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现状及其规范问题*

2016-09-02黄守宇

关键词:外来词意译现代汉语

彭 晓 焦 林 黄守宇 敖 菊

(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当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现状及其规范问题*

彭晓焦林黄守宇敖菊

(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61010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外来词在当代汉语中的使用状况,并针对外来词使用的种种不规范现象,提出相应的规范策略。

外来词;使用状况;规范

一、引言

汉语和英语、日语在类型学上的差异较大,导致相互间的语言接触主要是通过文本翻译展开的。国内语言学界对此类接触性演变的研究不少,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关于外来词的研究,如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1958)、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1997)、史有为《汉语外来词》(2003)等。此外,港台学者对现代汉语或粤语中的英语借用现象也展开了大量调研,如,陈张美美、郭张凯伦(1990),邹嘉彦(1990),程祥徽(1996),何自然、吴东英(1999)等。二是关于外源性词缀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起,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在《汉语史稿》中均论及了此类因翻译外语而引发的外源性词缀。尔后,王琪(1999)系统探讨了1979年改革开放后,现代汉语里新增的对译外语的词缀。总体来看,学者们对外来词及外源性词缀的借入现象进行了充分的描写,有的还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其借用动因进行了阐释。

然而,过去对语言接触或语言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就事论事地分析影响的结果比较多(如外来词的研究),对制约这种相互影响的外在条件的注意显然不够。因此,有必要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分层定量分析,剖析新兴借词在引进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如使用者的语言态度、新媒体在外来词借入中的作用等。

二、外来词的界定与类型

(一)界定

1.狭义的外来词。一些学者认为,狭义的外来词就是用语音相近的汉字译写或直接用外文字母替代而形成的词语。这样的定义将意译词和日源性借形词排除在外。

很多学者认为意译词不能算是外来词。如,孙常叙的《汉语词汇》、 王力的《汉语词汇发展史》以及胡裕树等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都持这种观点。

这样的共识源于他们认为意译词使用的仍然是汉语本身的构词结构和构词规律,仅仅移植了外语源词的意义。

与意译词一同被排斥在狭义外来词之外的还有日源性借形词,即:用汉字书写的日语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日本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以前,是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的。因此,在日语中就保留了一大批汉字词。在借用日源性借形词时,我们保留其书写形式,只是换用为汉字的读音。

2.广义的外来词。葛本仪认为:“所谓外来词是指源于外语影响而产生的词,决不就是外语中原来的词。因为任何一种语言在接受外语影响时,都要在原来外语词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重新改造和创制的过程。”[1]按照这个定义,广义的外来词应该包括意译词和日源性借形词。尽管这两类外来词并未具有明显的“外来特征”——语音和字形上的外来特征,但根据原型理论,可以将其视为外来词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

本文所讨论的外来词是广义的外来词,即包括了意译词和日源性借形词在内的外来词。

(二)外来词的类型

1.纯音译词:一个词的构造材料全是音译而来的。例如:厄尔尼诺、酷、粉丝、克隆,秀。

2.音译兼意译词:在音译整个词语的前提下,又通过选用适当的语素而尽可能作出意译。例如:脱口秀、纽约客。

3.音译加注词:对所搬借的外语词语整个作了音译,为有助于清楚示意,再加上词语对象所属类别范畴或基本特征的意译。例如:雅飞士、雅皮士、卡丁车。

4.半音译半意译词:对所搬借的词语的一部分加以音译,剩下的部分另作意译的。例如:蹦极跳、丁克家庭、基尼系数、作秀、因特网。

5.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例如:电话、银行、扩音器、墨水等。

6.借形词。一类是借自外语(主要是英语)的字母借形词。如: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EMS(Express Mail Service,邮政特快专递)、CPI(Consumer Price Index,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OTC(Over the Counter,非处方药)、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公告牌系统或电子公告板)、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口总线)、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自动取款/出纳机)。二类是日源性借形词。关于这类借词,学界尚存分歧。曹炜(2004)的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日源性借形词应分情况讨论:“(1)现代汉语的一些词,只出现在日语和现代汉语中,而不见于古代汉语中,且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汉语中的,一般可以认定是借形词。如‘母校、图案、音程、银行、意译、营养、游离、原罪、远足、舶来品、原动力、优生学、总动员’等。(2)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日语、现代汉语中有,古代汉语中也有,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词与日语中的词意义相同,而两者同古代汉语中的词义迥然有别,一般也可以认定是借形词。如‘法庭、发明、反对、分子、封锁、机关、经济、理事’等。(3)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日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都使用,而且意义也基本相同或相近,这些词就不能作为借形词,而应看作是本民族传承词。如‘法律、机械、计划、精神、元帅、游弋、运动’等。”[2]也就是说,只有其中的(1)和(2)才属于日源性借形词。

三、外来词的使用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共发放问卷97份,收回有效问卷91份。调查对象主要为学生、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问卷就“外来词的传播途径、认知度、使用频率及规范问题”展开调查。

1.外来词的传播途径。当被问及“你认为外来词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现代汉语”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网络等新兴媒体,另有15%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传统媒体。这表明,尽管外来词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但新媒体仍是当下外来词传播的主要手段。

2.外来词的认知度。当被问及“是否能正确理解外来词的含义”时,五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基本理解,三成以上的受访民众表示只能理解其中一部分,有近5%的受访人员表示完全理解或不理解。如图1所示:

图1是否能正确理解外来词的含义

3.外来词的使用频率。在回答“生活中使用外来词汇的频率”时,75.82%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使用,2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经常使用,只有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不使用外来词。这表明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较为广泛,几乎人人都会使用。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经常使用的只占少数,说明外来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

4.外来词的规范问题。当被问及“外来词汇对当代汉语的影响”时,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影响一般,26.67%的受访民众认为冲击很大,6.67%的人认为没什么影响。可见,多数受访人士都认为外来词汇对当代汉语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调查“需不需要对外来词进行规范化”时,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需要规范,只有少部分受访者选择中立和认为不需要规范。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是否需要对外来词进行规范

四、外来词的规范

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导致汉语中外来词的引进与传播都更为便捷。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来词在使用中越来越缺乏规范,这将给汉语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首先,外来词的不规范使用容易造成汉字拼盘化。著名翻译学家黄友义先生认为:“一个国家的语言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语言,保护我们的语言,维持我们的软实力,以维持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在保护民族语言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避免不经翻译的外来词嵌入中文中使用。其次,外来词的滥用还可能造成沟通障碍。在诸多化妆品、护肤品、药品等说明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缩略词,这是以在较小空间、较短时间内表达大量的、准确的信息为目的。但诸如RX(Prescription,处方),PVC(一种乙烯基的聚合物质)、CO.(company,公司)等词,虽然高频出现在生活中,但是知晓其含义的人却不多。此外,通过调查可知,当代汉语外来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这样的传播路径,容易忽略弱势受众。比如,从不接触或很少接触新媒体的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机会接触外语单词,更别说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外来词。传播途径的限制也将导致部分受众在接触外来词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理解障碍。

因此,有必要及时对汉语中的外来词进行规范。针对汉语外来词使用的不规范现象,我们认为需要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规范工作:

(一)读音的规范

1.音译词读音的规范。曹炜(2004)指出,“现在有这么一种倾向,主要是在年轻人里头,将音译词念得跟外语原词很接近,明明是‘吉他’。偏偏念作‘给他’,明明是‘迪斯科’,偏偏念作‘滴斯靠’等等。”[2]对此,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按“吉他”、“迪斯科”等汉字读音念。

2.外来字母词读音的规范。曹炜(2004)曾提到:“‘IT’(行业)是念作‘阿爱梯(行业)’还是念作‘爱梯行业’,‘DOS’是念作‘地窝爱斯’还是念作‘刀斯’,‘APEC’是念作‘哀批衣西’还是念作‘哀佩克’等等。”[2]对于此类字母词的读音规范,我们认为应尽量考虑普遍性原则,照顾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如,将“DOS”念成“刀斯”,“APEC”念成“哀佩克”。

(二)用词的规范

1.旧音译词与意译词并存,例如:

盘尼西林(penicillin)——青霉素

幽浮(UFO)——飞碟

莱塞(laser)——激光

司的克(stick)——手杖

士多(store)——商店

太妃(taffy)——奶糖

针对这一现象,应加紧出版规范的外来词词典,以此作为外来词规范的依据。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外来词词典的编写、出版速度和数量相对滞后。尽管近几十年来外来词数量猛增,但始终没有新的外来词词典问世,外来词用词的混乱状态,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

2.大陆与港台地区译名的不统一

(1)地名译名上的差异,如:

新西兰——纽西兰

老挝——寮国

格鲁吉亚——乔治亚

塞拉利昂——狮子山国

黄长著(1996)将大陆与台湾使用的全世界229个地名(包括国名)的译名做了统计,他发现,229个地名中,两岸完全相同的共有153个,约占总数的66.8%;基本相同的共19个,约占总数的8.3%;有较明显差别的共30个,约占总数的13.1%;有明显差别的共27个,约占总数的11.8%。[3]

(2)科技术语译名上的差异

吴建中(1987)发表的《汉语外来词的地域差异分析》一文中,列出了大陆、台湾及香港地区对相同科技术语的不同译名。[4]例如:

英语原词大陆译词台湾译词香港译词

accumulator累加器累数器集数器

address地址位址位址

assembly language汇编语言组合语言组合语言

bit位,比特毕数元

byte字节,位组拜数元组

digital数字数位计数位

disk磁盘磁碟磁碟

flag标记旗志旗志

high level language高级语言高阶语言高阶语言

interaction对话交谈交谈

interface接口界面界面

memory存储记忆记忆

offline脱机离线脱机

online联机联线联机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作业系统

peripherals外围设备周边设备周边机

program程序程式程式

software软件软体软体

subroutine子程序副程式副程式

utility program实用程序实用程式利用程式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大陆与台湾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这种分歧所带来的不便使各方都认识到对外来词的吸收、使用问题达成共识是非常重要的。李明(1991)以“卡拉OK、收银台、克力架、镭射影碟”为例指出:“如果普通话没有现成词语,不妨采取拿来主义;如果普通话已有完全相应的词语,总的来说不宜采用。”[5]大陆和港台地区用词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此类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大陆和港台地区的学界应加强学术交流,展开学术研讨,尽快达成统一的意见。

(三)书写形式的规范

曹炜(2004)认为,“外来词,主要是音译外来词,进入汉语之初,往往有许多种书写形式。如英语‘chocolate’一词在进入汉语中之后竟有十几种书写形式:巧克力、朱古力、巧克利、巧格力、巧古力、巧可力、查古列、查古律、朱古律、诸古力等等。”[2]又如,将“sauna”译为“桑那浴、桑拿浴、桑纳浴”;将“AIDS”译为“艾滋病、爱滋病”;将“disco”译为“迪斯科、迪士高、的士高”;将“Greenwich”译为“格林威治、格林尼治”。

针对外来词引进过程中书写形式的不规范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遵循记音的准确性,尽可能选择与外语原词语音形式最接近的语素去对译。二是遵循使用的普遍性。例如,用“巧克力”来对译“chocolate”,用“桑拿浴”来对译“sauna”,用“艾滋病”来对译“AIDS”,用“迪斯科”来对译“disco”。

总之,外来词的规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词汇是不断变化的,是在规范与对规范的冲突中丰富、发展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词汇的发展不能脱离规范的轨道。

五、结语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语言也在不断地“输出”与“输入”。外来词的产生与壮大不容忽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使其在吸收外来词的基础上丰富了自身的语言系统。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外来词的滥用、不规范使用导致汉语的语言环境日益杂乱。只有适时、适度地规范才能让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的大环境中获得健康的发展。

[1]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黄长著.从某些外语专名的汉译看海峡两岸语言使用的同与异[J].中国语文,1996(6).

[4]吴建中.汉语外来词的地域差异分析[J].语文建设,1987(4).

[5]李明.关于卡拉OK、收银台和镭射影碟的思考[J].语文建设,1991(12).

(责任编辑:刘晓红)

A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Loan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Problems about Standard

PENG XiaoJIAO LinHUANG ShouyuAO Ju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chuan, 610106)

The article,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use of loan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non-standard usages of loan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loanwords;current situation of use;standard

2015-12-19

本文系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4年度项目“双语文本接触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项目编号:SCWY14-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彭晓(1982-),女,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H136.5

A

1004-342(2016)01-28-05

猜你喜欢

外来词意译现代汉语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