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探讨
2016-08-19韩玉芳李理赵童
韩玉芳+李理+赵童
【摘要】 目的 探究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方法 62例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抗凝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14 d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血栓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3 d后, 观察组呼吸困难、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 观察组咳嗽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血栓治疗总有效率为54.84%, 高于对照组的32.26%(P<0.05)。结论 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 临床效果较好, 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深静脉血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13
急性肺栓栓塞诊断指南将栓塞分成高危、中危、低危。当前, 肺栓塞高危患者临床评估没有显著的溶栓禁忌证条件下, 可通过溶栓的方式治疗[1]。针对中危者来讲, 指南建议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并在没有禁忌证的条件下, 才可通过溶栓治疗。血压正常者应采取抗凝治疗。但是, 临床方面对血压正常, 右室功能障碍者中危肺栓塞是否应通过溶栓治疗, 还具有较大的争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2例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1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急性肺血栓栓塞诊断标准[2], 通过胸部强化CT、彩超、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 排除存在禁忌证者。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8±6.2)岁。对照组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68.3±6.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皮下注射5000 IU的低分子肝素, 2次/d, 连续治疗3 d。然后, 通过华法林(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641)治疗, 30 mg/d, 连续治疗3 d, 当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到2~3时停用低分子肝素, 采取华法林实行抗凝治疗。同时, 结合患者INR监测凝血的指标, 对患者药物的剂量实行适当的调整, 每次加减剂量控制在0.5~1.0 mg范围内。
1. 2. 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的尿激酶(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549)治疗, 每次将20万U尿激酶添加到250 ml的生理盐水中, 实行静脉患肢浅表滴注, 1次/d, 治疗时间1周, 直到患者的尿激酶总量达到20万U/kg。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3、14 d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下肢血栓疗效。治疗14 d, 通过彩超、L11-3高频探头对患者下肢静脉血管严格检查, 待患者血栓完全消除, 可见患者血管内再通血流信号。根据参考文献[3]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3 d, 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的缓解率分别为35.48%(11/31)、12.90%(4/31)、25.81%(8/31), 对照组分别为12.90%(4/31)、16.13%(5/31)、9.68%(3/31), 两组咳嗽缓解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 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的缓解率分别为77.42%(24/31)、74.19%(23/31)、64.52%(20/31);对照组分别为80.65%(25/31)、54.84%(17/31)、74.19%(23/31)。治疗14 d, 观察组咳嗽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胸痛缓解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下肢血栓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下肢血栓治疗总有效率为54.84%, 高于对照组的32.26%(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病症中, 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且病死率排在冠心病和中风之后。下肢静脉血栓及时实行诊治, 可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复发率, 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远期预后也较好。当前, 肺栓塞中危患者是否应通过溶栓治疗, 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4, 5]。
本次研究, 对下肢静脉血栓者, 实行患肢浅表静脉滴注药物治疗, 可确保患者的吸收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3 d后, 观察组呼吸困难和胸痛症状得以显著改善。但是对照组采取抗凝治疗, 需要14 d左右才能达到观察组3 d的效果。治疗14 d后, 观察组咳嗽症状得以缓解, 且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 对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缓解患者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同时可降低出血风险,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平, 李晓刚, 杨国凯, 等. 小剂量尿激酶持续泵入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一例. 临床医学, 2015, 35(8):126.
[2] 贾建厚, 韩新鹏.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 临床荟萃, 2015(11):1251-1253.
[3] 李伟, 戚文涛, 杨志强, 等.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评价. 中外医疗, 2015(12):119-120.
[4] 王亮, 蔡琳. 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与预防(附28例报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8):155-156.
[5] 高成, 孙吉峰, 张志华. 探讨不同尿激酶用量经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14):78.
[收稿日期: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