者;(2)认知和语言障碍,不能配合治疗,无法跟踪随访12个月的老年患者;(3)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

1.2方法

1.2.1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2.1.1建立健康档案充分掌握151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每周1次上门访视,每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干预措施。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掌握和控制患者的整体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案,有利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2.1.2健康教育定期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主要途径有宣传栏、宣传手册、宣传录像、义诊及家庭教育等。针对信息接受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及家属,可由全科医生及护士进行一对一特别教育,采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老年高血压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主要并发症及具体治则治法等,同时特别开设针对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讲座,使患者了解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避免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1.3心理护理高血压在临床上大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以控制病情。在此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同时,由于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具有特殊性,“空巢”、独居、退休、社会关注度降低等因素会使其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情绪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甚至不配合治疗,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进行音乐治疗、催眠暗示,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3];同时,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及并发症,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1.2.1.4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针对高血压患者,首先应强调清淡饮食,每周1次上门访视时应特别关注患者的饮食状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4],结合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劳动强度、血压、血脂等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少食多餐、食物多样化搭配,选择优质蛋白质、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向居民发放控盐勺和控油勺,根据患者及家属情况指导其控制盐、油的摄入量,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每天食盐少于6 g、食油少于25 g[4-5]。

1.2.1.5适量运动首先向患者详细讲述适量运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进行有氧运动,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频率和持续时间。运动形式大多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6]等活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1 h左右为宜[7],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同时应强调切记不要空腹运动,注意安全,预防运动损伤和意外的发生。

1.2.1.6控制体质量控制体质量对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帮助其控制体质量,将 BMI控制在24.0 kg/m2以下[8],避免超体质量。每天控制热量摄入,每天摄入量男性应为1 100~1 400 kcal(1 kcal=4.184kJ),女性应为1 000~1 200 kcal[7]。

1.2.1.7戒烟限酒吸烟、饮酒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中可能导致24 h动态血压水平持续升高,或与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有关[9]。而酒精摄入与血压升高也明显相关。Xin等[10]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限制酒精摄入后收缩压平均降低3.31mmHg(1mmHg= 0.133 kPa),舒张压平均降低2.04 mm Hg,且酒精摄入量减少与平均血压下降程度呈剂量-反应关系。因此,应着重向患者详述烟酒对健康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限酒。

1.2.1.8服药管理与自我血压监测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及自我血压监测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根据自身血压水平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同时积极进行自我血压监测,以判断疗效。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自测血压的操作培训,制订并发放家庭血压自测记录表,并在定期随访时做好记录。

1.2.1.9定期随访制订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具体的随访时间计划表,通过上门访视、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和信函随访等多种方式,指导患者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干预措施,了解患者在干预期间的饮食、活动、体质量控制、戒烟限酒等具体情况,针对病情随时调整个体化干预方案,收集并记录家庭自测血压数据,规范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每季度行为因素进行记录评估上报。每次随访结束前告知患者及家属下次随访时间。

1.2.2评价指标

1.2.2.1一般情况包括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遵医行为、自我血压监测等情况。

1.2.2.2体检指标包括血压、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

1.2.2.3血压控制效果评估连续随访12个月后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按照其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3个等级。优良:全年有9个月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 mm Hg以下;尚可:全年有6~9个月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 mm Hg以下;不良:全年仅6个月以下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 mm Hg以下。

1.2.2.4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该量表共包含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其中PF、RP、BP、GH 4个维度为生理得分,VT、SF、RE、MH 4个维度为心理得分。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干预前后患者一般情况比较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遵医行为、自我血压监测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

2.2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比较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时间n 收缩压(m m H g)舒张压(m m H g )B M I (k g / m2)干预前干预后1 5 1 1 5 1 t P --1 5 7 . 7 9 ± 1 1 . 1 6 1 3 6 . 0 2 ± 1 0 . 5 1 2 1 . 6 9 7 <0 . 0 1 8 8 . 1 5 ± 1 0 . 8 7 7 9 . 3 8 ± 9 . 5 4 8 . 1 7 2 <0 . 0 5 2 6 . 5 3 ± 4 . 1 1 2 3 . 7 4 ± 3 . 8 3 8 . 1 1 2 <0 . 0 5时间n 空腹血糖(m m o l / L)三酰甘油(m m o l / L)总胆固醇(m m o l / L)干预前干预后1 5 1 1 5 1 t P --6 . 7 1 ± 2 . 4 2 6 . 0 7 ± 1 . 9 1 7 . 7 4 5 <0 . 0 5 1 . 4 1 ± 0 . 9 2 1 . 2 7 ± 0 . 5 1 1 . 0 1 3 <0 . 0 5 5 . 3 2 ± 1 . 0 4 4 . 1 8 ± 0 . 5 9 2 . 1 4 8 <0 . 0 5

2.3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血脂等指标控制达标情况比较高血压患者干预后各项指标控制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相关的8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其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3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血脂等指标控制达标情况比较[n(%)]

表4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4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时间n P F R P B P G H干预前干预后1 5 1 1 5 1 t P --8 0 . 5 3 ± 3 . 0 7 8 3 . 5 1 ± 2 . 6 1 4 . 0 5 4 <0 . 0 1 6 4 . 1 4 ± 5 . 7 8 8 0 . 1 8 ± 4 . 5 8 2 6 . 0 8 6 <0 . 0 1 6 6 . 5 8 ± 4 . 6 4 8 1 . 3 6 ± 4 . 3 8 2 7 . 1 9 2 <0 . 0 1 5 2 . 4 7 ± 5 . 1 5 7 0 . 3 1 ± 4 . 9 8 2 4 . 9 3 7 <0 . 0 1时间n V T S F R E M H干预前干预后1 5 1 1 5 1 t P --4 8 . 7 7 ± 3 . 6 4 6 4 . 6 2 ± 4 . 5 6 3 0 . 0 7 6 <0 . 0 1 4 6 . 5 2 ± 4 . 0 4 7 1 . 1 2 ± 6 . 0 8 3 6 . 5 4 2 <0 . 0 1 5 4 . 4 8 ± 5 . 1 1 7 9 . 2 9 ± 5 . 3 2 3 9 . 4 7 1 <0 . 0 1 4 2 . 7 1 ± 4 . 7 4 6 5 . 8 1 ± 4 . 6 8 4 1 . 0 0 2 <0 . 0 1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生活习惯干预、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社区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升,能够积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主动、定期随诊和复查,配合医护人员实施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遵医行为、自我血压监测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社区护理干预可在多方面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与吕雄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社区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直接影响着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各项指标的控制达标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胡芹等[12]研究也表明,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优于干预前,肯定了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8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个体化干预方案,可以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存在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干预治疗,从而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其生活质量。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 Wang J,Zhang L,Wang F,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Am J Hypertens,2014,27(11):1355-1361.

[3]Verrusio W,Andreozzi P,Marigliano B,et al.Exercise training and music therapy in elderly with depressive syndrome:a pilot study[J].Complement Ther Med,2014,22(4):614-620.

[4]中国营养学会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节录)[J].营养学报,2008,30(1):2-18.

[5]He FJ,Li J,Macgregor GA.Effect of longer term modest salt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J].BMJ,2013,346:f1325.

[6]Pan X,Zhang Y,Tao S.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on blood pressure and plasma levels of nitric oxide,carbon monoxide and hydrogen sulfide in real-world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lin Exp Hypertens,2015,37(1):8-14.

[7]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165.

[8]Zeng Q,He Y,Dong S,et al.Optimal cut-off values of BMI,waist circumference and waist:height ratio for defining obesity in Chinese adults[J]. Br J Nutr,2014,112(10):1735-1744.

[9]Gac P,Poreba R,Poreba M,et al.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on blood pressure in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Pol Arch Med Wewn,2014,124(9):436-442.

[10]Xin X,He J,Frontini MG,et al.Effects of alcohol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Hypertension,2001,38(5):1112-1117.

[11]吕雄,董杰,张旭.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52-155.

[12]胡芹,杜明玉,何静,等.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8):104-105.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hen Ke(Haishu District Nanme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Ningbo,Zhejiang 315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A total of 151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implemented the community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crete condition,including establishing the health file,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diet management,regular exercise,body mass control,limit ing alcohol and stopping smoking,medication management and self testing blood pressure(BP),regular follow-up,etc.The nursing efficacy and BP control condi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the 12-month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ituation of the awareness rate of hypertension related knowledge,healthy life style,reasonable diet,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f BP monitoring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the indicators of sy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pressure,BMI,fasting blood glucose,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moreover the control and standard reaching rate of above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the scores of living quality related 8 dimension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tervention studies;Hypertension;Community health nursing;Lity of life;Aged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13

A

1009-5519(2016)14-2151-04

陈珂(1981-),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社区慢性病护理工作。

(2016-03-04)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社区
全国高血压日
社区大作战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