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谷胺对奶牛生产性能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6-09-01彭国亮
■院 东 邵 伟 彭国亮 余 雄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丙谷胺对奶牛生产性能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院东邵伟彭国亮余雄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丙谷胺对奶牛生产性能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取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45头健康无病,体况、采食量、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n=15),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按精料基础添加1 000、1 500 mg/kg丙谷胺。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部分生产性能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3.70%(P<0.05),产奶量显著提高了4.29%(P<0.05),试验Ⅱ组乳成分中乳脂率显著提高了0.354个百分点(P<0.05),乳脂产量显著提高了14.61%(P<0.05),同时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17.01%(P<0.05)。综上所述:日粮精料基础上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能够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乳脂产量均显著提高,同时提高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推测其作用机制:丙谷胺可能一方面通过对CCK的调控促进奶牛采食,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产奶量;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增强奶牛体内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乳脂的合成,提高乳脂率,改善乳品质。
丙谷胺;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如何充分发掘奶牛的生产性能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奶牛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控制点。本试验从如何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着手,立足于引用生理性采食诱导剂调控奶牛在泌乳前、中期的采食量,以期保证泌乳牛在充分摄入营养物质的同时能够改善机体内的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达到综合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目的。胆囊收缩素(CCK)是广泛存在于动物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一种典型的脑肠肽激素,同时作为一种内源性生理饱感因子,具有抑制动物摄食的功能。丙谷胺是CCK的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内源性CCK的水平和阻断内源性CCK与受体的结合,进而调节动物的摄食。Shillabeer等(1984)发现,丙谷胺能够增加大鼠摄食。赵茹茜等(1993)研究证实,产蛋鹅灌服丙谷胺可显著提高禁食20 h后鹅的摄食量,并呈明显的效量关系。左伟勇等(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产蛋鸡填喂丙谷胺后,摄食量和摄食参数显著提高,血清中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提高,说明丙谷胺能够促进蛋鸡摄食并影响有关血清激素水平。据报道,丙谷胺具有价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少的特点。但在近几年内,丙谷胺对草食动物摄食的调控研究鲜有报道,特别是目前国内对奶牛饲用丙谷胺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设计引用丙谷胺作为采食诱导剂添加在奶牛日粮中定量饲喂。旨在探讨在日粮中添加丙谷胺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通过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能够解释丙谷胺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生理机制,研发提高奶牛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新技术,为奶牛日粮新型诱食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与动物选择
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45头健康无病、产犊后(31.5±7)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体况、采食量[(22.56±0.73)kg]、胎次(2~3胎)、产奶量[(28.4± 0.89)kg]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000、1 500 mg/kg丙谷胺。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
1.2试验日粮
试验期间,奶牛日粮配方营养水平参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34-2004)进行配制。基础日粮由玉米青贮、苜蓿、颗粒粕和精料组成,精粗比(质量比)接近50:50。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精料(干物质)基础上依次按1 000、1 500 mg/kg添加丙谷胺。试验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饲养管理
饲养试验从2013年11月25日至2014年3月15日结束,地点在新疆石河子121团天瑞奶牛养殖场。试验动物采用双列、头对头舍饲的管理方式,采用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喂模式。不同试验组将丙谷胺提前按照相应的浓度加入精料中均匀混合后,再与奶牛日粮的其他组分均匀混合后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制作TMR,并将试验日粮按组别分装称重。每日饲喂2次,分别在07:00和19:00,自由采食,剩料保证在10%以内,自由饮水。每天挤奶三次,分别在05:00、13:00和20:00。饲喂及挤奶时间以外试验牛只散放在运动场中,自由饮水。牛舍及运动场每天打扫两次,保证牛舍及运动场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防疫。
表1 试验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4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1.4.1奶牛日粮营养水平的测定
在试验第0、30、60、90 d对奶牛TMR日粮和TMR剩料分别进行取样,65℃烘干后测定初水分,40目粉碎并于105℃烘干待测。按照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3版)测定饲料样品常规营养成分水平。
1.4.2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试验期内每天记录各试验组奶牛总投料量和总剩料量,根据各试验组TMR日粮的实际采食量和TMR日粮营养水平计算试验牛对TMR日粮主要营养成分的采食量。
试验期内每10 d记录1次各试验组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在试验第0、30、60、90 d的3次(早、中、晚)挤奶过程中分别取40、30、30 ml奶样,并混合均匀后,在4℃存储,并于48 h以内测定奶样常规乳成分和体细胞数。
使用UL80BC型优创乳成分分析仪(杭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奶样中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含量,使用MilkoScan TM Minor小型体细胞测定仪(丹麦FOSS公司)测定奶样中体细胞数。
1.4.3血清样采集与检测
分别在试验第0、30、60、90 d的清晨空腹进行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3 500 r/min离心),-20℃保存待检测。血清中GLU(葡萄糖)、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含量委托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检测。
1.5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先用Excel整理汇总,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LSD和Duncan's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丙谷胺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丙谷胺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奶牛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丙谷胺后,试验Ⅱ组部分生产性能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3.70%(P<0.05),产奶量显著提高了4.29%(P<0.05),试验Ⅱ组乳成分中乳脂率显著提高了0.354个百分点(P<0.05),乳脂产量显著提高了14.61%(P<0.05),而其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乳糖率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饲喂较低水平丙谷胺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也均呈现出升高趋势,但都未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此外,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高出试验Ⅰ组达2.91%,其他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2丙谷胺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3)
表3 丙谷胺对奶牛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奶牛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丙谷胺后,对试验Ⅰ、Ⅱ组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含量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试验Ⅱ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17.01%(P<0.05),试验Ⅰ组提高9.28%(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57%、7.52%,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提高了5.01%(P>0.05),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当;试验Ⅰ、Ⅱ组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提高了1.80%、5.81%,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中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均与对照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丙谷胺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对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丙谷胺是胆囊收缩素(CCK)的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阻断内源性CCK与受体的结合,抑制CCK在体内的有效表达和降低内源性CCK的水平,影响动物采食。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试验Ⅱ组)使其干物质采食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平均提高了3.70%(P<0.05),说明丙谷胺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采食性能;这可能是由于丙谷胺在奶牛体内有效地阻断了内源性CCK与其效应受体的结合,降低了CCK对肠道饱感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动物的摄食。Shillabeer等(1984)发现,丙谷胺能够增加大鼠摄食,并且该作用能够被迷走神经切断所阻断。余冰等(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猪日粮添加丙谷胺后,饲料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得到显著改善。彭国亮(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驹日粮中添加CCK受体调控剂能够显著提高马驹麦草采食量。这些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本试验中,以1 000 mg/kg量添加丙谷胺组(试验Ⅰ)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丙谷胺的添加量有关,可能是因为低浓度的丙谷胺在动物体内未达到能与其内源性CCK竞争相应效应受体的有效浓度,故对奶牛摄食影响不大。Collins等(1983)的研究报道称,丙谷胺单独注射并不能显著增加大鼠的摄食。彭国亮(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驹日粮中添加中、低浓度的CCK受体调控剂使马驹麦草采食量虽呈现升高的趋势,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都可能与添加剂合适的饲喂浓度有关。因此,本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在奶牛精饲料干物质基础按1 500 mg/kg的量添加丙谷胺对奶牛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
3.1.2对产奶量的影响
遗传学家研究表明,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仅有25%~30%受遗传影响,而有70%~75%是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的影响。本试验设想,一方面引用丙谷胺能够直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保证奶牛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进而提高产奶性能;另一方面,探讨丙谷胺对奶牛体内乳的合成过程中营养物质的运转过程中可否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达到改善乳品质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丙谷胺对奶牛产奶性能方面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试验Ⅱ组)使其产奶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平均提高了4.29%(P<0.05);而奶牛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丙谷胺(试验Ⅰ组)使其产奶量虽呈现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饲喂丙谷胺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且当饲喂浓度达到奶牛日粮精料基础的1 500 mg/kg时,效果显著。而整个试验过程中奶牛产奶量的变化情况和其干物质采食量的变化是一致的,由此推测,本试验中丙谷胺在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同时,奶牛摄入的营养物质得到增加,奶牛的产奶量进而随之增加,奶牛产奶量的提高是建立在采食量显著提高的基础上的,这可能是由于丙谷胺在奶牛摄食过程中具有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综合外界环境因素,本试验是在冬季严寒的气候下进行,奶牛自身摄入的营养物质一部分用于御寒,当采食量提高时,奶牛自身就有足够的营养物质用于泌乳供给,这也可能是采食量提高引起产奶量提高的原因之一。
3.1.3对乳成分的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精饲料成分的基础上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试验Ⅱ组)饲喂奶牛后,使其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方秀才等(1989)研究报道,人和不同种系的动物在颈静脉或口服丙谷胺后,均能显著增加体内胆汁的分泌量及胆汁中HCO3-、K+、Na+、Cl-、Ca2+、胆固醇、胆红素以及总胆酸等的排出量。由此可以推测,丙谷胺可能是通过增强奶牛体内胆汁的分泌后,增强了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对脂类物质,进而是增强了奶牛乳脂的合成,提高了奶牛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但本试验中没有发现丙谷胺对奶牛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乳糖率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试验中,各组的基础日粮构成相同,日粮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的水平也相等,所以对乳中大多数成分含量影响不大。而从整个试验期看,牛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以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变化波动较小、保持相对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试验牛在试验期内身体状况也较为稳定,丙谷胺的添加并未引起奶牛生产性能的不良变化。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泌乳奶牛日粮精饲料基础上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饲喂后,可以改善奶牛的乳品质。
3.2丙谷胺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奶牛机体内环境的营养和健康状况,通过监测血清中部分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推测机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状况。本试验引用丙谷胺作为奶牛采食诱导剂,设想丙谷胺进入奶牛体内通过生理性调节作用,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期望通过监测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状况,能够揭示丙谷胺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作用机理。现有的国内外研究中,丙谷胺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鲜有报道。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试验Ⅱ组)使其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提高17.01%(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是动物机体脂类代谢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可以反映出脂类代谢状况,脂类消化吸收较好时,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方秀才等(1989)研究报道,人和不同种系的动物在颈静脉或口服丙谷胺后,均能显著增加体内胆汁的分泌量及胆汁中HCO3-、K+、Na+、Cl-、Ca2+、胆固醇、胆红素以及总胆酸等的排出量。由此可以推测,丙谷胺可能是通过增强奶牛体内胆汁的分泌后,增强了小肠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表现在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在奶牛体内乳腺组织主要是从血液中获得营养,将其转变为各种乳成分,乳脂肪的合成过程中,乳腺细胞主要从血液中吸收甘油三酯,合成乳脂肪,乳脂肪绝大部分由甘油三酯构成。综上所述可以推测,丙谷胺通过影响奶牛体内胆汁的分泌,增强小肠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乳腺细胞在合成乳脂过程中从血液中能够获得足够的甘油三酯,最终显著提高了奶牛乳脂肪含量。本试验中奶牛乳脂率、乳脂产量的变化情况和奶牛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变化情况也共同说明了这种机制。在本试验中,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肝脏、肾脏的功能是否正常,而且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状况关系密切。但在本试验中未见显著影响,说明丙谷胺对奶牛机体肝脏、肾脏的功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本试验中丙谷胺的添加浓度不会对奶牛机体产生危害。在本试验中,丙谷胺对奶牛血清中葡萄糖、白蛋白、总蛋白的含量影响均不显著,说明丙谷胺对奶牛体内的能量和蛋白质的代谢情况影响不大。
4 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日粮精料基础上添加1 500 mg/kg丙谷胺能够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使乳脂率以及乳脂产量均显著提高,同时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推测作用机制:丙谷胺可能一方面通过对CCK的调控促进奶牛采食,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产奶量;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增强奶牛体内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乳脂的合成,提高乳脂率,改善乳品质。
(18篇,刊略,需者可函索)(编辑:高雁,snowyan78@163.com)
作者简介:张君艳,硕士,研究重庆市为动物繁殖调控。
通讯作者:刘月琴,教授,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10-28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0-21]
The effects of proglumide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of dairy cows
Yuan Dong,Shao Wei,Peng Guoliang,Yu Xiong
proglumide;dairy cows;production performance;blood biochemical index
10.13302/j.cnki.fi.2016.05.011
S8-1
A
1001-991X(2016)05-0047-04Abstract:This paper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glumide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blood biochemical of dairy cows.Single factor randomized experimental design,selected 45 healthy disease-free,body condition,intake,parity,number of days of lactation,milk yield similar Chinese Holstein cow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n=15)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est groupⅠand test groupⅡ.Control group was fed the basal diet,testⅠ,Ⅱgroup were based diet supplemented 1 000,1 500 mg/kg Proglumide by fine material foundation.Pre-trial stage 14 d,test period 90 d.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est groupⅡDM intake throughout the test period,an average of 3.70%(P<0.05),milk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4.29%(P<0.05),test groupⅡ milk fat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0.354 points(P<0.05),milk fat yie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4.61%(P<0.05),while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7.01% (P<0.05).Presumed mechanism of action:on the one hand,Proglumide possible to promote regulation cows intake by CCK,increase the intake of nutrients and milk production;on the other hand,it may enhanc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cows'body lipids,and promoting milk fat synthesis,increase milk fat,improve milk quality.
院东,博士,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
余雄,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12-13
“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CARS-3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牧区及农牧交错带奶牛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2012BAD12B09];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