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与人口空间分布匹配特征研究

2016-08-19邵晖温梦琪

宏观质量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

邵晖 温梦琪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口和各种资源在大都市快速集聚,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都市纷纷面临着人口疏解的难题。而教育等公共资源的空间协调配置,是城市健康发展和大都市多中心空间格局构建的重要支持。本文选取北京市公共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的特征。文章采用经济普查数据库和人口普查数据,在街道层面上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等指标研究各类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研究发现,北京市远郊区基础教育资源数量上充足,但规模较小;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于城市核心区;大学教育资源分布也过于集中于特定区域。这些特征影响着北京市人口和功能的疏解以及城市空间公平与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快对北京市公共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调整。

关键词:教育资源;人口空间分布;城市公共服务

一、引言

城市公共服务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福祉,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城市社会性服务业的依托载体,“收入隐形增加体”的功能和“服务效益距离衰减”的特性,决定了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定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激发各社会群体在生活空间上竞争和冲突,引发城市空间隔离和加剧居住分异的重要因素(谢婷婷等,2014)。因此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空间公平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利用均等化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也是政府和规划部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研究则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合理的配置与布局、实现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国际上早期就有不少学者关注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对于居民福利的影响,在理论、案例和方法上都有很多成果的积累,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已蔚为可观。McAllister(1976)认为:在设计城市公共服务中心时,设计者应该同时考虑公平与效率。论文建立了理论的和实证的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概念,理论、实证和模拟结果表明,公平比效率更加敏感,公平标准对于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非常重要。MichaelPacione(1989)利用重力模型研究了英国城市格拉斯哥各中学的可达性,认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配必须考虑促进公平。Talen和Anselin(1998)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萨尔塔市的运动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传统的数量统计和引力模型等几种方法来研究其可达性,认为在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空间分布的公平性时应该考虑设施的特点,如其辐射范围等。

近年国内也有学者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做了一些研究。高军波等(2010)研究了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发现总体上呈现核心一边缘的分布状态,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存在明显的高收入地区指向的空间聚集特征。任晋锋、吕斌(2012)在对北京市西城区的部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进行调研基础上,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设施分布不均、供给不足、使用效率低等。周亚杰、吴唯佳(2012)选取北京中心城区到边缘区的部分区域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收集房地产网络交易数据及网络地图信息等数据,研究小学、医院、商业和公园等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并对不同组别居住区的空间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水平从中心到边缘呈现递减式变化,与居住人群收入情况的波动式变化有所差别,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均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公平现象。

由于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深刻,且代际流动性显著,具有更强的社会公平意义,因此,公共服务中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成为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有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地区或省际之间的空间公平分配问题,尤其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胡耀宗,2013;高兵,2013)。对于城市尺度内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问题虽也有一些研究——如谢婷婷等(2014)以兰州市街道内居民点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网络分析技术,通过构建空间分布公平指数模型,研究兰州市区教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公平性程度;杨卡(2016)研究了北京市人口一教育资源的空间协调性,发现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过度聚集于主城空间——但总体上来看,这方面的成果较少,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城市空间格局不断复杂化和空间物质景观分异加剧的情境下,不同群体在空间上聚集与分异,城市的社会空间也逐渐演化出独特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大都市城市化表现为人口、资源、信息、经济等要素的空间集聚和扩张分散等不同内涵(杨卡,2016)。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等公共资源具有较强的引导和促进城市化的功能,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城市空间内部的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深入探讨教育资源与人口等要素的协调状况及其改进机制,以促进城市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有序演进。

北京市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大都市,它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也频繁地在其他城市出现,因此本文选择北京市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目前,北京市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的疏解,以及新城和产业功能区的快速建设,迫切要求加快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布局调整,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县)功能定位、人口变动和产业布局相匹配,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程度。为此《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规划》提出要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和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提升新城、产业功能区和大型居住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城南、西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对北京市而言,研究公共教育资源的空间公平性意义在于:首先,除了高校,北京市教育资源主要辐射范围为北京市域内的居民,不像医院、博物馆等其他公共服务资源有很大一部分辐射全国,因此教育资源是实现公共服务空间公平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其次,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各类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是一个区域或社区发展的活力来源的重要构成因素。教育设施能给附近的居民带来特殊的价值。住在学校附近,孩子们能够便利地上学,节省花在路上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住在大学附近社区的居民能够利用学校的设施,如公共场地,操场、广场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也能便利地获得各种成人教育机会。第三,公共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公共交通、空气质量、新城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其空间分布的影响是连锁式的,具有长期性和叠加性,对整个城市空间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精确性,本文主要选用2008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库和201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了北京16区县,318个街道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普通初中、高中)、大学的数量、从业人数以及各街道人口规模和面积,并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算和研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类机构分别包含在中学和大学当中。尽管大学和其他公共教育资源在特性上有较大差别,例如辐射范围更大,但其布局仍然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纳入本文研究范围。

本文统计了各类教育资源在全市所占的比重,不仅统计了各街道各类学校数量占全市的比重,还考虑到学校规模的差异,以学校从业人数来反映规模,统计了各学校从业人数占全市的比重。在空间分布上,从数量和规模两个方面统计了各街道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别是对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这六个城区,本文用街道级的数据求得各类资源的空间基尼系数,反映城区教育资源的聚集情况。本文不仅要反映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更要反映教育资源与人口分布的匹配状况,以此来反映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相适应的情况,因此用区位商的指标来测算北京市各类教育资源与人口的匹配情况。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本文根据教育网站上各类学校的排名,统计了各类重点学校的区位分布,以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

三、北京市公共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统计与测算

(一)公共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在表2中,以学校从业人数据代表学校规模(下同)。从幼儿园的数量来看,朝阳区在16区县中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海淀区、丰台区、西城区等,远郊区县的房山区、通州区比例也较高,延庆县比例最低;从幼儿园的规模即从业人数来看,仍是朝阳区的总体规模最大,西城区、东城区的规模比重均大于数量比重,远郊区的规模比重明显低于幼儿园数量比重,这说明远郊区的幼儿园平均规模较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小。从小学的数量来看,占比重最高的并不在中心城区或近郊区,而是远郊区的昌平区和房山区,其次是海淀区,而朝阳区只占到7%,比平谷、通州等远郊区还低;但从规模来看,远郊区的规模比重明显低于数量比重,而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均是规模比重大于数量比重,这一特征与幼儿园的一致。从中学的数量比重看,朝阳区比重最高,其次为海淀区,中心城区的中学数量和规模的比重高于其他几类教育资源,其规模比重明显高于数量比重,远郊区的规模比重普遍小于数量比重。从大学数量比重来看,海淀区比重最高,其次为朝阳区、西城区等,其他的远郊区各区县也有一定比例,但总体上近郊区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从大学规模来看,近郊区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其中海淀区大学从业人数占到全北京市58%的比重,占有绝对优势,远郊区的规模比重为13%,远低于29%的数量比重。

以各类教育设施的数量和从业人数与各区县的面积相比,以此反映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表3可见,中心城区的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密度都是最高的,远高于近郊区,而近郊区的又远高于远郊区,远郊区的各类教育的资源的空间分布密度都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二)各类教育资源在六个城区的聚集程度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北京市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对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六个城区132个街道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规模进行了统计,通过MapInfo软件查询得到各街道的面积,计算了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洛伦茨曲线。计算方法为分别统计出北京城六区132个街道的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密度,根据密度从高到低将相应的街道进行排序,纵轴是各街道面积百分比的累加,横轴是相对应的教育资源的数量和从业人数的百分比的累加,依此方法得到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洛伦茨曲线。与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相同可以计算出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基尼系数。

从图1和表4来看,各类教育资源在城六区中都有明显的聚集性,从数量来看,聚集程度最强的是大学,其次是中学、小学、幼儿园,以从业人数来看,聚集最突出的仍是大学,其次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从业人数的空间基尼系数达到了0.913;反映各类教育资源规模的从业人数的聚集比设施聚集更为明显。

(三)教育资源与居住人口空间分布匹配程度

上文计算了各类教育资源在北京市的空间分布情况,但要反映教育设施的供给情况以及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必须进一步考虑与人口的匹配情况,而规划和管理最终目标应该满足不同使用者群体(人)的分配公平,而不是地理空间(地)的公平。这里以区位商指标来反映教育资源与人口资源的空间匹配情况,仍用从业人口反映教育资源的规模,对北京市318个街道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数量和从业人口进行统计,进而计算出区位商。

表5是在对318个街道的教育资源与人口的匹配情况进行排序后,统计前十位的街道所在的区县。可以看到,在基础教育方面,幼儿园、小学,排名前十位的街道都位于远郊区,中学的区位商排名前十位的也以远郊区为主,以规模计算的中学区位商中,东城区和西城区排名靠前。在大学的各街道的区位商排名中,从数量上远郊区已经比较突出,但从规模上,海淀区仍占据主要位置。

表6是各区县教育资源与人口的整体匹配情况,区位商的值为1是绝对匹配,大于1是教育资源相对于人口数量较充裕,小于1为资源不足。对于幼儿园,从设施数量上看,远郊区的平谷区排名第一,其次是怀柔区、房山区等,中心城区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幼儿园数量也较充裕,延庆县、昌平区、大兴区等幼儿园数量相对不足。从幼儿园的规模来看,远郊区的匹配明显不足,东城区和西城区最为充裕。从小学的情况来看,远郊区的小学数量相对人口较充裕,平谷区达到3.826,其次为延庆县、房山区、密云县等,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的小学数量相比于人口明显不足,即使按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规模的区位商来看,朝阳区的小学教育资源也只有0.5左右,而远郊区的小学规模区位商数值仍较高,其中平谷区和密云县最突出,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值也较高。对于中学的情况,东城区和西城区仍具有优势,海淀区和朝阳区不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显不足,远郊区除昌平区的数值较低外其他区县的资源都较充足。大学的教育资源明显在海淀区最为集中,远高于其他区县,对于远郊区,规模的区位商远低于数量的区位商。

(四)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

本文根据2015、2014年教育网站上的北京市中小学的排名情况,统计了排名前100名的各个学校在各区县的数量,其中高中的排名是依据近三年的高考成绩。

从表7可以看到,优质教育资源更倾向于集中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尤其在中心城区的集中较为明显,中心城区以占北京市0.6%的面积,集中了1/4以上的重点中小学和近1/2的重点中学。而远郊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明显稀少,特别是排名前100的高中全部位于中心城区和近郊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远郊区基础教育资源总体数量上充足,但平均规模较小

近十多年来,北京市将学前教育发展列入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设施设备配套,改善城乡接合部及远郊区县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学条件。对于中小学教育,北京市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教育资源的空间均等化,积极新建扩建郊区学校,包括引进市内名校,建立重点学校的分校。如作为北京市副中心的通州区一直在运作将更多的名校分校引入,如人大附中附小分校、北京二中分校、首师大附中分校、景山学校分校等。因为有了财政支持,目前郊区幼儿园及中小学的主要困难不再是经济问题,主要压力在于如何加强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虽然学校的数量上去了,而且有的郊区学校设施非常好,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较偏,教师待遇较低,教学环境、生活条件也与城里有一定差距,缺少对教师人才的吸引力,招聘老师困难,这限制了学校规模的扩大和进一步的发展。

(二)市区部分地区教育资源也明显不足

从前文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部分近郊区的教育资源也明显不足,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尤其是基础教育甚至低于远郊区的水平,以朝阳区最为突出。朝阳区是北京市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区,占地470平方公里,人口总共500多万,经济社会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该区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滞后、优质教育资源少,尤其是到了初高中阶段,很多居住在朝阳区的居民选择把子女送到了东城区、西城区或海淀区去上学,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一现状与北京市的发展历史有关,朝阳区原是北京的工业区,分布着很多军工企业、化工企业等,教育基础薄弱,城乡差距大,既没有海淀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也没有东、西城区政治中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承载。教育硬件的建设容易,而师资等软件的建设难以一蹴而就,所以多年来朝阳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状态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三)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于城市核心区

从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到各区教育资源数量上差距不是很大,尤其郊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还较市区充裕,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空间差距大。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无限性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非常突出。人口和面积占比很小的东城和西城两区,占据全市市级重点中学总数的“半壁江山”,而目前市区人口主要外迁区域的昌平区、通州区等远郊区却连一所都没有。这种聚集现象使得不同城区的居民子女所能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不均等,也造成了大量因就学而产生的城区间移民和城区间通勤,从而加重了人口在主城区的过度聚集趋势,并给城市交通带来额外的压力。东城、西城属于北京市的老城区,发展历史悠久,教育基础雄厚,名校密集,而学校教育资源尤其是其无形的资源具有传承性和根植性,难以短时间内向周边地区扩散,因此北京市各区虽然采取诸多试点措施,力图使优质教学资源分配更加均衡,例如采取教师轮岗,增加普通中学学生进入示范校就读的机会等,但难以改变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现状,不同区之间的教育水平鸿沟,依旧横亘。

(四)大学教育资源的集中态势尤为突出

北京市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城区,远郊区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占比重很小,尤其是海淀区,集中了大量的高校资源,仅在海淀区的学院路、成府路、中关村南大街等很小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由于北京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不断扩张,原本位于海淀等郊区的高校逐渐被市区包围,这些大学对所在地和社区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拉升的作用。但是大学的扩张和大学扩招导致很多高校原有规划已无法适应办学发展的需要。原有解放初期的规划,经过五六十年发展,已把学校局限在小范围里,学校缺少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已在远郊区规划筹建了新校区,迁出部分在京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功能来实现有效疏解。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将为市区人口疏解、带动新区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见,北京市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状态,教育资源的量与质都存在与人口分布错位的状况,其中质的错位即优势教育资源的聚集问题极为突出,这种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结构性的异化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终会促使社会空间的异化,影响着城市的有序健康发展。因此促进各类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应该是未来北京市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受生育高峰和二胎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几年北京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会明显增长,而昌平、通州、大兴等作为人口导入区的远郊区,随着生源不断增加,对教育资源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与现状存在明显的矛盾。

五、总结与建议

当前大都市发展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展,郊区新城和新区成为空间发展的主力,也成为了疏解城市功能,改变单中心发展格局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新城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心城区过度集聚,极大地影响着居民向郊区搬迁的意愿,这是大都市核心区人口疏散缓慢阻滞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城市病产生或恶化的重要推力。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在引导公共教育资源合理的空间配置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从而对整个城市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议:

第一,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适当超前。由于城市尤其是大都市人口格局变动迅速,而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3-5年的周期甚至更长,因此导致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变动的步伐。而配套成熟的社区对于优秀的教育资源更具有吸引力。因此,为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应该首先重视区域交通、商业设施、市容环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第二,加大对郊区的中小学教育投入,重点是加强教师资源的配备。从研究结果来看,各个区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差距,主要在于教师资源的差别。教育资源只是教育硬件上的优化,不能算作完整的良性发展。所以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调配以及引进优良师资,将教师资源充分均衡于各个学校。应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新的机制,促进人员的合理使用和分流,充分调动区域内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北京通州区为了吸引优秀教师资源,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在2012年就制定了《通州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奖励及管理暂行办法》,对北京市特级教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每人每年奖励3.5万元,北京市骨干教师和通州区名校长每人每年奖励3万元,也正是在政策的鼓励下,像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这样的优质学校才可以保证每个年级每个学科都有带头人,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第三,重视郊区大学校区的建设与当地社区的融合。由于大学在内城区发展的空间有限,不少城市在郊区建设大学城,应以此为契机,重视郊区大学校区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发展。大学对一个区域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大学也是当地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对在校学生是开放的,也对全社会开放。要大力促进郊区高校校区与当地社区的有机融合互动,形成以大学为核心,以城市空间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型现代化科教社区,推动区域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 汪晓清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少数民族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汇聚与分享策略
现资源 拓资源 用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美国高校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及使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建立和完善机制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应用
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普及高质量学习内容
教育均衡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