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CT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2016-08-13李梦琳刘剑勇陆建斌徐跃杨琪袁毅方

关键词:过长咽部扁桃体

李梦琳 刘剑勇 陆建斌 徐跃 杨琪 袁毅方



三维CT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李梦琳1刘剑勇1陆建斌1徐跃1杨琪1袁毅方1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38例病程两个月以上的茎突异常病人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经口咽途径的茎突截短术。比较分析茎突的长度及方位与本病关系,探讨手术疗效。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28例(73.6%)的患者症状消失,7例(18.4%)的患者症状减轻,3例(7.9%)患者无效,有效率92.1%(35/38)。结论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触诊及影像学检查,三维CT检查对诊断及手术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对于有症状的茎突异常行茎突截短术疗效确切。

症状性茎突过长;三维CT检查;茎突截短术

1江苏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15600)

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头晕、偶有伴发晕厥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见于成年人,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症状较复杂,易与慢性咽炎、咽异感症、舌咽神经痛、咽部及舌根早期肿瘤相混淆[1,2]。其诊断主要依靠主诉、临床触诊和影像学手段来完成,三维CT重建技术操作简单、分辨率高、无特殊体位要求可直观的、清晰的显示茎突的形态及空间解剖关系。我们通过对2010 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38例茎突手术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观察和随访资料的研究,就三维CT重建技术在其诊断和手术疗效中的评价进行探讨。

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38例中,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为35~66岁,病程2个月~5年。其主要症状为咽痛及吞咽痛者31例,咽异感症者28例,下颌角及颈部疼痛者22例,耳及乳突部疼痛、耳鸣、耳内异物感者18例,舌根、舌侧疼痛者9例。其中咽部触诊能触到茎突过长,三维CT也证实茎突过长者26例,咽部触诊未能触到茎突过长而三维CT显示茎突过长者12例。

2诊断方法

2.1临床症状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之一,并除外邻近器官疾病。

2.2咽部触诊

为配合检查,对所检查的患者在触诊前咽部喷以1%地卡因以减轻咽部反射。操作过程中戴无菌手套,以右手食指触右侧扁桃体窝,左手食指触诊左侧扁桃体窝。同时触诊扁桃体的前后上下四个部位,如触到坚硬条索或骨性刺状突起,并且患者诉此处为不适之处,可诱致咽痛或咽痛加重,即为过长的茎突。

2.3三维CT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三维CT重建检查,三维CT扫描范围自外耳道至舌骨下缘,层厚1.0mm,间距1.0mm,螺距等于1。并旋转不同角度完成表面成像。为了更好、更直观地观察茎突的3D图像,每个病例重建出前后位、左侧位和右侧位三个不同位置的图像[3]。分别测量左、右两侧茎突。测量时以茎突的基底部为起点,茎突长度为起点至茎突末端的直线距离。并测量茎突的内倾角即茎突轴线与茎突孔向下作颅底平面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将茎突长度>3cm、内倾角>40度或<20度作为异常[4]。3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诊断明确。

3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经口咽途径的茎突截短术,先切除扁桃体,妥善止血。用手指触摸扁桃体窝,确定茎突末端后,于该处纵形切开咽上缩肌,分开所覆筋膜和肌肉等软组织,直达茎突末端,分离过程中须手指时常触探,避免伤及大血管,茎突末端暴露后,以环形刮匙套入并向根部推压,尽可能多的暴露茎突,然后以咬骨钳尽量将已暴露的部分截断取出,截除的茎突长度在0.5~3.5cm之间。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有1例患者右侧茎突与茎突舌骨韧带连成一体,连接处韧带骨化,自中间将茎突截断,取出骨性茎突约5.5cm。

结果

1触诊阳性率

本文资料中总结的38例中,26例在咽部可触到过长的茎突,触诊阳性率68.4%。

2三维CT结果

本组38例患者(76侧)茎突图像中术前茎突长度<3cm的2侧,>3cm的74侧,其中3.1~4.0cm的11侧,4.1~5.0cm的22侧(图1左),5.1cm以上的41侧(图1右)。经手术治疗后所有76侧茎突长度均<3cm(图2)。

3治疗后疗效分析

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后28例(73.7%)的患者症状消失,7例(18.4%)的患者症状减轻,3例(7.9%)患者无效,有效率92.1%(35/38)。所有患者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5年,疗效满意。

图1 术前CT

图2 术后CT

讨论

茎突位于颞骨岩部底面和乳突部相接处,即起于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长圆柱状,附有茎突咽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和茎突舌骨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其根部与从茎乳孔发出的面神经、茎乳动脉相近,面神经行走于茎突的后外侧。茎突的中下段与副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毗邻。尖部恰好位于颈外动脉发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的分叉处。茎突本身并无重要生理功能,根据颅骨测量的资料,其正常平均长度为2.5cm~3.0cm。但茎突的长度、方位或形态异常可刺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咽痛、颈痛、咽异物感和颈动脉压迫等症状[1,3]。

该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包括:①茎突过长,远端伸向扁桃体窝内或其附近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如压迫神经末梢可出现咽痛等症状。过长的茎突压迫或磨擦颈部动脉,影响其血液循环,可引起相应区域疼痛。但也有茎突过长而无症状者。②茎突方位与形态异常,特别是茎突向内、前方向的方位异常。形态改变主要是茎突骨不连接和茎突舌骨韧带骨化的形态异常。③扁桃体炎及扁桃体切除术后疤痕牵拉。④舌咽神经痛与本病有密切关系。

本文资料表明,对于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①临床症状,这是诊断本病的前提和基础,很多患者虽然三维CT检查提示存在茎突的长度、方位或形态异常,但患者并无任何症状,也不应诊断本病,临床无需治疗。②咽部触诊,扁桃体窝触到茎突或触到茎突时症状加重,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有时也可以因为扁桃体太大,局部瘢痕太厚或者茎突不连等而造成触诊不清。③三维CT检查,本组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均行三维CT检查,每个病例重建出前后位、左侧位和右侧位三个不同位置的图像。不仅能清楚的测量茎突的长度,更能显示出茎突的方位和形态的异常[3]。触诊阳性者,CT片上均可显示茎突过长,但CT片显示茎突过长者,不一定有临床症状。

茎突综合征的治疗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从本组资料随访来看,38例有咽异感症的患者,只有28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可见咽部异物感并不只有一个病因,患者的植物神经类型,精神状态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茎突综合征的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应该严格,如果仅有影像学上表现茎突异常,患者无自觉症状,绝不做手术。凡是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迫切要求治疗的,再根据影像学检查存在茎突异常的,可以行截短手术。手术方法多采用经口咽扁桃体途径手术,也可行颈外径路手术截短茎突。本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口内径路。口内路径:优点是损伤面积小,无外露瘢痕,操作过程中不必暴露颈部大血管和神经,较安全;缺点是术野小且位置深从而使茎突暴露不佳,无法尽量接近茎突根部[5]。颈外路径:优点是手术路径短,暴露充分,寻找茎突准确,不易损伤周围组织,且茎突截断充分,消毒彻底减少了经口腔感染的机会,并且不会影响吞咽、进食及发声;缺点是颈外路径遗留切口瘢痕,术中因暴露的需要而牵拉腮腺、颈部神经、血管可能造成这些组织结构的损伤。我们的体会是只要术前诊断明确,仔细阅读三维CT片,采用口内径路手术均可使茎突得到充分暴露,尽可能的截短茎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茎突综合征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该病应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咽部触诊以及三维CT检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手术适应证要严格掌握,手术方法提倡采用口内径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三维CT重建技术能完美的将茎突的全貌显示,既能现示茎突的长度及范围,又能利用多平面、多角度旋转技术清晰的观察茎突过长的立体解剖及其比邻关系,并可精确的测量茎突的实际长度和角度,同时能显示茎突舌骨韧带有无骨化。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有较高的优越性,同时为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术后复查三维CT能有效的评价手术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临床怀疑有茎突综合征的患者术前术后需常规行三维CT检查。

1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7:471.

2张进华,周义成,肖明.茎突CT三维重建检查技术及测量方法探讨[J].放射学实践,2001,16:224-225.

3萧轼之,主编.咽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5-94.

4杨洪巍,李晓红,宋贵良,等.单排螺旋CT薄层冠状扫描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价值 [J].医学影像,2010,48(25):51-52.

5孙正阳,刘阳云.手术治疗茎突过长116例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6):300.

(收稿:2015-05-08修回:2015-07-03)

Application of 3D CT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LI Menglin,LIU Jianyong,LU Jianbin,XU Yue,YANG Qi,YUAN Yifang
Dept.of Otolaryngology,the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215600,Jiangsu,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operation evaluation technique of 3D CT reconstruction in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were analyzed.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ransoral approach styloidectomy.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and azimuth of styloid process with the diseas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peration.Results After operation,73.6%(28/38)cured,18.4%(7/38)improved,while 7.9%(3/ 38)had no improve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1%(35/38).Conclusion The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i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clinical symptom、palpation and imaging examinations.The 3D CT examination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the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an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Styloid process surgery should be done for symptomatic abnormal styloid process.

Symptomatic long styloid process;3D CT examination;Styloid process surgery

刘剑勇,副主任医师.Email:zjgljyys@163.com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6.02.014

猜你喜欢

过长咽部扁桃体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灭菌水雾化式口咽部湿化法对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包皮过长早“环切”
怀乡
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咽部催吐配合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6例