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材变化 领会编写思想
——以人教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
2016-08-29周鹏来
周鹏来
(湖南省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00)
分析教材变化领会编写思想
——以人教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
周鹏来1
(湖南省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益阳413000)
分析教材变化,领会教材的编写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教材思想研究变化主体作用
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进行了修订,使教材内容更加完善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其中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各种教学“比武”或展示课的热点内容.本人曾分别利用新旧教材辅导青年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比武”活动,对其中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内容和教材编写思想,简述如下.
一、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
变化1:课题内容的开篇导入语中增加了以前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内容,让学生回忆氧气的几种实验室制法,再引入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修订理由:教材编写的目的在于力求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由氧气的制取方法迁移、运用到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上来,一方面向学生传递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从所学过的氧气的制取入手,改变修订前教材直接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那种突兀的感觉.再从深层次来讲,可以引导学生由氧气制取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最终上升到气体制取的理性认识.
变化2:教材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表中增加了“制取原理”一栏,并放在第一列,突出了“制取原理”在制取气体中的重要作用.还把一个表格调整为两个表格,具体为如下.
修订前:
2.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见下表.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②是否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氧气
修订后:
2.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见下表.
制取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二氧化碳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大或小)②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氧气
修订理由:事实上,只要气体制取的原理确定下来了,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就同时明确了,那么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装置就能确定下来.教材更明确地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让学生学会按较为适合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再由气体制取的原理恰当地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
另外,修订后的两个表格第一个是对气体发生装置的讨论,第二个表格是对气体收集装置的讨论,不但使知识的结构更加清晰,而且与随后的教学内容形成前后呼应.
变化3:调整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后面内容的呈现顺序,在由学生试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之后,改成先展示可供选择的仪器,再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并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修订理由:很明显,新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更加合理,因为在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设计好装置后,再来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有一个预先的、直观的认识,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规律.
变化4:新增加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
(1)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选择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
修订理由:引导学生在学习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之后,有目的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共性的、可普遍适用的规律和方法.
最后,新修订的教材还完善、简化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检验和验满以讨论的形式出现,探究的内容止于装置的探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和性质在本章最后新增了一个“实验活动”,专门以实验活动的形式出现.这样更好地完善了教材结构和知识结构.
二、本课题标题中“研究”二字有什么意义
本课题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如果去掉“研究”二字,就叫“二氧化碳的制取”似乎也可以,为什么教材编写者要加上“研究”二字?
什么叫“研究”,研究是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从而为提高事业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做的工作,所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寻根本性原因.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由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制取,对于气体的制取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对于本节课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应该是一个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为依托,进行理性思考和思维提升的学习过程,而不再是简单地、孤立地对某一种单个的气体的制取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对常见气体制取的系统的讨论、研究,有目的、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的方法,离开了这一点,即使掌握再多的单一气体的制取方法都没有多大的价值!
所以,本课题的标题特别注明“研究”二字,体现了从局部到全面、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总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教材思想.
三、本课题内容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什么
在本课题内容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按照以前的思维习惯,在课堂上让学生组装不同的制取装置,然后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动手实验,制取、收集并验满二氧化碳.请问,让学生动手实验制取、收集、验满二氧化碳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吗?
通过前面的分析,很明显,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二氧化碳与氧气制取方法的对比,系统、全面掌握气体制取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制取、收集、验满二氧化碳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更不是教学重点.在本文前面关于教材修订的有关内容中,也明确地指出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即“探究内容止于装置的探讨”,原教材中检验、验满二氧化碳也改为了以讨论的形式出现.事实上,新修订的教材在本单元最后特别新加了一个“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这些,都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等内容不是本节的教学任务.
四、对本课题内容的教学建议
对于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如果单从知识与技能层面上分析,难度和知识容量并不大,但如果仅从这一点出发来组织教学就显得过于浅薄,不但没有领会并体现教材编写思想,也失去了课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与探究的根本支柱.与教科书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将本课题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难点,通过对教材的深刻剖析和对教材思想的挖掘,发现难点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展与培养;难点在于既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意义建构,又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难点在于从普遍与常见的知识与技能中,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分析、归纳和提炼.因此,在本课题内容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用教材教”,但不要过度拓展教材内容.有的老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不能准确把握教材思想,教学中总是喜欢凭经验、凭自己的喜好随意增减教学内容,并美其名曰“用教材教”.事实上,“用教材教”的前提是要紧紧围绕教材思想,所有脱离教材思想的所谓“用教材教”都是无稽之谈!
所以,要准确分析并把握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老师的教学要抓住这个中心来进行.而对于从不同药品中探究、比较,得出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原料及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等都不是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涉及,但不可用大量时间组织教学,那样不但偏离了教材主线,而且没有突出教学重点,也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中,真正要突出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设置若干知识台阶,让学生全程自主地主动探究、自主建构、自主得出相关结论,学会学习,真正由“学会”到“会学”.
要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要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要求和必须完成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具体在教学内容上可依托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实验装置—讨论总结三个环节来进行,过程与方法可按反思质疑—实验探究—归纳提升三个步骤来组织.
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材要有效调控和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之交流、讨论,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
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对教材思想的研究和把握,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分析研究,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了教材思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教学,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真正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9.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3.
[3]贾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材变化[EB/OL]. http://www.pep.com.cn/czhx/jshzhx/jcpx/jyjl/201205/t20120523_1123602.htm.2013-12-19.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修订介绍[EB/OL]. http://www.pep.com.cn/czhx/jshzhx/ztzy/ztjs/hxsyhhj_1_1_1_1/jcsy/201312/t20131219_1177061.htm.2012-05-23.
1 周鹏来,湖南省益阳市教科所副所长,湖南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