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瘀清热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的临床观察
2016-08-19李志君邵宏敏张东东訾会兰张玉刚张元元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职业病防治院河北唐山060河北省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河北唐山06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00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000
李志君邵宏敏张东东訾会兰张玉刚张元元(.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职业病防治院,河北唐山060;.河北省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河北唐山06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00;.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000)
祛痰瘀清热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的临床观察
李志君1邵宏敏1张东东2訾会兰3张玉刚4张元元5
(1.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2.河北省唐山市开滦职业病防治院,河北唐山063301;3.河北省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河北唐山063000;4.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400;5.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目的观察祛痰瘀清热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祛痰瘀清热方治疗,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88.89%、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4.4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80.56%(均P<0.05)。两组治疗后神昏、偏瘫及失语等症状及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祛痰瘀清热方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的有效方药。
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中风祛痰瘀清热方
脑梗死是脑病科常见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可参照中风进行辨证论治者。因此,本研究针对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采用祛痰瘀清热方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符合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诊断标准[1-2]且格拉斯昏迷指数(GCS)评分4~9分。
1.2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入住的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53~82岁,平均(75.83±5.20)岁;GCS评分4~9分,平均(6.93±3.56)分。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51~83岁,平均(76.35± 4.92)岁;GCS评分4~9分,平均(7.21±3.36)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祛痰瘀清热方:法半夏12 g,石菖蒲15 g,竹茹15 g,全瓜蒌15 g,川芎12 g,牡丹皮12 g,丹参15 g,三七9 g,栀子12 g,黄芩12 g,生地12 g,大黄粉6 g(冲服),厚朴12 g,枳壳12 g。每日1剂,浓煎100m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疗程14 d。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神昏、偏瘫、失语症状变化情况,各症状按照轻重程度分别计0分、2分、4分、6分;功能缺损程度、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
1.5疗效标准参照文献[3]进行制定,综合疗效判定以功能缺损评分为主要指标,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46%~89%、18%~45%、≤18%,分别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证候疗效判定以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为主要指标,证候积分减少≥95%、70%~94%、30%~69%、≤30%,分别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2两组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n)
2.3两组主要症状及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后神昏、偏瘫及失语等症状及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主要症状及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主要症状及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n=36)治疗后(n=36)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主要症状评分功能缺损评分1.82±0.33**2.35±0.37*2.27±0.45*16.73±5.53*1.12±0.30**△1.25±0.31**△1.33±0.42**△10.23±4.94**△4.23±0.49 4.34±0.62 4.44±0.53 26.09±7.95神昏偏瘫失语治疗组治疗前3.98±0.42 4.12±0.53 4.35±0.47 25.72±8.15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发病机理主要为各种病因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使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症状和体征[4]。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早期溶栓,尽早恢复病变局部血流,但对于有溶栓禁忌证和错过溶栓治疗窗的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病机多为痰、瘀、火(热)。本研究表明,脑梗死急性期病性证素主要为痰、瘀、热,优势证候为痰热瘀滞证,针对三者交杂致气血运行失常,脑络不通,神机失养,当以祛痰、化瘀、清热为主要治法。本研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采用祛痰瘀清热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方中法半夏、石菖蒲、瓜蒌、竹茹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瓜蒌兼能养阴生津,以助正气;牡丹皮辛苦微寒,功善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通畅经络,诚如《本经疏证》云“牡丹皮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皮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川芎功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丹参凉血活血,祛瘀生新,通达血脉,以养神明,《本草汇言》云“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三七散瘀活血,畅达脑络;黄芩、栀子清热泻火除烦,以助安神;厚朴、枳壳、大黄共用,取承气汤之意,通腑邪热以祛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及甘油三酯,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延长凝血时间,延缓血栓形成,从而发挥活血化瘀作用,阻碍血栓形成[5];黄芩通过减少血清致热性细胞因子含量达到抗炎退热作用,减轻患者不适感[6];川芎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有助于帮助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局部血流,增加局部供氧供血,减轻脑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7-8];丹参能够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微循环,激活纤溶系统活性,防止缺血缺氧对神经元的损害,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9];石菖蒲能够改善氧自由基代谢,抑制氧化亚氮过度释放,阻碍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积累,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与凋亡[10];三七能具有促进神经形成与再生的潜能,可以改善微循环,减少梗死体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受损神经元[11]。全方配合,发挥祛痰、化瘀、清热之效。
综上所述,祛痰瘀清热方能够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痰热瘀滞证)神昏、偏瘫、失语等临床症状及功能缺损状况,提高综合疗效和证候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7):559.
[2]李志君,邵宏敏,张东东,等.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02-1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4.
[4]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83.
[5]李万军,马新焕,王建良.半夏的药理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2,25(9):129-131.
[6]杜亚伟.黄芩苷对发热大鼠体温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32(6):914-915.
[7]米全喜.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中医药,2014,10(1):100-101.
[8]王永凤,张军生,张建涛,等.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治疗小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32(11):1623-1624.
[9]陈静.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J].陕西中医,2014,35(2):140-141.
[10]林晨,安红梅.石菖蒲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230-233.
[11]苏萍,王蕾,杜仕静,等.三七皂苷对神经系统疾病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16-4521.
R743.9文献标志码:B
1004-745X(2016)07-1428-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7.056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