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讲促读,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016-08-26孙芳
孙芳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因素呢?笔者认为兴趣是关键,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笔者认为“以讲促读,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是一线教师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所说的“以讲促读”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随文阅读”,就是教师利用课文的讲解,拓展学生对名家名篇的阅读;另一方面,指“读书交流”活动,其中包括语文课上的短时交流和“读书交流会”等形式,意在通过学生对名著或名家名篇的讲解,生发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从而进一步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键词:以讲促读;课外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59
近日,笔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篇印度工程师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揭露了中国人不阅读的种种怪现状,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如今自己所教的初中生,他们在闲暇时,又何尝不是在玩ipad、看电影、玩手机。《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中,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阅读评价着重强调“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从目前现实情况看,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究其原因,有社会及教育观念的客观因素,但学生主观因素的缺失更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因素呢?笔者认为兴趣是关键,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笔者认为“以讲促读,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是一线教师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所说的“以讲促读”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随文阅读”,就是教师利用课文的讲解,拓展学生对名家名篇的阅读;另一方面,指“读书交流”活动,其中包括语文课上的短时交流和“读书交流会”等形式,意在通过学生对名著或名家名篇的讲解,生发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从而进一步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实施“以讲促读”呢?
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认识,树立大语文观
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语文仅仅学好课本是不够的,课文仅仅是一个范例,课外阅读是对课内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打破学生狭隘的语文观。
二、以讲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的兴趣,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读的欲望,才会自主阅读。那么,如何以讲促读呢?
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随文阅读”课外作品。教学名家名篇时,设计一些拓展作业题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寻求答案。例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后,布置一道作业;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创作的童话让人百看不厌,除过我们已经学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外,你还会讲哪些?准备好故事下节上课时讲给大家听。又如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后设计如下作业:阿长虽是鲁迅家的一位保姆,但在鲁迅眼中“她却有伟大的神力”,直到后来鲁迅还一直追忆着她。他在散文《朝花夕拾》中还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社戏》中的阿发,《故乡》中的闰土、杨二嫂,《阿Q正传》中的阿Q,《风波》中的七斤等,你知道这些人物吗?讲讲他们的故事。设计的问题既是作业,又带有一定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任务,又迫使学生去读,不读就无从回答。
其次,以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多读。初中语文每册都安排了三大三小六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三年共计划18次。活动中注重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这是落实“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采取了相机引导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时,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整部书,感受书中人物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陶冶情操。
三、巧用读书交流,以讲促读
快乐的感受是学生由被动阅读转为乐于阅读的关键。那么,如何巧用读书交流,以讲促读呢?
首先,在计划阅读之处就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做读书笔记。在阅读中觉得有用的东西,自然可以“拿来”。例如典型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和肖像描写;绝妙细节、精彩场景、名人名言,精妙的论辩等都是有益的资料,都可以作摘录。每节上课利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名句好段赏析。积累赏析的要求逐年提高;七年级要求能找出作品中有欣赏价值的句段,能背记下来,并作简单赏析;八年级要求积累一个或几个段落,要求背诵并能从语言、写作的角度分析;九年级要求对名家名篇作整体阅读并学会从写作技巧、人物形象、主题等多角度赏析。并定期对学生积累情况进行检查,多表扬,多鼓励,重引导,少指责。当学生看着自己整理的一两本“杰作”时,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心得,享受博学之乐。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比比谁看的书多,谁的阅读体验、阅读见解独到,将自己所学展示给大家。当受到别人赞许时,那种阅读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最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享受运用之乐。语文之道重在“积累”和“运用”。积累是素材,当你写作文感到言不达意时,就可将积累的素材来一番移植改造,然后辅之以自己的构思布局,充实于血肉,一篇美文也许会脱颖而出;当与别人针锋相对、争论不休时,你也许会为自己引经据典、盘古说今的博识而感到欣慰与自豪。
四、施以方法,引导有益阅读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对于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不可千篇一律要求。对于一般或品位不高的书,可粗读和浏览,对于好的作品应精读,甚至背诵有关内容。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文学作品的甄别能力还不够强。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在这方面应采取正面引导,不应一味地管制,甚至禁止。关键是引导学生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阅读。但是,读得多了对文学作品的甄别能力也就渐渐增强了。
课外阅读是与课内教学密不可分的,以讲促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九中学 01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