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6-08-19

延安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天游插队老乡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3期刊发了张伯龙的信天游体长诗《梁家河》后,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地反响,编辑部接到了大量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信件,其中不乏有许多信天游体诗作。在这些来信中,一对曾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夫妇的来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对夫妇,丈夫方广良曾在宜君插队,妻子阎晓焕曾在宜川插队,和陕北人民建立了真诚、质朴的感情。2011年5月,当年的北京知青与他们的家属、子女一行十人重回陕北,来到阎晓焕插队的宜川县寿峰乡南卜头村,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回京后,夫妇二人写下了一首《陕北行,宜川行》的信天游,真诚地表达了北京知青与陕北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但找不到发表的地方。今年6月,方广良在国家图书馆的书架上,无意中看到了《延安文学》,倍感亲切,翻开一看,竟然有长篇信天游《梁家河》,大受鼓舞,立刻给我们来信来稿。在此,我们将这封信件与诗歌一起刊发,以飨读者。

老师,您好!

“离别延河久,延河照样流”。我和爱人阎小焕同为1969年插队延安的北京知青,退休多年还时时怀念当年插队的日子。2011年,我俩同当年插队的同学及家属计十人重返陕北,经由延安、枣园、南泥湾、壶口瀑布于八月十五当晚赶到宜川县寿峰公社南卜头村,带去的北京月饼、糖果、烟酒等物与老乡共度中秋佳节。当晚团聚一堂,欢声笑语,其情景令我俩返京后心情激动难以平静,写下此诗为念,存入电脑。时隔五年,今年5月我们又回村中,物是人非,变化是大,但当年关心照顾我们的村支书、队长均已不在了,同龄的老乡也多离世,不胜感慨。回想当年相处的日子,心中又是一番感动,不由又重温五年前写下的诗句。今寄贵刊也是表示北京知青怀念延安老乡的一番心意吧!

敬请修改,推荐。

致谢

方广良

(2016年)6月20日

又:发稿前看到贵刊第3期张伯龙信天游体的“梁家河”,不胜感慨,增添了我对拙作投稿的信心。这些毕竟是我们的亲身体验。

6月22日

信天游

陕北行 宜川情

阎小焕 方广良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运筹帷幄多少天,

今日终于遂心愿。

天下黄河几十道湾,

亲人接车到延安。

宝塔山留影枣园里转,

领袖身影在眼前。

壶口瀑布震耳聋,

浊流腾雾上晴空。

树叶落在树根根,

归心似箭回村村。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

当年知青回来了。

弹指一别四十年,

音容笑貌没改变。

花椒树上落雀雀,

当年绰号脱出了嘴。(注1)

初一说你十五来,

北京月饼暖心怀。(注2)

村中变化令人喜,

电灯电话电视机。

当年沧海难为水,

今日甘泉引进门。

山峁连接经济林,

沟壑纵横绿荫荫。

我在窑中你在院,

推门便喊去吃饭。

饸饹白馍烧鸡汤,

令我受宠心惶惶。

黄河畔上灵芝草,

南卜头老乡实在好。

山有风声树林里响,

忽有噩耗传耳旁。(注3)

闻说知青要回京,

村中老乡忙收工。

四天三夜炕未热,

万语千言没说够。

山沟山洼长红柳,

紧紧拉住亲人的手。

马走大路羊走崖,

学生娃啥时再回来?

回首崖畔站满人,

路转人消仍招手。

天若有情天亦老,

知青难忘陕北人!

注1:阎小焕当年在村中干活麻利,被老乡称为“利利火”。

注2:我们带来北京月饼、糖果、烟酒等物,专门与老乡共度中秋佳节。

注3:(这次回陕北的一名知青的)家属刘大北忽接电话老母去世,村中老乡自发捐款二百元,令人感动。

猜你喜欢

信天游插队老乡
《老乡系列》之八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卖 萌
咏退休族
苏区老乡
插队党
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